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

  • 浅析媒体报道与粤剧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
    80)一、引 言粤剧是岭南艺术的瑰宝,自明朝中叶诞生以来,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坎坷、复兴、式微。2006年,粤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粤剧又称“广东大戏”,以粤语方言演唱,受众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这里有众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如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不论是1959年6月21日甄羽在《羊城晚报·花地》发表的《埋葬“生圣人”》掀起了当年度有关粤剧“生圣人”的大讨论,还是2013年12月8日粤

    今传媒 2023年12期2024-01-17

  • 从起源与发展看当代广西粤剧沿革
    ■吴迪广西粤剧是广东粤剧的一大分支,是具有代表性的广西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广西粤剧在音乐唱腔、乐队伴奏、舞台表演、表演场所等方面与广东粤剧大致相同,广西粤剧保留了传统粤剧的表演艺术和音乐唱腔,在发展过程中与民族特色音乐元素、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一、广西粤剧的起源粤剧盛行于两广方言地区,是岭南地区最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学者们对于广西粤剧起源于何时何地产生了诸多争论,笔者总结相关研究结果后得出结论:广西粤剧与广东粤剧一脉相承

    剧影月报 2023年4期2023-12-18

  • 广西粤剧:姓“桂”,还是姓“粤”?
    ]民国以来的广西粤剧批评,大致经历了自发、自觉、挫折、自信四个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广西粤剧批评从一开始的“偏于属于广东的粤剧在广西流布的批评”,发展为“关于广西的粤剧批评”,进而发展为“阐说广西粤剧艺术的价值特色,让广西粤剧彰显姓‘桂属性的批评”。目前,这种阐说与彰显的工作才刚刚启动,尚需广西粤剧批评界勠力同心,继往开来。总之,在当时,粤剧批评并不是广西戏剧批评的主流,专论文章甚少,大部分评点都是出于市场宣传的需要而夹杂在广告中出现的,自发而为的特点鲜

    歌海 2023年3期2023-07-29

  • 浅谈羊城粤剧节对中小学生粤剧传承的影响
    吕华昭粤剧总是以千姿百态、今古排场、老调新声,环绕在我们的真实生活里,植入人民群众的心坎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新流行元素的出现,粤剧这种曾经辉煌的传统艺术已经慢慢沉没在过去的时光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粤剧需要传承,引起人们重新思考传统的真实意义。羊城粤剧节(原名“羊城国际粤剧节”)自1990年开始举办,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粤剧文化交流品牌。粤剧节倾向于粤剧传统剧目的展示,粤剧文化底蕴更深厚,再加上不断的创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期2023-05-31

  • Yueju Opera粤剧
    许展坚A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a long history, Yueju operapresents an artistic feast(艺术盛宴)to people in the new era.During the Ming Dynasty, opera was popular in Guangzhou, with foreignperformers on stage freque

    疯狂英语·初中版 2023年2期2023-03-16

  • 趣味·粤剧
    ◎ 李 柔我对粤剧的喜爱,源于我婶婶。婶婶是粤剧团的演员,我从小就接触粤剧,常常听红线女的《荔枝颂》,渐渐地喜欢上了粤剧,也因此对粤剧文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我喜欢粤剧,喜欢舞台上的粤剧演员,喜欢花旦那优美的台风、婉约动听的唱腔、灵活轻巧的身姿,那一举一动让我如痴如醉。粤剧,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幻想有一天我可以站上那个大舞台,穿起戏服,化好浓妆,只等待铿锵的奏乐踏出那一步,面对台下满座的观众。这样,仿佛不只是为了一次演出,而是完成一个心愿

    湛江文学 2022年8期2022-11-14

  • 粤剧进高校的实践探索
    530000)粤剧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粤剧也被很多国际上的人认可,并将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粤剧的影响力,政府、高校以及业内人员都作出了极大付出,尤其是广东一带,更是将粤剧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粤剧在高校中的渗透,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粤剧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也让粤剧观众老龄化的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因此,无论是对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对粤剧业内人员而言,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2022-11-13

  •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粤剧译介在海外的传播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瑰宝,在广东、广西两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广为流传。粤剧译介是粤剧在海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海外受众的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海外受众对粤剧的理解和接受与国内受众存在差异,因此,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粤剧译介在海外传播中如何进行“文化顺应”,如何克服文化障碍,有助于粤剧在海外受众中的传播与交流,从而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文化生态理论与粤剧译介文化生态学来源于生态学,最早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Julian H.St

