思维导图在泰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4-05-13 17:46普光琼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泰语语篇导图

普光琼

外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跨文化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图形思维可视化工具,将其运用于泰语阅读教学,能将分析语篇、打语言基础,以及提高交流能力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总结泰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思维导图运用于泰语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势,并提出在泰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泰语阅读能力,提升泰语阅读的教学效果。

中泰两国相邻而居,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泰语专业。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质量推进,推动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泰语人才作为支撑。泰语阅读是泰语专业学生在掌握泰语语音基础知识之后,学习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泰语阅读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文章,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是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和开阔文化视野的重要手段。此外,阅读能力的锻炼能有效提高学生泰语写作水平,能够体现学生泰语学习的综合能力,也是求职考察的关键点。学生的泰语阅读能力很少能得到系统性和针对性训练,传统的单词讲解、逐句翻译的阅读教学形式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泰语人才。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泰语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中的颜色、图形、关键词,让学生加深对所学语篇知识的领悟与理解,强化学生的泰语阅读素养、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对已掌握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更可以激发学生更多地思考与语篇内容相关的内容,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泰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的定义及特点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图形思维教学工具,主要利用可视化图形展示的方法,将文字、符号、公式等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建立起由中央图形向四周发散的导视图,最大限度地还原人脑思维活动并联想的过程。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属于一种运用较为广泛的可视化学习工具,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在泰语阅读课程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已掌握的、记忆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对复杂的语篇内容进行清理、分析、归纳,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提前告知预习内容、课堂教学引导和课后总结及反思的整个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泰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效果不好。泰语阅读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其前续课程为泰语语音,从语音知识的音节到阅读文本的单词、句子和整篇文本内容的学习,学习难度加大,部分语音基础弱的同学失去继续学习提升泰语的信心,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继续被动学习直到毕业,未能掌握泰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影响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效果。

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传统的泰语阅读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讲解更注重学生对整篇文章意思的理解,忽视了语言内容的结构、整体理解与分析,导致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也有部分教师会尝试让学生通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和复述课文,但都是将阅读教学建立在一种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思维导图运用于泰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在学生学习方面。让学生宏观把握文章组织结构,促进对内容的理解。将思维导图贯穿于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预习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找到关键词,主动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通过文章的组织结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助于其对文章内容的吸收,为其后面的学习提供记忆线索和检索规则,从而使其有效理解和回忆课文。在阅读或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思维导图激活原有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对文章大意作批评性评价并预测内容,做出正确推论,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在课后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能更有效记住所学阅读内容并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有助于提高学生语篇意识,提升阅读能力。语篇是为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的一些意义相关句子。语篇意识关注句际、段际的连接手段和意义逻辑关系。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出发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学生就能更好理解篇章含义,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泰语阅读学习中绘制和使用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节点和线条联结关系呈现和掌握语篇的篇章结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句际、段际衔接和连贯的分析策略,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运用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大量零碎、枯燥,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信息转变成层次分明、有联系的、容易记忆的、丰富多彩的图画,建构起文章的框架和整体结构,在训练和练习过程中,一旦学生能逐渐把握并勾勒出文章的整体结构时,学生就会对文章的內容、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主动发现学习内容内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这种放射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更加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会形成成功体验,进而促使他们更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这样,学生在泰语阅读学习中才能摆脱被动状态,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在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泰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辨认阅读语篇中的字词,也就是掌握泰语的语音基础入门知识就需要花很多精力,有部分同学未能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学习,并未能很好地掌握泰语的入门知识,泰语阅读是建立在泰语语音基础上的课程,语音基础知识未打牢,持续学习更高难度的课程就会有困难,教师传统的单词教学、语法讲解和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学生又将面临无法理解语篇内容的新困难,多种困难叠加,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泰语阅读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中寻找和发现关键词,并将与关键词关联的核心内容用线条联系起来,并采用类似游戏和绘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泰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教学方面。引导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思维导图的融入,可促进教育者快速优化教学方法。传统的泰语阅读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倾听和练习为辅,注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和主导。把思维导图应用于泰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了新角色,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和评议人,学生是知识主动的构建者和探索者。学习过程成为教学和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实现了对话和双向交流。同时教学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思维导图教学的实施,督促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督促教師完善知识结构。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泰语阅读教学,需要老师们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跨学科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教师要加强泰语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学习,使其具备扎实的泰语能力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加强思政内容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语篇内容,挖掘思政点,具备开展泰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再次,教师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具备提升学生对语篇所蕴含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思维导图在泰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教师用不同体裁语篇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规律。语篇阅读的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文本的体裁、篇章结构、修辞形式、语言风格等上。不同的体裁,根据关键词不同,可以制定出不同风格的思维导图,如记叙文的思维导图,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说明文就要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功能等方面梳理关键词等。教师针对不同体裁的语篇内容,归纳总结出相应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教师将思维导图和一定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调整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沿着思维导图框架积极主动进行。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可视化教学资源,采取互动式、分享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克服原有阅读模式模糊不清的困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和主动思考,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并进行相应的扩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将思维导图作为引导学生自学的工具。以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使学生自主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阅读材料分析,达到可视化表达,整体把握阅读要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文章的框架结构,由理解阅读的层次发展到能够准确表达阅读的内容,起到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认知策略发展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要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首先要浏览课文,概括出文章主题,以主体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接着再仔细阅读课文,搜索出主题包含的重要信息,并用关键词表示,作为主题的主干分支。然后依据课文的内容信息,每个分支又可以衍生出相关分支,每个分支的走向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和训练步骤如下:课前,根据教师对课文的简单指导,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分组讨论,找出主题词;学生独立创作思维导图;课上,同学之间互换思维导图,进行讨论、修改;最后个别展示,按图复述出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展示课文的思维过程、课文的结构,强化学生对课文思维过程、整体结构的认知,把握段落之间、语句之间深度的逻辑联系,从而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和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泰语阅读课程教学,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阅读重心从表面的理解转移到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思考和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的拓展。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泰语阅读课程教学、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泰语语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第6章 一次函数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