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

  • 《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民歌关系之比较研究
    得以大量保存,汉乐府民歌放射出异常绚烂的独特光彩。基于此,文人五言诗出现并发展,《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古诗十九首》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作为这条诗歌脉络上生长出来的两颗硕果,具有历久弥香的文学艺术价值。且二者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同时也各具特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异同及二者关系(一)二者之同: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2022-11-08

  • 汉乐府成就“本在性”价值的几点思考
    要从一开始就对汉乐府成就的归属关系表明一个基本的态度。在前人丰富的研究文献中,关于汉乐府的成就,其对文学、音乐学、戏剧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的意义,还有其在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的意义,都曾有所涉猎,因此而形成的成果和价值,不可谓之不丰厚。但是,凡此林林总总,笔者多年来总觉得其存在一项比较明显的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具有旗帜鲜明的针对性的关于汉乐府成就“本在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众多的研究,大都是一般性地把关注焦点瞄准了文本本体,基于特定的各取所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09

  • 试析汉乐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谢红摘 要:“汉乐府”诗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诗中从服饰外貌、内在情感、生活生产情况等方面来刻画、描绘这些女性形象,从这些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其形象,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构建出汉代女子的生活面貌图景,从中感受她们的情感和生活。关键词:汉乐府;女性;形象“汉乐府民歌是一面镜子,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心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汉代人的生活画面。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人物是汉代社会整体女性的一个缩影,这些女性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1]

    北方文学 2020年18期2020-11-18

  • 《诗经》叙事诗与汉乐府叙事诗的比较
    真正成熟起来,汉乐府诗歌正是叙事诗集中发展的一个契机。汉乐府叙事诗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叙述,且有意识地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不仅为以后的叙事诗,同时也为后世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样式的发展和成熟,积累了创作技巧、题材内容等方面的经验。关于《诗经》叙事诗与汉乐府叙事诗的比较,在内容上,《诗经》叙事诗对现实的反映比较广泛,汉乐府叙事诗则对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有较为深入的描写。《诗经》、汉乐府叙事诗的题材有许多重叠部分,但大小雅中的史诗、游仙诗则分别是《诗经》和汉乐府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2020-06-29

  •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
    汉乐府研究是古典诗歌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从汉乐府研究中体现出来的诗歌创作观和发展观也可以折射出中国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嬗变与转型。当前,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漢乐府,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独立的学术使命和意义,而且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汉乐府的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对诗歌文本的赏析和研究上,很少有人关注学术史的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尊重古人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06-28

  • 论《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描写了采桑女罗敷拒绝使君调戏并夸耀自己丈夫的故事。《陌上桑》所塑造的罗敷形象美丽坚贞、机智勇敢,富于艺术魅力。关键词:《陌上桑》;汉乐府;罗敷《陌上桑》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属《相和歌辞》,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所谓“乐府”,原是汉武帝时期朝廷设立的一种音乐机构,负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被采集来的诗歌会配上乐谱以供演唱。《陌上桑》就是这种被采集来的

    科学大众 2020年3期2020-06-01

  •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梳理了大量汉乐府文献资料,主要从汉乐府考源、汉乐府的音乐性、汉乐府的分类和编集以及汉乐府的特质四个方面作了系統的研究分析。第一编分为五章,主要考察了“乐府”这一名词、乐府机构、乐府诗的起源及演变,并详细阐明了这种演变发生的原因。作者在综合前人说法

    语文建设·上 2020年2期2020-05-30

  •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梳理了大量汉乐府文献资料,主要从汉乐府考源、汉乐府的音乐性、汉乐府的分类和编集以及汉乐府的特质四个方面作了系統的研究分析。第一编分为五章,主要考察了“乐府”这一名词、乐府机构、乐府诗的起源及演变,并详细阐明了这种演变发生的原因。作者在综合前人说法

