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困志愿者

2024-05-14 14:02黎俊生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老弟新潮小子

说起来真是惭愧,我生着一副瘦猴子样的身材、小水桶似的肚子,还患了一个怪毛病:总是爱“放气”。

这个“气”字是代表那个不文雅的字的,我确实不好意思说出来。

我“放气”呀,放得特别勤,那臭味在周围缭绕,让人受不了,谁都不愿意跟我坐。

我们五(3)班有48人,每张桌子坐2人,正好满座。这样一来,我就一定要有个同桌。

谁愿意跟我“搭档”呢?为这事,老师真是绞尽了脑汁:他曾采用过“抓阄儿”的方法,还试过“轮流制”的方法。全班所有男生几乎都跟我同过桌,但对我都是怨气冲天:“你也不把肚子清洗清洗,成天制废气!”

如果班里是47人,我便可以单独坐,河水不犯井水,那光景就会好一些。

本学期即将开学时,果真传来喜讯:我们班有一人转学到外地去了。为此,我跑到公园的一隅僻静处,向天叩头、向地跪拜:“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然而,这却是一场空欢喜。开学这天,班主任管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子:“我们班本学期转出一人,刚好又转来一人,仍然是48人,”他指了指站在教室门口的那个男孩,“他就是刚转学过来的阿仁……”

管老师三言两语介绍完后,就用手指着我身旁的那个空位:“小饶那儿正好有个空位。阿仁,你就跟他坐吧!”

阿仁轻轻地点了点头,就噔噔噔地向我走来……

阿仁不高不矮,不肥不瘦,皮肤白白嫩嫩的,脸蛋光光滑滑的,文雅、潇洒……

看着这小子,我心里在打鼓:跟这样的帅哥坐,能天长地久么?

阿仁来到我身旁,便坦然在那个空位上坐了下来。还不知他是神是鬼,我当然不会理睬他。

“同学们!现在我来谈谈这学期要开展的一些活动……”也许是解决了我的“搭档”问题,管老师的心情特别好,脸上泛着浅浅的笑意……

“嘟嘟,嘟嘟……”既响亮又奇特的声音,从我的胯下冲出,震撼着大伙的耳膜。

教室里立马爆发出一阵哄笑……

此刻的我,羞赧得脸蛋红一块紫一块,要是教室里有个洞,我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

一节课还没上到一半,就让新来的阿仁受罪了。我想:这趟肯定要被阿仁这小子骂得狗血淋头了。可奇怪的是,这小子连一句怨言都没有。下课的时候,他还很关切地问我:“肚子不舒服吗?鼓胀不?闷痛不?”

我有口难言,只是摇摇头。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笑,极其友好的样子。

阿仁是第一个不讨厌我的同桌,好人啊!

时间比马驹儿跑得还快,还差三天就满五周了。按照过去的规矩,马上就要进行座位调整啦。可是我多么希望阿仁能和我继续“搭档”下去啊!

我红着脸儿亮出自己的心底话:“阿仁,你能不怕我那‘气吗?能不调换座位,跟我长期‘搭档吗?”

“你那‘气呀,谁不怕?不过,我爷爷说,应该和你搭档……”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又作补充,“如果你要我长期和你搭档,你就得做我长久的朋友,不许变卦。你做得到吗?”

他能做我的朋友?梦寐以求啊!我连忙回应:“我不但要做你长久的朋友,还要做你永远的朋友,永不变卦!”

于是,我和他伸出尾指,一起发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随后,阿仁还写了一份申请书,郑重其事地交给管老师,表示愿意继续和我“搭”下去。

我们班里那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新潮诗人”,了解这一切后,也许是有所感触,于是就作起诗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

‘气是无情人有情。”

显然,这是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偷”来并稍作修改而成的。诗中,“新潮诗人”高度赞扬了阿仁对我的“情”。

阿仁似乎是个“阴阳人”:一方面,他不但不嫌弃我,对我好好的;另一方面,却管起我来了……

那天,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阿仁就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到外面玩玩吧!”

