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等教育二十年创新发展战略探析

2024-05-14 09:14汪琳玥陈晓清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日本

汪琳玥 陈晓清

摘   要:日本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以及“少子化”“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发展困境。文章通过分析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现状,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和发展逻辑;对日本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改革创新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从综合发展战略、科教育人战略、国际化战略、社会服务战略四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其创新举措和特色优势,汲取相关经验:重视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以结构性思维谋篇布局;组建高校合作教育联盟,激发共赢式“联盟效应”;树立跨学科交叉育人理念,直面社会创新型需求;大力发展国际化协作教育,提高人才国际竞争能力;依托区域间合作基地共建,搭建多类型社会服务平台。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4.05

日本高等教育概念的内涵广泛,涵盖大学、短期大学以及高等专门学校等多元化教育机构。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高等教育不仅展现出其独有的特性,而且在促进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近二十年来,日本出现诺贝尔奖得主密集“井喷”式涌现的局面。2001—2021年,日本连续新增19位自然科学奖得主,这一独特现象引起人们对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动态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学术界也有诸多学者将研究焦点对准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背后的战略思路。2018年11月,日本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日本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正式施行,该规划成为此后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南。[1][2]2023年,日本在第五次教育未来创造会议上提出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旨在解决当前日本面临的创新创业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日本在近二十年内还陆续推出多项创新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共同描绘日本高等教育的当前样貌与未来图景,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探究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与创新举措的全新方向。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近二十年来日本在应对高等教育发展难点时所采用的“破局之策”,全面探究案例样本中的实践对策,旨在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创新方案,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与现状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日本经济和社会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与此同时,出生率下降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也推动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随之做出调整。总体而言,当前日本高等教育已实现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

根据日本版“工业4.0”的首倡者藤原洋的定义,“第四次工业革命”指的是“用信息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革命”。[3]随着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日本的智能化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实现日本经济中长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与此同时,近二十年来,日本在科学探索与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更好地运用这些优势资源,迅速适应智能化、国际化不断升级的社会环境,日本社会长期关注着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迅速变革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显著提升。这一变化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关联,对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也提出新的挑战。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高等教育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政府在2016年发布的《日本振兴战略-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报告中明确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教育领域带来各种变化。我们需要建立与时代相匹配的教育方法,同时注意发展现存的优秀教育传统与引入信息技术的新教育方法二者之间的平衡。”[4]当前,日本所需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致力于双重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确保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激发其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视野开阔和逻辑清晰的判断力与表达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需求的不断增强,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因此,提升职业教育能力、重视推进产学研融合等策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少子化社会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产生冲击

1992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发布的《国民生活白皮书》中最先提出“少子化”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率长期处于人口更替水平以下的状态”[5]。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难题。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不仅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日本高等教育相较于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阶段,受少子化影响的程度相对较轻,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冲击,导致传统的高等教育组织与实施模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再适用。鉴于日本少子化趋势的持續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日本社会可持续发展,日本高等教育领域需要果断采取创新手段,推动教学机构管理与教育政策转型,以适应未来挑战。

鉴于此,日本高等教育领域适时调整教育目标与培养结构,向有学习意愿和能力的年轻人开放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推动高等教育模式向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短期大学,曾经一度是众多高中毕业生的热门选择,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现象对短期大学入学人数造成显著影响,其下降幅度超过普通大学。为应对这种趋势,短期大学也向在职人群开放短期学习项目,并通过各种专项计划,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水平,拓展生源渠道。然而,由于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减少,许多高校为达到招生指标,采取降低入学门槛的补偿计划,这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

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国内外形势的变革对人才素质和高等教育培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使得日本形成“倒金字塔状”的人口年龄结构,加上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疫情的冲击,使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策略与创新发展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为实现“创造一个可持续且充满活力的社会”[6]的目标,日本高等教育必须妥善处理“质”与“量”的关系,将高质量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作为核心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高等教育逐步迈向普及化阶段。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促进高等教育向以学习者为导向转变,还建立大学设立标准和质量监督的法律框架,包括建立标准化的学术管理和质量监管体系,以及鼓励高等教育机构间开展合作与体系整合等创新方案。此外,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变革,日本高等教育致力于推动探究性学习、STEAM教育、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发展。通过实施常态化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日本成功地平衡了终身教育与短期学习项目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趋势。