    语文建设 2020年2期2020-03-20

  • 基于汉乐府《上山采蘼芜》有关思考
    张晶晶摘要:汉乐府《上山采蘼芜》是以东汉时期为背景,所讲述的内容不是劳动妇女指责丈夫喜新厌旧的行为,而是离异的无奈,对封建传统婚姻的批判。本文从思想情感方面对这首乐府诗进行简要探讨。关键词:汉乐府;思考;上山采蘼芜历年很多的评论家重视喜欢将《上山采蘼芜》这首诗与《诗经》中的一些诗词进行比较大多人认为该首诗写的是弃妇的哀愁与怨恨,是控诉丈夫的一首诗,还有的人认为诗中女主人公的遭遇是丈夫造成的……然而,若是细细品读这首诗,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所表达的情感不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3-08

  • 现实的绝望和精神的觉醒 ——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中的人生困境与意识突破
    266100)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灿烂篇章,“乐府之丰富了汉代诗歌,简直是使荒漠变成了花园”[1],它也以其饱满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两汉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一、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汉乐府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汉书·艺文志》提出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即是说汉乐府都是创作者感于现实中的悲与欢,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而创作出来的。在汉乐府中,有一类以苦难之家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和《十五从军征》等,就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2-25

  • 汉乐府中灵动飘逸的爱情观探析
    7000)1 汉乐府简介叙事诗是汉乐府的主要体裁,也是当时一种全新的诗体。 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中,汉乐府也属于古典诗歌的一种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杂言体和五言体的发源所在。 汉乐府的很多诗都反映论当时社会的常见问题,其中反映家庭关系的诗歌则成为其精华所在。 这些诗歌同时也体现了汉代社会意识的变化,无论是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其爱情观也都有明显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爱情故事的表述手法十分灵动飘逸,将男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角色的情感、思想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1期2020-01-02

  • 初唐四杰对汉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1 初唐四杰对汉乐府诗的继承1.1 初唐四杰对汉乐府题材的继承(1)战争题材。四杰诗歌对汉乐府题材继承的第一个方面就属战争题材。汉乐府诗歌中一首《战城南》是最具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的诗歌。四杰除王勃外,都创作了不少的边塞诗, 也表现了诗人们从戎入幕, 效力边关,博取功名的野心抱负。有的描绘战事激烈的,如卢照邻《战城南》:“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有的是杨炯《战城南》:“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有的抒发征夫思亲怀乡,如骆宾王的《夕次蒲类津》和卢照邻的《关山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7期2019-12-26

  • 汉乐府用筝之辩析
    廷音乐机构——汉乐府之中,例如:“秦筝在汉乐府中的雄踞地位是可以肯定的。”[1](P29)“笔者从各方面考证,认为汉乐府有筝在应用。”[2](P18)“汉代筝乐发展的一部分情况在汉乐府中也能够得以体现……这就更加确定筝在乐府的乐队之中是有一席之地的。”[3](P13)然而在正史对于西汉宫廷乐器的记载中却没有发现筝用于汉乐府的身影。《汉书·礼乐志》载:“其罢乐府官。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钟工、磬工、箫工员各一人……大凡八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12-26

  • 汉乐府民歌音乐性探微
    着密切的关系。汉乐府民歌是乐府诗的代表,它以杂言为主加以整齐的句式并配乐歌唱,呈现出一种音韵谐婉,诗乐结合的独特美感。汉乐府民歌有着明显的音乐性特征,其曲调变化对歌辞的创作影响很大,历来研究少有涉及音乐性与乐府文学的联系,本文试从汉乐府民歌的音乐性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分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乐府文学的特性。一、追根溯源:汉乐府民歌的产生汉乐府民歌是我国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体式,它与两汉音乐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富强繁荣,武帝遂效仿周朝采诗之例,

    黄河之声 2019年19期2019-12-16

  • 汉乐府看汉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
    摘  要:汉乐府民歌作为汉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真实地记录了 汉代社会的风貌。其中有关女性题材的作品诸多,标志着中国文化开始理性地审视女性,力图通过文学反应她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开始对女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性的思考。研究女性文学,汉乐府民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文本。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从各个学科、各个角度沿着人的生命发展路线研究了各类女性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2019-11-01

