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古建筑文物的影响研究

2024-05-14 09:20高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晋祠文物保护影响

高颖

摘 要: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物古迹是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遗产,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珍贵遗存。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无一不是无价之宝、惊世骇俗之作,然而文物环境的优劣与否关乎文物的寿命,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和谐的人为破坏让我国的文物面临极大的威胁。文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阐述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并提出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文物环境;文物保护;晋祠;影响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1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文物的兴趣也随之逐步提升。在进行文物欣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物保存环境的关注。我国文物资源丰富,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文化遗址和珍貴艺术品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受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人为影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文物岌岌可危。

晋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的重要窗口。晋祠作为北朝时期的建筑群,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对于研究和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晋祠中的文物和壁画,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民俗学价值。

1 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1.1 自然环境因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为其提供了天然的隔离保护。晋祠位于山区之中,四周环绕着山坡和森林,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晋祠相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更为幽静,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文物的干扰。山区的气候相对稳定,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较小,为文物的保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山区相对较凉爽,温度相对较低,文物的腐蚀和氧化速度相对较慢。低温有助于减缓文物材料的老化和变质过程,延长文物的寿命,保护文物的完整性。晋祠所在山区的植被也对文物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茂密的植被能够减少自然因素对文物的直接威胁。地表的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风吹雨淋对文物的冲击和侵蚀,形成一层天然保护屏障。同时,森林环境还能吸收并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减轻空气污染物对文物表面的污染和腐蚀。晋祠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也对文物保护产生了影响。水体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湿度,有利于文物的保湿和防止干燥。土壤能够吸收并稳定分解有害物质,减少有害物质对文物的侵蚀和污染。良好的水体和土壤环境为晋祠的文物保存提供了天然的保护措施。

晋祠周围的山峦、河流和森林为晋祠增添了自然的风景,使其成为一处独特的文化遗产。这种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增强了有关部门对晋祠文物保护的关注和重视。晋祠位于山区中幽静的位置,人为干扰少,山区的气候条件减缓了文物的老化过程,植被环境和水体土壤为文物提供了保护屏障,而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并促使有关部门关注晋祠文物保护。因此,充分利用和保护晋祠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实施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人文环境因素

晋祠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群,需要经常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建筑师、工程师、修复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士对文物保护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通过对建筑结构、材料特性、文物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对晋祠进行长期的保护监测和维护工作等,他们通过制定文物保护和管理计划,开展文物巡查、检测,提供咨询和意见等,确保对晋祠的保护工作得以全面落实。同时,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在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游客对晋祠文物保护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游客行为和态度直接关系到晋祠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因此,加强对游客的宣导和教育,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规范他们的游览行为,对于晋祠文物保护至关重要。此外,适当的游客引导和场地规划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的损害,保护文物的完整性。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对晋祠文物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对晋祠历史、文化、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他们通过对文物损害原因、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是影响晋祠文物保护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通过提供资金、人才、设备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晋祠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政府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保障。

人文环境对晋祠文物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专家修复、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管理、游客教育、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政府支持等在内的各个方面都为晋祠文物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只有在人文环境的共同努力下,晋祠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才能被持久地传承下去。

2 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

2.1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文物环境的保护需要环保部门与文物部门加强合作,采取科学适当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使文物环境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为了及时了解晋祠周围环境的质量情况,相关部门设置了一系列监测站点,对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确保晋祠周围环境的良好状态。相关部门与周边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对于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源,管理部门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整治计划,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从根本上减少对晋祠周边环境的污染。

晋祠管理部门注重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向游客和当地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晋祠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游客和当地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减少对晋祠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积极推行绿化计划,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同时,注重对周边道路和建筑的美化工作,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提升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并且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措施,包括定期检查修复文物、加强文物防火、做好文物防盗工作等。通过这些措施,管理部门能够确保晋祠的文物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文物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晋祠管理部门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污染源管理、环境教育宣传、绿化美化和文物保护等措施,全面加强了晋祠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护了晋祠周边的环境,也为游客和周边居民创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参观和生活环境,促进了晋祠的可持续发展。

2.2 改善文物保护的生态环境

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特别是对于晋祠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坪建设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文物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独特的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和设置游览路线,游客可以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体验自然环境的美丽,遵守游客行为规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文物和生态环境的共存。晋祠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网络,对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科学评估,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环境状况,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环境问题,确保文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向游客和当地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通过设置宣传展板、举办讲座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晋祠的生態环境保护工作,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共同守护晋祠的文物和生态环境。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通过共同研究和制定保护方案,促进彼此工作的衔接与有效配合,确保文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的局面。

