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食仓储企业在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4-05-15 11:01安莉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安莉

摘 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粮食的稳定供应与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密切相关,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基层的粮食质量监测在保障粮食仓储安全中具有核心作用,是确保粮食品质以及社会整体食品安全部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深度剖析了当前粮食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以推动粮食仓储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关键词:粮食仓储企业;粮食质量监测;问题;建议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Grain Quality Monitoring in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

AN Li

(Fuyang Grain Bureau Central Laboratory, Fuyang 2361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ble supply of foo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highly concerned about food security. Grassroots food quality monitoring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nsuring food storage, and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the overall food safety deploy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urrent grai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storag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umers dining tables.

Keywords: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 grain quality monitoring; problem; proposal

1 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人们生活和国家经济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超过6.86亿t,较2021年增加368万t,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超过6.5亿t,23个省份实现粮食增产,播种面积增长0.6%。尽管形勢喜人,但总体上看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刚性增长,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是社会的迫切需求,因此加强粮食质量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粮食质量监测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还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促进销售企业、仓储单位优化粮食生产工艺、完善产后服务体系、提高粮食仓储技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做好基层粮食质量监测工作能有效维护民生福祉,防止劣质粮食破坏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

2 粮食仓储企业在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 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人员缺乏

①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显著。县级质量监管机构的检验人员相对有限,且他们的职责并非单一,往往身兼多职,这使其很难全身心投入检验监测工作中。②专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研究生级别的专业人才配备不足,本科及以上人员的专业背景与实际需求不符,多数人员非食品科学和化学专业出身,这无疑加大了技能培训的复杂性。此外,由于技术水平有限,采样过程中可能存在采样不精确或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由于操作精密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的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可能导致这些设备的高效利用受到限制,甚至造成设备闲置。

2.2 检验监测机构实验室标准化程度不高

在“十三五”规划的框架下,国家级财政部门对建立粮食品质监控网络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黑龙江省已从中央财政获得超过两亿的投资,主要用于体系构建及精密检测设备购置。地方财政也为检测工作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和专用设施。然而,县级质量监管机构的配套条件受财政状况的限制,其检验设施的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许多质量监测机构缺乏详细的作业手册,部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对专业维修人员的需求较高,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主要依赖于制造商的售后保障,出现故障时维修响应往往滞后,导致一些仍有利用价值的设备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2]。

2.3 粮食质量监管体系顶层设计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粮食仓储企业粮食质量监管体系顶层设计相对滞后,法规标准、责任清晰等方面还需加强,相关法规标准难以适应新技术与形势,整体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与优化。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从生产到餐桌的供应链日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现行的粮食质量和安全标准难以适应形势发展,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有必要对现行粮食质量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升级,使之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规范粮食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标准的粮食产品。这也是新形势下确保粮食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方法。

3 粮食质量监测方法

3.1 电容法

电容法检测粮食水分的原理是粮食经过电容传感器,不同含水量的粮食会使电容传感器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发生变化,电容变化进一步转变成电信号,从而检测粮食的水分含量。电容法具有便携、性价比高、操作简单以及无损检验等优点,缺点是稳定性差,粮食品种、粮食温度、下料速度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影响。柏禄乾[3]使用PM-8188型谷物水分仪对6个产地的玉米样品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与《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GB 5497—1985)中的干燥法进行比对,得出在被测样品的温度与水分仪温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2 ℃),测定值与实际值误差在0.2%以内。电容水分检测仪是一种研究和应用相对广泛的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技术,适用于水分连续快速检测,如粮食入库时的卸车检验。在检测粮食水分前应校准仪器,统一检测环境温湿度条件,对于结果偏差较大的样品还应参照GB 5497—1985进行复检,确保结果准确。电容法粮食快速检测仪种类繁多,常用的电容式水分检测设备有PM-8188-A型谷物水分测定仪(日本kett)、GAC2100、GAC2500高精度谷物快速水分测定仪(美国帝强)、Aqua-TR高精度水分容重仪(法国肖邦)以及AM5200快速谷物水分分析仪(瑞典波通),仪器的测量误差范围为

