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

  • 屯堡家国情
    屯堡文化是什么?”公元一三八一年,朱元璋派遣三十万大军远征云贵,将西南纳入了一统。战后,在当地实行军屯制,将士卫戍边疆,就地屯田,安顺府成为当时的军事指挥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江淮大量人口陆续迁移到黔中地区,世代繁衍生息,成了今天的屯堡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浸润、慢慢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在你了解了屯堡文化的起源后,你就会对屯堡文化的具体呈现产生强烈好奇。我们循着屯堡村寨的石头印记去触摸曾经的沧海桑田,在

    乡村地理 2023年2期2023-12-17

  • 唐海燕:挥笔描绘屯堡风情
    屯堡小孃孃",宽衣大袖、流绣花纹、织锦丝带、圆髻网罩、玉簪银链、凤头布鞋……六百多年来,屯堡妇女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以开放的姿态过着自己独立的生活。我想表现的屯堡妇女没有妩媚娇艳的红唇雪肌,也不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而是憨厚单纯的可爱妇人。我大胆地把我国古代工笔人物造型的传统元素与我内心对屯堡妇女的印象进行适当的变形处理,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温雅清新的色调,再现了屯堡妇女满足而恬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我心中对屯堡文化的崇敬!艺术来源于生活,屯堡人是屯堡文化的创造

    乡村地理 2023年2期2023-09-23

  • 花筑·屯堡院子 置身其中,尽览六百年
    封封 图/花筑·屯堡院子提供屯堡院子民宿风景。民宿外景。在安顺西秀区东南面有一座村庄名为本寨。这里几乎全是石头的房屋,妇女们穿着朴素独特的“凤阳汉装”行走其中,这就是传承了六百年因独特历史而造就的屯堡村寨。村子里有一处名为屯堡院子的民宿,屯堡院子的初衷就是想让保留贵州大山深处的屯堡血脉精神。江淮大明之遗韵,贵州山水之灵魂。在这一楼一院、一石一椽、一花一水中,云绕、凝聚、流淌……无论暮春、炎夏、寒秋、隆冬,屯堡院子将时光停留在这里等你,与你一道回归本原的生活

    乡村地理 2023年2期2023-09-23

  • 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立面的艺术特征
    及理论。摘 要:屯堡是黔中地区传统民居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居住形式,其立面艺术形式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反映着黔中屯堡地区特有的建筑艺术特征和民族文化特点。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测绘、多元线性回归、计盒维数法等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深入分析屯堡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立面在艺术样式、比例与尺度、分形维数值、色彩及装饰几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同时揭示屯堡典型传统民居艺术特征的形成机理和立面艺术的内在本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传统民居;立面;屯堡;艺术特征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贵州安顺天龙屯堡地戏调查研究
    渊源、艺术特点、屯堡与地戏的关系及安顺地戏的时代发展局限性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关键词:安顺地戏;屯堡;弋阳腔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031 历史背景“屯堡”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咸丰元年纂修的《安顺府志》上,“郡民皆客籍,惟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黄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1]。这说明安顺是最

    艺术科技 2022年19期2022-05-30

  •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
    斌【摘 要】贵州屯堡族群在与当地少数民族六百多年的生存竞争和融合后,形成既保留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又区别于现今汉族文化的族群特征和村落文化。在旅游市场消费升级、旅游体验需求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许多中国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伴生许多系统性、不可逆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屯堡村落既具有独特性,也具有中国传统村落的一般性特征,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生态开发理念,并注重生态整体性,凸显村落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景观多样性。【关键词】生态系统;屯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1期2022-04-25

