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

  • 基于ResNet的森林土壤碳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
    要:為实现森林土壤碳含量(SOC)的快速、高效、无损检测,以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林场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SOC预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8)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从光谱数据的预处理(一阶导数(1D)+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G卷积平滑和去趋势(DT))和批量2个角度对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NN)和卷积神

    森林工程 2023年6期2023-11-28

  • 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对寒温带典型森林土壤氮素的短期影响
    对寒温带典型森林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0~1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中无显著变化,樟子松林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而硝态氮含量升高了53.76%(P关键词:森林土壤;去除凋落物;去除草毡层;全氮;有效氮;微生物量氮中图分类号:S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23(2023)04-0001-09Short Term Effects of Lit

    森林工程 2023年4期2023-08-08

  •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等[12].森林土壤微生物在物质转化和养分循环以及群落的演替具有重要的作用[13].研究表明:即使是氮沉降引起的土壤生态环境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一系列土壤生化过程的连环效应,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发生改变,甚至衰退[14].如大气氮沉降增加致使土壤NH4+硝化和NO3-淋失,从而引起土壤酸化[12],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种群结构及其特性,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动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又会通过改变凋落物分解、养分利用和C、N循环等重要的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04

  • 土壤湿度对中国南部热带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
    有研究。热带森林土壤是大气CH4一个重要的汇[19],在全球甲烷收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基于318个站点(包含62个热带森林站点)的全球土壤甲烷吸收的荟萃分析表明,热带森林土壤的CH4吸收量约为4.65 Tg CH4-C/a,约占全球土壤CH4吸收量的28%[20]。另有研究表明,热带森林土壤CH4的吸收量在近几十年正在逐步增加[21]。然而,由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及森林结构的复杂性,有关热带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相较

    生态学报 2022年12期2022-08-03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分析
    ]。当前关于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十分广泛并且种类繁多,但缺乏对此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并且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深度预测分析较少,无法为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比较明确的方向,而文献计量法可有效地总结研究成果并揭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10-12]。文献计量学是研究文献系统和文献特征的学科,用于定量分析。借助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软件的可视化功能,研究人员可以客观地评价某一时期目标领域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方向和当前热点,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10期2022-06-01

  • 基于空间插值的连州市森林土壤氮素含量分析*
    )氮元素作为森林土壤的结构性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1-3]。森林土壤氮素主要来自于大气氮沉降[4]、动植物残体分解等[5]。氮元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元素,同时,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元素之一[6-8]。研究显示,氮素循环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9]。氮素可以协调营养因素与环境条件,保证植物与土壤之间养分循环以及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10]。氮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土壤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6期2022-02-28

  • 河源市紫金县森林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研究以紫金县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重金属含量(镉Cd、砷As、铅Pb、铜Cu、镍Ni),进而评价紫金县森林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为提高紫金县森林土壤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安全提供参考[10-11]。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地概况研究区系广东省中东部的河源市紫金县(114°40′~115°30′E, 23°10′~23°45′N), 属 南 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夏长冬短,年均气温20.5 ℃,年均降水量1 733.9 mm,年均日照时数1 705.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4期2022-02-20

  • 东江中下游流域森林土壤磷空间分布特征*
    10650)森林土壤肥力状况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长和健康,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磷是林木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森林土壤营养状况的指示剂[1-2]。若土壤中缺少磷,不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产,还会阻碍其他养分的吸收[3-4]。了解东江中下游流域森林土壤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土壤磷含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东江中下游流域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科学施肥和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土壤的性质在空间上通常是连续变化的,其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4期2022-02-20

  • 东江中下游流域森林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要组成部分,森林土壤在维系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土壤全氮是森林土壤的结构性和养分元素,不仅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也可以协调养分和环境条件,保证土壤和植物之间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2],森林土壤中的全氮与其他养分促进协调,共同为森林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与基础理化条件,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在土壤保肥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林业生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3-5]。分析东江中下游流域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土壤全氮含量水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4期2022-02-20