要我去玩?晕!你可要知道,我虽然是个饭桶,但是制造的营养也许都跟着“气”滚出去了,我真是有气无力啊。上体育课,老师要求做单杠,我生怕手臂折断;跑步嘛,几步下来就气喘吁吁,而且“气”声连连。所以,课间休息的时候,莫非要拉撒,否则我绝不移室外半步……

此刻,我伏在桌子上,默不作声。

“走吧,抓紧时间去疯疯!”阿仁催促我。

“我没这个情趣!”

“老弟!”阿仁竟称兄道弟起来。我知道,他从妈妈的肚里滚出来时,要比我早三个月,所以就以兄自居。

“我叫你去玩一下,你都不答应,这还算朋友吗?”

是呀,我既然答应做他永久的朋友,怎么好意思不跟他玩呢?何况我还和他拉过钩呢。我磨蹭了一下,只好从座位上站起来,阿仁就一把拽着我奔向室外……

阿仁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个毽子,一个递给我,说:“来,我们来踢毽子!”

“踢毽子?我一窍不通呀,你莫不是要赶鸭子上架!”

“你还没学,怎么就知道学不会?别废话!”

无可奈何,我就腿笨脚笨地踢了起来,活像鸭子学跳舞。

“太阳从西边出来啦!‘气王也出巢了,还学踢毽呢。”

“当‘气王还行,还想当运动员!”

突然,冷嘲热讽的声音钻进我的耳朵……

这是别班的几个小子,正站在不远处议论。我的脸“刷”地红了起来,热辣辣的。

唉,要不是阿仁多事,哪会发生这种让人羞辱的事!我真有点埋怨他!

那天放学后,阿仁就当起了“跟屁虫”,硬是跟着我,登了我的家门。

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走南疆,闯北国,一个月都没几天沾家;妈妈是私营公司的工人,总是踏着街燈的光去踩着街灯的光回。今天,妈妈上夜班,去前就把饭菜弄好,让我放学回来自行解决……

我的肚子“咕噜吐噜”地发牢骚了。我让阿仁坐下,礼貌地递给他一杯白开水,就急着去吃饭。

阿仁又多管闲事了,硬是把我按在凳子上:“又没人跟你抢,急什么急?”

我拿他没办法,只好陪他坐着。

于是,这位老兄又唠叨起来了:“老弟,吃饭也要讲究学问呢。我爷爷说,急步走路后,肠子还在紧张地蠕动,别急着吃饭……”

我肚子都饿扁了,管他!当即,我就去装来满满的一小盆大米饭,上面摊上蛋呀、鱼呀、肉呀什么的一大堆……

“老弟!你又不是猫儿狗儿猪儿,怎么把饭菜都混在一起吃!”阿仁继续唠叨,“去吧,把饭、菜分开。”

无奈,我只好去把饭、菜分开,分别用饭碗、菜碟装上。

阿仁把眼瞪得像探照灯,在我的饭和菜上照来照去:“老弟,我掂量你碗里的猪肉有三四两。你丁点人儿,吃那么多肉莫非要撑死?”

这家伙净是拣“烂处”挖,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羞得脸蛋儿火烧火燎的。

“老弟,我建议你把肉减掉一半,好不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我就把猪肉分了一半出来……

我正想吃饭,这小子又扬起了手:“慢!你的饭、菜都凉了,拿去热热再吃吧!”

不等我动手,阿仁就亲自把饭、菜捧进厨房去。片刻,就捧着热腾腾的饭菜出来了。

好不容易过了“三关”,我终于可以吃饭了!别看我人小骨瘦,吃起饭来却狼吞虎咽,饭、菜进口,就“咕噜咕噜”地咽下肚去……

“停!停!”阿仁就像个体育裁判,做起“暂停”的手势,“老弟,干吗吃得这么狼狈?吃得温柔文雅点儿吧!”