    戏剧之家 2022年9期2022-11-12

  •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评介
    近年来,粤剧界最值得关注的活动就是粤剧传统例戏、传统排场的复排。2017 年,由佛山粤剧传习所牵头复排的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集合了粤剧全行之力,聚集了粤剧界当红“大老倌”,可谓粤剧界盛事。与此同时,香港的知名粤剧演员如陈好逑、尤声普、阮兆辉、罗家英等人修复排演了《辩才释妖》《高平关取级》《武松》等一系列排场戏。一时间,粤剧古老排场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戏迷在看惯了广州方言粤剧之后,也开始欣赏古腔官话粤剧之美。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点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9-23

  •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陈德贤粤剧悠扬,四海传唱。粤剧传到了海外,粤剧让我们沐浴着文化的暖阳。Since I was a child, I have been connected with Cantonese Opera a lot. Nevertheless, I refused to listen to it firstly because it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popular music. Thankfully, due to my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2年5期2022-04-29

  • 私伙局与粤剧社区传承
    表作名录①以来,粤剧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而持久的关注,粤剧保护已成为粤剧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考虑到当代粤剧在城市剧院和乡村祭祀场所演出情况的日趋分化,考虑到粤剧作为地方级、国家级和人类“非遗”的重要意义,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就粤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②。这些讨论,与20 世纪80 年代学术界有关我国戏曲发展兴亡的大讨论十分相似,聚焦在制约粤剧传承发展的要素上。是粤剧的剧本、导演、演员、表演技艺等内部要素在决定粤剧的兴亡?还是粤剧政策、观众、民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07

  • 解析导演视角下粤剧改革发展策略
    文化传承的重视。粤剧作为古老的传统艺术,内部包含着非常多的文化元素,但是由于粤剧的表现形式与当前大众的审美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学习粤剧的人逐渐减少,如果任由此种情况继续发展,粤剧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大众所遗忘,当前需要做好粤剧传承工作,在粤剧中增加现代元素,保证粤剧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内部结构体系而焕发生机,确保粤剧良好地传承下去。一、粤剧的起源粤剧起源于南戏,常被大众称为广东大戏或是大戏,以表演形式存在,粤剧出现在广西、广东等地区,粤剧流行的区域使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2021-12-02

  • 改编粤剧电影、促进粤剧文化传承
    摘要:粤剧电影是二十世纪初起源发展于香港的一种集粤剧与电影一体的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薛觉先主演的第一部有声粤剧电影《白金龙》开始,粤剧电影广泛占据各大电影市场,传播海内外。1粤剧电影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剧目内容迅速地获得大批观众的喜爱,粤剧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进行改良以适应市场。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粤剧电影仍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着粤剧的发展。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新兴艺术层出不穷,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粤剧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2021-11-01

  • 改编粤剧电影、促进粤剧文化传承
    摘要:粤剧电影是二十世纪初起源发展于香港的一种集粤剧与电影一体的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薛觉先主演的第一部有声粤剧电影《白金龙》开始,粤剧电影广泛占据各大电影市场,传播海内外。1粤剧电影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剧目内容迅速地获得大批观众的喜爱,粤剧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进行改良以适应市场。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粤剧电影仍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着粤剧的发展。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新兴艺术层出不穷,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粤剧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2021-10-12

  • SINGING THE CHANGES
    orYueju(粤剧).Based on a seven-year-old work of the Guangdong Cantonese opera troupe, the film version of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Loveis coproduced by Zhujiang Film Group and the troupe, in efforts to broaden the opera’s audie

    汉语世界 2021年4期2021-08-27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邑粤剧文化I P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电影艺术家胡蝶,粤剧艺术家红线女……他们不仅以其创造性的文艺硕果为博大悠久的华夏文明增光添彩,也用他们的心血滋润了江门侨乡的文艺沃土,哺育了一大批归国后起的文艺人才,从而使江门五邑的文艺园地永葆春色,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江门五邑各种形式的群众文艺活动,进行了多次跨地区和跨国门的文艺演出及文化交流,创作了一大批在全省以至全国和海外都有影响的佳作,为推动江门五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五邑粤剧文化简介(一)粤剧生态粤剧如今有二十多个流派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4-08