二、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综述

2006年12月15日,日本通过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并于同年12月22日正式颁布实施。[7]近二十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战略围绕《教育基本法》展开,涵盖多种类型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这些计划和战略遵循《教育基本法》中阐述的教育目的和发展理念,以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多样化、国家化和顶尖化为要旨,形成一套相互协同、互为补充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本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略计划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

(一)综合发展战略

1. 教育振兴基本计划

2008年,根据《教育基本法》中第17条的内容,日本政府特别制定“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旨在实现《教育基本法》中提出的教育振兴路径,并构建系统框架以促进日本教育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需要综合调配国家公共资金和其他教育资助,确保提供必要的财政预算,从而保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支持。2023年3月,日本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下一阶段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报告》,明确日本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即“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9]为顺应这一趋势,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着重于稳步推进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过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实施理念,并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中实用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2. 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

2018年11月,日本教育委员会发布《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报告》。该报告明确未来日本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并阐述“日本的高等教育在未来将如何变化”,改革高等教育体系是未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南。[10]在国际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大学应当履行其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职能,以促进日本社会未来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功能与方案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应当受到鼓励和支持。这将使得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师生不再为传统组织方式束缚,更具有流动性,招生对象年龄限制、文理分科界限等得以突破,从而确保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的灵活性。

(二)科教育人战略

1. 世界顶级科学研究中心计划

全球范围内对于顶级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导致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人才出现聚集趋势。为巩固日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7年推出“世界顶级科学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旨在提升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构建具备良好研究环境和严格研究标准的国际知名科学研究中心,吸引全球顶尖科学研究人才前来开展研究。[11]2020年12月以来,该计划新增四项使命:巩固前期的世界级研究成果、构建跨学科的多样性前沿研究领域、创造国际化研究环境以及实施积极的组织结构变革。世界顶级科学研究中心的管理着眼于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下一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科研支持。

2. 卓越研究生院计划

2015年9月,日本教育委员会发布《引领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审议意见摘要》,提出运用既有的政策资源和研究优势,推行“卓越研究生院计划”。[12]2018年,该计划正式启动,共有13所大学的15个项目入选其中。“卓越研究生院计划”的目标在于培养卓越的研究生人才,即具有领先性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需要引领创新与运用前沿知识,创造新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并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新的创新变革。作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该计划鼓励各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能够为日本未来发展作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

(三)国际化战略

1. 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战略

随着日本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变得至关重要。201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战略”,旨在促进与全球各地大学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入选该战略的大学以项目的形式推动日本学生出国留学并接收国际学生。此举不仅培养能够在国际范围发挥积极引领作用的国际化人才,而且强化大学的全球发展能力,进一步建立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体系。该战略围绕既定目标,支持A和B两类项目。其中,A类项目聚焦于推動日本学生海外留学以及接收国际学生,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并培养国际社会通用型人才;B类项目侧重于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13]

2. 顶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为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支持,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4年启动实施“顶级国际化大学计划”。[14]该计划的核心在于优先支持开展国际化教育和研究的顶级大学,并通过与海外大学开展合作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化大学。这一计划涵盖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的新举措,以及推动高等教育人事管理和学术制度改革等。共有37所大学入选该计划,包括13所A类“顶尖型”大学和24所B类“国际化牵引型”大学。[15]该计划有利于推动管理体系与教务体系的变革,使顶级国际化大学符合国际普遍认可的话语体系与教育标准,进而带领更多大学提升国际化水平。

(四)社会服务战略

1. 地区(知识)基地整备计划

根据“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日本文部科学省自201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开放性和地区服务性,以缩小日本在此方面与美国等国之间的差距。日本为此提出“地区(知识)基地整备计划”,建立与地区联系紧密、受地区信任的知识基地或知识中心。[16]2020年以来,该计划得到进一步拓展,强调大学作为知识中心的身份,与其他大学、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开展合作,以此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充分发掘地区所需的人才资源。此外,该计划还积极推进与就业政策相结合的教育方案,深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旨在帮助适龄青年在当地获得工作机会,从而振兴区域经济。

2. 支持知识密集型社会的人才培养计划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更加显著,世界各地大学正在经历从“教”到“学”的教育范式的转变,重点在于构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的高等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世界产业结构迅速向“知识集约型”转变。202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支持知识密集型社会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大学内部构建一个面向“社会5.0时代”的全校改善循环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全校循環的教育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运营体系的有效性以及有意识地增强与社会的互动等举措。[17]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广泛教育研究背景和深厚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确保他们能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和学术界的新变化和快速发展。