  • 屯堡学研究”专栏2022-2024年重点选题规划
    方向:明清安顺(屯堡)契约文书与碑刻研究;屯堡民间唱本与科仪整理与研究;屯堡村落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明清贵州屯田制度变迁研究;安明清顺耕地类型与赋税调整研究;屯堡村落经济史;等等。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明代贵州卫所与贵州建省;明清中央政府对贵州的治理;明清中央与贵州地方互动;明清安顺地方社会治理;屯堡文化进校园与校本课程(含校本教材)建设;清代黔东卫所屯堡与乡村治理;安顺明清乡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等等。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明代卫所武职选簿、供状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黔中安顺屯堡民居装饰艺术内涵特征与创作手法
    数民族的聚集地。屯堡民居源于明代朝廷朱元璋施行“调北征南”政策背景下而形成的军事聚落,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后来,随着“调北填南”的移民政策以及在安顺屯堡地区常年战乱匪患不断的社会环境之下,屯堡人为了自身安全,一直遵循着守耕一体的生活方式与防住一体的民居模式。屯堡民居装饰则是屯堡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风俗、社会伦理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造物艺术,承载着屯堡民居的独特文化内涵,是屯堡居住文化与地

    中国名城 2022年3期2022-03-17

  • 美术学视野下安顺屯堡民宿主题设计探析
    力。同时,安顺的屯堡区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屯堡民宿,屯堡民宿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元素,所要营造的正是“自然、社会和精神和谐统一的状态”,在旅游过程中用文化滋养生活。但目前的屯堡民宿大都是由屯堡地区的农家乐变化而来,在建筑设计、艺术装饰等方面均缺乏文化内涵,未能很好凸显屯堡文化的主题。一、安顺屯堡民宿的现状(一)屯堡文化与民宿屯堡文化是安顺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明代中央政权“调北征南”军事举措的产物。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征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梁王,其后为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9

  • 黔中屯堡人传统服饰的话语与身体实践考察
    关键的作用。黔中屯堡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形成和演变之中,发展出了以女性服饰承载的特色鲜明的传统服饰,发挥着族群身份标识的重要功能。在具体的分布上,本文所指的妇女穿着的传统屯堡服饰,也即以袍长及小腿、宽大袖口,腰系丝带并配以特殊发型发饰作为显眼外观特征的妆扮,主要分布在安顺城向东直至平坝天龙包括安顺城东郊头铺、西秀区的七眼桥镇、大西桥镇,平坝的天龙镇等乡镇所有屯堡村落,以及安顺城以南的包括旧州镇、刘官乡、杨武乡、双堡镇、东屯乡等乡镇的屯堡村落,而并非所有的屯堡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5-20

  • 从“场所精神”解析屯堡古村落创新发展策略
    析“场所精神”在屯堡古村落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索古村落场所精神的重塑,保护和延续村落创新发展策略。【关键词】 场所精神;屯堡;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8-0074-02基金项目:2020年民盟贵州省委委托调研课题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古村落发展研究”。一、场所与场所精神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學家诺伯格 · 舒尔茨在建筑现象学框架中,用“场所”而非“

    今古文创 2021年8期2021-05-05

  • 屯堡文化的当代价值述论
    栋(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贵州 安顺561000)一、观照屯堡文化的三个面相屯堡文化的关注者主要来自四类群体,地方政界、学界、产业界与屯堡民众自身。四类群体的出发点各有侧重,或执着于描述屯堡文化的独特性,或强调其动态生成特点,或忧心于屯堡文化的消逝现状而致力于其传承与保护,他们观照屯堡文化的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屯堡文化的存在形态。(一)静态描述:强调屯堡文化独特性学界关注屯堡文化,伊始于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凤头苗”的田野调查[1],而兴起于安顺地戏1986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6

  • 贵州安顺屯堡空间形态研究★
    市以及周边地区,屯堡其实是屯和堡的总称。屯主要是突出了其屯田驻军能力的作用,而堡则是被石头建造的城墙把城围成一圈。屯堡是一个城寨,它是用石头制成,其中的房屋、院墙、城墙等同样都是由一片片层层叠叠的灰色石板构成[1]。黔中地区屯堡聚落的形成,源于明朝初年征讨云南的战事。1381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采取措施平定叛乱之后,明朝政府大力推行屯田卫所制度,明朝军队以“立法分屯,布列要害,远近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2]的方式驻守边防,以稳定西南边疆地区的局势,防止