  • “古诗新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词:新学堂歌;汉乐府;实践一、教学目的:1.初步感受江南采莲的风俗文化。2.能够完整且准确演唱歌曲。3.学习歌曲所涉及到的乐理知识。4.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及意境来加上合适的肢体动作。5.初步了解“新学堂歌”的概念及作曲家谷建芬。二、教学重点: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三、教学难点:对于歌曲伴奏特点的探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PPT、钢琴五、教学过程1.导课。师:孩子们,每到夏秋之交,莲花落尽,莲子成熟之时,江南一带的姑娘们便乘着小舟出发了,她们要去做什么呢?(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2019-03-08

  • 《二十四诗品》与品诗
    有的诗歌。以两汉乐府诗为例,则具体体现在真、直、奇、自然四个方面。这是作诗的技巧,也是品诗的方法。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品诗;汉乐府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绝美艺术品。它由二十四首小诗构成,篇目依次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这些小诗,不仅成为后世文人进行诗歌创作的理论参照,而且对鉴赏诗歌也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仔细阅读文本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11期2018-11-30

  • 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
    要: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建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建安诗歌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些许汉乐府民歌的影子,但是建安文人并没有很多对汉乐府民歌的喜爱和亲切感。但是无论是建安诗歌,还是汉乐府,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从不缺乏有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本文就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的比较略谈。关键词:建安诗歌;汉乐府;比较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安时期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建安时期的“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2018-11-20

  • 汉乐府生死观研究
    摘 要: 依据汉乐府好生恶死的态度,本文从对生的极度渴望和对死的异常厌恶两个方面对汉乐府的生死观进行研究。对生的极度渴望主要通过游仙和求药的方式使得自己的寿命延长体现出来;对死的异常厌恶通过在日常生活和战争中竭力避免死亡的现象体现出来。生的极度渴望思想是在谶纬之风的盛行、统治者的求生欲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竭力避死,却依旧无法避免死亡时,人们采取及时行乐和建功立业两种方式应对。关键词: 汉乐府 生死观 求生 避死生死观是对生命和死亡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翻开

    文教资料 2018年15期2018-10-19

  • 简述汉乐府厌战诗歌对《诗经》厌战诗的思想继承与发展
    刘晶晶摘 要:汉乐府诗歌与《诗经》中都有着大量的厌战诗,本文便在这一角度,运用对比和联系的研究方法,在继承与发展两个大的方面详细分析汉乐府厌战诗思想与《诗经》厌战诗思想的异同,在对比中一探二者的思想联系。汉乐府厌战诗在思想上与《诗经》厌战诗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具体表现思想的形式和主旨上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诗经》的形式更固定化,大多以四言为主,而汉乐府诗歌则在形式上更自由;《诗经》的主旨更大程度是揭露反映战争的残酷,汉乐府诗歌则在揭露的现实的基础上,表达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2018-06-23

  • 汉乐府与魏晋文人乐府叙事之比较
    王传秀摘要:汉乐府与魏晋丈人乐府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汉乐府以片段化的呈现手法展示事件的某些片断、场景、细节,对所表现的事不做全面的叙述。魏晋文人乐府的叙事手法则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情节、细节刻画,而是以抽象、大轮廓的方式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注重描写整个历史过程,场面宏大,气势充沛。关键词:汉乐府;魏晋丈人乐府;呈现方式汉乐府诗比较明显的叙事特征是事情的叙述具有片段性。张永鑫《汉乐府研究》论道:“(汉乐府)往往对所要表现的事件不作全面的有头有尾的叙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2018-05-04

  • 汉乐府诗歌对女性命运的观照
    艺文志》曾叙述汉乐府诗歌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诗歌具有深刻的民间性,其中也较为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女性的生活状况。笔者从汉代女性的总体风貌出发,分析汉乐府诗歌中所呈现的女性命运的几种类型,并从分析中探讨当时女性命运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关键词:汉乐府;女性;命运一、引言乐府初设于秦,在汉朝重新设立,是专门管理和演习乐舞的机构,在汉代政府组织中起着重要作用。两汉乐府诗是汉代文化的重