  • 趣味·粤剧
    李柔我对粤剧的喜爱,源于我婶婶。婶婶是粤剧团的演员,因此我从小就接触粤剧,常常听红线女的《荔枝颂》,也由此对粤剧文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我喜欢粤剧,喜欢舞台上的粤剧演员,喜欢花旦那美丽的扮相、婉转的唱腔、灵巧的身姿,举手投足间无不让我如痴如醉。粤剧,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站上那个大舞台,穿上戏服,美美地化好装,在铿锵的乐曲中为台下的观众带来艺术享受。这不只是为了表演,也是完成一个心愿。每逢假期,我都会随婶婶到剧团。晚上演出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2期2021-04-06

  • 佛山粤剧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广州工商学院佛山粤剧是佛山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佛山粤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梳理佛山粤剧的艺术源流,讨论和分析佛山粤剧当前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探索其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对于佛山繁荣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导向型名城有积极意义和指导价值。粤剧,起源于南戏,又称大戏或广东大戏。明朝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出现在广东、广西地区。粤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结合了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戏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2021-03-08

  • 当代粤剧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模式创新探索
    婕 华南理工大学粤剧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何在当代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文章认为粤剧可以采用与大众流行文化相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实地展出、巧妙融入校园教育之中等方式进行推广与传承。在此基础上,未来粤剧文化还可以探索更多的方式寻求发展,力图在当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蓬勃生长。粤剧,又被称为广东大戏、广府戏。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充分吸收了广东音乐、广绣等地方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2021-03-08

  • 粤剧文化进校园”浅谈
    小榄镇联丰小学)粤剧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它根植于中华大地,产生于历史,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粤剧文化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容,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也深深的融入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为基础,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走向。把粤剧文化纳入教学课程之中,并加大宣传作用,提高文化影响力,是发展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以及丰富学校的办学文化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

    黄河之声 2020年11期2020-12-06

  •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张健聘摘要;粤剧表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促进粤剧在娱乐产业异彩纷呈的现代化表演娱乐圈中持续发展与创新,需要关注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促进粤剧表演的精髓传承以及创新,在粤剧表演中注入时代内涵,赋予粤剧表演艺创新的发展的意义,帮助粤剧表演真正适应人们的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粤剧表演,促进粤剧表演的时代性发展。本文就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粤剧表演时代性的探讨进行了简单阐述。关键词:粤剧表演;时代性引言发展粤剧表演需要多方共同关注如何传承粤剧

    下一代 2019年4期2019-09-10

  • 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筑保护堤坝 扬粤韵悠长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是广东最大的艺术剧种。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粤剧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历史上曾与京剧联袂打造了“南有薛马争雄,北有梅程争辉”的黄金时代。2009年,粤剧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作为大湾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粤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迎来最好的机遇和最具期

    大社会 2019年7期2019-09-10

  • 香港粤剧传承:小小少年“梨园梦”
    树街33号,声辉粤剧推广协会排练室里,经典“红白脸”妆容、粉色镶珠头饰、华丽戏服,映入眼帘。12歲的利文喆和13岁的陆瑞徽,一人演周瑜,一人饰小乔,举手投足有板有眼,将粤剧折子戏《艳曲醉周郎》演绎得流畅自然。“他们是天生的粤剧演员!”79岁的粤剧名伶杨剑华在一旁观看,眼里满是欣慰。粤剧又称“广东大戏”,表演技艺包括“唱做念打”,即唱功、身段、台词、武打,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等地区。2009年,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小康 2019年20期2019-07-19

  • 试论粤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粤剧艺术博物馆调研,考察了博物馆的园林式建筑和粤剧艺术展览,并与粤剧票友们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笔者有幸向总书记当面汇报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总书记对粤剧艺术的关心,不仅让广大粤剧票友倍感激动,让粤剧表演艺术家们深受鼓舞,也让包括笔者在内的从事粤剧艺术保护传承的文博人员充满信心和力量。粤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其相关的一些实物,比如剧本、戏单、戏服、道具以及粤剧题材的建筑装饰和器物用具等又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

