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巡察中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发现问题

2024-05-13 22:10代朋
企业文明 2024年4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单位工作

代朋

“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巡视工作的总方针,发现问题是巡视巡察工作的生命线。笔者结合巡视巡察工作经历以及组织本单位开展的“机动式”巡察实践,从组织保障、思维模式、方式方法三个方面浅谈国企巡察工作中高效率、高质量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

强化五重保障,提升发现问题的有效性

强化人员保障。组建巡察队伍时,要根据被巡察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主价值链条业务、近年来政治生态情况等,对巡察人员的政治素养、从业经历、职业性格、发展空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抽调搭配。在充分考虑回避原则的基础之上征求个人意见,确保巡察人员全身心投入巡察工作,打牢巡察工作基础。

强化培训保障。在常规培训基础上,邀请有巡视巡察经历的领导干部面对面授课、一对一交流,讲透政治巡察的实质内涵,讲清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讲明谈话了解的注意事项,让巡察组成员迅速转换角色、建立认知、明确定位。同时要开展调研式学习,组织成员走访被巡察单位上下游相关方,结合自身分工开展外围了解、情况摸底,掌握第一手信息。

强化制度保障。巡察组内部应建立并严格执行日例会制度,汇总讨论当天问题线索,研判核查方法,明确核查方向,部署次日工作任务;运用周例会、专项会议、中期汇报等会议做好上下沟通,统一思想、目标和行动。要以签订保密协议的形式加强保密管理,以全员脱产的形式加强出勤管理,以“三个不得”加强作风管理,以5S标准加强现场管理,树立巡察组良好作风形象。

强化团队保障。巡察工作是一项团队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个人单打独斗出不了成果,也不符合纪律要求。虽然成员各自有既定任务方向,但是各业务间均存在关联,因此巡察组要坚持分工不分家,交叉进入、大胆假设、多头论证,精准锁定线索,共同开展工作。

强化协作保障。巡察组要紧紧依靠被巡察党组织开展工作,指导被巡察单位建立工作组,让其在场地提供、材料报交、访谈了解、民主调研、市场走访等各个环节通力配合、高效协调,全力保障巡察工作高效开展。

运用五种思维,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

一是对标思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企业规章制度是国企巡察工作发现问题的基本标尺,巡察组要融会贯通熟悉标尺,分解细化把握标尺、分门别类用好标尺,找准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经营风险三大领域的刻度线,制定具体推进“施工图”,结合被巡察单位特殊性,针对性地开展巡察。

二是质效思维。在巡察过程中,要乱象中找真相、僵局中求破局,抓住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人群,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效率。比如面对被巡察单位的庞大出差记录和海量报销凭证,可通过Excle透视功能对出差人员的出差频次、时间长短、报销金额、出差目的地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经常出差二三线城市、一次性出差时间较长、一次性报销金额较高的人群锁定为重点,配合一对一面谈、宾馆电话问询、询价录音回放等方式,进行多方佐证、核查,以点带面为巡察工作打开局面。

三是数据思维。原始数据在巡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让枯燥的数据说话。比如在招待费的检查中,可以通过调取水单,对同一个饭店同一个菜品在同一个时段内的价格进行纵向对比,看菜价是否有大范围波动;也可以利用“大众点评”“美团”等网络平台的顾客晒单横向对比招待费发生当天相关菜肴的价格,从而锁定虚开或多开餐饮发票的违规违纪行为。

四是細节思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国企巡察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很多问题的隐蔽性越来越强,这为巡察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巡察人员应擦亮发现问题的眼睛、磨利解剖麻雀的手术刀,从细节入手来发现矛盾点。比如通过比对凭证文件的签字笔迹、查证微信实时位置、印证行车记录仪录像与行车单、盘点物品库存数量等,从中寻找蛛丝马迹,以小切口发现大问题,以小数据推动大发现。

五是外延思维。在对被巡察单位整体情况、主要业务等进行了解后,对照历次巡察和日常自查自纠、专项整治治理的问题清单,找寻未覆盖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发现管理的薄弱点;对于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多个属地的被巡察单位,要紧盯其外埠单位和部门,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外埠单位的落地情况,看管理标准、管理尺度是否与总部一致,看是否有“山高皇帝远”、无人过问的情况。

使用五种方法,提升发现问题的针对性

开通管理系统权限,提升数据获取的全面性。随着数字化系统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各单位的办公、生产、财务、采购、销售等重要体系都实施了数字化管理,大量有价值、有含金量的数据都储存在网络上。巡察组进驻被巡察单位后,要第一时间全面了解被巡察单位有哪些数字化系统以及各个系统的作用,协调其开通各个系统的最高权限账户,再根据组内分工,安排IT部门专人开展系统应用培训,要求巡察组成员熟练操作各项系统,以便在获取资料时做到应调尽调。

走访基层一线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在巡察中,巡察人员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无处不在的信息触角。一是畅通信访渠道。通过微信、网络、公告等多种方式公示信访举报邮箱、电话、地址,畅通线上、线下渠道。二是开展实地走访。切实做到“走进生产一线”“走进班组科室”“走进边边角角”三个走进,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想。三是召开员工座谈会。积极听取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把解决职工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巡察的着眼点,持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

建立问题数据库,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收集被巡察单位前期巡察、案件查办、专项监督检查、纪律检查建议书中暴露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着重发现虚假整改、边改边犯、改后再犯、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狠杀“回马枪”,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推动“再整改”,没有见底的问题进行“再了解”,没有发现的问题着力“再发现”,确保问题整改一改到底、改出成效。

挖掘利用监控资源,辅助开展线索印证。视频证据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最有冲击力的证据。随着安保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完善,各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重要位置全覆盖。对监控资源的有效利用极大地提升了巡察监督的覆盖面,强化了震慑力。如检查废旧物资是否虚假过磅和记录,在对单据存疑的情况下,可以调取当天磅秤位置的监控视频进行印证;对领取零部件去向存疑的情况下,可以调取当天车间的监控录像进行印证。同时,在代刷考勤卡、是否正常出勤、上花班等情况监督检查中也可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对存疑情况进行印证。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强化外部信息获取。巡察过程中,眼睛向内固然重要,但在无法找到突破口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向企业外部拓展。一是开展相关方调研,编制二维码调查问卷,设计与串围标、吃拿卡要和转嫁费用等相关的问题,利用被巡察单位的供应商管理系统、经销商,以及服务站管理系统,将问卷全面投放;也可以通过走访或电话访谈,对未中标、评级退出的供应商,以及已离职的领导干部和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借用外部力量打开局面。二是利用第三方权威平台如“企查查”“天眼查”等,对相关方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查询,核实、比对被巡察单位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规开办或参股与其业务相关联的营利企业的情况。

(责任编辑:木 子)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单位工作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协办单位
不工作,爽飞了?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