    山西建筑 2020年24期2020-12-15

  • 基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背景的贵州安顺屯堡研究综述*
    建设性的破坏致使屯堡聚落的风貌受到严重的侵害,保护与发展该地区的地域文化遭受着严峻的挑战。千篇一律没有地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案例逐渐遭到各界批判和质疑。贵州安顺屯堡是特殊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形成的军事防御聚落文化的典范之一,是贵州黔中地区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历经600多年的风雨飘摇和历史沉淀的活化石。在对这一地区的村镇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深入全面地对该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性建设和发展。在现有的研

    中国名城 2020年5期2020-12-02

  • 贵州屯堡古村落传承发展的价值
    卢芮娇 周樊屯堡文化屯堡,亦作“屯保”,意为驻有军队的城堡。谈到屯堡,还得回溯到明朝的“调北征南”的事件。大明洪武十四年,由于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的反叛,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征南,最终平定;经此战役朱元璋便命令征南大军就地屯军,以保证西南地区的稳定。屯军可以同家人一同屯扎,于是就有了之后的“军屯”一说。后来为了地区的发展,明朝政府开始推行移民政策,迁入的汉人按照土地的划分,实行区域化的管理,被称为“民屯”,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调北填南”。除了军屯和民屯,为弥

    炎黄地理 2020年12期2020-03-30

  • 安顺屯堡区域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
    00 余年历史的屯堡文化区域,作为黔中安顺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以其独特性彰显于世。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屯堡人将原有文化移植到安顺这个多元文化生境时,一方面在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中保持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在保持自身文化认同的同时又不断地吸取周边族群的文化。1 安顺屯堡文化区域的形成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2019-12-26

  • 任重道远 砥砺前行 ——《安顺学院学报》“屯堡学研究”专栏建设追溯及其成效
    顺学院学报》刊发屯堡学论文统计表(注:数据为0的年度和刊期未列入)《安顺学院学报》与屯堡学研究“结缘”是在1994年。当年3月出刊的《安顺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刊发了安顺师专中文系教师范增如的文章《贵州安顺地戏并非傩戏》[1],这在《安顺学院学报》的出版历程上可谓是“破天荒”。从1994年到2008年创设“屯堡文化”栏目之前,《安顺学院学报》共刊发屯堡学研究论文13篇(见表1)。二、砥砺前行上台阶1.“屯堡文化”栏目建设2008年8月,在《安顺学院学报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1-28

  • 安顺屯堡工匠与屯堡族群的系统建构
    特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演绎出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族群。屯堡文化得以保存至今,有较多的因素,学界有多种说法,如封闭说、集中说、建构说等等。本文认为屯堡文化传承至今,是因为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存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满足屯堡族群各方面的基本需求。屯堡工匠在这个系统建构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屯堡族群生存繁衍的物质条件,更是参与了屯堡文化的传承与屯堡族群的建构。一、屯堡工匠与屯堡经济结构屯堡工匠是屯堡经济结构的基础支撑,促进了屯堡社区农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15

  • 屯堡油菜花
    村一带民族:汉族屯堡江南 万亩花海每年春天,安顺市西秀区屯堡油菜花相继绽放,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像浪花一样泛起涟漪。古老的石头寨掩映在这一片金黄色的世界中,成了花海中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整个画面纯净自然、令人痴醉,在一个以山水风情著称的地方,添加上诱人的灿烂油菜花,不用说,其元素已相当丰富。“西秀屯堡江南万亩花海”景观位于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八寨和旧州镇浪塘、平寨村一带。这里种植有上万亩观赏性的多彩油菜田,以油菜花为媒,展示屯堡文化,山地峰丛油菜花别具一格.每

