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脚印,啥都别留下

2024-05-17 01:25吴炳莉
工会博览 2024年11期
关键词:恩赐热心垃圾袋

□吴炳莉

半年前喜欢上了去野外爬山,跟随一个户外徒步群,每周参加一次周边爬山活动。

广袤的旷野里清风拂面,山林间、草丛里不绝于耳的虫叫鸟鸣,山巅之上旷远的蓝天,从容游走的白云……每一次的侧耳,都有天籁之音,每一个抬眼的瞬间,都是一幅入心的风景画。行走在其中的我,犹如出笼之鸟一样欢天喜地。

然而,在我爬过十几座山后却发现,凡是目之能及的地方,随处可见丢弃的纯净水瓶、零食袋等各种垃圾,不仅污染生态环境,也破坏了自然之美,让我不禁心生几分痛惜与失望。

徒步野游的地方,都是非营业的景区,没有环卫工人做后勤。每次下车进山前,虽然领队一再提醒大家注意环保,垃圾随人带回,但总有人置若罔闻。

自知人微言轻,但为了保护环境,我选择坚持做好自己。至于别人,如果被我看见扔垃圾,我也只是认真地看那人一眼,对方若醒悟捡回,我会回以一笑。反之,我也不干预。所谓“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何况一次偶然结伴而行的陌生人?

被我拉着爬山的搭子姚姚则不然,如果她看见有人扔垃圾,会忍不住当面指出来。不过姚姚情商很高,说出来的话,一般人都乐于接受。

昨天与姚姚徒步南太行黑鹿河,行程相对比较轻松。返程时,看到路边的一袋垃圾,姚姚弯腰拾起后提议:我们一起捡拾沿途垃圾,然后带到不远处农庄的垃圾桶里。姚姚这种热心又有爱的性格,是我一直欣赏且佩服的地方,我没加思索地接受了她的提议。

我用路边一只还比较干净的食品袋套着手,阻止姚姚直接用手去捡垃圾的不卫生举止,让她撑着垃圾袋,我负责捡。凡是不能降解的垃圾,无论是脚下的,还是埋没路边草丛里的,被我一一捡拾,再放进姚姚手里的袋子中。有时我下到河坎去捡拾,姚姚会叮嘱我注意安全,然后等着我捡完回身时,她还会把我拉上路。

我们俩边走边捡拾垃圾的举动,引来路人侧目,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记得很多年前,全国兴起“五讲四美”活动,还是小学生的我,周末经常邀上三两个小伙伴,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上街扫地,每次都赢得很多路人的夸赞。那种被认可的价值感,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山路上的垃圾真多,才走不过两百米,我们仅有的两个垃圾袋就装满了,两人的双手也拿不下了。于是,我们直奔中午吃饭的农家找垃圾桶。走到半道,遇到两位当地村民,明白我们的意图后,热心地示意我们将垃圾扔进路边干涸的峡谷!

我们一脸懵地摇头拒绝,并解释说:“那么做和扔在路边一样,既污染环境还影响美观!”两人听了相视一笑后,一人道:“我们的垃圾也是扔那里。”见我们一脸疑惑,回话的那位似乎有点过意不去,又似乎不想再费力解释,回身示意我们将垃圾放在他们拉客的三轮车里。那神态,让我们完全可以预知这两袋垃圾的归宿。而我们除了照做,也别无选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几分失落,让我们半晌陷入了沉默。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用心和努力。人常说:世间一切好物,唯有珍惜才配拥有,唯有在乎才能长久。其实,好山好水好风景也是如此。一方山水,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唯有人人心怀敬畏和爱护环境的觉悟与行动,才能持久拥有和享受。

希望真爱野外爬山的我们,游玩时记住了:除了脚印,啥都别留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才能共同守护好这片我们深爱的山水,更好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恩赐,这份美丽也才能得以延续。

猜你喜欢
恩赐热心垃圾袋
会飞的垃圾袋
垃圾袋里有证据
会飞的垃圾袋
热心的叮当猫
你降落自银河,从此在我心上
热心的奶奶
Enci/恩赐 EC
极简垃圾桶
延伸阅读:『洋女婿』热心且盲
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