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桉树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5-13 01:00李鹏亮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桉树病虫害防治

摘 要 桉树产业是广西南宁市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南宁市在桉树种植过程中仍面临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对桉树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促进南宁市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南宁市桉树的造林和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桉树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桉树;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广西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74

桉树是一种生长迅速、周期短、用途广泛的树种,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绿化、化工和医疗等领域[1]。桉树在广西的引种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经过数十年的驯化、选育、改良,目前已是广西发展速度最快、本土化最好的外来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2]。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广西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然而,桉树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病虫害危害严重的问题是制约桉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提高桉树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促进桉树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基于此,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桉树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旨在为南宁市桉树林的科学经营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南宁市桉树造林现状及病虫害概况

1.1 造林现状

南宁市是广西桉树人工林的主要分布区,桉树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种植品种多,种植技术先进,桉树产业发展水平高。南宁市桉树的引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和防护林,种植面积较小。20世纪80年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南宁市开始大规模引种桉树,主要用于营造造纸原料林,种植面积逐渐扩大。20世纪90年代,南宁市桉树种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用于用材林、能源林、生态林等多种用途,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截至目前,南寧市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256万hm2,占该市林地面积的28.5%,总蓄积量1.09亿m3,总固碳量为3 260万 t,年均木材产量为500万m3,年均产值为100亿元。为了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南宁市划分了桉树种植规划区,合理布局桉树人工林,优化林分结构,实施科学经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病虫害发生概况

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密度增大、连片度提高,南宁市桉树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和发生范围都有所增加,给桉树人工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3]。

南宁市桉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其中病害主要有叶斑病、枝枯病、枯梢病、溃疡病及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油桐尺蛾、桉树尺蛾、桉蝙蛾、桉树枝瘿姬小蜂、桉树天牛及桉树叶甲等。桉树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以叶斑病、枝枯病、枯梢病、油桐尺蛾、桉树尺蛾、桉蝙蛾及桉树枝瘿姬小蜂等为主要危害,占桉树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的80%以上。这些病虫害主要为害桉树的叶片、枝条、花序和果实,导致桉树生长受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甚至造成桉树死亡。据估算,桉树病虫害每年给南宁市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损失。

据广西林业局和广西气象局联合发布的《2023年广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2023年南宁市桉树病虫害发生危害仍然较重。其中,病害发生面积1.73万hm2,与2022年相比持平,青枯病、叶斑病、枝枯病的危害仍将比较严重;虫害发生3.36万hm2,比2022年上升5.29%,其中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仍在继续,预计2023年发生面积将减少至0.04万hm2;桉蝙蛾预计发生0.5万hm2,与2022年相比上升5.99%,南宁市局部区域可能危害较重。

2 造林技术

2.1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

南宁市在培育桉树人工林的过程中,首要环节便是对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为了实现桉树的科学发展,提高桉树的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南宁市按照适地适树、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科学规划了桉树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南宁市桉树种植区域主要布局在商品林地,造林地类以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低产低效林地为主,不鼓励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库、湖泊、河流汇水第一面坡种植桉树,严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砍伐其他森林营造桉树。桉树种植规模应主要以满足木材加工业原料供应为目标,同时兼顾生态建设和碳汇功能。预计到2025年,南宁市桉树种植面积控制在20万hm2左右,其中新造林面积不超过6.67万hm2,桉树林地每667 m2年均蓄积生长量达到10 m3,年产量达到3 000万m3,碳汇量达到5 000万t。

2.2 科学育苗和选育良种

为了提高桉树的生产力和质量,科学育苗和选育良种是关键技术环节。科学育苗是指根据桉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需求,采用适宜的育苗方法和条件,培育出健壮、优质的苗木,为造林奠定基础。南宁市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桉树的高再生能力,通过无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出大量的无性系苗木。这种苗木具有遗传纯度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品质稳定等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此外,南宁市依托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了桉树良种选育工作,选育出一批适合南宁市栽培的桉树优良品种和品系。这些桉树良种具有生长快、抗病虫、抗旱涝、抗风倒、材质好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材需求。

2.3 改良土壤质量和种植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桉树生长的基础,因此改良土壤质量和种植模式是南宁市桉树种植技术的重点。要根据桉树的生长需求和林地的土壤状况,采用合理的改良方法,为桉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南宁市主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质量,根据不同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桉树的生长阶段,制订合理的施肥方案,适时适量施用化肥、有机肥、生物肥等,平衡养分供需,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养分流失[4]。南宁市还根据桉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林地的自然条件,采用合适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树种组合等,形成适应不同目标和功能的桉树林分结构。南宁市一般采用桉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林的种植模式,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如桉树与杉木、桉树与马尾松等混合种植,以提高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增强桉树林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桉树与杉木混交林的种植密度通常为1 500株·hm-2,其中桉树占75%,杉木占25%;桉树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种植密度通常为1 200株·hm-2,其中桉树占50%,马尾松占50%。