    乡村地理 2018年1期2018-07-06

  • 安顺地戏:傩雕之乡的大明遗风
    乡,修建了一个“屯堡傩雕文化博物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3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在这里,共同参与见证“傩雕技能及屯堡乡村旅游培训暨学傩雕技艺、听屯堡故事、品屯堡美味、赏油菜花开”活动启动。刘官乡历史悠久深厚,文化源远流长,是安顺屯堡的研发中心地、明朝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的指挥大本营所在地。屯堡傩雕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傩雕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数百个形态各异的傩雕面具,包括安顺地戏面具,仡佬族、苗族、彝族等民族的傩戏面具、阳戏面具、撮泰吉面具,等等。地

    藏天下 2018年4期2018-05-08

  • 屯堡银饰 记录续写600年文化
    学会理事、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理事、安顺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子孙绵绵小儿帽饰说到贵州银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华丽的苗族银饰。实际上,贵州屯堡人也有佩戴银饰的传统习惯。屯堡银饰制作是一门延续600余年的汉族古老工艺。与苗族银饰相比,细致柔和的屯堡银饰,以自己小巧灵秀的身姿,传承和表现着屯堡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从“渣渣”里淘精品因为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20多岁开始,张勇就有意识地收藏一些老物件。最初他只是对古钱币感兴趣,在不断收藏古币时机缘巧合接触到了屯堡的银饰,

    藏天下 2018年2期2018-03-02

  • 屯堡色彩构成及文化解读
    561000)屯堡“色彩”在屯堡文化的内蕴和特质里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和外显特征,热情好客的屯堡人常常在日常的服饰、饮食、建筑和各种仪式中运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进行装饰与搭配,使屯堡特有的色彩关系呈现出夸张大胆、自然沉稳、对比和谐、鲜艳亮丽的各种视觉效果,直观充分地表达出屯堡文化中的色彩艺术感染力,形成自然界中完美的色彩视觉文化和记忆。发掘和归纳屯堡色彩,是对屯堡人精神世界的深入了解,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屯堡文化,从色彩角度认识和探讨屯堡文化。一、屯堡文化的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3期2018-02-11

  • 基于生态哲学观视角下的安顺屯堡旅游发展研究
    丽内容提要:安顺屯堡文化沿袭六百多年前明王朝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将几百年的记忆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屯堡文化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哲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态哲学观的指导下,探析屯堡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旅游发展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得出屯堡文化发展中所要遵循的生态哲学原则,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屯堡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一 引 言生态哲学观,追溯其渊源,有多

    生态经济评论 2018年1期2018-01-30

  • 屯堡文化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
    全面复兴。本文对屯堡文化的背景、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特点,唤起更多人参与对屯堡文化的研究,促使对现行屯堡文化的宣传与保护。一、屯堡文化(一)黔中喀斯特地域屯堡“文化空间”地域对于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仍不能被人们完全接受,但对于屯堡来说,黔中安顺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结构、气候、水文及土壤,对于屯堡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中,形成了独特的黔中安顺屯堡文化。(二)屯堡人族群“文化空间”我国拥有五十六个名族,其中汉族是分布最广

    艺术家 2018年5期2018-01-24

  • 唐海燕的屯堡风情
    屯堡姐妹唐海燕自述在我的眼里,屯堡人有着固执而单纯的念想,她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以开放的姿态过着自己独立的生活。600多年的沧桑巨变,她们没有停下与时俱进的步伐,唯独对自己的文化却依然无限骄傲的守护,并以此为荣!这份执念令我深深的感动。我想表现的屯堡妇女没有妩媚娇艳的红唇雪肌,不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而是拙朴憨厚、单纯执着的可爱妇人。我大胆的把我国古代工笔人物造型的传统元素与我内心对屯堡妇女的感受进行适当的变形处理,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温雅清新的色调,再现了屯