  •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的调控机制
    2倍[1]。森林土壤是全球N2O排放的重要来源,仅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约占全球总量的23%[2]。森林土壤氮矿化能够为N2O的产生提供充足的底物[铵态氮(NH4-N)与硝态氮(NO3-N)],它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土壤N2O排放速率的显著改变[3−4]。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5],因此,森林土壤氮矿化及其N2O释放可能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生态学过程。氮素作为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营养组分,也是土壤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2-01-01

  • 冀北山地主要林分类型土壤微量元素特征
    :微量元素;森林土壤;天然林;人工林中图分类号 S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1-0123-04Abstract: The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of poplar birch and larch plantation in mountain area of Northern Hebei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nd we took t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1期2021-12-21

  • 山西省森林土壤因子空间变异特征
    2)0 引言森林土壤是森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1]。受气候、母质、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森林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森林土壤因子也存在高度的空间变异[2],而森林土壤因子的变异必然会引起植物生长的变异[3]。揭示森林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评价森林土壤肥力提供参考[4],为林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但是土壤因子的测定耗时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土壤采样阶段。因此,通常在研究区域选定代表性的点进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32期2021-12-09

  •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磷添加响应的研究进展*
    添加如何影响森林土壤N2O排放的认识还十分有限。P添加可缓解植物和微生物的P限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Zhuetal.,2013),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Morietal.,2013a)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 (Lietal.,2014)。然而,由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P有效性变化的响应不同,P添加对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目前,学者们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研究了P添加如何影响森林土壤N2O排放,但因其主导机制不同,试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Hom

    林业科学 2021年6期2021-08-09

  • 森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
    10520)森林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1],重金属污染具有持久性、潜伏性、毒害性等特点,容易造成或引起潜在的土壤质量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等危害,甚至可能会对林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目前不少学者陆续开展了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污染程度评价、生态风险评估等研究[3-4]。其中,开展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能够直接反映污染的重点分布区域及污染蔓延趋势。对森林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客观精确的评价及风险评估,能够为下一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1期2021-04-12

  • 新疆天山中部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重金属元素于森林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具有性质稳定、不易降解的特征[2-3],其不仅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且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3]。森林土壤的淋溶作用和地表径流,可净化和缓冲森林土壤中富集的重金属污染物[1,4],但伴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森林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加剧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5]。在人类活动及各理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重金属形态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森林土壤重金属迁移与转化[4]。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在理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何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3-29

  • 红外彩色片在森林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红外彩色片在森林土壤中的应用十分有效地对森林起到了保护作用。目前,如何具体地将红外彩色片广泛应用到森林土壤调查中仍是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红外彩色片的有效利用,可使森林土壤调查更为高效,起到保护自然的作用。1 红外彩色片概述红外彩色片是摄影成像中用来记录信息的一种胶片,其感光膜由3 层乳胶组成,片基以上分别是感红层、感绿层、感近红外层,主要应用于遥感摄影中,其优势主要为像片色彩更为鲜艳明显、层次更为分明、地物对比更为显著等,在测绘学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中应用

    江西农业 2021年4期2021-03-25

  • 野生软枣猕猴桃近自然经营对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近自然经营;森林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02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志码: B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Sieb. & Zucc) Planch. ex Miq.)为猕猴桃科,属大型落叶藤本,在我国分布较广,东北地区资源最为丰富,辽宁地区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丹东、本溪、抚顺等地,生于混交林或水分充足的杂木林中。果实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

    种子科技 2021年2期2021-03-16

  •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全球森林土壤呼吸模拟分布研究
    放源。目前,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在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土壤呼吸对全球变化响应、土壤呼吸预测模拟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土壤呼吸的预测模拟模型方面。现阶段,森林土壤呼吸的相关研究多为小尺度的实测研究,全球尺度的测量难度大,多通过模型模拟进行,所考虑的关系因子有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叶面积指数、实际蒸发量等,公认的最佳预测因子为温度和降水。由前述分析可得,在许多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的大部分变化通常是由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因此,较多的半经验模型[7-9]被