2.4 采取有效的水肥管理和养护措施

为了实现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南宁市采取科学有效的水肥管理和养护措施,提高了桉树的生长效率和生态功能。1)根据桉树生长时期和林地土壤状况,制订合理的施肥方案,平衡养分供应,避免“掠夺式”经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料用量,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5]。在桉树种植前7 d,每穴施用30%~35%复合肥[m(N)∶m(P2O5)∶m(K2O)=15∶6∶9]100~150 g,以利于桉树幼苗的生根发芽。桉树种植后,根据桉树生长情况适当进行追肥,通常使用桉树专用肥,施用量为1 kg·株-1。2)探索肥料缓释、控释技术,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疏伐是桉树林的重要养护措施,可以调节林分密度,增加林分通风透光,促进桉树的生长和分枝,增加中大径材比例。3)建议桉树经营者根据桉树的种植密度和生长状况,合理确定疏伐时期和疏伐强度,一般在桉树生长5年时进行一次疏伐,疏伐时去弱留强,强度以每667 m2疏伐30~50株为宜,疏伐后要及时清理林地,防止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3.1.1 桉树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是南宁市桉树林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青枯极毛杆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主要为害桉树的根部和茎部,导致植株萎蔫、枯死。为了预防和控制桉树青枯病,首先要选择抗病性能好的桉树品种,加强调查病情;同时要避免在已经种植过与桉树容易交互感染的植物的地块造林,如种植过花生、烟草、马铃薯等的地块。这些植物可能带有青枯病菌,与桉树发生交互感染。一旦发现桉树青枯病病株,应立即将其拔除,并带出林外进行烧毁,同时用生石灰粉消毒病灶,以防止病菌传播。此外,在造林整地时,应避免垂直开沟,以免病菌通过雨水迅速传播。

3.1.2 桉树焦枯病

焦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桉树焦枯病菌引起的严重病害,病株叶片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对于桉树焦枯病的防治,有以下3个要点。1)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造林,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机会;2)选用抗病的桉树品种或品系,如尾叶桉、油桉等;3)加强桉树的抚育管理,适当调整造林密度,及时铲草除灌,追肥补养,提高桉树的抗病能力;4)采用苯甲嘧菌酯+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叶面肥+橙皮纯露+芸苔赤霉酸的混合液喷洒进行防治。

3.1.3 桉树叶斑病

叶斑病是南宁市桉树林中另一主要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脱落,影响桉树的生长和产量。对于叶斑病的防治,需要选择抗病性强较强的尾叶桉,并加强桉树的抚育管理,保持林地的通风透光,及时清理落叶和枯枝,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以利用桉树叶斑病的天敌,如蚜霉菌、拟盾牧霉菌等进行感染或喷施,以进行生物防治;此外,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病叶、病枝和落叶,切断病原菌的生存和繁殖途径。

3.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3.2.1 桉树油桐尺蛾

油桐尺蛾是南宁市桉树林中的主要虫害之一,是一种食叶害虫,幼虫主要为害桉树嫩叶,会造成叶片大量脱落。为防治油桐尺蛾,南宁市采取了以下措施:1)物理防治方面,采取灯光诱杀,利用尺蛾的生物学特性,如畏强光、产卵于树皮缝隙、幼虫吐丝等,进行针对性的捕杀,以控制虫口扩散;2)生物防治方面,利用尺蛾的天敌如鸟类、姬小蜂、寄生蝇等进行防治,达到降低尺蛾危害的目的,并维持生态平衡;3)化学防治方面,使用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等,对尺蛾的初龄幼虫或成虫羽化期进行喷雾或注射药液,可有效消灭尺蛾。

3.2.2 桉树瘿姬小蜂

瘿姬小蜂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但已对南宁市桉树林产生巨大危害。瘿姬小蜂成虫在桉树叶片上产卵,幼虫在叶片内取食,形成密密麻麻的小疱状虫瘿,影响桉树的生长和其木材品质。对于瘿姬小蜂的防治,首先应实施检疫措施,通过调查清楚分布区域并划定疫区,尽快发现虫害的存在并集中烧毁清除已发现的桉树瘿姬小蜂虫害部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在虫害发生前期或初期,可以吊注内吸的农药,如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具有胃毒和触杀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虫害。还可以引入来自桉树瘿姬小蜂蟲害源地的天敌,如孟氏胯姬小蜂等,通过有效寄生桉树瘿姬小蜂幼虫,减少其繁殖量。

3.2.3 桉树桉蝙蛾

桉树桉蝙蛾对南宁市桉树林生长造成了威胁,是一种蛀干害虫,幼虫在桉树茎干内蛀食,造成断枝或断苗。为有效控制桉蝙蛾的危害,南宁市采取多种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的桉树品种,避免在已有桉蝙蛾寄主植物的土壤上进行造林;2)利用桉蝙蛾的天敌和病原菌进行防治,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通过喷施或注射的方式杀灭幼虫和蛹;3)采用人工农药防治的方法,通过撕开虫粪包,用铁丝抠开虫粪,用注射器将10%敌敌畏药水注入虫洞,再用泥块堵塞洞口。

4 结语

虽然南宁市的桉树产业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但病虫害对桉树造林工程的影响不容忽视。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系统的科学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应探索适合南宁市的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为南宁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小华.不同桉树专用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J].河北农机,2023(1):112-114.

[2] 杜颢.近代广西桉树种植探析:以《桉树在广西生长之状况》为中心[J].广西地方志,2021(3):62-68.

[3] 王缉健,杨秀好,罗基同.广西近10年林业主要害虫的发生演替[J].广西植保,2018,31(1):35-38.

[4] 曾成城,苏天明,苏利荣,等.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199-203.

[5] 梁科.测土配方施肥对桉树生长量的影响[J].绿色科技,2023,25(11):122-126.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5

作者简介:李鹏亮(1985—),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营林生产及病虫害防治。E-mail:262672360@qq.com。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桉树病虫害防治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