    岭南文史 2019年1期2019-06-20

  • 关于粤剧表演艺术的与时俱进探微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粤剧院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粤剧表演艺术作为我国人民的文化瑰宝,需要被重点保护。近年来,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使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播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使粤剧表演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深入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一、粤剧表演艺术发展的现状分析粤剧表演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历史打击,包括明末至清代中叶、“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但是,粤剧表演艺术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至今,

    艺术家 2019年3期2019-01-12

  • 粤剧传统的继承和艺术创造探析
    黄春强(广东粤剧院 广东 广州 510080)粤剧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地方剧种,其题材通常选自于现实的真实生活,这就使粤剧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很多迎合文化潮流的艺术形式给粤剧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然而,作为传统艺术中的瑰宝,粤剧的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下去,要不断创造新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感染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一、粤剧传统继承与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对于粤剧而言,其传统艺术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2018-11-15

  • 当代粤剧创新的实践与反思
    528200)粤剧源自南戏,又称为“广东大戏”,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有高、昆牌子,民谣说唱,小曲杂调,主要盛行于粤港澳、广西、东南亚和欧美等粤人集聚区。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2006年申报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粤剧又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剧。粤剧传承发展两百多年的历史,正是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艺术品种优点的过程。它的博采众长、兼容并收,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特点,使其不断保持活力。

    大众文艺 2018年14期2018-07-14

  • 基于导演艺术走向分析粤剧的改革与发展
    □季华升 佛山粤剧传习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去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其中便包括粤剧,但是很多传统的粤剧,并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其本质原因在于粤剧的传统形式与其他剧种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目光也在发生变化。如果导演对传统的粤剧形式不进行丝毫的创新,必然会阻碍粤剧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粤剧也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对于不同的粤剧作品,都会做出相应的要求,如果存在一

    艺术家 2018年12期2018-01-25

  • 引入戏剧教育: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学生发展
    马颖怡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揉合唱作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是最具有岭南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粤剧不仅涵盖了音乐创作和舞美设计,更有独特方言展示和历史场景。但进入21世纪后,在互联网和电视等新媒体影响下,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和欣赏水平呈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对粤剧等地方戏剧的兴趣越来越低。古老的粤剧面临着诸多困惑,无论是表演方式还是欣赏方式都急需提升,否则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何让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粤剧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2017-09-26

  • 传承国粹粤剧 培育传统文化
    村粤乐社是曹三村粤剧爱好者自发成立的基层社会组织。粤乐社成立至今已有14年之久,目前有侣名成员,其中设有社长1人,副会长1人。近年来,粤乐社通过开展粤剧下乡表演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新鲜血液,努力营造浓厚的粤剧学习氛围,不断扩大粤剧的普及面,在传承粤剧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回忆起14年来走过的历程,粤乐社社长邓福华激动地说道:“粤乐社能走到今天实在不容易,它的发展壮大倾注了许多粤剧爱好者的心血,我们肩负的是发扬粤剧文化的重任,无论多艰难我都一定会把它传承

    社会与公益 2017年8期2017-05-30

  • 戏曲走进校园,传承钦州精粹文化
    钦州市子材小学的粤剧教室里,女生们面带微笑,翘起兰花指轻拿团扇,步履轻柔姿势优雅。而教室后面的男生们则在练习耍花枪,整个教室沉浸在古典戏曲的氛围之中。子材小学的粤剧班是在2014年春季学期成立的,是钦州市唯一一个挂牌的儿童粤剧团。每周五下午开设一节兴趣粤剧课,课程包含粤剧身段、粤剧唱腔和粤剧排场等。正是因為学习了粤剧,同学们才更了解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已经学习了两年粤剧的梁法榕同学说的那样:“只有了解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本刊综合采

    学苑创造·B版 2017年1期2017-02-21

  • 戏曲走进校园,传承钦州精粹文化
    钦州市子材小学的粤剧教室里,女生们面带微笑,翘起兰花指轻拿团扇,步履轻柔姿势优雅。而教室后面的男生们则在练习耍花枪,整个教室沉浸在古典戏曲的氛围之中。子材小学的粤剧班是在2014年春季学期成立的,是钦州市唯一一个挂牌的儿童粤剧团。每周五下午开设一节兴趣粤剧课,课程包含粤剧身段、粤剧唱腔和粤剧排场等。正是因為学习了粤剧,同学们才更了解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已经学习了两年粤剧的梁法榕同学说的那样:“只有了解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本刊综合采