    乡村地理 2017年3期2018-01-11

  • 天龙村
    屯堡民居在平坝的西南面,坐落着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村落。它是贵州民俗旅游胜地之一,亦曾是明太祖朱元璋军队迁徙屯兵之地,它至今仍固守着600年前明朝江南文化风俗和明朝屯军文化遗风。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地地道道的明朝生活、古街道,只是一眼,便无法忘怀。在这神秘的村落里居住的人被外界称为“屯堡人”。有人曾说:走进天龙屯堡,仿佛走近了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时光远去却留下了生活在梦的巷子里的“屯堡人”。你听,孩子们嘴里念的顺口溜,“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

    乡村地理 2017年3期2018-01-11

  • 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探析
    落中居住的数十万屯堡人,是明代“调北征南”及其后续的屯田制度的产物。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曾经遍布贵州的屯田制度逐步消亡,安顺一带则系统性地保留了屯堡族群,形成了安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开启了屯堡文化旅游的热潮,2015年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召开,云峰屯堡作为大会的主会场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指出:“要树立大屯堡理念,依托独特的文化元素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共享资源,抱团发展,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1-02

  • 学科论视角下屯堡学的构件和构建
    000)学界创设屯堡学的动议已有十余年,在21世纪初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就曾多次呼吁创立“屯堡学”,及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黄卓越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各自考察屯堡时亦都提出过类似的建议。此后,钱理群、商传等诸先生就如何创建屯堡学发表了相关论文,屯堡学的创设从动议走向了专题化的讨论。关于讨论屯堡学的直接成果,目前有钱理群、商传、王涛三位各自发表在《安顺学院学报》上的论文。钱理群先生认为,对于屯堡学既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溯源性的研究;又要向宏观和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01

  • 唐海燕的屯堡风情
    唐海燕的屯堡风情屯堡姐妹唐海燕自述在我的眼里,屯堡人有着固执而单纯的念想,她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以开放的姿态过着自己独立的生活。600多年的沧桑巨变,她们没有停下与时俱进的步伐,唯独对自己的文化却依然无限骄傲的守护,并以此为荣!这份执念令我深深的感动。我想表现的屯堡妇女没有妩媚娇艳的红唇雪肌,不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而是拙朴憨厚、单纯执着的可爱妇人。我大胆的把我国古代工笔人物造型的传统元素与我内心对屯堡妇女的感受进行适当的变形处理,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温雅清新

    乡村地理 2017年2期2017-11-01

  • 活态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1 屯堡地戏 天龙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屯堡服饰 天龙镇3 屯堡石头建筑 天龙镇4 苗族蜡染 安平街道、齐伯镇5苗族夫妻舞 马场镇6 苗族取名习俗 白云镇7 布依族抵杠 羊昌乡8 屯堡山歌 天龙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9 陈先艾:屯堡地戏传承人 天龙镇10 王焕德:布依族抵杠传承人 羊昌乡11 陈先松:屯堡地戏传承人 天龙镇12 王恩英:屯堡山歌传承人 天龙镇(责任编辑/杨 倩)

    乡村地理 2017年2期2017-11-01

  • 天龙村
    的人被外界称为“屯堡人”。有人曾说:走进天龙屯堡,仿佛走近了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时光远去却留下了生活在梦的巷子里的“屯堡人”。你听,孩子们嘴里念的顺口溜,“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建筑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致。走进村落,你脚下踩着的是石头,手上摸着的是石头,眼里看到的还是石头,仿佛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天龙屯堡古镇的石巷纵横密布,将古镇连成了一个整体,在错综复杂中又显得井然有序。如果

    乡村地理 2017年2期2017-11-01

  • 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恩施市屯堡乡辖区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的决定
    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恩施市屯堡乡辖区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的决定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为预防火灾和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于2016年12月1日发布了《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关于辖区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由于制定该《通告》主体不适格,根据恩施市法制办的意见,现决定撤销《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关于辖区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2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7年1期2017-09-03

