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汉字副词结构

2024-05-13 17:46韩艳洁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单音节太宗语素

韩艳洁

《朝鲜王朝实录》作为韩国的第151号国宝,记录了从1392年到1910年间,涵盖朝鲜时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制度、交通、社会、风俗、艺术、宗教等内容,是一部以汉字记录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大部分学者对其记录的内容更为关注,而对其本身语言的研究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针对其副词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副词作为汉语中比较重要的次类,希望以《朝鲜王朝实录》早期的《太宗实录》作为对象,在建立副词语料的数据库基础上,针对其副词的结构进行分析,为近代域外汉语副词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参考资料,同时进一步探讨近代副词的功能特征。

《太宗实录》中有关副词的内部构造,主要根据语素或者音节来区分。由一个单音节或者一个语素构成的副词,把它划分为单音节副词,由一个以上或者多个语素或音节构成的副词,把它划分到合成副词一类。合成副词大多数都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双音节合成副词,超过两个音节的副词占少数。

《太宗实录》中单音节副词占的比率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都是从上古、中古时期就开始使用的一些单音节副词。虽然近代汉语的词汇是往双音节化大趋势发展的,但《太宗实录》中合成副词多占的比率還是相对较小的。

单音节与合成副词的对比如表1所示。《太宗实录》中单音节副词总共118项,占总副词项的57.6%,合成副词一共有87项,占总副词的42.4%。从副词的项数来看,合成副词所占的比率不是特别高,但是从使用频率、单音节的使用频率看要高出合成副词很多。

《太宗实录》中的单音节副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很多词语是从上中古时期沿用下来的,很多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并多出现在口语对话中,如“已,不,岂,又,更”等。二是,单音节副词具有好几个属性和用法。单音节副词占总副词的比率比合成副词的比率高,其中就是因为很多单音节副词根据用法的不同,一词可以同时兼具好几个副词的用法。合成副词却很少可以一词同时兼具别的副词的用法,例如《太宗实录》中的“纔和還”。

“纔”作范围副词,表限定:琠役丁夫三百數月,纔得三錢,且多營私利。作时间副词,表初始:或子服父喪,方居衰絰,而爲繼母者,纔過百日,釋服改嫁,恬不爲愧。

“纔”和“才”同时出现在《太宗实录》中,以“才”的形式出现时主要表示“才能,才华”,作名词。只有作副词使用时才以“纔”的形式出现,作为副词使用的比例很少,以时间副词形式出现的有7例,作范围副词使用的句例有17例。

“便”作时间副词,表突发,时间短暂:“奉聖旨:朝鮮國王進過馬一萬匹,恁禮部兵部便定了價運將去。”作语气副词,表肯定:始以表辭,見責於帝。“臣謂此典文之忌公者,便是用事之忌公者無疑矣。”

“便”字在《太宗实录》中出现了306例,其中大多作为形容词,表“方便,便利”的意思。只有22例作为副词出现,其中20例作为时间副词,表“时间短暂”后多修饰VP,只有两例作为语气副词出现,表对肯定的强调,用在“是”的前面。

区别于单音节副词,杨荣祥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把合成副词根据组成语素的不同作了细分。

并列复合式,即构成该类合成副词的两个语素之间,从组合规则看,是一种并列关系,从语义关系看,有的是同义关系,如“必”和“定”构成“必定”。有反义关系的如“早晚”。

次类“并列复合式副词有:“悉皆”“盡皆”“必定”“始終”“常常”等。

莫善於唐。我朝府兵之制,一遵唐制,隊長隊副數千之衆,悉皆禁衛之兵。

散在民間,亦不多有。若當犯罪倥傯之時,盡皆徵銀,人民失所爲甚。

若令臣等必定常所,則倣古制定於圻內,誠不難矣。

當力陳不可,太祖不聽,則當挺身逃來,曾不是慮,而始終隨駕。

致使克禮乘酒發狂,非不忠而何?常恨不得於親,欲常常進退於德壽宮,然以左右侍從之多。

若以所言不中責之,則是臺諫常常被責也。其令政府議之。

“悉”和“皆”作为表总括意的范围副词,可单独使用。作合成副词后也同样作为表总括义的范围副词使用,只是较单音节副词的使用频率来说,合成副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例如“悉”在《太宗实录》中一共出现了187次,“皆”一共出现了1638次,但是“悉皆”只出现了34次。“盡皆”出现了1例,“始终”出现了1例,“常常”出现了4例。而且作为合成副词,后面一般常跟双音节的动词连用。单音节的副词并没有这种限制,使用更为自由。

“常常”在语义和语法上和“常”的用法一样,但是这种由同一语素构成的重叠合成副词具有强调和加强语义的特征。

偏正复合式合成副词。区别于并列式合成副词,构成该类合成副词的两份语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太宗实录》中的“大概”。

上曰:“大槪幾何?”左右對曰:“米則萬餘石,人則千餘名。”

若以大槪言之,曾歷三郡者,於二郡爲一等,一郡爲下等,猶雲可也,二郡爲下等,一郡爲上等者,不可謂之良吏也。

近代汉语中作为偏正关系的副词其实有很多,这类副词的来源都由这个词的名词性或形容词性的词发展而来,有时同一个词的名词或形容词性质和副词同时存在的情形也有,如上面的“其實”,还有单音节副词中的“都”。