    农业与技术 2021年4期2021-03-16

  •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光谱在地带性土壤粘粒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5-6],对森林土壤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气候带是根据土壤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气候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使得地球表面的土壤呈现与气候带相一致的地带性分布[7],以往从不同气候带角度对土壤粘粒矿物特性的研究也相对不足。此外,近年来我国对于森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十三五规划》及《十九大报告》均做出了“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部署,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总规模将扩大到近8 000万亩,在此背景下,森林土壤相关研究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本文选择了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年2期2021-02-03

  • 氮沉降对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的主要来源,森林土壤的氮素储量超过了森林生态系统总氮量的85%[1]。热带亚热带森林的湿热条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转化作用,促使氮素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快速流动与交换,对热带地区乃至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的细微变化都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氮库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地认识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驱动机制及其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不仅能为我国华南地区生态系统修复规划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而且有利于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

    生态学报 2020年23期2021-01-16

  • 土壤湿度对温带森林土壤冻融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土壤湿度;森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一、研究区域概况本文的研究区域位于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42°24′N,128°28′E),平均海拔高度为738m,地下水位约为9m。长白山地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该地区无霜期短(全年约120d)而冰冻期长,春季干燥而多风,夏季温暖而短暂,降雨量较大,秋季凉爽多雾,冬季漫长而晴朗寒冷,常有积雪覆盖;该地区年均气温是3.6℃,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是-15.6℃,而7月份(最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4-07

  • 吉林省森林土壤碳汇功能研究
    储量,其中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评估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价至关重要。为掌握吉林省森林土壤的碳汇状况,本文对吉林省森林土壤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研究区概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地理位置40°52′~46°18′N、121°38′~131°19′ E,面积1 874 hm2。年平均气温2~6 ℃,年降水量400~900 mm,自东向西呈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森林分布多集中于东部山区和中东部低山丘陵区。森林起源多为天然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3-06

  • 区域尺度森林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及人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不同学者估算森林土壤碳储量结果不同的主导因素,所得结果必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区域尺度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中的估测方法及人为影响因素,为寻求统一的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研究区域特征及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土层厚度、研究方法,加强和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中各环节数据的准确性,增加必要的实测数据,提高精度;同时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图像数据处理等技术,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与土

    绿色科技 2019年18期2019-11-22

  • 祁连山哈溪林区典型植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变化特征
    旨在揭示不同森林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离子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区域尺度上的祁连山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壤发生特性、土壤分类制图、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数字化管理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也为祁连山森林植被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源头的哈溪林区(102°01′~102°51′E,37°16′~37°16′N),总面积14.0万hm2,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350~40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11期2019-11-14

  • 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关键机理研究进展
    闫俊华*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关键机理研究进展江军1, 曹楠楠1,2, 俞梦笑1,2, 常中兵1,2, 陈洋1,2, 张硕1,2, 闫俊华1*(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对有关酸性森林土壤如何缓冲酸沉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土壤矿物风化与离子交换反应、有机质的作用,和其他生命与非生命因素方面去探讨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的关键机理,旨在加深人们对酸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5期2019-10-16

  • 鄂东南5种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种生态功能。森林土壤是森林植被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森林土壤,造成的生态危害日益显著[3-5]。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减少生物多样性,并可通过污染林副产品、地下水环境等形式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6]。目前,国内学者逐渐开展了对森林土壤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数集中在对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2019-10-10

  •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光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原理、试剂、仪器和设备、样品、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和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森林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氯化物的土壤的有机质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3原理在加热条件下,森林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被过量重铬酸钾硫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09-16

  • 青海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分[10]。森林土壤碳储量约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3[11],其氮储量超过森林植被氮储量的85%[12]。土壤碳、氮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肥力,也能作为衡量森林土壤质量及植被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13]。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巨大的影响[14-15],此外碳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6-17]。因此土壤碳、氮储量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者对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2019年11期2019-07-08

