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语言的阿尔瓦·阿尔托波型曲线解读

2024-05-14 09:21周一沁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阿尔托符号化以人为本

摘 要:通过分析阿尔瓦·阿尔托两个著名的设计——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建筑设计)和芬兰湖泊花瓶(陈设设计),详细说明他独特的人情化创作手法:波型曲线造型。结合文化建筑中的自然词汇,分析其符号化的信息传递,然后阐述波型曲线符号化背后反映的理念,将阿尔瓦·阿尔托最令人尊敬的一面展现出来,即对大自然的尊重、對生活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崇敬。

关键词:阿尔瓦·阿尔托;波型曲线;符号化;以人为本

阿尔瓦·阿尔托在许多设计中都会借用一种自然形式——波型曲线与直线的造型。通过分析波型曲线符号化背后的意义,了解到他将个人对于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哲学意境等的理解,转化成抽象的思想理念与情感。波型曲线蕴含着他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

一、波型曲线与直线结合的有机设计

自然的存在有着最本质的美学意义,物种生命的形态与张力展现出的是人类至今不断在效仿的美学源头,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形态基础。在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与设计中,总是可以看见波浪形状的天花板或是墙面,而且他常将曲线与直线进行结合。这种波浪形状不仅是北欧有机设计风格的源头,还是阿尔瓦·阿尔托个人设计语言的重要标志。

(一)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

波浪形的曲线、不规则的扇形、阶梯状的平面作为阿尔瓦·阿尔托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有机形式语言,在他的设计中反复出现。1938年,为设计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图1),阿尔瓦·阿尔托曾递交了两个方案,同时,他的妻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又递交了一个方案,最终三个方案都获奖了。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阿尔瓦·阿尔托对于波型曲线的运用自如,能够很好地将展馆的人文气息展现出来,给人以“活”的感受,即生命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不断连续折叠起伏的墙面,不同于以往的垂直墙面,其从上至下向内倾斜,仿佛让人在浪漫的旋律中前行,这一方式避免了以往的展馆带来的沉闷、乏味感。对于阿尔瓦·阿尔托来讲,墙的主要功能不是划分空间,而是作为媒介来展现空间的艺术特性。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就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建筑外立面墙上。波型墙面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庞大建筑的体积沉重感,也为建筑艺术塑造了新的空间形式,使建筑形体和空间具有了自由流畅的韵律感,给人一种新的认识,故此类建筑被称为“动态建筑”。这也成为阿尔瓦·阿尔托创造的脍炙人口的独特手法。

(二)芬兰湖泊花瓶

芬兰湖泊花瓶以其不规则的波型曲线为特色,仿若绢布围合成的艺术品。这本来是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所做的装饰品之一。因此,花瓶最初被命名为“甘蓝叶花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以“Aalto”命名。更巧妙的是,作者的姓“阿尔托”(Aalto)在芬兰文中的意义正是波浪。

1.设计感

将自然的生命力引入设计,并通过设计让人们重新回归对自然的重视,这是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灵魂。另外,他将象征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的曲线造型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赋予其人类世界的美感意识。此设计心思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2.材质

阿尔托采用IITTALA(伊塔拉,是一座有着131年历史的小镇,以制作全世界最好的玻璃闻名,全世界最有才华的玻璃工匠们聚集在此,拥有最精湛的手工制作玻璃的技术)最著名的玻璃成型技术。此种玻璃不管是在硬度上还是透光度上,都和水晶玻璃不相上下,但是没有一般水晶玻璃所含的铅成分,不伤身,也无害于地球,具有很强的环保性。

3.用途

芬兰湖泊花瓶可用作装饰品、花器、零食罐、水果罐等,虽然其造型类似,但有大、中、小不同的型号,并配以不同的厚度处理,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还能够激发用户大量的生活创意。

4.自然感

由于芬兰湖泊花瓶的开口为不规则的造型,将花束置入其中时,不需要费心将鲜花重新摆置,只需将花梗往外散开,便可呈现极度自然的美感,这也是阿尔瓦·阿尔托毕生追求的意义所在。

5.经典

芬兰湖泊花瓶的设计从开始到现在,除了尺寸有所变化外,其款式从来没有修改过,这也是它一直热卖七十年的根本原因。它已成为芬兰继NOKIA手机之后,最为人熟知的设计品之一。

除了芬兰湖泊花瓶以外,阿尔瓦·阿尔托还有类似的一些陈设家居用品的设计,其美感及抽象感的不规则造型都源于芬兰湖泊的波型曲线。

二、波型曲线造型在阿尔瓦·阿尔托有机设计

中的符号化

(一)符号的意识形态

人类最初对于符号的搜集和运用都源于自然中的各种形态,且无主观意识的再创造,直至人类文明在达到一定认知程度时,才开始对符号产生意识流上的思想赋予及再创造。这种转变的过程漫长又枯燥,如同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符号也跟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二)建筑符号的形成

建筑的存在满足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其发展形态也在不断更新、创新。20世纪中期,随着建筑设计和理论思潮的大放异彩,原本冷漠的现代主义潮流开始探讨如何赋予建筑精神的慰藉并满足情感的需求,将舒适优美的自然符号引入冷漠的建筑设计中,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样的、更深层次的体验,也因此诞生了各类表达独特理念的建筑符号形态。同时,符号学的理论也被引入相关的系统教学中。