三、日本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本研究通过分析日本近二十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战略,揭示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全方位育人逻辑。尤其是其中采用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体现出日本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视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定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并逐步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日本高等教育曾经遇到的难题或将成为我国即将面临的挑战。因此,从日本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战略中汲取经验启示,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重视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以结构性思维谋篇布局

尽管日本的高等教育战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各自的推进节奏和完成时间上也各有差异,但各战略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效应。在推进过程中,政府机构与教育机构、公众与个人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各自发挥作用。例如,在“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提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主要提供财政保障和有效运用,公众参与到教育管理中,共同应对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将“保障学生个性得以发展,能够在广泛的学科中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方面深入学习”也纳入战略之中。[18]

日本高等教育自发展之初就展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例如,虽然日本也有教会大学,但办学权一直掌握在本国人手中。[19]“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多次强调,2040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样,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是需要一以贯之坚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家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要更多地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相协调,及时提供必要保障,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组建高校合作教育联盟,激发共赢式“联盟效应”

高校合作联盟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开放性和共享性。对于日本高等教育而言,这种联盟除了著名的筑波大学城等实体组织结构,还体现在各项综合发展战略当中。多项综合发展战略都提及一种“联合执行计划”,旨在构建一种高校间的合作体系。通过汇聚各自的教育优势和研究资源,高校能够共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培养制度。具体而言,这种联盟战略涵盖课程学分的互认和转移、联合认证的学位和毕业证书等措施。[20]通过建立超越基础框架的合作协议和联盟,高校间的合作得以深化,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在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常见的实施方案是优先资助一批高校,进行教育研究和模式创新探索,并通过论坛、会议等方式鼓励高校间加强交流分享。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中期检验和阶段性考察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总结上一阶段经验,还能及时推广优秀成果和做法,并为下一批次入选高校设置明确的遴选标准。

在我国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各项政策、举办各项论坛的引导下,我国高校近年来也更加重视高校合作教育联盟的建立。例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会等活动,都充分体现这一趋势。我国可进一步在高校合作联盟方向上持续发力,并致力于加强工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互鉴。

(三)树立跨学科交叉育人理念,直面社会创新型需求

随着全球研究环境的不断发展,各国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为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将跨学科交叉育人理念融入科教育人战略中,以跨学科研究作为突破科学研究瓶颈、提升高等教育战略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在“世界顶级科学研究中心计划”与“卓越研究生院计划”中,日本均强调跨学科和跨组织的能力建设,以此作为全球研究环境和制度改革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施跨学科交叉育人方式,日本致力于推动前沿知识的多样化拓展,具体包括植物学与化学的融合、机械工程与理论化学的交叉研究项目等,同时开放跨学科下午茶时间、混合实验室、跨学科研讨会等。[21]

除了构建跨学科交叉育人的项目和实验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不同学科领域自由交流、融合发展的氛围。这种融合理念在日本高等教育诸多创新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国也开展一系列研究与改革实践,旨在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纵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可以看出,跨学科交叉育人对于学科发展具有双赢效应,只有进行对双方有益的研究和培养,才能确保这种战略长久良性发展。

(四)大力发展国际化协作教育,提高人才国际竞争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旨在促进国际交流、拓展国际人才培养、提高高校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等。近年来,日本在接收国际学生的数量和开展国际化教育交流等方面遇到一定阻碍。尽管如此,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形势的变迁,日本政府意识到高校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补充并拓展了一系列国际化教育协作措施,包括扩充海外留学金资助制度、推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类课程创新等,力图打造一个更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均注重国际化发展,通过设立多语种课程等方式吸引外国师生参与,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兼容性和通用性,拓展本土人才国际化视野,切实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协作主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途径实现。通过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构建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循环体系。在此过程中,我国可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与优质教育传统,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高层次人才。

(五)依托区域间合作基地共建,搭建多类型社会服务平台

日本《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将社会服务列为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近二十年来,服务性学习在日本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使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地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为进一步推动这种合作关系,日本教育委员会在“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中提出建立一个“区域合作平台”的设想,旨在构建一个大学、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对话和协作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地区(知识)基地整备计划”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促进本地区的人才培养发展,并以高校为核心推动地区产业振兴。[22]

在与社会服务有关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大学积极服务于地区发展,充当终身教育的平台,并为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在与社区和其他区域性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应将解决地区发展问题作为核心任务,超越单纯的学术研讨和圆桌交流会。这种策略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即在追求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应赋予高校发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进而提升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并在文化传承等领域展现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 2040年に向けた高等教育のグランドデザイン[EB/OL]. (2018-11-26)[2023-04-12].https://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0/toushin/1411360.htm.

