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

  • 血mNGS确诊淋巴瘤化学治疗后免疫抑制并发嗜肺军团病一例并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免疫抑制患者嗜肺军团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免疫抑制患者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军团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治意义。方法 报道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化学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通过血mNGS检测明确嗜肺军团菌感染。以“军团菌”“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为中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以“Legionella”“blood”“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或“mNGS”为

    新医学 2023年3期2023-05-30

  • 肿瘤免疫逃逸相关分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逃逸;免疫抑制;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0.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3)08-0036-04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是机体对抗外来侵害或自身突变的第一道防线,它可识别和杀伤突变癌细胞,但异常突变细胞却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并迅速增殖和转移,称为肿瘤免疫逃逸(tumor escape)。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机制如异常表达肿瘤表面抗原,改变细胞表面分子结构或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8期2023-05-12

  • 免疫抑制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毒清除时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增加[1]。免疫抑制状态儿童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该人群机体抗病毒能力较弱。多项成人和儿童病例报道[2-6]提示,病毒清除时间相对较长,实体肿瘤、血液肿瘤和移植术后患者的核酸检测阳性可持续数月,且有反复阳性的风险。因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并不增加重症风险[7],所以病毒清除时间延长或许是免疫抑制人群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免疫抑制状态人群新冠病毒清除时间是否较非免疫抑制状态人群延长尚无定量分析,且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对免疫抑制状态人群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12-15

  •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与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及参与胰腺癌免疫抑制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 免疫抑制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Inducible Protein and Pancreatic Cancer/ZHANG Hao, LIU Linxun, ZHAO Zhanxue, PAN Hongshuai, WU Jindu, HOU Xiaofan, HU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8期2022-07-12

  • 喉鳞状细胞癌与T淋巴细胞的潜在联系
    介导多种肿瘤免疫抑制反应。多项研究表明,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与喉癌的不良预后和生存率相关,而较高的CD8T细胞/Treg细胞比值通常与肿瘤良好的预后相关。 【关键词】 喉癌 免疫抑制 CD4T细胞 CD8T细胞 免疫抑制性T细胞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T Lymphocytes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YANG Xinjian, DAI De, LUO Guoqing.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5期2022-04-02

  • 贻贝粗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及生殖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
    貽贝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生殖能力和遗传稳定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同时灌胃木瓜蛋白酶提取的贻贝多糖进行干预,7 d后测定体重、器官指数、血常规、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子致畸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第7天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显著下降,胸腺指数明显降低34.6%,肠指数、心脏指数分别显著升高73.4%、43.6%,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下降,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失衡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3-04

  • 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复发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 免疫抑制 肿瘤微环境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21-0062-05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HE Jingyi1, WANG Fubo2, HOU Jianquan1[1.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rst

    上海医药 2021年21期2021-11-18

  • 车前草水提物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CY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PAE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SPF级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A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增加率、脏器指数、肠黏膜PPs的数量及淋巴细胞表型、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结果:注射CY后模型组、PEA低、中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加率、脏器指数、肠黏膜PPs的数量及细胞因子水平降低(P【关键词】车前草;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中图分类号】R96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9期2021-11-17

  • 浅谈家禽疫病的防控措施
    键词:家禽;免疫抑制;疾病;防控措施引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饲养不科学、不良卫生条件等影响,我国家禽疫病感染日渐加重,家禽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一大焦点,要在综合剖析家禽疫病发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措施,多层次科学防控家禽疫病,减少家禽养殖成本的同时持续增加家禽养殖经济利润。1家禽疫病防治的意义根据我国产业信息网发表的我国养殖业发展数据报告来看,从2010年至今,我国家禽养殖产品的消费水平逐年提升,不论是生猪、家禽、牛羊还是水产养殖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2021-10-30

  • 自体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三例并文献复习
    胞减少,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后,血象均恢复正常,分别于移植后18个月、15个月停用免疫抑制剂。病例3接受移植后血象平稳,移植12个月顺利停用免疫抑制剂。3例患儿移植后540 d CD3+T淋巴細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逐渐达到或者接近正常水平。检索到11例接受ACBT治疗的获得性AA患儿,其中8例于ACBT后使用了免疫抑制剂,10例病情完全缓解,1例首次ACBT后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在接受了二次ACBT后死亡。结论

    新医学 2021年7期2021-10-14

  • 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发生肝炎、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分析
    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发生肝炎、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4月之间,研究患者纳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26例丙肝患者,回顾性分析丙肝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发生肝炎以及丙肝病毒再激活情况的数据分析。结果  患者在性别、年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ALT、Lg水平等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靶向治疗患者出现肝炎的患者数据明显超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2期2021-08-09