没法儿!我只好一改常态,细嚼慢咽起来。

在我心中,阿仁虽然对我有情,但我觉得他管得太宽了,有点缺乏人情味……

那个星期天下午,阿仁带着我去公园玩,又是玩那种飞腾到半天高的秋千,又是玩那种旋转式的游戏飞机,还坐那种飞越山峰的过山车……玩得疯疯癫癫,情趣盎然。

從公园出来,阿仁拍拍我的肩膀,说:“老弟,我家离这儿不远,到我家去玩玩吧!”

到了阿仁家里,见他的爷爷正好坐在藤椅上看书。老人家年纪不下70了,但满头乌发,红润的脸上洋溢着慈祥。

“爷爷,我的好朋友小饶来啦!”阿仁一声招呼,爷爷才抬起头来。

“爷爷好!”我礼貌地向爷爷问好。

爷爷站了起来,说:“啊,你就是阿仁的好兄弟啊?”

没等我开口,爷爷又说:“阿仁,很久没给你把过脉了。来,今天给你把把脉!”

“什么是把脉?”我问阿仁。

“把脉,就是用手指按着你的脉门,就知道你的身体有什么毛病。”阿仁略作解释。

“小饶,你也过来,让我把把脉!”

爷爷分别给我和小饶把了脉之后,说:“我知道你们该吃些什么东西了……”爷爷吩咐阿仁:“你和小饶去玩一会。我让你妈妈煮好饭,再叫你们吃!”

于是阿仁把我带进了他的书斋,先是让我给妈妈打个电话,说是不回家吃饭了,然后我们就玩起了军棋……

我们正玩得情趣盎然时,就听见阿仁的爷爷在大声嚷:“阿仁,小饶,吃饭啰!”

阿仁的爸爸还没回来,他妈妈要等他爸爸,所以就让爷爷和我们两个小孩先入座。

阿仁的妈妈已经把饭菜捧上桌了。饭桌上放着一个油光闪亮的釉彩瓦锅,盖得严严实实的。

爷爷指着那瓦锅说:“我们今天不吃干饭,而是吃粥。”

爷爷说着就去把那瓦锅盖揭开,那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哟,真香!这叫什么粥呀?”我在心里琢磨着。

也许爷爷看出了我的心思,解释说:“瓦锅里的粥,是用粳米、山楂、陈皮、红枣等,和猪肚混合煮成的……”

“呵呵,我知道了,这叫‘补脾健胃粥。山楂帮助消化;陈皮调中开胃,治理腹胀;红枣健胃补脾……”阿仁头头是道地说了起来。他呀,竟然懂得这么多中药知识。

爷爷又指着摆在桌面上的菜肴说:“这儿还有汤煮菠菜、生炒芹菜、清蒸山药片……”

哇,阿仁家吃的东西与我家里吃的就是不同。在我家,每顿都是干饭;菜肴嘛,无非是大块肉、大白菜,单调得很。阿仁家里煮的这种“健胃粥”,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别让饭菜凉了!小饶,阿仁,我们吃吧!”爷爷说着,又加以叮嘱,“你们可不要挑食哦,每道菜都要吃一点。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猪胀大,人胀坏,小孩胀了就成瘦猴仔。猪,吃得饱胀一点,还会长得快;人吃得过于饱胀,就会弄坏肚子,搞垮身体……”

爷爷说得有趣有理,听得我笑了起来。

吃完饭半小时后,爷爷还摆出了很多水果:“这里有草莓、葡萄、猕猴桃、柑橘。大家可以选几样吃,但也别吃太多……”

这一顿吃得虽然有些节制,但我感到新鲜可口,余味无穷。

阿仁家里的饭菜,就像磁铁那样,深深把我吸引住了。

此后,我经常在阿仁家里吃饭。再后来,我征得爸妈的同意,干脆一日三餐都在阿仁家里吃了,不少日子还在阿仁家里住,与阿仁好得形影不离。

嗅觉灵敏的“新潮诗人”不知怎样知道我们这秘密,又挥笔写了几句新“气诗”:

“莫愁‘气者无知己,

阿仁与其手足亲。”

