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引领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2024-05-15 11:01任斌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创新食品安全

作者简介:任斌(1977—),男,江苏淮安人,大专,烹饪技师。研究方向:高校后勤食品安全监管。

摘 要:在新質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校后勤深化内部改革和服务方式的改进是近期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领域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在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中建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以高校师生的要求为焦点加强管理,实现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的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后勤;食品安全;管理创新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Logistics Food an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REN Bin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t is the goal of the recent logistics food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l refor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food an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logistics food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f logistics food an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university logistic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当前,高校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食品管理局统计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约占10%,其中33%的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与微生物食源性毒素感染有关[1]。在此背景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领域强调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也将为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便捷的饮食环境。

1 新质生产力概述

1.1 内涵及特征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预期的社会后果和环境破坏,一个必要的解决方法是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通过扩展的产品生命周期提高资源效率。新质生产力是指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为传统生产力过程改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将工业4.0技术作为一个促进因素,在组织维度中解决其他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1.2 在食品与安全领域中的意义

近年来,食品种类和渠道逐渐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逐渐增大,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适应性策略,被定义为“在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内所有技术、行政和管理行为的组合,旨在将其保持在或恢复到它能够执行所需功能的状态”[3]。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支持用户实施改进措施的最佳时机和范围;根据用户的经济和生态偏好确定优先次序并提出不同的措施替代方案。换句话说,新质生产力强调组织根据其生态和经济影响的量化指标,优先考虑替代方案,使用户能够选择最适合的措施。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将为食品与安全管理带来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的手段,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究其原因,新质生产力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改进食品和安全相关的一个有前途的新概念和新工具。

2 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实现高校后勤内部改革深化

部分高校后勤在食品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因循守旧,重于人情管理和经验管理。例如,部分高校后勤的食品与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领导力和工作经验成为决定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成效的决定因素,忽略了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良性发展所必须满足的客观条件,如质量管理体系或食品安全标准等,导致部分高校在更换后勤管理人员后,食品与安全管理问题频发[4]。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制度,以此降低传统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实现高校后勤内部改革深化。例如,建立并发展适合高校后勤食品安全与管理的新型保障机制。但在构建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保障机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食品安全培训并不总能带来更好的食品安全实践或行为的长期改变;工作人员不愿与领导层沟通、缺乏设备和材料以及人员配备不足等。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创新不仅是为了将食品安全理念或行为渗透到整个后勤组织中,更是为了塑造食品安全行为。

2.2 实现高校后勤服务方式改进

高校后勤工作中的食品与安全管理实践方式是由参与提供服务的机构的大型组织动态决定的,即是由组织的实践所塑造的,例如食堂承包方、提供高校餐饮服务的提供商和食品供应商等[5]。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服务势必会受到不同组织各自发展战略和组织形式的影响。例如,经营行为偏离师生的实际需求、服务方式单一且管理体系落后、食品生产和提供过程中浪费严重等。事实上,大部分高校后勤的食品与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经历一系列服务方式的转变。例如,从传统的以人工管理为主的方式,向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管理为主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和复杂性,同时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能。总的来说,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创新不仅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还是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3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食品与安全管理策略

3.1 建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

在食品与安全领域,新质生产力涉及食品技术、经济及生态等多个方面的优化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食品生产能够达到预定义的绩效水平。同时,新质生产力还能够改变并影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决策活动及绩效情况,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一些结构性因素,如行业特点、原材料供应的脆弱性,以及监管要求等。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将推动食品与安全管理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它也能加强食品与安全管理的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确保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鉴于上述情况,为了实现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对接,进而引领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的创新发展,建立专属的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需要选择具备实力和资质的咨询公司作为技术指导,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实施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体系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学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本土化”标准,这包括明确师生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实现过程、确定过程目标和测量方法以及确定关键控制点等。此外,还应建立一支合格的内审员队伍。内审员将扮演管理者和审核员的双重角色,负责指导、管理和监控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2 以高校师生的要求为焦点加强管理

在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中,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敦促后勤部门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为此,有必要在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中,以高校师生的具体诉求和普遍关注为焦点,加强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具体来说,打造和谐规范的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服务环境以及塑造诚实守信的形象,是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关注的核心任务。①对内要营造和谐规范的服务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高校后勤食品相关企业和员工能够相互尊重、紧密合作,使他们愿意为保障高校师生的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也能够确保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②对外要塑造诚实守信的形象,以赢得高校师生信任和认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誉和口碑往往决定了其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不仅可以避免个人因素对服务质量的影响,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应坚持以师生满意度为关注焦点,使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3.3 防止管理体系偏重文件化的八股性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任务,需要重点关注高校后勤食品的安全生产和精益管理。例如,通过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短期规划,优化食品安全生产;通过智能维护和再制造战略,以食品安全为重点,挖掘食品安全生产和精益管理的潜力。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描述了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对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如技术、组织、人员和模式等。受此影响,在建立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对现有标准、制度和体系的改变。例如,对现有的条例、规范、指南等进行条文的增补和修改等,由此产生大量的文件更迭与发放。在此期间,要注意防止管理体系偏重文件化的八股性。例如,所编制的文件内容和要求互相矛盾、编制的文件晦涩难懂、文件发布和执行的流程环节烦琐等。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后勤部门及管理和工作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防微杜渐,具体来说,在编制这些文件时,必须深入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内容连贯性,确保信息的精确和一致。同时,必须考虑其实际操作性,避免与实际工作脱节,确保涵盖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此外,还应重视文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推动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全体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高校的对外形象和相关企业的市场信誉与口碑。为此,应积极做好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新质生产力作为全新的概念和理论指导,为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与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新质生产力引领,高校后勤食品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同时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高校后勤食品与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解决。高校后勤部门应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食品与安全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晓东.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研究[J].建筑科学,2023,39(11):185.

[2]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6):

137-148.

[3]杨丹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J].人民论坛,2023(21):31-33.

[4]王建明.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增刊1):121-123.

[5]張传彬,马宇晴.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机制障碍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9):16-18.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管理创新食品安全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