    青年时代 2018年7期2018-04-25

  • 《诗经》与汉乐府中战争诗的比较研究
    1)《诗经》与汉乐府都是古代民歌的集锦,它们深切地反映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战争同样也是古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产生了为数并不少的“战争诗”。无论是周天子为统一而进行的征战,还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进攻的兼并之战,无论是汉王朝和匈奴的多年对抗,还是汉末的军阀割据,在《诗经》和汉乐府中都有相应的反映。同时由于战争这个特殊的生活形式,战争诗也就体现出复杂多重态度,或歌颂天子、诸侯的武功,或对其他少数民族侵掠表达愤恨,体现出爱国之情;当然也由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2018-04-01

  • 汉乐府》视角下汉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影响研究
    的职业。三、《汉乐府》所反映丝绸之路开通后汉代社会的变化《汉乐府》是汉武帝设置的音乐机构“乐府”从民间所采集到的汉代民歌。一为配乐谱唱;二为从民歌中了解民情。《汉乐府》中的各地民歌十分真实地记录了这种丝路经济贸易发展后,汉代社会与家庭经济变化及其影响到社会观念。我们以四首《汉乐府》民歌说明情况。第一首《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容颜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7

  • 汉乐府中女性文学的意义
    110136)汉乐府对于当时社会女子们典型群像的刻画,创造出了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女性文学。汉乐府中的女性文化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女性生活的风貌,具有历史上的借鉴意义;诗歌中女性们的遭遇、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对我们今天仍旧具有很多启示,有着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另外,汉乐府中塑造女性形象的手法、所塑造的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文人学者们提供了很多可供研究和借鉴的经典,具有对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意义。一、对历史的借鉴意义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2018-02-22

  • 浅谈李延年对汉乐府机构的贡献
    李小虎摘要:西汉乐府机构的音乐家李延年不但能歌善舞,而且长于音乐创作,具有高超的作曲才能,在汉乐府音乐的创新发展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吸收外来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对民间音乐重新做了搜集和整理;创新雅乐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关键词:李延年 汉乐府 创新 贡献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019-03汉承秦制,乐府继续发展,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时任协律都尉的李延年在汉乐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

    艺术评鉴 2017年4期2017-05-17

  • 《诗经》与汉乐府诗中弃妇形象之比较
    经》之弃妇诗与汉乐府弃妇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從弃妇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恋爱的方式和被弃的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到后汉,中国古代弃妇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中的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以《诗经·氓》与《孔雀东南飞》为例,将《诗经》时代和汉乐府时代诗歌中的弃妇形象作比,使读者了解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中最不幸的部分——弃妇的生活感受,洞察当时的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体会上古时代女子的整体风貌和美德以及婚姻给她们带来的悲哀。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1期2017-04-18

  • 初唐的汉乐府接受
    000)初唐的汉乐府接受唐会霞,高春民(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汉乐府接受史上成果非常显著的时期。初唐的汉乐府接受为盛唐、中唐和晚唐的汉乐府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唐的文人和学者们接受汉乐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创作中引用、借鉴和模拟;二是在类书中的收录、记载和其他类型的研究批评等。这些接受行为极大地促进了汉乐府的经典化,它们的接受成果成为汉乐府接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初唐;汉乐府;接受汉代和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2-10

  • 出土文物与汉乐府《秋胡行》古辞考
     陈文华摘要:汉乐府《秋胡行》属相和歌清调六曲中的第六曲,古辞已失。汉代流传的“秋胡戏妻”故事以及汉代画像石“秋胡戏妻”画像等一系列文物的出土使我们考察《秋胡行》古辞的本来面目成为可能。1993年江苏东海尹湾汉墓编号为13号的木牍上记载的书目《列女傅》应该是刘向编撰《列女传》的重要取材之一,其中“鲁秋洁妇”故事,应是《秋胡行》演唱的记录。古辞《秋胡行》的歌辞考察对汉乐府歌辞留存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出土文物;汉乐府;《秋胡行》古辞中图分类号:120

