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贫穷农村娃,到上市公司创始人,他全凭2个字

2024-05-15 12:10江必旺
世纪人物 2024年5期
关键词:砍柴博士后读书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答案是能。

江必旺,从一个福建农村娃成长为上市公司的创始人,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就是读书。

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也能拥有绝地反击的能力和勇气。

同学们好!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讲一讲我的成长故事,一个农村出身、家庭贫穷且资质平庸的孩子,怎样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从人生的底谷奋力向上实现超越的故事。

01

第一个体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读书。

如果说出生像抽签,那我出生的签就是下下签,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中国闽北山区的一个小镇——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60年代,农村在中国是最艰苦的地方,农民也是社会最贫穷的群体之一。

那个年代,农民是全凭体力吃饭的,而我爸爸体力不好,我们家就成为村里最穷的家庭之一,也是生产队最大的超支户之一。小时候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烈日暴晒,挥汗如雨地干重体力活。上山砍柴、砍竹子,下田耙田、插秧、割稻子、種菜、浇水、除草,到河边挖沙,挑石子等等,这些粗活苦活我都干过。

作为一个农村出身家庭贫穷且资质平庸的孩子,我从一个乡镇普通中学考上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那时全校每年考上大学的也是屈指可数。毕业后在众多的优秀学生中被选择留校当老师。后来又有幸出国留学,在英语都听不懂的情况下,我用三年多的时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比一般学生提前两年毕业。

毕业后拿到美国很多顶级大学做博士后的机会,最后选择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伯克利分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仅次于哈佛。做完博士后研究后,被世界500强公司罗门哈斯聘请为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学习工作十二年之后,选择回国创新创业。回来后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聘请为教授,并创建了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随后研究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苏州创建纳微科技,公司从最初几个人发展成科创板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生物制药上游纯化填料第一家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纳微不仅填补了国内多项纳米微球材料的技术和产品空白,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垄断,解决了中国卡脖子问题,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独有技术。

回国这么多年,我也获奖无数,包括国家级重点人才引进工程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首届领军人才、中国侨界创新贡献奖、苏州市荣誉市民,2023年被评为中国力量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企业家、苏州市杰出人才奖。

很多人看到我这光鲜的履历,一定会觉得我肯定是从小聪明过人、成绩优秀、又很懂事的小孩,其实我小时候非常平庸,既没有天赋超群,也没有文艺体育特长,学习也一般,在班里属于很不起眼的学生。

我上小学时中国还没有恢复高考,那时农民的孩子读书再好也还是要当农民。而且我们村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书读得越多的人越懒,越不愿意干农民的体力活。因此很多农家的小孩小学没有毕业就不让读了,从小跟着父母锻炼干农活。

我跟村子里的很多孩子一样,看不到读书的出路,也不喜欢读书,不愿写作业,上学经常被罚站,逃学更是常事,经常结伴逃学去山上打野战采野果,下河游泳摸螺丝,去田野里放牛抓老鼠,甚至背着父母逃学偷偷在某位同学家里打牌下棋。

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跟小朋友玩得太嗨了,连书包都玩丢了,我父母气得没办法,干脆就不让我去上学了,让我每天上山去砍柴。上世纪70年代砍柴可是件苦差事。一般要走10里之外才能有柴火可砍,还得爬到树上把树枝砍下来。砍好柴挑着100斤的柴火回到家,肩膀基本磨破一层皮,在挑柴的过程中只要坐下来歇一小会儿,双腿就会酸得几乎站不起来。

除了辛苦外,砍柴还有很大风险,有一次我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大腿被树枝割开一个十几厘米的大口子,同去的伙伴们用拖板车把我送到医院,那时家里穷连麻药也没舍得打,

猜你喜欢
砍柴博士后读书
小马砍柴
磨刀不误砍柴工
放羊的故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放羊的故事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我们一起读书吧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