看了这诗,似乎第一句有点“面熟”,我就想起了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写的《别董大》。啊,这两句诗是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改来的。

“新潮诗人”呀,你虽然把我称为“气者”,但你的诗句表达的意思却十分确切—阿仁和我呀,确确实实像兄弟那样亲密了。

时光从身边一茬茬地溜过去了,我一点儿也没觉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班里出现了个怪现象:同学们总是频频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新潮诗人”在课间时,常常在我的周围转来转去,时而在侧耳细听,时而在翕动鼻子,像是在嗅着什么气味,不知在干什么勾当。

一天,“新潮诗人”忽然大声感叹起来:“变了,世道变了!”随即把唐朝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改了一下,深情地朗诵起来:

“惊觉‘气声绝,

更知臭气灭。”

听着这诗句,我在脸红的同时,猛然想起—哎,怎么啦?近来我似乎“放气”很少了。譬如今天,大半天过去了,都还没放过一次“气”。嘿,真的是“气声绝”“臭气灭”了,我高兴得差点儿振臂高呼起来……

奇怪!长期困扰我的那个“气”,怎么在短短的十六七周中,不知不覺就大大减少,几乎到了消失的地步呢?

更令我惊奇的是,当我在镜框前站立的时候,我简直认不出自己的样儿来了:嘿,瘦瘦的“猴子身”变成有血有肉的“石柱”体了;小水桶样的肚子变得不大不小,最合适不过了;整个容貌变得好看了,我成了个阳光男孩。这是为什么?

后来,在一次不经意中,我看到了阿仁写的几则日记:

九日二日 星期四

今天,我听从管老师的安排,与小饶同坐。哟,原来这小子是个“气者”。我的妈呀,他一个上午就放了五六次“气”,简直要把我震晕了。唉,这次可遇上“麻烦鬼”了……

回到家里,我就在爷爷的面前,对小饶“放气”的情景作了一番生动形象的描绘,然后问爷爷:“你说我能跟这小子同桌下去吗?”爷爷说:“你别忘记,你是‘助困志愿者!你不跟他搭档,那让谁跟他搭档呀?”爷爷还说,至于小饶的“气”,一定是可以治的,以后再想办法帮他。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滚滚“气流”,我可要经得起考验啊!

九月二十四日 星期五

小饶已经接受我的条件了—听我的。我一定要帮助他。

该怎么帮助这小子呢?我向爷爷讨教。爷爷分析道,小饶的“气”之所以那么猖狂,原因多多,譬如他吃饭囫囵吞枣,又填得肚子圆鼓鼓的;他脾胃虚寒,又不爱玩耍,消化不良,吸收不好等。关键是要帮他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加强锻炼……

十月三日 星期日

为了有效地帮助小饶老弟,我别出心裁,制定了一个“治气方案”交给爷爷审阅。爷爷看了,笑得胡子都颤抖起来:“你这龟孙儿,想得真不错……”

……

看着这一则则情真意切的日记,回想起以前那段黯淡无光的时日,想起阿仁老兄是怎样管我、帮我、呵护我……想起这一切的一切,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叫了起来:“阿仁老兄,你真是我的救星,我要和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新潮诗人”嗅觉灵敏,很快就清楚了我与阿仁之间发生的这些事。他为之深深感动,欣然提笔: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阿仁‘治气情!”

不用解释,大家也清楚啦!在这里,“新潮诗人”只是把诗人李白《赠汪伦》一诗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稍改一下而已。不过,这次我倒觉得他改得挺不错呢。

责编:黄嘉晖

作者简介

黎俊生,教育工作者,二级作家,小说集《美男儿》获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多篇作品获广东省儿童文学奖、《中国校园文学》征文奖等。

猜你喜欢
老弟新潮小子
青蛙老哥和青蛙老弟
“贪吃星”老弟
“新潮”的旧刷子
炫酷小子
好动小子王妥妥
别人家的虎小子(下)
轻松一夏
新潮婚纱秀
吃零食没有罪!新潮零食令你美丽又健康
功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