    江汉论坛 2016年4期2016-12-09

  • 汉乐府诗对北朝民歌的影响
    摘 要:两汉乐府诗对于后世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承于诗经,后启文人五言诗和唐诗宋词,对于南朝民歌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两汉乐府诗对北朝民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一下乐府诗歌对于北朝民歌的影响。关键词:汉乐府;北朝民歌;影响作者简介:乌亮(1989-),女,蒙古族,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乐府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史记》《汉书》对汉乐府的接受
    记》《汉书》对汉乐府的接受唐会霞1,高春民2(1.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西北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27)摘要:《史记》与《汉书》是汉人为我国史传文学贡献的旷世巨著;汉乐府也是汉人奉献给我国诗歌史的经典作品。这两类不同的文学样式以接受与被接受的方式在它们的时代紧密交汇,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珍贵的乐府接受史。它是汉乐府接受史的最早成果,是汉乐府经典化历程中最辉煌的开端。两著接受汉乐府的方式,主要有收录汉乐府歌辞、记载汉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3期2016-07-26

  •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摘要:汉乐府是汉代民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其中妇女形象颇值得研究。从现存乐府作品看,汉代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美女、贞女和弃妇三大类。关键词:汉乐府 民歌 女性形象如果说《诗经》中的女性是坐在在宝座上,头顶自由奔放的王冠,脚下盛开的是野性的花束;那么汉乐府中的女性就是从王权的座位上狠狠摔下,匍匐在男权脚下的一根根野草,人人都说它坚强,但却脆弱易断、令人怜悯。汉乐府作品中可以看出女子应该“忠贞不二、从一而终”的道德主旋律。汉乐府民歌中

    文学教育 2016年9期2016-05-14

  • 汉乐府战争诗的情感倾向对《诗经》的发展
    :《诗经》和《汉乐府》都具有突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中的战争诗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战争的不同情感倾向通过战争诗表现出来。汉乐府战争诗的情感倾向对《诗经》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关键词:《诗经》 汉乐府 情感倾向《诗经》现存305篇,其中有八篇学界公认的战争诗,汉乐府现存45篇,其中表现战争的诗歌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篇。两者在情感倾向上自然有相承之处,但有明显的发展,体现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在精神的变化。一.《诗经》中战争诗的情感倾向对《诗经》中战争诗的

    文学教育 2016年9期2016-05-14

  • 浅谈汉乐府爱情诗中的痴情女子形象
    内容摘要:汉乐府的出现打破了汉初诗坛的沉寂。汉儒讲究男尊女卑,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沦为男性的附庸,然而她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熠熠光辉,是我们无法忽略的。自古女子多情痴,汉乐府的爱情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痴情女子形象。关键词:汉乐府 爱情诗 痴情女子形象《乐府诗集》作为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序》中曾说道:“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早就表现在《诗经》,但发展成为一个延续不断的,更丰富

    文学教育 2016年9期2016-05-14

  • 浅谈汉乐府爱情诗中的痴情女子形象
    郭梦佳浅谈汉乐府爱情诗中的痴情女子形象郭梦佳内容摘要:汉乐府的出现打破了汉初诗坛的沉寂。汉儒讲究男尊女卑,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沦为男性的附庸,然而她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熠熠光辉,是我们无法忽略的。自古女子多情痴,汉乐府的爱情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痴情女子形象。关键词:汉乐府爱情诗痴情女子形象《乐府诗集》作为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序》中曾说道:“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早就表现在《

    文学教育 2016年25期2016-04-03

  • 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杨霞浅析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杨霞内容摘要:汉乐府是汉代民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其中妇女形象颇值得研究。从现存乐府作品看,汉代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美女、贞女和弃妇三大类。关键词:汉乐府民歌女性形象如果说《诗经》中的女性是坐在在宝座上,头顶自由奔放的王冠,脚下盛开的是野性的花束;那么汉乐府中的女性就是从王权的座位上狠狠摔下,匍匐在男权脚下的一根根野草,人人都说它坚强,但却脆弱易断、令人怜悯。汉乐府作品中可以看出女子应该“忠贞不二、从一而

