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

2024-05-13 17:46孙莉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社团中职传统

孙莉

非遗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融入社团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通过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精神,推动中职教育朝着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的意义

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职社团创新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具有启发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作用。非遗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开展非遗文化传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工艺品、举办非遗文化展覽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还具有促进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职社团创新活动中,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

非遗传统文化在中职社团创新中的实践应用

中职学校利用非遗元素设计社团活动,可以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丰富多彩的元素。非遗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社团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利用非遗元素设计社团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可以组织非遗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开展非遗传统文化展览,展示传统技艺和文化艺术,让学生和老师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还可以举办非遗传统文化节,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表演和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利用非遗元素设计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参与非遗元素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同时,学生在参与非遗元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通过参与非遗元素社团活动,学生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非遗文化传习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学生可以学习传统的编织、刺绣、剪纸等手工艺技艺,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培养对细节的关注和美的追求。以“剪纸”为教学案例,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地域的传统剪纸作品,介绍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对剪纸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技法,如剪纸的纹样、对折剪等,并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实践,可以先让学生模仿传统剪纸作品,随后鼓励他们加入个性化的元素,如现代图案、个人想法等,引导学生挖掘和表达自己的创意。最后,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创意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这次非遗文化传习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剪纸这一传统技艺,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能。

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的挑战与问题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许多学生更加倾向于接受当下流行的文化和娱乐形式,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相对较少。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误解。再者,学校教育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足,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和了解非遗传统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少。一些学生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精髓了解不够,缺乏对其深层次意义的把握和理解。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盲区和片面性,这也给中职学校开展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难题。

社团活动开展过程缺乏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中职学校的社团活动虽然意识到非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和社团组织可能仅停留在对非遗文化的表面了解上,缺乏对非遗文化内涵和精髓的深入挖掘。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社团活动中,缺乏对其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和挖掘。由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用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导致社团活动中非遗文化元素的应用显得零散和缺乏连贯性。学校和社团组织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往往缺乏对非遗文化的整体性认知和创新应用策略,使非遗文化元素的融入显得不够深入和有力。一些社团活动可能过于注重形式和娱乐性,而忽视了对非遗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挖掘和传承。在追求活动效果和趣味性的同时,忽略了对非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使非遗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显得缺乏内涵和价值。中职学校和社团组织在开展社团活动时,需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注重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使得非遗文化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更加深入和有力的传承和创新。

学校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够明确和有力。当前,学校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融入并不充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校管理层面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也相对薄弱,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措施,导致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制约。学校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的资源支持不足。非遗文化传承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目前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并不充分。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专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才,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在物质资源方面,学校缺乏非遗文化传承的场所和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在财力支持方面,学校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无法保障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展非遗传統文化促进中职社团创新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通过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非遗传统文化的展览和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学校还可以邀请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精髓和传承方式。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非遗传统文化的实践课程,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为中职社团创新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持。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职社团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鼓励学校和社团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创新实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鼓励他们深入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可以组织非遗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学校可以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社团活动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和活动。学校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举办讲座和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传统,增进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加大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政策支持方面,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非遗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这包括制定非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推广,以及为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激励措施。资源投入方面,学校和社团组织应当增加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资源投入,包括经费、场地、人力等方面的支持。这可以通过设立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立非遗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拓展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和载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可以加强与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人才,为中职社团创新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还可以加强与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研究和调研工作,深入挖掘和整理非遗传统文化的资源和信息,为中职社团创新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素材。加大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可以为中职社团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支持,促进非遗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意识,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非遗传统文化在中职社团创新中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通过利用非遗元素设计社团活动,开展非遗文化传习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局限性,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学校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促进非遗传统文化对中职社团创新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与建议。包括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鼓励学校和社团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创新实践,推动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团活动的融合;加大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为中职社团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为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非遗文化融入区域中职校学生社团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YB500)的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社团中职传统
缤纷社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K-BOT拼插社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