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

2024-05-15 12:14乔佳璐王丽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食用油

乔佳璐 王丽

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提取,经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净化,用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柱后碘衍生法上机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Y=27 217.3X,相关系数R2=0.999 6,回收率在96.8%~101.2%,方法重复性的RSD为0.6%,质控样的Z值为0.5,检出限为0.029 ?g·kg-1,定量限为0.098 ?g·kg-1。结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优良,质控样、检出限、定量限均符合要求,具有简单、快速、高效、节约试剂耗材的特点。

关键词:食用油;高效液相色谱法;黄曲霉毒素B1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B1 in Edible Oi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IAO Jialu, WANG Li

(Baoji Food and Drug Testing Center, Baoji 7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aflatoxins B1 in edible oi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methanol water, purified by aflatoxins B1 immunoaffinity column, eluted with methanol, and determined by post-column iodine derivatization. Result: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27 217.3X,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R2=0.999 6. The recovery rate of method was from 96.8% to 101.2%, the RSD of reproducibility was 0.6%, the Z value of quality control samples was 0.5,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29 ?g·kg-1,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as 0.098 ?g·kg-1.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good linearity, good recovery, quality control sample, detection limit, quantitative limit a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with simple, fast, efficient and save reagent consumable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edible oi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aflatoxins B1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羟基化代谢产物[1]。其中,黄曲霉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最为多见,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黄曲霉毒素B1普遍存在于花生油、菜籽油等食用油中,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食用油受污染最为严重[2]。黄曲霉毒素B1易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耐热耐高温,在食物中需要加热至280 ℃以上才会裂解,所以一般烹调温度下黄曲霉毒素B1难以被破坏。

黄曲霉毒素B1会对人体的肝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损伤,是世界公认的毒性最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真菌毒素[3-4],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Ⅰ类致癌物。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玉米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0 μg·kg-1;其他食用植物油脂为10 μg·kg-1[5]。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6-8],GB 5009.22—2016收纳的就有5种检测方法,分别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9]。本文主要针对国家标准中检测食用油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优化,使得检测过程更加方便简洁,省时省力,为检测机构完成大批量检测任务提供便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菜籽油,购买于宝鸡市华润万家超市高新店;甲醇、乙腈、正己烷,均为色谱纯,均采购于DIKMA;碘(I2),采购于天津科密欧试剂有限公司;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批号:1162-65-8,浓度100 ?g·mL-1,采购于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B05-195-2008,浓度2 ?g·mL-1,采购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采购于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用水为超纯水。

1.2 仪器与设备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RF-20A熒光检测器、柱后衍生器),日本岛津公司;氮吹仪,无锡沃信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感量0.1 mg),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旋涡混合器(VG3),IKA;固相萃取仪(AP-02B真空泵),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UMISil C18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甲醇-水(50+50);发射波长:440 nm;激发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衍生溶液:0.05%碘溶液;衍生液流速:0.2 mL·min-1。

1.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吸取1.0 mL黄曲霉毒素B1标准物质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乙腈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 ?g·mL-1的标准储备液,置于4 ℃冰箱中冷藏保存;取0.5 mL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置于

5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 ng·mL-1的中间液;取一定体积的储备液及中间液,配制成浓度为0.1 ng·mL-1、0.5 ng·mL-1、

2.0 ng·mL-1、5.0 ng·mL-1、10.0 ng·mL-1、20.0 ng·mL-1和40.0 ng·mL-1的标准工作溶液。

1.3.3 样品提取及净化

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的试样5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20 mL乙腈-水溶液(84+16),涡旋混合,超声提取20 min,以6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10 min,取4 mL上清液,加入12 mL超纯水,混合均匀,待过柱;将免疫亲和柱置于固相萃取装置上,弃去保护液,调节压力,使待测样液以2 mL·min-1的速度稳定下滴,滴完后,加入2×10 mL水,淋洗亲和柱,待水滴完后,抽干亲和柱;脱离真空系统,加2 mL甲醇洗脱,控制流速为2 mL·min-1,抽干亲和柱,收集全部洗脱液于玻璃试管中,过0.22 μm滤膜,滤液待测。