    文学教育 2016年25期2016-04-03

  • 汉乐府民歌中的“妇女形象”
    621000汉乐府民歌中的“妇女形象”王欣绵阳南山中学,四川绵阳621000在汉乐府民歌中,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当时的诗人以赞赏和同情的口吻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和重视之情,不仅展示出当时底层社会妇女的悲剧生活,还描写了女性追求自尊、反抗传统伦理观念的勇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本文主要针对汉乐府民歌中对妇女形象的塑造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汉乐府民歌;妇女形象;塑造在现存的40多首汉乐府民歌中,塑造了不少妇女形象,其中不乏很多优秀之作,而且众多的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2016-02-05

  • 乘着歌声的翅膀:乐府在汉代的传播
    播北京 赵明正汉乐府的传诗模式主要是乐传、口播和书记,叙事诗故事型的表演形式和文事结合的传播形式也有利于其流传。汉末以来汉乐府大量散佚,直到曹魏时期部分雅乐和乐府歌辞才得到恢复。汉乐府 传播场所 传诗模式汉代是乐府传播的黄金时期,作为音乐文学,它不仅以文本形式传播,而且借着歌声的翅膀走向宫廷、走向贵族、走向社会、走向礼典,带有表演形式的演唱和绘声绘色的说唱,成为汉乐府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汉乐府的传播场所第一,宫廷音乐机构“乐府”。汉乐府是如何被采集和保存下来

    名作欣赏 2015年31期2015-07-16

  • 汉乐府弃妇形象论析——兼与《诗经》弃妇形象比较
    650500)汉乐府弃妇形象论析——兼与《诗经》弃妇形象比较赵亚萍 (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弃妇题材的作品由来已久,早在《诗经》之中就有很多描写弃妇的诗作,弃妇诗可谓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品类。汉乐府中也有一些描写弃妇的作品。考察汉乐府中的弃妇形象,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环境下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认识汉乐府之弃妇形象的独特之处。关键词:汉乐府;弃妇诗;弃妇形象;《诗经》汉乐府中女性题材的作品占据着重要位置。故文章取汉乐府之弃妇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4-10

  • 论“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
    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杨中正(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汉末建安时期,迎来了乐府诗发展史上文人拟作的第一个高潮,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拟作对汉乐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他们还通过自身实践使汉乐府有了很大的发展。“三曹”乐府诗创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与这种批判地继承密不可分。“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句式篇幅、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三曹”;汉乐府;继承;发展建安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5期2015-03-17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研究综述
    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研究综述⊙赵 竹[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乐府游仙诗的形成、概念的界定、内容主旨、游仙模式及意象运用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将其作为游仙诗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笼统叙述,或者仅仅关注其某一方面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知网收录情况,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汉乐府游仙诗研究做一简要梳理,以求对后来者有所帮助。汉乐府游仙

    名作欣赏 2015年27期2015-03-15

  • 《古诗十九首》词语考论*
    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 苏李诗; 建安诗《古诗十九首》每首8句至20句不等,共254句1 270字。五言诗自产生至后世,其基本句型即是上二下三*《古诗十九首》中只有“出郭门直视”一句是上三下二。,其中三字节一般可再切分为一二或二一字节。在《古诗十九首》中,除上东门、王子乔等个别三字词外,三字节一般也可切分为两个词汇单位。这样,全部十九首诗一共可切分出约760个左右的字节或词汇单位,其中二字节与一字节的比例约为2∶1。切分出的一字节无疑都是单音词。但在《古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2-27

  • 论汉代的倡伎与诗歌
    妓;汉代诗歌;汉乐府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149-04先秦两汉时期,倡者有男有女,是对从事歌舞百戏之艺人的统称。伎者,是对专门从事歌舞女子的称呼。所以,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之前,倡伎主要是指从事歌舞表演的艺人,它与后代专指以出买色相和肉体的“娼妓”的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据相关文献记载,以倡和优为职业的艺人很早就出现了。《列女传》卷七载,夏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