其他复合式合成副词。此类副词合成的两个语素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具有同义,也不具有反义,或者偏正关系,两个语素都可以单独使用,但由于两者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在词语双音节的发展趋势下,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双音节词。例如,“不必”“未嘗”。

不必

執義尹彰乃曰:“諫官因諫失言,不必劾也。吳傅則其本房不欲同僚,不可遽署。”

若欲遊畋,則不必假湯沐也。予今三十有六歲,曾不知瘡之疾,今年發至十次。

未嘗

嘗覽經史,誠有味也,未嘗一日釋卷,此近臣之所共知。

功臣百官詣闕,請居易父子之罪,上曰:“父王未嘗有召,今日見召,予卽趨詣後乃聽之。”

“不”和“必”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词,虽都可以作副词使用,一个属于否定副词,一个属于语气副词,但是在句法中,两个词经常连着一起使用。在双音节词语发展的趋势下“不必”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否定副词。但总体上在《太宗实录》中这类复合副词的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不”出现的次数共有2008次,“必”有947次,“不必”出现的次数只有100次。“未”是否定副词,而“嘗”主要作为动词出现,在“未嘗”常常连在一起使用后,“未嘗”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否定副词。

附加式合成副词

附加式合成副词主要是只一个词根加固定词尾形成的副词。例如在《太宗实录》中出现的“~+皆”“~+然”的附加式合成副词。

“~+皆”的合成副词主要有:“一皆”“悉皆”“率皆”“例皆”“盡皆”和“各皆”。

續續爭望,而京外官司,但以無有對辨者,不揀是非,一皆決折者,往往有之。

濱等答曰:“士規、士寬等旣罷職,大司憲執義掌令持平,例皆請免,上許之。”

申事樸錫命等啓曰:“前朝衰季,學校陵夷,士大夫之子,率皆學於山僧,非古制也。”

散在民間,亦不多有。若當犯罪倥傯之時,盡皆徵銀,人民失所爲甚。

但以進獻禮物,非徒本國有成禮,天朝禮部亦有是例,各皆照依前例爲之。萬一,有一毫違於禮,則恐有譴責,故不敢加損耳。

莫善於唐。我朝府兵之制,一遵唐制,隊長隊副數千之衆,悉皆禁衛之兵。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皆的这些合成副词,存在一些共同点。“皆”作为表总括义的范围副词,多在句子结构中修饰VP,同时也可以修饰AP和一些数量名词。作为单音节副词来说,语法使用受限较小。在组成双音节副词后,“一皆”“悉皆”“率皆”“例皆”“盡皆”和“各皆”作为表总括义的范围副词属性不变,但是在语法使用上没有“皆”自由。同时使用频率也不高。如“例皆”在《太宗实录》中仅出现两例,后只能修饰VP。“例皆”“率皆”“盡皆”和“各皆”后都不可修饰AP,而且作为范围副词来说使用频率极低。“率皆”仅16例,“盡皆”和“各皆”仅1例。作为上、中古时期就出现并一直沿用的近代副词,合成副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而且这些副词也并未一直沿用到现代。

“~+然”类的合成副詞有:“忽然”“必然”“斷然”“果然”“全然”“頓然”和“猛然”等。

火雲旋轉浮雲起,月影瞳(曨)〔朧〕映江水。忽然枕上夢初醒,已歷恒河沙劫裏。

可以召和氣,可以消災變,可以興至治,可以延景祚。伏望殿下斷然行之,以幸萬世。

上曰:“陰陽書曰:‘王氏五百年後李氏興,遷南京。今李氏之興果然,遷南京之說,不可不信也。”

全然

而府使崔錪,身有重病,不能坐衙,凡百機務,全然曠廢,使稍完之邑,將爲棄地。

然則節目間事,自有有司存焉,其大本則惟在殿下頓然悔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先德而後利,損上而益下。

因便附段二端,竝惟本官,將以上所諭,一一轉啓國王,俾得猛然自省、自圖,特諭。

《太宗实录》中的“~+然”合成副词十分特别。“忽然”作为副词总共出现了一例。“必然”和“果然”都是以形容词和名词的形式出现,并未作副词使用。“斷然”作为副词在《太宗实录》中共出现了3次,在句子结构中修饰VP。“全然”一词在《太宗实录》中并未出现,而是在宣祖时期突然活跃起来,作为副词使用,在句中多修饰VP和AP。“頓然”和“猛然”在《太宗实录》中并未出现,但是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被作为副词使用的例句。但是数量极少,“顿然”有22例,“勐然”仅2例而已。“~+然”合成副词的使用频率极低,在《太宗实录》中的用例也极少。

相较同一时期中国此类副词的使用情况有相当大的差异。以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金瓶梅》的副词使用情况来看,以“然”为词尾的副词极多,并且使用频率也很高,例如,必然,定然,斷然,剛然,果然,忽然,決然,猛然,驀然,尚然,自然等。 但是在《太宗实录》中甚至于在整个《朝鲜王朝实录》中,这些词语的例句几乎没有。

(作者单位: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单音节太宗语素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因果复合词
太宗纳谏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