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营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

2024-05-14 09:20余启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

余启英

摘 要:文章梳理刘家营遗址的区位特征、出土文物情况、价值等内容,针对刘家营遗址面临的保护利用力度不足、历史因素破坏、城镇化建设潜在威胁等困境,提出加强保护利用协调性、完善遗址保障机制、遗址生态景观化等策略,以期探寻乡村型遗址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09

0 引言

我国文物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遗址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并针对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做出重要指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遗址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面对强化文物古迹保护、坚持系统整体保护、让文物“活”起来的新形势,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①。刘家营遗址作为安康市典型的乡村型遗址,其见证了人类在安康地区从春秋至秦汉时期的活动历史,对研究安康乃至陕西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刘家营遗址基本概况及价值梳理的基础上,以《汉滨区土地利用规划(2017—2035)》中的城市扩张方向为基础②,对遗址保护利用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针对性保护利用对策,从而充分发挥刘家营遗址的价值。

1 刘家营遗址概况

1.1 遗址概况

刘家营遗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刘家营自然村,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遗址。该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在遗址东北部至今仍堆积厚约1.5米的文化层,夹杂、散落大量泥质灰陶片。该区还曾发现汉代砖井、瓦壁井各一眼,出土秦汉时期双鱼纹铜釜、柳叶剑、弩机、镞、铁釜、原始青瓷等珍贵文物。在南北宽近1千米、东西长近2千米的范围内,可见瓦砾陶片和砖块。西部文化层表露,可采集到板瓦、筒瓦以及大型陶器残片。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

1.2 价值分析

刘家营遗址出土文物除了有作为生活用品的陶罐、盆、板瓦等以外,还有作为兵器的双鱼纹釜、钫、鍪、柳叶剑、戈、铜镞等(表1),文物类型较为丰富,对研究安康乃至陕南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家营遗址所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选址的科学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至今仍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区域。20世纪70年代,当地人劳作时挖出两眼古井,直径约1.2米,出土一件陶制井圈,陶制井圈每块呈扇面状,表面饰绳纹。古人采用井圈固定井壁的方法解决了水井遇自然灾害时易塌陷的难题,体现了设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刘家营遗址出土的部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建筑材料、生活用具、兵器等能保存至今,其制造技术和使用材料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这为研究安康地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建筑史、战争史、社会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刘家营遗址古井中发现的铜釜有对称的两个绳索纹竖耳,耳上均有双立鸟作为装饰,底内部刻画双鱼纹,造型生动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出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绝大部分为绳纹、卷云纹或者涡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倾向。刘家营遗址出土文物凝聚了先民对艺术的原始审美,体现了春秋至秦汉时期安康古人在器物上的艺术风格。

刘家营遗址作为记载安康历史文化的空间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刘家营遗址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公共区域,其在向公众传达其内涵的同时,标志一个群体的精神认同,并体现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刘家营遗址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课堂,对社会文化传承、公众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2 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刘家营遗址包含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思想和智慧,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营遗址不仅是安康市历史文化宣传的名片之一,也是统筹协调城镇发展的调和剂,促进城乡发展有效衔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整理与访谈,发现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1 保护利用力度不足

刘家营遗址目前尚未做全面的考古工作,地下埋藏文物梳理尚不明确,保护管理缺乏基础依据。同时,安康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刘家营遗址所遭受的破坏因素主要来自雨水侵蚀、干旱、风化等。此外,刘家营遗址位于刘家营自然村内,村民日常耕作活动频繁,遗址不断遭受人为破坏,如取土等改变遗址原状的行为,破坏了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又如违规开展相关建设性的活动,影响遗址所在区域的历史环境和空间结构。刘家营遗址位于居民区内,除了日常耕作取土之外,遗址内还有污水、生活垃圾等。2017年公布的《刘家营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与地方发展规划存在衔接上的不足,遗址保护利用措施也未完全落于实践。由于遗址的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遗址文化阐释受到限制。

2.2 历史环境遭破坏

城镇建设发展割裂了遗址的历史面貌。刘家营文化遗存未与市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尤其是自然环境、山水格局均未纳入遗址保护范围内,以刘家营遗址为核心的整体风貌格局及周边山水环境亟待修复。地方管理部门对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与内涵缺乏系统性的认知与整体性塑造,这使刘家营遗址的整体空间结构在区域层面尚未凸显,传承利用质量较低,各类文化资源利用形式单一,遗址保护与地区文脉整体性延续联系不紧密。

2.3 城镇化建设的潜在威胁

《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③中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提出,以“湖城一体、疏解江南,重心北移”为发展思路,对中心城区空间进行适度拓展。五里镇位于汉江北区,在人口压力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五里镇将成为人口移居的首选地之一。此外,由于居住人口的增加,就业也成为该地区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不完善的基础设施、残缺的历史空间环境、不完整的遗址本体与刘家营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格格不入,这些问题均有可能造成后期行为主体在城镇化扩张的过程中忽略遗址价值,对遗址造成破坏。