    中州学刊 2014年11期2014-12-13

  • 汉乐府“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
    221116)汉乐府“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王 郑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汉代结束了春秋战国至秦以来的纷乱割据的局面,天下刚刚趋于太平,但战争的离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是不可磨灭的。在和平的环境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那样快乐顺利,如豪强贵族的压迫,游子的远离家乡,仕途的难入,官场的倾轧,都使人们对自己整个人生命运产生“悲”的情绪。在汉乐府中音乐与诗是紧密结合的,本文主要从汉代音乐中“尚悲”的音乐观,汉乐府民歌题材的尚悲性,来对汉乐府“以悲为美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2014-07-12

  • 清泉流过的花园
    摘 要】曹植对汉乐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影响了汉乐府。尽管曹植变汉乐府为抒情、高雅,但与汉乐府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主要从风调气息、铺成夸张、寓言诗及情感基调论述了曹植对汉乐府的继承。【关键词】汉乐府 曹植 继承萧涤非先生说“间尝求之吾国文学史,其足与子建后先辉映者,吾得二人焉,曰前有屈原,后有杜甫”。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歌成就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他的乐府诗更是精华中的奇葩。大多数人对曹植乐府诗的研究往往放在对其身世背景的阐释,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 2013年5期2013-08-12

  •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历史演变
    词:《诗经》;汉乐府;雅乐;清乐;燕乐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70-03何谓“诗”?《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咏言”。《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其意都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何谓“音乐”?《礼记·乐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予以解说:一是从自然哲学角度解说:“乐者,天地之和也。”认为音乐是天地自然和谐统一。二是从伦理学角度解说:“乐者,通伦理者也。”“乐

    文学界·人文 2010年8期2010-12-13

  • 汉乐府的女性描写看汉代审美文化特征
    灭的作用,这在汉乐府诗歌中有所反映。这些诗歌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等方面的描写,既折射出汉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层面。研究这些现象,对于了解汉代女性和汉代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汉乐府 女性描写 审美 文化每个时代,女性的衡量标准和流行风尚是各不相同的。如在《礼记·檀弓上》中记载夏代女性外貌美的风尚是:“夏后氏尚黑”。然而在东周时代,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对于女性的观照却是以白为美,《诗经》的女性描写贯穿了这种审美意识。如《诗经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2009-10-28

  •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单朝辉摘要: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均塑造了一批真实感人、光彩熠熠的女性形象,形成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世界,成为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必须涉及的领域。两个别样的女性世界。有着共同时代的世态人情、社会价值、文学观念在她们身上的投影,也有诸多细微的差异。她们生活的世界是建筑在民间尘世中的有着人生种种苦乐酸甜的现实社会。本文作者试图通过比较两个女性形象的相同和差异,揭示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深层审美底蕴。关键词: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女性形象诗歌发展到汉代,出现了汉乐府诗歌

    文教资料 2009年19期2009-08-31

  • 论六朝文人故事乐府
    功能;文人化;汉乐府摘要:六朝文人故事乐府,是指六朝时期的文人袭用乐府旧调、依据乐题本事而创作的故事体乐府诗作。与两汉时期来自民间的故事乐府不同,六朝文人故事乐府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题材的拟古和叙事风格的雅化;二是艺术手法日益精湛,体现为句式的整饬、声律的和谐、隶事用典等,从而使故事乐府完成了从朴质的民间创作到文人化的转变;三是具有较强的愉悦功能,一些诗作本身已具有可以演唱的特点。中图分类号:12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期2009-07-31

  • 魏晋南北朝汉乐府研究窥貌
    谢 丹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一株奇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汉乐府民歌,相对于我国其他封建朝代而言相当落寞的汉代诗坛才不至于显得格外冷清。各时代有各时代的文学特征。汉代是宗经的时代,文学此一时期还处于经学的附庸,并未得到独立。文人以文学创作为事业在此一时期是难以想象的事。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诗歌总集《诗三百》也要冠以“经”之名与实施教化之功用才能得到广泛教授。汉乐府民歌就盛行于此一时期,它也是民间的产物。不过与《诗经》一样,汉乐府也是首先被赋

    山花 2009年22期200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