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探析

2024-05-16 21:25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节气科学探究

文 吴 婷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节气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因此,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开发资源,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二十四节气综合一年中时令、天文、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渗透于我们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理念上讲,幼儿是“自然之子”,二十四节气是自然之律,两者同根而生,探究节气,即探究生活的真相。我们基于二十四节气的气候规律,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梳理出二十四节气中的科学元素。

在研究前期,我们深入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挖掘、提取、筛选节气中蕴含的科学元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将节气科学以游戏化、趣味化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

我们还开展“我身边的二十四节气”专题调查,了解幼儿对有关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兴趣和需求。例如,春分节气,中班幼儿对春分竖蛋活动比较感兴趣,大班幼儿对放风筝情有独钟。

二、融入生活,丰富体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一般来说,节气的划分主要依据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变化而进行。例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个主要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划分的节气。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节气是根据天气现象和物候特征来划分的,如雨水、惊蛰、白露、寒露等。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幼儿发展为本,探寻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节气科学探究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我们将二十四节气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丰富幼儿对节气的认知。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不同季节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通过动手制作和分享食物等方式,体验到了节气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三、策略多元,动静相宜

节气涵盖的知识经验包罗万千,每个节气都渗透着许多科学元素,教师精准分析,选择幼儿感兴趣、富有研究价值的点作为探究活动深挖,让幼儿在纵向的维度获得对节气的深入认识,加深对节气的了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气候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同时,节气也是古人制定历法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现代社会,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例如,气象部门会根据节气预报天气变化,农业生产者也会参考节气进行播种、施肥等工作。

在节气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可利用的节气资源,还要有适宜的活动内容、有效的活动策略。我们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认真分析、梳理、提炼与节气相关的科学资源,研讨节气探索活动的支持策略,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营造节气科学氛围,可以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加深对节气科学的了解,切实地感受节气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节气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幼儿收集关于节气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的图片、资料等,让幼儿对节气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在幼儿园节气文化墙上张贴有关节气的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等,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此外,我们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例如,我们利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实物模型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了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节气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