(三)文化建筑形态符号中的自然词汇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流的形态必须借助实质的形态才能展现并发展,而建筑、城市甚至是历史的存在,让其得以附着且产生联系。随着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对环境恶化的惊觉,设计师开始重视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因素,文化建筑形态符号中的自然词汇开始走向现代形态上的抽象表达,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符号语言,与反自然的力量相抗衡(表1)。对于承载人类文明的文化类建筑来说,其建筑形态的符号语言必然建立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之下。这不仅是表达建筑设计立意的起点,还是文明发展的限定,更是设计师的使命。

(四)以建筑符号为载体的信息传递

建筑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很高,设计师需要将自己对于历史文明、自然科学、人文发展等的理解与个人情感,付之于建筑形态,通过这些建筑形态语言、造型、空间感传递给观者,与观者本身内在的思想情感产生互动。不管是认同的还是反對的,观者的认识都是对建筑符号语言的真实解读,也都是对当下时代的反馈。

(五)阿尔瓦·阿尔托的波型曲线造型意义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席卷全球,建筑中的自然符号语言也有了新的演绎。阿尔瓦·阿尔托作为一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不仅将自然的灵动曲线融入设计领域,还将功能与美观、结构与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曲线造型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在内部,曲线造型自然的拟人化表现给予建筑使用者丰富的互动体验及情绪迸发;在外部,曲线造型在建筑本身与城市环境相融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柔化作用(表2)。同时,曲线因弯曲而形成的三角地给建筑带来了绿地空间和感知空间,让人们能多角度地感受建筑体量。

三、阿尔瓦·阿尔托波型曲线符号化背后的反映

(一)本能

阿尔瓦·阿尔托波型曲线符号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他一直强调的“本能”。他在设计维普里市图书馆时曾说过:“我只此说明我自己本能的信仰,即建筑和自由艺术有相同的根源,这种根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抽象的,但都是基于我们潜意识之中的知识与分析。”即关注人内心的精神需求。

阿尔瓦·阿尔托是一位理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出于这样一种对本能的追求,他在人情化探索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阿尔瓦·阿尔托用年轻时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曲线塑造了生动的建筑,激起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同时,他在设计中关注表层的形式构成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浅层次影响,旨在更容易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心场”的回归。

(二)浪漫

提到阿尔瓦·阿尔托的波型曲线,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浪漫。他的波型曲线彰显了他的浪漫情怀,这种情怀源于家庭的熏陶、芬兰的自然环境和北欧的民族风情。1938年,阿尔瓦·阿尔托曾在《论材料与构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一文中写道:“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他采取了象征芬兰湖泊的波型曲线作为建筑词汇,创作了浪漫又富有诗意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时,阿尔瓦·阿尔托曾对学生说:“当你设计一个窗户时,应该想象你的女朋友就坐在窗下。”可见,阿尔瓦·阿尔托是怀着浪漫的情感来设计建筑的。也因为浪漫的波型曲线,他设计的麻省理工学生宿舍贝克大楼、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等都显得生机盎然,潇洒自由,热烈奔放。

(三)“活”的观念

“活”的观念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情味儿,二是有机。

阿尔瓦·阿尔托曾经说过:“建筑师的任务就是给予结构以生命。”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所,它存在的理由必须有能与人发生交流的共鸣点,不论是阳光,还是土地的气息,这些自然元素都可以引入人们的日常活动。

自由流畅的曲线及其富有张力的造型背后,“活”的观念也展现了有机建筑的思想,如同自然界的有机体一样,存在着对外界实物的“感应”。建筑空间与形态的灵活性,是沟通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环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意境

建筑师用塑造建筑的手段营造一种意境和氛围,就是将自己的情感与信念融入其中,再把它传达给欣赏的人、使用的人。阿尔瓦·阿尔托的波型曲线的目的也在于此。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灯具、装饰品的设计等,都能看到他独有的曲线影子,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阿尔瓦·阿尔托所追求的是返朴归真的意境。他认为,“形象化的结果才是最好的抽象艺术”。虽然在他的作品的背后有许多建设性的思想,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反映,可以激起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有时是难以形容的。

四、结语

曲线的运用只是阿尔瓦·阿尔托的创作手法之一,但无论使用哪种手法,其背后都是本着“共生”的原则进行创作的。任何设计都要确保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健康并相互尊重的关系,没有所谓的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该成为大自然中有机的一部分。阿尔瓦·阿尔托曾说过一句名言:“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是设计师的任务。”地球本就是人类的天堂,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让这个天堂变得更美好。

生态与有机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必然的。时代赋予设计师的责任越来越大,但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永远不会变,这也是所有设计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欧阳虹彬,张卫.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创作之解读[J].南方建筑,2004(2):43-45.

[3]吕彦,祁素萍.自由的阿图 自由的设计:解读阿尔瓦·阿图[J].艺术教育,2010(5):1.

[4]杨建华.理性、浪漫与意境:阿尔托及其作品之解读[J].华中建筑,2011(5):172-174.

作者简介:

周一沁,硕士,无锡耘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阿尔托符号化以人为本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当我们谈论阿尔托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探讨解读阿尔托的一个方向
绝望的思想者:阿尔托心路历程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浅析阿尔瓦·阿可尔托的人情化理念
从艺术区到艺术节:“蓝顶”的符号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