±(0.1%~0.5%),可根据实际预算及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仪[4]。

3.2 农药残留的仪器分析方法

色谱法是最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之一,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气相色谱法在检测粮食中农药残留方面的应用最广泛,大多数农药的分子量小于400 Da,且沸点在气相色谱工作温度范围内,所以大多数农药残留可用气相色谱测定。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选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检测不同种类的农药,如检测有机磷农药可选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可选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选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3 近红外法

近红外法是使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采集大量样品的光谱数据,按照《谷物碾磨制品 脂肪酸值的测定》(GB/T 15684—2015)检测样品的脂肪酸值,利用仪器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再通过该模型对同类型样品进行脂肪酸值测定。在近红外法快速测定广西早籼稻谷脂肪酸值的试验中证明该方法重复性误差在2 mg/100 g以内,90%的样品准确性误差在3 mg/100 g以内。对玉米样品进行定标建模,通过内部交叉验证优化定标方程,通过外部验证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作为检测玉米脂肪酸值的方法[5]。在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研究中收集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稻谷样品进行建模分析,再进行外部检验,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好,可以用于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

4 新时代下仓储企业提升粮食质量监测效果的建议

4.1 提高粮食质量监测工作地位,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关键是管理层有足够的认识和决心,将其真正视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和投入。①加大对快速检测类仪器的投入。为满足生产现场的快速质量控制需求,需要提高常规检测项目的检测效率和测试速度,可配备实验室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重金属快速检测仪等高效仪器设备。②配备各项主要检测指标所需的大型精密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荧光光谱仪等。这些大型仪器是开展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设备配置,从而满足企业在粮食质量方面的各类检测需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③加大对检验人员定向培训和专业技能提高的投入。精密仪器设备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作为支持,只有检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类仪器的运行原理和应用方法,相关仪器设备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检测指标的完善性才能真正实现。

4.2 培养专业质检队伍

面对粮食质检领域存在的技术人才匮乏、结构失衡、人才培养难题,急需构建一支专业的质检团队。①扩大检验监测团队规模,通过优化职位配置和政策激励,积极吸引食品科学或化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从而增强团队的专业实力。②强化技术教育与实践,鼓励专业人员到顶级检测机构进行实战研习,通过参与各级能力验证和竞赛,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专长,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粮油检验队伍。同时,举办互联网在线课程培训,让基层检验员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提高粮油检测的整体效率。③推进检验机构资质认证进程,确保粮食检验机构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获取相应资质,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标准化的环境设施、专业的质检团队,开展专业的粮油检验监测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4.3 提升质检能力

粮食质量检验主要是对粮食外观的分析检测,粮食破损和病变都会引起粮食品质下降,《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对不同品种粮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质量检验通常是人工检验,主观性强、检验时间长、效率低。将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粮食质量检验中,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图像处理方法是利用机器视觉对粮食进行准确识别,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如中值滤波、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等)对粮食样品的外形进行分析,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建立线性参数统计分类器和神经网络模型对粮食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可以检测容重、不完善粒、黄粒米等质量指标[7]。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的外部缺陷、花生仁的霉变、花生品质分级、小麦容重以及玉米不完善粒等的检测,并在大米、玉米、小麦及稻谷等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常见的图像处理式粮食质量分析仪器有小麦品质检测仪器(东方孚德)、大米外观检测系统(东方孚德)、GK9800型粮食不完善粒分析仪等[8]。

5 结语

综上所述,粮食仓储企业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监测措施,做好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保证粮食质量的稳定和安全,从而确保人们食用的糧食符合安全标准,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妮,刘亮亮,郑震君,等.关于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粮油食品科技,2021,29(3):170-176.

[2]李雯雯.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19(7):26-27.

[3]柏禄乾.谷物水分测定仪在实际玉米水分测定中的应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0,36(2):48-49.

[4]梁军林,李霞,李嘉奕,等.市、县粮食质监体系建设[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7,33(1):6-8.

[5]王诤.粮食质量检测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3(15):69-71.

[6]肖良.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7]戴鑫,陈俊强,赵利伟,等.信息化技术在粮食仓储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23,30(4):42-44.

[8]董娜,罗蓰超,杨忠宝.色谱及质谱检测技术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粮食加工,2022,47(5):127-132.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