晋祠管理部门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生态旅游区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生态教育与宣传以及跨部门的协同工作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文物保护的生态环境。这些努力不仅能够保护晋祠的文物,同时也为游客创造了更好的参观环境,实现文物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2.3 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

当前的文物保护应该以防止文物受损为主,文物修复只是被动性的措施。为了降低文物受损概率,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设备,与专业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引进一流的文物保护技术。通过合作建立专业的科研团队,与专家进行深入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文物保护中的难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激光扫描等高精度设备,管理部门能够对文物进行准确的测量、检测和分析,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关键的科学支持。晋祠管理部门注重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设备,不断更新、改进文物保护设备,采购先进的保护设备来对文物进行环境监测和控制。例如,引进了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对文物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还引进了先进的防盗设备,保护文物免受盗窃和损坏。

重视科研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专业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文物保护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保护文物免受外界环境和人为破坏。他们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不断变化的保护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是晋祠管理部门引进先进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文物保护信息系统,将各类文物保护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便于实时监测、分析和决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管理部门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及时掌握文物的状态和问题,制定相应的修复和保护方案。

晋祠管理部门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培养本地文物保护技术人才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加强晋祠文物的保护工作。这些举措使晋祠管理部门能够应对日益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保证晋祠的文物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同时也推动了晋祠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2.4 登记与监测文物状态数据

文物数据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存放位置、数量、尺寸等重要数据。通过建立文物档案和数据库,详细记录晋祠内的各种文物,对文物进行分类、编码和标注。这样的登记工作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晋祠的文物资源,为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定期检测文物状态是确保文物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的文物状态检测,了解文物的损害情况、腐蚀程度、病害发展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文物继续受损或进一步恶化。检测文物状态的方法包括使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比如光谱分析、红外摄影和紫外线检测等。

在登记与检测文物状态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文物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物档案记录的数据应准确无误,包括文物的名称、标识号、年代、形制和特征等。其次,确保文物状态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定期检测文物状态,及时发现文物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害。最后,确保文物状态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文物状态数据应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或被不当使用,确保文物的安全。通过登记文物状态数据,可以全面了解文物资源的情况,并为文物保护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定期检测文物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文物的问题,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文物的损害。因此,晋祠的保护工作应加强对文物数据的登记与检测,确保文物环境的安全,这将有助于保护晋祠,使其得到长期传承和展示。

2.5 文物保护意识教育

应加强历史文化教育,通过介绍晋祠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与晋朝相关的文化遗产,向公众传达晋祠作为重要历史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利用展板、影像资料、文物展览等展示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晋祠的历史文化,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晋祠的价值,从而增强对其保护的重视。通过介绍晋祠文物受损的原因、腐蚀破坏的危害以及修复保护的难度,引导公众认识到文物保护的迫切性和困难性。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展示文物受损情况,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文物的脆弱性,唤起其对文物保护的共鸣和自觉。开展相关互动活动,鼓励公众亲身参与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让公众亲身体验文物保护的过程和技术,让他们感受到文物保护的复杂性和艰辛,从而更加理解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通过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晋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邀请专家学者设置专栏,撰写文章,向公众提供科学的文物保护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对待文物,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晋祠文物保护意识教育还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开展晋祠参观、组织文物保护知识讲座、开设文物保护相关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文物的珍贵,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公众对晋祠文物保护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共同参与到晋祠文物环境的保护工作中。

3 结束语

通过对文物环境的研究,特别是以晋祠为例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晋祠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自然和人文环境对文物的保存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如空气质量、湿度、温度和光照等,能够减少文物的腐蚀和老化,同时科学合理的人文环境管理,如修复工作、巡视检测、游客引导和学术研究等,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只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晋祠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进一步深化对文物环境与保护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晋祠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应当继续加强科学的调研和实践,为文物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世。

参考文献

[1]肖井惠.简析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92-195.

[2]金燕.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带来的影响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9):204-206.

[3]金孝鲜.浅析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88-90.

[4]王霖.关于文物的种类划分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20(24):184.

猜你喜欢
晋祠文物保护影响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晋祠周柏
名胜古迹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