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不断释放民政发展动能

2024-05-16 03:27李明生
中国民政 2024年6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救助

☉ 李明生

德贵日新,智者不袭常。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政服务的需求全面升级,民政工作既要解决政策供给“有没有”的问题,又要解决服务质量“好不好”、环境安全“稳不稳”的问题。

破题之道,惟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既从整体上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又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具体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指明了民政改革创新的前进方向。江西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婚姻殡葬移风易俗、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发展等工作,推动民政改革创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刻理解时与势 以战略眼光准确识变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对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为民政改革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同时,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慈善事业等专项民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健康中国建设等通盘考虑、统筹推进。这为民政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势能,民政工作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总体上看,民政服务对象从兜底型向普惠型转变;保障内容从物质保障拓展至兼顾精神保障;资源配置从依靠行政指令发展到更多引入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机制;治理方式从行政主导迈入到法治化轨道,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从具体业务上看,社会救助从简单的生活救助向综合救助延伸;社会组织管理从注重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注重能力提升、作用发挥转型;养老服务从满足生活照料需求向满足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转变;儿童福利从关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延伸至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慈善事业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演变成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婚姻管理服务从单纯的婚姻登记拓展至和谐婚姻家庭和文明新风建设,等等。

民政发展形势在变,要看到变中有机,变局中蕴含新局。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变化,站位全局看民政、跳出民政看民政,改变既往工作套路,创新理念思路,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推动制度创新、服务转型、资源优化,使民政工作更好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发展规律、满足群众期盼。

统筹兼顾破与立 以系统思维科学应变

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破与立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一方面,要有“立”的担当,围绕“社会政策要托底”,持之以恒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残疾群体兜底服务网。另一方面,要有“破”的魄力,打破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认真谋划、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研究提出一批务实管用、可行有效的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能引起共鸣的典型案例。

破立并举、乘势而上,江西民政如何把握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一要盘活存量。坚持按需培育、统筹优化,围绕民政重点工作培育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构建厅(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直管社会组织、基层民政服务站“四位一体”工作格局,破解行政资源不足难题。二要做大增量。用足用好社会组织、慈善及福利彩票等抓手,破解民政事业持续发展动能问题。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培育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在慈善方面,要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若干措施,发挥好枢纽型慈善组织的骨干和辐射带动作用,建立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募集机制,推动慈善募捐和项目实施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社区慈善,促进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成为潮流,不断做大慈善捐赠规模;在福利彩票方面,要推进福利彩票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薪酬激励、销售站点动态调整和星级评定等制度,多措并举拓宽渠道、扩大销量。三要挖掘潜量。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全面提档,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老年社会参与扩面“三大行动”。持续深化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推进“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大力发展老年助餐,举办银发经济博览会、老年艺术节,协助设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深化“精康融合行动”、区域性救助管理中心、婚丧领域移风易俗等试点工作,以改革点燃发展引擎。推进婚姻登记场所进景区、进公园,举办地名大会,扩大民政影响力。四要用好杠杆。抓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窗口期”,同步用好涉老投融资“工具箱”,发挥杠杆作用,弥补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不足问题。

牢牢把握知与行 以危机意识主动求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是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改革的重要经验。通过深化改革解决迫切问题,首先要以“知”的一面认清形势。当前,全省民政工作面临服务对象锚定不够精准、供需匹配不够科学、服务质量水平不够高,以及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相对滞后,部门之间政策衔接、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等协调联动不足等问题。其次,必须主动求变,破除思维定势,深化改革创新,抓实“行”的一面。

民政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基层民政干部敢作善为,争当知行合一的“干将”和改革创新的“闯将”。一要摸清需求抓改革。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树立“策划+规划+设计”思维,做到老百姓热切期盼什么、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二要分类施策抓改革。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实际情况,处理好制度设计与因地制宜、政策统一性与差异性、试点探索与示范引领的辩证关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改革举措“精准滴灌”、扎实落地。例如,社会救助对象致困原因与摆脱困境的救助需求不尽相同,救助政策应更具针对性,构建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必要且迫切。三要高效协同抓改革。民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光靠民政部门单打独斗行不通,需要建立健全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发挥老龄委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将深化改革攻坚与促进制度集成、资源共享结合起来,形成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的改革合力。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民政工作纳入地方中心工作、民生工程,推动更多资源、资金向民政领域投入。四要永续不止抓改革。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当前,民政改革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持续运营、流动儿童服务、公益性公墓精细化管理、慈善资金闭环监管、服务类社会救助等领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需要民政干部秉承“认真+用心+坚持”的工作态度,开动脑筋、鼓起勇气、下大力气,不断向改革要动能、要方法、要效率,啃下“硬骨头”,不断释放民政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救助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时代民政工作怎么干?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水下救助抢险
2016年民政工作要点
做好民政工作要增强六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