1.3.4 方法学验证分析

通过平行样品、质控样品、空白试验、加标试验以及重复性试验确定方法的准确度[10-11]。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品与溶剂的选择

分别用不同来源的浓度为2 ?g·mL-1、100 ?g·mL-1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物质绘制的标准曲线,加载质控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标准物质浓度越大,储存过程中损失越小,质控样结果越准确。因此,实验过程中应该购买浓度大的标准物质。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浓度为5 ng·mL-1)的液相色谱图见图1。

2.2 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实验中分别使用不同比例(30∶70、40∶60、45∶55、50∶50)的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甲醇-水比例为50∶50时,目标峰峰形对称,样品中杂质干扰影响小。样品的液相色谱图见图2,空白试验的液相色谱图见图3。

2.3 线性关系分析结果

参照1.3.1中的色谱条件对系列不同质量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工作溶液进样分析,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线性回归方程为Y=27 217.3X,相关系数R2=0.999 6,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B1的线性关系图见图4。

2.4 方法学验证分析结果

2.4.1 加标回收率考察

称取阴性样品约5 g,共9份,精密加入适量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按1.3.3操作,制得供试品溶液,按1.3.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高、中、低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0.4%、98.5%和97.3%,满足GB/T 27404—2008标准要求(60%~120%),结果见表1。

2.4.2 重复性考察

称取阳性样品5 g,重复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6%,满足GB/T 27404—2008标准要求(≤30%),结果见表2。

2.4.3 质控样考察

称取质控样品约5 g,共3份,按1.3.3操作制得供试品溶液。按1.3.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为1.62 ?g·kg-1。所选质控样来自中食国实(编号为CFAPA-QC618B-1),指定值为1.55 ?g·kg-1,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测定结果的Z值为0.5,符合质控样Z值要求(|Z|≤2)。

2.4.4 检出限考察

称取阴性样品约5 g,共3份,加入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0.15 ng,按1.3.3操作制得供试品溶液。按1.3.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为0.029 ?g·kg-1,小于标准给定检出限(0.03 ?g·kg-1),满足GB 5009.22—2016标准要求。

2.4.5 定量限考察

称取阴性样品约5 g,共3份,加入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0.5 ng,按1.3.3操作制得供试品溶液。按1.3.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为0.098 ?g·kg-1,小于标准给定定量限(0.1 ?g·kg-1),满足GB 5009.22—2016标准要求。

3 結论

本研究对GB 5009.22—2016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了优化,样液净化环节用超纯水代替了PBS溶液,去掉了原标准中的氮吹环节。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目标峰峰形良好,保留时间在8.4 min左右,杂峰与目标峰分离度好,干扰小。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节约试剂,为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加省时省力的途径,使实验室大批量检验工作实现了节能减负。

参考文献

[1]邹邵华.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机制和检测方法探究[J].粮食加工,2023,48(5):148-151.

[2]吴雪,赵昆,林肖惠.天津地区粮油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9,35(21):2996-2998.

[3]李亚,梁剑锋,柯立坚,等.2021年W市小油坊土榨花生油质量调查及黄曲霉毒素B1暴露风险评估[J].梧州学院学报,2023,33(3):105-112.

[4]徐梦文,王荣荣,王爱灵,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与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2023(20):81-84.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1—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6]雒芳,崔立军,宋卫军,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真菌毒素不同进样体积检测结果的比较[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3,39(5):28-29.

[7]马治良,徐同城,刘丽娜,等.食用油及油料作物中真菌毒素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4):45-48.

[8]李万福,李一聪.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J].四川农业科技,2015(3):35-36.

[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

GB/T 27404—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通则:GB 5009.295—202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猜你喜欢
高效液相色谱法食用油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准妈妈应科学选择食用油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香芪生乳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山苓祛斑凝胶剂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HPLC法测定康尔心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