  •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11105)贵州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彭栋梁(湖南工程学院 思政部,湖南 湘潭 411105)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逐渐的瓦解和消失,影响力远不及其他类似旅游资源景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政府政策支持、优异的地域气候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的优势,但仍存在市场开发不够、旅游人才缺乏、文化资源保护不足,未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等问题。必须采取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宽投资渠道和培育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1-12

  • 屯堡文化汇”引爆乡愁游
    李坤走进安顺屯堡村寨,随处可见穿寨而过的清澈河流,雕刻精细的石桥,古朴独特的石房,山清水秀,流淌着悠远的江南韵味。冬季是贵州旅游的淡季,然而安顺市大屯堡景区的游客却是纷至踏来,景区游客人数成倍增长。去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以云峰屯堡为代表的屯堡旅游助阵,安顺旅游迈出新步伐。“讲好屯堡故事”成为安顺旅游正在挥笔写就的新篇章。“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让大屯堡文化旅游圈呼之欲出,使安顺形成‘黄果树+龙宫+大屯堡旅游产业体系。”安顺市旅游局局长顾新蔚说,“黄龙屯”

    当代贵州 2016年6期2016-03-21

  • 安顺屯堡木雕工艺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1000)安顺屯堡木雕工艺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董天倩(安顺学院 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屯堡木雕工艺品是安顺屯堡文化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其从民间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呈现出销售途经固定、种类单一、包装不到位以及不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要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屯堡木雕工艺品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的调查,提出让屯堡木雕适应市场的建议,在发扬屯堡文化的基础上,让屯堡木雕工艺品更好地融入市场.屯堡文化;屯堡木雕;工艺品据《安顺府志》“郡民皆客籍,惟寄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8期2015-11-28

  • 屯堡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561000)屯堡体育来源于战争、节庆、宗教信仰、祭祀礼仪等民间风俗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是形成屯堡体育文化的原始素材,相关活动内容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或次原生态的屯堡体育文化体系。该体系不仅拥有灵活的内部结构,而且较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界限机制与自我完善机制,因此能够独立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本文采用现代管理学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在此过程中对开发屯堡体育文化资源所具备的内部与外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分析研究,据此分析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4期2015-08-15

  • 屯堡地戏
    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恪守着明代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地戏又称“跳神”,为屯堡地区所独有的民间戏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是表现争战格斗

    当代人 2015年4期2015-05-30

  • 屯堡妇女服饰研究述评
    等多方面的原因,屯堡妇女服饰仍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很多特征。因此,屯堡妇女服饰不仅可以看作是屯堡文化的彰显,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加强对屯堡妇女服饰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加深对屯堡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国外有关屯堡妇女服饰的研究始于日本学者鸟居龙藏(とりい りゅうぞう)先生。1902年,他经过贵州安平县饭笼塘(即今天的平坝县天龙镇)时,对屯堡妇女服饰作了这样的描述:“妇女的头饰,前发高束,如同凤凰头……至于妇女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2-12

  • 春天到安顺赏油菜花
    13贵州·安顺(屯堡)油菜花旅游节于3月16日至5月5日在西秀区云峰屯堡文化旅游区举行。本次油菜花旅游节以“宜居安顺、风情屯堡、美丽乡村”为主题,主要开展名人名嘴话说屯堡、百名新闻记者、百名作家、百家旅行社进屯堡屯堡民俗风采大展示、屯堡蟠桃盛会祈福、云峰户外运动休闲、影画屯堡等系列活动。

    当代贵州 2013年10期2013-08-20

  • 和谐社会视野下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
    50025)一、屯堡村落文化概述屯堡文化来源于历史上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的政治军事行为。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形成模的人口流动,大批中原和江南各省军士及其家属入驻西南,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在黔中一带积淀为汉族移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音语义、衣着服饰、宗教信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并保持相对自我封闭状态,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在闭塞的山区条件下,组成独特的屯堡村寨,形成特殊的屯堡文化。屯堡文化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因此屯堡文化既带有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