3 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策略

针对刘家营遗址现存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3.1 加强保护利用协调性

促进区域融合,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汉滨区和其他区县等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传承保护刘家营遗址和安康市优秀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根据遗址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生态遗址公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培育和推介一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和文物主题游径线路。

3.1.1 考古发掘

刘家营遗址目前应将考古发掘工作放在前位,根据相关考古发掘计划对遗址现存本体进行考古发掘,对考古出土文物进行分类保护。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一方面有利于更为准确地对遗址范围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对遗址后续的保护利用侧重点起到导向作用。

3.1.2 本体展示

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对于出土文物的数量、年代、等级等进行原址或者移交展示,丰富遗址本身文化内涵的同时对地下地上文物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建设展示区和研学基地;当地下文物数量较少或者无时,可将重点放到地上,适时对遗址进行回填,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种植观光类绿植美化环境,保留乡村特点,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区域。

3.2 完善遗址保障机制

3.2.1 完善法律法规

在《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为形成遗址保护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应当加快建立针对刘家营遗址的保护利用法律手册。除此之外,由于遗址保护的科学性和程序性较强,需要一些专业性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其进行指导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实际作用的遗址保护法律,为法律规范的实施者提供专业指导。这些“标准”和“要求”一般均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制定、公布。结合实际需求,可制定《安康市遗址保护区域合作法(条例)》《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法律手册》《刘家营遗址资金利用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可以使遗址保护方法更加具体化、更具实际操作性,也是对刘家营遗址保护专门法的补充和完善。

3.2.2 全民参与机制

刘家营遗址位于刘家营自然村内,周边居民建筑密集,生产生活与遗址具有密切联系,当地村民是遗址保护利用的直接接触主体。地方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建志愿者团队、与高校合作、成立民间组织等不同方式将地方文化爱好者、高校专家、学者、学生等群体有计划地组织起来,构建安康遗产保护研究圈,使其参与到刘家营遗址的保护利用当中,坚持群防群治,加强地方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3 遗址生态景观化

3.3.1 社区建设特色化

强调遗址建设和居住的整体依存关系;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完善五里镇刘家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刘家营遗址,结合环境景观建设,采取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激发与培养群众对遗址及景观的尊重意识,普及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对现有遗存进行标识展示,结合所在位置建设刘家营遗址特色居民区。

3.3.2 生态环境绿色化

结合汉滨区打造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健康宜居的生态名城的目标,在汉江两岸形成两片城镇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其中以刘家营遗址与城镇建设较为典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为居民提供绿色、健康的休憩场所。

3.3.3 农业观光科学化

刘家营遗址内现多为耕地和居民用房,大面积的搬迁对于当地管理部门以及有限的土地面积而言可操作性不高。为此,可考虑在不对遗址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种植,一方面可为当地民众提供种植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加强其对遗址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汉滨区在实现绿色生态旅游的目标时,通过种植相关植物,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绿色文化空间。与《汉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有效衔接,以“农业+旅游+文化”思维模式建立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西南乡村田园文化旅游区,举办观光、采摘、选拔形象大使、知识竞答、摄影、征文等活动,吸引游客前往刘家营遗址进行观光旅游。

3.4 小结

在刘家营遗址现有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措施,规划的实施将对各类专项规划及城乡建设发展起到指导约束作用。第一,充分考虑城镇发展需求,承担城镇公共绿地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考古遗址公园④、绿地、步道以及特定环境景观等,促进刘家营遗址融入居民当代生活,成为特色公共文化空间。第二,以刘家营遗址为核心,积极整合周边环境资源,发展遗产旅游和创意产品研发,形成区域带动的增长点,促进城镇历史文脉传承。第三,在对遗址进行保护利用时要将周围的民众考虑其中,优化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使其与当地民众和谐共生,形成城市扩张的后花园。第四,注重遗址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4 结语

立足于安康市汉滨区城市开发适宜性,结合城市规划(汉滨区)、城市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的现状,顺应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积极完善刘家营遗址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现状以及《安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土地衔接需要,在对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刘家营遗址的保护利用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与汉滨区未来建设实现更为科学、默契、有效的合作发展,也为我国乡村型遗址在未来面临城市扩张、逆城市化时提供保护利用思路。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提到:“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密集区域保护提升工程,整体保护文物本体和改善周边环境;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等,推介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试点推广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促进文物保护研究与文化阐释传播。”

②《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纲要》中提及城市扩张的趋势和方向。

③参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1/08/content_5649764.htm。

④参见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02/content_5683110.htm。

参考文献

[1]毛锋.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田原曦.“反规划”理论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的应用[D].西安:西北大学,2014.

[3]里志胜,王立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J].城市营造,2021(11):155-156.

[4]陈稳亮,励娜.大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以汉长安城遗址区周家河湾村新农村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1):62-66.

[5]郇滢,刘军民.从真实性角度看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J].文博,2014(1):85-88,84.

[6]陳稳亮,杨新军,赵荣.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J].规划师,2007(2):84-88.

[7]王聪聪,陈稳亮.近郊遗址区村落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相家巷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3(7):98-101.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利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