  • 家禽免疫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大的威胁,而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所有家禽疾病中危害最大的。近些年,家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从诸多实例可知,一旦家禽中出现发病动物,便面临大范围死亡的风险,从而给养殖业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根据其致病因素及危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关键词:家禽;免疫抑制;疾病;防控措施免疫系统是复杂而神奇的,它的存在可以帮助人类和动物防治多种疾病,一旦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被干扰,随之而来的便是机体出现衰弱症状甚至是崩

    新农业 2021年3期2021-08-06

  • 茜草制诃子对中国黄羽鹌鹑法氏囊T-bet与GATA-3表达量的影响
    茜草制诃子对免疫抑制中国黄羽鹌鹑法氏囊T-bet及GATA-3表达量的影响,以茜草制诃子为研究对象,选用160羽21日龄健康中国黄羽鹌鹑,随机分为8组,进行临床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荧光定量PCR等试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诃子组及茜草制诃子组平均日增质量增幅较空白组略小,但较阴性组增幅明显较大。各组法氏囊HE染色结果显示,诃子组及茜草制诃子组相较于空白组淋巴滤泡面积减小、法氏囊皱襞高度降低,但均优于阴性组。T-bet和GATA-3表达量趋势均为空

    江苏农业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3

  • 麻醉对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转移;预后;免疫抑制Effect of anesthesia on post-operative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Fan Xiaoqing, Wang Delong, Chen Xueran, Wang Ruit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

    新医学 2021年2期2021-03-18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常在MD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血支持缺陷和免疫抑制,本文现就此机制进行综述。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微环境;造血支持缺陷;免疫抑制中图分类号:R5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6.008文章编号:1006-1959(2020)06-0024-04Abstract:Myelo

    医学信息 2020年6期2020-05-11

  • 青蒿素类药物缓解自身免疫病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
    抗疟药物具有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活性,可以抑制CD4+炎性T细胞如Th1、Th17,提高免疫抑制细胞Treg比例,治疗自身免疫病,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自身免疫病大多为慢性或进行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作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传统药物,长期使用存在免疫抑制、继发感染、代谢紊乱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替代药物。本文就青蒿素类药物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肝炎、IgA肾病和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7期2020-05-06

  • 针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并发脓毒症的科学依据探讨
    脓毒症后期的免疫抑制状态,联合针刺疗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证据。故我们建议NCP患者可采用针刺疗法调节炎性反应,早期干预可调节免疫,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炎性反应因子风暴”危险,后期针刺治疗,可改善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刺;抗炎;过度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巨噬细胞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basis

    世界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3-04

  • 猪常见免疫抑制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聂秀梅摘要:免疫抑制是养猪生产过程中,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的疾病,对动物危害较大。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疾病因素、营养因素、霉菌因素、药物因素、应激因素等;防控该病必须做好疾病的预防,把好饲料质量关,合理使用兽药,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在进行该类疾病防控时,一定要科学分析出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关键词:猪;免疫抑制;发生原因;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12期2020-02-04

  • 早期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
    的:比较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和单一免疫抑制治疗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诱导缓解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性肾炎患者200例,分为强化组110例和常规组90例。2组在诱导缓解期都应用足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常规组免疫抑制剂仅为吗替麦考酚酯(每日1.5 g),强化组免疫抑制剂为吗替麦考酚酯(每日1.5 g),并短期联用雷公藤多苷(每次20 mg,每日3次),治疗1个月,之后继续吗替麦考酚酯(每日1.5 g)诱导。比较2组诱导缓解的效果、达到缓解的时间。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10期2019-12-02

  • 罗汉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g-1)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T和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耳肿胀度、半数溶血值(HC50)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IL-2、IL-4、IL-6、TNF-α的含量,并观察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考察罗汉果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各剂量组(25、50、100 mg·kg-1)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半数溶血值(H

    广西植物 2019年11期2019-09-10

  • 分析家禽生产中发生免疫抑制疾病的原因与防治
    中,所发生的免疫抑制疾病产生原因展开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防治家禽生产中发生免疫抑制疾病的主要措施,从实现科学免疫,加大饲养管理;高度重视家禽营养水平;加大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治工作等多个方面,控制免疫抑制疾病,进一步促进养禽类行业的飞速发展。[关键词]家禽生产 免疫抑制 疾病原因 防治措施引言:随着近几年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养禽业中的禽类疾病也越来越复杂,甚至有部分疾病当中存有免疫抑制性疾病。那么在家禽生产中发生免疫抑制疾病,有的则是具有很明显临