  •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综述
    0%[8]。森林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在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6]。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日益重要,尤其是在氮沉降严重的地区[8]。2 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欧洲、北美即开展了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比较著名的实验有20世纪80年代末欧共体资助的氮饱和实验(NITREX)和欧洲森林生态系统人工干预实验(EXMAN)以及1988年美国在马萨诸塞中部进行的Harvard forest(HF)中实施的“氮长期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2期2019-03-25

  • 贵州高原型喀斯特森林土壤线虫密度特征
    均可成为限制森林土壤线虫密度、物种组成和功能的关键环境因子[6-10]。但是,已有森林土壤线虫研究多是在常态地貌类型上开展的,对于非常态地貌类型,如中国西南(尤其是贵州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类型,森林土壤线虫研究十分匮乏。目前仅有Hu等[11]和Zhao等[12]对广西环江地区峰林平原型喀斯特退化植被土壤线虫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等进行过研究,发现喀斯特地区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异于非喀斯特地区。这表明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性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4期2019-02-10

  • 赣江源土壤团聚体崩解机制
    词:赣江源;森林土壤;团聚体;崩解机制中图分类号:S15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18)06-0026-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8.06.005赣江源是长江重要的一级支流、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江西人的“母亲河”——赣江的发源地[1-2],也是赣江源头汇水区,每年可为赣江提供1×107 m3的国家I类水资源[1]。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794种,森林覆盖率为94.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6期2018-09-10

  • 森林土壤中多功能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研究切入点】森林土壤表面覆盖大量枯枝落叶,其降解与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紧密相关[13],目前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参与凋落物降解的动态变化[14-16],这点在高山、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尤为突出,而对森林土壤中功能性降解菌的筛选、应用研究涉及甚少。高山森林土壤每年会出现长达5~6个月的季节性冻融期,土壤冻结导致不耐低温的细菌类群死亡或休眠,部分耐受低温的细菌类群得以存活并保持一定的活性;高山森林土壤的冻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西南农业学报 2018年5期2018-06-05

  • 森林土壤学科发展概述
    61005)森林土壤学是介于土壤学与林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用土壤科学的先进知识和手段去解决林业生产中各种有关生产问题的一门应用技术科学[1]。近年来,我国倡导绿色生态,在解决营造林实际生产问题上,森林土壤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发关注。1 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有关北美森林土壤学的零星报道可追溯到20世纪初。前10年的研究主要以森林地块为主,比较成功的是对森林残落物层的研究,基本是关于其数量和组成的探讨,这些研究虽然现在看来颇为简单,但在初期研究阶段为今后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1期2018-04-02

  • 氮沉降对中国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能减少[7]森林土壤CO2通量,说明氮沉降的这种作用在方向和作用强度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野外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CO2通量影响的实验数据,综合评估了氮沉降对中国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可能影响,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潜在因素,如土壤氮循环、微生物活性等。考虑到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施氮方式可能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氮沉降对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数据筛选标准采用中国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1期2018-03-09

  • 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N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7%[8]。森林土壤N2O年排放量约为2.4~5.7 Tg a-1,其中热带和温带森林土壤N2O年排放量为4 Tg a-1[9]。中国N2O年排放量为0.42 Tg a-1,占全球N2O排放总量的7%[4]。土壤N2O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产生。土壤N2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存在很大差异性,热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地区由于水分饱和易形成厌氧环境,加之NO3-相对富集,反硝化是土壤N2O的主要产生过程[10],而北方森林地区水分适中、气候寒冷的环境特点有利于硝化作

    土壤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8

  • 研究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
    存的环境。而森林土壤是吸收甲烷的重要部位,能够有效地改善气候恶化趋势。我国是全球第二的经济体,正在为世界气候变化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全面恢复森林植被,通过林业工程建设和营林管理措施来促进森林土壤对甲烷的吸收,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巴黎气候协定,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一、 我国森林及营林措施发展概况我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2%,高达2亿公顷,在国家对林业发展的保护政策下,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国的森林土壤拥有巨大的甲烷吸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3期2018-01-02