[2]文部科学省. 令和3年度 文部科学白書[EB/OL]. (2018-11-26)[2023-04-12].https://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b202001/1420041_00010.htm.

[3]蒋丰.日本版“工业4.0”的首倡者——访日本《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藤原洋[J].IT经理世界,2016(6):62-63.

[4]日本経済再生本部. 日本再興戦略2016-第4次産業革命に向けて-[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keizaisaisei/pdf/zentaihombun_160602.pdf.

[5]経済企畫庁. 平成4年 国民生活白書 少子社会の到来,その影響と対応[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warp.da.ndl.go.jp/info:ndljp/pid/9990748/www5.cao.go.jp/seikatsu/whitepaper/h4/wp-pl92-000i1.html.

[6]文部科学省. 次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答申) [EB/OL]. (2018-11-26)[2023-04-12].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308-mxt_soseisk02-000028073_1.pdf.

[7]文部科学省. 教育基本法[EB/OL]. (2018-11-26)[2023-04-12].https://www.mext.go.jp/b_menu/kihon/index.htm.

[8]文部科学省. 次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答申)参考資料·データ集[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308-mxt_soseisk02-000028073_ 3.pdf.

[9]文部科学省. 次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答申) [EB/OL]. (2018-11-26)[2023-04-12].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308-mxt_soseisk02-000028073_1.pdf.

[10]文部科学省. 2040 年に向けた高等教育のグランドデザイン(答申)[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00312-mxt_koutou01-100006282_1.pdf.

[11]日本学術振興会. WPIパンフレット第18版追補版 [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www.jsps.go.jp/file/storage/j-toplevel_2022/19_pamphlet/wpi_v18appendix_for_ web.pdf.

[12]文部科学省. 卓越大学院プログラムパンフレット [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www.jsps.go.jp/file/storage/general/j-takuetsu-pro/data/WISEbrochure_jp.pdf.

[13]陈晓清.日本大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战略——“大学的世界展开力强化事业”战略的启动、运作与成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2):28-35.

[14]文部科学省. スーパーグローバル大学創成支援事業グッドプラクティス集[EB/OL]. (2018-11-26)[2023-04-12].https://www.jsps.go.jp/file/storage/general/j-sgu/data/SGUbrochure.pdf.

[15]陈晓清.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战略——“顶级国际化大学计划”的实施背景、运作案例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4):39-45.

[16]日本学術振興会. 地(知)の拠点大学による地方創生推進事業(COC+)[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warp.ndl.go.jp/info:ndljp/pid/12367425/www.jsps.go.jp/j-coc/index.html.

[17]文部科学省. 知識集約型社会を支える人材育成事業広報用パンフレット[EB/OL]. (2018-11-26)[2023-04-15].https://chishiki-syuyaku.jp/_kanri/wp-content/uploads/2022/03/知識集約型社会を支える人材育成事業. 広報用パンフレット.pdf.

[18]文部科学省. 次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答申)参考資料·データ集[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308-mxt_soseisk02-000028073_3.pdf.

[19]邬大光.日本高等教育有何“过人之处”[J].复旦教育论坛,2022(5):92.

[20]文部科学省. 共同実施制度の概要 [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s://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09/04/17/1251913_1.pdf.

[21]WPI Forum. Fusion:融合領域の創出 [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s://wpi-forum.jsps.go.jp/mission2/.

[22]文部科学省. 地域連携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構築 [EB/OL]. (2018-11-26)[2023-04-15]. http://httpt.go.jp/content/20201029-mext-koutou-000010662_01.pdf.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WANG Linyue  CHEN Xiaoqing

(School of Tao Xingzhi Teache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currently facing new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demand for 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s brought about b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dilemma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aused by social issues such as “childlessness” and “ag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by explor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delves into the educational laws and development logic contained therein. The paper discusses four key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strategy,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and social service strategy. It selects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measures and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of them, draws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higher education and plan the layout with structural thinking;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education alliance among universities to stimulate a win-win “alliance effect”;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face the innovative needs of society; vigorously develop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s; build multiple types of social service platforms based on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bases.

Keywords: Japan;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編辑 吕伊雯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