    学苑创造·B版 2017年1期2017-02-21

  •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艺术的机遇与挑战 ——以广东粤剧为例
    程梁茵一、粤剧的概况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最初在广州、佛山一带兴起,在结合广东本地特色民间曲调的同时,吸取昆山腔、秦腔、徽班等不同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具有独特地域审美风格、深受粤语方言区民众喜爱的戏曲。粤剧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保留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

    非遗传承研究 2017年4期2017-01-27

  • 基于数字技术之下的粤剧传播形态探析
    于数字技术之下的粤剧传播形态探析郑 敏(星海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的会议上提出,中国人们要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注意两个“创”字,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将以当前国家政治文化的形势为背景,对粤剧在数字技术之下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播形态进行分析。互联网;时代;粤剧;传承形态;传统文化一、粤剧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一)粤剧发展历程概述21世纪,党的“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2017-01-24

  •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06)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刘大坚 (星海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广东 广州 510006)中国历史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逐渐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文化。以粤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尤其是粤剧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以其坚实的历史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受到人们的普遍热爱。但是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普遍较低,只有部分老年人对粤剧还比较钟爱。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对粤剧进行传承和保护,这种传统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领域将面临着失传的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2016-10-17

  • 审视粤剧
    郑艳芬摘 要:粤剧被称为“南国红豆”,在我国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清代粤剧曾经繁盛一时,时至今日,粤剧也有一定的地位,广东地区邻里乡亲都喜欢看粤剧,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传统。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娱乐项目也陡然增多,粤剧的受欢迎度受到威胁。如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继续保持粤剧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我们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粤剧;现代经济;生存;发展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综合体,[1]粤剧是戏曲的一种,它综合了弋阳腔、龙舟、南音等多种戏曲形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2016-07-06

  •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
    关键作用。本文以粤剧为例,从青年观众和青年从业人员两方面分析粤剧的传承现状,并探究其原因及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地方戏剧;市场营销;粤剧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71-01地域文化的差异促使了中国各地方戏剧在充分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同时,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戏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地方戏剧发展状况普遍堪忧:剧团生存艰难、创作表演人才流失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 ——以粤剧为例
    传承探究 ——以粤剧为例谢敏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 要】青少年作为地方戏剧传承的核心受众之一,对地方戏剧的永续传承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粤剧为例,从青年观众和青年从业人员两方面分析粤剧的传承现状,并探究其原因及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地方戏剧;市场营销;粤剧地域文化的差异促使了中国各地方戏剧在充分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同时,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戏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广州市南海中学粤剧教学特色及问题
    )广州市南海中学粤剧教学特色及问题王 羽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510000)广州市南海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西关,有着深厚的本地文化积淀,使得粤剧粤曲世代相传。该校拥有丰富的校外资源、深厚的校内基础以及彰显的特色品牌。学校开展粤剧特色教育工作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6年开办校粤剧社,有粤剧特长生的加入以及外聘的专家团,2011年自编校本教材并进行粤剧课教学,2014年开展的粤韵操更加丰富该校的粤剧文化氛围。本文介绍和探讨该校在粤剧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2015-07-12

  • 粤剧伴奏教学探析 ——以广东粤剧学校为例
    510006)粤剧伴奏教学探析 ——以广东粤剧学校为例李蓉(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粤剧伴奏是粤剧表演艺术中用于衬托唱腔表演的器乐演奏,起着烘托唱腔的作用,它与唱腔演唱紧密相连,是粤剧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粤剧演唱人才的培养相比,粤剧伴奏专业人才培养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工程。广东粤剧学校在培养专业粤剧人才五十多年的历程中,对于粤剧伴奏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民乐演奏基本

    戏剧之家 2015年5期2015-04-22

  • 佛山市南海区粤剧传承方略研究
    0)佛山市南海区粤剧传承方略研究郭俊琪 (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广东 佛山 528200)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本土艺术的魅力。在近年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政策下,粤剧受到大量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支持。在民间,粤剧组织通过各种活动进行自然的传承;在学校,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也为传统艺术传承作出了贡献。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主要研究点,探究在粤剧的传承过程中,个人教育、学校教育、群众传承等各方面在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粤剧;传承;教育;群众粤剧是岭南文化

    戏剧之家 2015年3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