  • 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
    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王会来 刘 娟 姜培坤 周国模 李永夫 吴家森(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临安 311300)以期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林地合理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利用Scopus,Web of Science,SDOS,CNKI 等数据库,查询林地土壤CH4的相关文献,对不同营林措施(施肥、采伐、火烧、林下植被管理)森林土壤CH4吸收通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施加N肥对于

    林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6-23

  • 油松天然林中钙含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
    关。关键词:森林土壤;土壤水溶性钙;植物叶片全钙;水分利用效率中图分类号: S718.4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6-0240-03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具有耐低温、干旱和贫瘠的特点,是我国北方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森林群落,也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松属植物中,油松的天然林分布范围仅略小于马尾松而居第2位,其天然林分布区域跨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6期2017-05-11

  •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研究中的应用
    文哲摘 要 森林土壤N素形态、N库动态及其运移转化特征备受关注。采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测定森林土壤总N转化速率和15N回收率,可以揭示森林土壤N素特别是无机N的运移转化规律和持留机制。由此可见,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在森林土壤N循环研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基于此,介绍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总N转化速率的基本原理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N素运移规律的基本思路,并简要列举了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转化、运移和持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0期2017-03-29

  • 海南滨海台地典型森林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分析
    林。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物理性质 ;凋落物 ;水源涵养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2.002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ofTypical Forests in the Coastal Terraces in HainanWANG Xiaoyan CHEN Yiqing XUE Ya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2期2017-03-23

  •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会效益显著。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植被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主导作用。一方面,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对森林植被的组成和演替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森林植被通过生长、凋落、分解和演替不断向土壤补偿养分,并对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3-4],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的循环和动态平衡[5]。森林土壤养分存在天然的空间变化特征[6-7],大气N沉降[8]、土地利用类型[9]、林业经营措施和管理[10]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6期2017-02-02

  • 林火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林火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徐 成,张水锋,李克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要: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火因子是干扰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与大气的碳素交换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了解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的具体影响,对发现火干扰下森林土壤中碳循环的机理,

    绿色科技 2016年2期2016-12-04

  • 森林土壤磷酸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验,发现6种森林土壤肥力较强,磷酸酶活性高,其值为11 676.10~33 271.29 μg/g;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与总氮含量呈负相关,与无机磷、有机磷和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P关键词:森林土壤;磷酸酶活性;有机碳;总氮;各形态磷;重金属;温度中图分类号:S1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4-0850-05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2016-11-19

  • 森林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综述
    1830)森林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综述唐晓红,谢 铖,黄飞鸿,缪 芸,吴佳声,蒋智杰(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1830)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生命地带类型法、模型法等,指出由于研究尺度和数据来源不同,森林土壤/植被的碳密度和碳储量统计结果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分析和比较了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森林土壤/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提出采用实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8期2016-09-24

  • 基于Nemerow法的森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评价
    erow法的森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评价邓小军1,陈晓龙2,唐健1,王会利1,韩华3,徐永腾3,何文平3(1.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3;2.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 贺州 542899;3.天峨县林朵林场,广西 天峨 547300)摘要: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用材林林地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全量氮、全量磷、全量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

    草业学报 2016年7期2016-08-02

  • 通道县森林土壤理化特性调查
    0)通道县森林土壤理化特性调查石银问, 裴庭锦, 陆安信, 吴合意, 吴少武, 杨 丹, 杨昌岩(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 418500)摘要:为了解通道县森林土壤类型与特性,采取野外挖掘土壤剖面、观察、记载、测定和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21个土壤剖面调查资料,确认了通道县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结果表明:这些剖面是发育较完整的A—B—C—D型,该境内的成土环境是顺向演替过程。除具有富铝化过程,生物自肥过程,黄化过

    绿色科技 2016年12期2016-08-01

  • 不同烘干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影响*
    同烘干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影响*王婷婷(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用不同温度烘干处理后,测定其碳含量,量化温度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显著的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同层次最佳的处理温度不同。而105℃引起的误差为0~2.42%,高温180℃引起的误差达到28%~38%。关键词:碳库;土壤有机碳含量;森林土壤;温带森林;烘干温度*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