    商情 2019年25期2019-06-25

  •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作为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耐受的关键成分,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HBV诱导的对肝细胞的免疫攻击。乙肝表面抗原作为T细胞的靶抗原,也参与了免疫应答反应。本文就乙肝表面抗原定量、Treg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调节性T细胞;细胞免疫;免疫抑制[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10期2019-05-24

  • 鸡白血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控
    血病后会产生免疫抑制,很容易再感染其他病菌,而葡萄球菌又是环境性细菌,这样二者混合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从而加速鸡群死亡,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关键词:白血病;葡萄球菌;免疫抑制;诊治;病毒药物鸡白血病又稱肿瘤病,能够引起鸡体多种组织器官发生肿瘤病变,致使鸡体体液和细胞免疫抑制,鸡白血病主要通过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进行防控,只能选择鸡群净化来防止本病的发生。金色葡萄球菌病是由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环境性疾病,最近几年由于病情的复杂性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1期2019-03-23

  • 重金属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
    虾类血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凡纳滨对虾(Lti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在离体状态下暴露于重金属离子(Cd2+、Hg2+、Cu2+和Zn2+),浓度分别设置为10-3~10-9 M,在胁迫6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细胞的吞噬活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3~10-5 M的Cd2+和Hg2+、10-3~10-4 M的Cu2+、10-3 M的Zn2+均显著抑制了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当浓度为10-3M时,Cd2+、Hg2+、Cu2+

    河北渔业 2019年2期2019-03-21

  • 肾移植术后感染性腹泻的诊疗分析
    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相对较长时间的抗生素,极易容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和肠道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本文着重回顾了有关肾移植受者感染性腹泻的现有文献,对肾移植后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希望为临床能寻找到高效可靠的移植后感染性腹泻的评估方法提供一定的思路。关键词:肾移植;腹泻;感染性;免疫抑制中图分类号:R699.2                               文献标识码:A                             

    医学信息 2019年2期2019-03-13

  • 地磷莫斯的免疫抑制效果及机制的研究
    上已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但是因为其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强等等原因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雷帕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得到公认。但是由于雷帕霉素的水溶性小,半衰期长,水溶性较弱,化学稳定性较弱,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雷帕霉素的的衍生物地磷莫斯具有高溶解性、高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地磷莫斯的诸多优点已得到FDA以快速通道方式批准,应用于软组织与骨肉瘤的治疗。关于治疗血液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的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子宫内膜癌的二期临床试验也已展开。为了研究其在免疫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2019-02-10

  • 调节性T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细胞因子;免疫抑制;银屑病【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37-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资料如下:男30例、女21例。年龄(15--70)岁,平均(35.25±2.18)岁。同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检查的人群51例作为对照组,资料如下:男29例、女22例。年龄(16--71)岁,平均(35.30±2.15)岁。两组数据可对比(p>0.05)。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2018-10-20

  • 免疫抑制治疗成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治疗成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成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WBC、PLT、Hb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7期2018-09-26

  • 大鼠免疫抑制长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效评价的大鼠免疫抑制长期模型并进行验证实验。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以环磷酰胺(CTX)为诱导剂。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模型组大鼠以35 mg/kg的CTX连续腹腔注射3 d,之后以相同剂量每周腹腔注射1次进行加强诱导,共加强诱导3次,全程31 d;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治疗组大鼠在模型组大鼠建模的基础上,于第3天建模后肌内注射胸腺五肽(TP5)注射液1 mg/kg,隔天注射1次至实验结束。观察整个实验周期内

    中国药房 2018年15期2018-09-10

  •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研究进展
    制信号,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该文主要综述ILT3对免疫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白血病、心脏和胰岛等器官移植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并探讨影响ILT3表达的因素,以期为ILT3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免疫抑制;免疫细胞Research progress on 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3Cai Zhaoyang, Yu Shuwe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

    新医学 2018年6期2018-09-10

  • 注射猪瘟疫苗后仍然发生猪瘟的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免疫抑制1 猪瘟母猪带毒影响抗体水平低下的母猪在妊娠期期间感染猪瘟病毒时,多呈亞临床经过,感染母猪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不表现明显发病症状,但带毒现象在相当普遍,带毒母猪通过不断向外排毒或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先天感染猪瘟的仔猪产生后天免疫耐受性,注射疫苗不产生抗体,成为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2 免疫出现空挡哺乳仔猪注射疫苗早了受母源抗体的干扰,育肥猪注射疫苗早了会受上次免疫疫苗的影响,注射晚了会出现免疫空白期,引起发病。30日龄仔猪应进行首次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5-14