    林业科技 2016年3期2016-06-18

  •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1)
    词立地质量;森林土壤;熵值赋权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号S714.4Site Quality Assessment of Natural Spruce-fir Mixed ForestWang Lu, Wang Haiyan, He Lihong, Liu Xi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P. R. China)//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5-06

  • 三峡库区兰陵溪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有机质与容重间的回归模型
    区兰陵溪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有机质与容重间的回归模型田耀武1,2, 黄志霖2, 肖文发2, 王宁1, 刘晶1(1 河南科技大学 林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摘要:【目的】建立三峡库区兰陵溪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有机质与容重之间的回归模型,完善土壤属性数据库。【方法】利用该流域森林土壤调查数据库,确立土壤有机质(SOM)与有机碳(SOC)间的转换系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2-23

  • 大兴安岭森林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影响研究*
    者对火烧影响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指标等众多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近年来,研究者从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火种类与林火强度系统分析并研究了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及农业林下经济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火烧 森林土壤 生境质量 大兴安岭0 引言森林火烧是一种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干扰,能够改变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指标,对土壤的性质与土壤的肥力影响较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2期2016-02-14

  • 南岳山森林土壤颜色与有机质关系
    南岳山森林土壤颜色与有机质关系段祥石1,蒋端生1*,蒋祖丰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湖南九龙集团农科公司,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利用扫描仪扫描土壤样品获得样品颜色图片,通过PS软件测出图像RGB亮度值,然后把每一组测的的RGB亮度和与之对应的样品有机质结合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与R、G亮度值为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有机质与B亮度值为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关键词土壤颜色;RGB亮度值;有机质;南岳山;森林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2期2015-12-26

  • 吉林蛟河不同龄组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理化性质;森林土壤;龄组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森林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植物生存提供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长期维持并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对于森林整体稳定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研究不同龄组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森林抚育、更新、保护以及健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对温带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了大量研究[1~6],这些研究集中在主要树种的光合作用[2]、生物量[3]、林木生长[4]、物种和结构特征[

    西部林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12-16

  •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其中北方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密度平均为296 Mg C/hm2,显著高于温带和热带森林群区(122 Mg C/hm2)[18]。此外,森林土壤 CH4吸收和N2O排放速率显著高于草地土壤,分别是大气CH4和N2O重要的汇与源。热带森林群区土壤每年排放N2O 1.34Tg N/a,吸收 CH46.2Tg C/a,成为继农田之后最大的 N2O 排放源[20]。Cai[21]研究也发现,中国区域森林平均每年吸收CH4的数量为4.94 kg C hm-2a

    生态学报 2014年17期2014-12-21

  • 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土壤的酶活性
    同时也反映了森林土壤中有机残体的转化状况。研究土壤酶活性,可为更好经营管理森林提供可靠依据。1 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供试土壤的描述见表1。表1 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森林与土壤类型2 分析项目与方法酶活性分析,选择分析了土壤蛋白酶、转化酶及接触酶的活性。蛋白酶活性的测定:以酪素为基质,以每克干土每小时释放出酪氨酸微克数表示土壤蛋白酶活性。转化酶活性测定:用蔗糖为基质,以每克干土每小时释放出还原糖微克数表示土壤转化酶活性。接触酶活性测定:用过氧化氢为基质,以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1-19

  • 森林土壤是污染物质的蓄积库
     何占林由于森林土壤的分布及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它成为特别有效的短期或长期的蓄积库。蓄积库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的成分,凡能够从大气中清除污染物,并能将污染物质进行储存,代谢和转化的地方。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认为源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储藏库则是土壤。1.森林土壤——颗粒物的蓄积库颗粒污染物质从大气转移到森林土壤,可直接通过干沉积和降水清洗,或间接经由叶片和枝条降落。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便与土壤固相,液相、气相物质之间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