  •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现状及因素分析
    发感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是造成本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分析;混合感染;免疫抑制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13猪附红细胞体作为一种寄生于红细胞的寄生虫性猪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没有疫苗,以及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宿主很多,牛、羊、兔、猪、鸡和人都可感染,且血源性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蚊虫叮咬、注射器和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2018-03-09

  • 硒镉互作对大鼠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Cd)对大鼠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拮抗作用,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饲养;Se组:Na2SeO3 0.1 mg/(kg·BW)灌胃;Cd组:40 mg/L的Cd溶液饮水;Se+Cd组:Na2SeO3 0.1 mg/(kg·BW)灌胃+40 mg/L的Cd溶液饮水。每天给药1次,试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Cd组动物血清IL-1β、TNF-α、IL-6和IL-10显著升高,INF-γ显著降低,血清GSH水平和CAT、SOD、GSH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2018-01-27

  • 家禽免疫抑制疾病的研究进展
    洋【摘 要】免疫抑制是由于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造成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原应答能力下降的免疫异常状态。免疫抑制特征之一是其它病原的并发或继发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从而引起鸡群的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死亡。本文论述了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因子,明晰了家禽免疫抑制疾病的致病因子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子等诸多;生物性因子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毒素、寄生虫等,非生性因子有化学药物以及防治措施,为研究家禽免疫抑制疾病提供了依据。【关键词】家禽;免疫抑制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2017-11-25

  •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物质基础
    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给药后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LC-MS/Ms图谱,寻找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入血成分;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抗原刺激RBL-2H3细胞释放组胺、氨基己糖苷酶的影响;MTT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灌胃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后,从大鼠血清中发现32个成分,其中27个原型成分,其他5个未知成分。与空白血清相比,麻黄附子细辛汤各时间点含药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2期2017-07-12

  • 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患者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内科·论著·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患者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汪群智,郭 安*,盛美玲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PC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有AIDS、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纳入免疫抑制组(43例),无以上疾病和未接受上述治疗的患者纳入非免疫抑制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15期2017-05-18

  • 肿瘤微环境与其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免疫疗法;免疫抑制;肿瘤屏障;抗癌治疗;检查点阻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中图分类号:R7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75-03目前,对肿瘤的生物特征、治疗方法的重心已由肿瘤本身变为肿瘤和肿瘤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即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 TME)。作为肿瘤细胞和相邻组织之间的部位,肿瘤微环境具有多种特殊的理化环境:如低氧、低pH、高间质液压(interstitial fluid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7期2017-05-16

  • 五指毛桃与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取100只小鼠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0mg/kg左旋咪唑)、五指毛桃提取物组、黄芪提取物组、环磷酰胺模型组,每组20只,经腹部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经连续灌胃给药2周后,对各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脾脏指数、胸腺指数、IL-1及INF-y进行观察。结果:黄芪提取物组与五指毛桃组的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黄芪;五指毛桃;细胞免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3期2017-04-24

  • 浅谈家禽养殖中导致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健康 霉菌 免疫抑制 营养[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59-0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被我们越来越看重,在家禽和家畜饲养过程中针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畜禽传染病的防控主要以兽用疫苗免疫来实现,但现实畜禽养殖生产实践中,虽然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但免疫失败依然屡屡发生。根据笔者及业内专家学者的分析,导致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2017-03-23

  • 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晶 阮林海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赵小强岳晶晶阮林海【摘要】目的 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胞素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AA患儿70例,随机分为单纯CsA组和ATG+ CsA组,各35例。单纯CsA组仅采用CsA治疗,ATG+CsA组在单纯CsA基础上用AT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TG+CsA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C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G+CsA组所有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7期2016-08-09

  • 不同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及分类变化趋势的比较研究
    脉;白细胞;免疫抑制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疾病[1]。临床发现脑梗死后容易并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并且感染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2]。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引起中枢性免疫抑制,从而导致感染发生[3]。由于双侧大脑半球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不完全对侧,部分学者认为免疫调节中枢可能存在半球侧位化,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4]。大脑中动脉是脑梗死的高发部位,本研究对不同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中白细胞及其分类细胞比例变化

    河北医药 2016年14期2016-08-05

  • MCT1在鼻咽癌病人外周血MDSC中的表达及意义
    ;能量代谢;免疫抑制[引用本文]张娜,蓝瑞隆,钟光贤.MCT1在鼻咽癌病人外周血MDSC中的表达及意义[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2):114-117.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有较强的人种和地域分布特点,多发于东亚和非洲,中国的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为高发区[1-3]。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4],也常辅化学药物治疗,其5年生存率为8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7-14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点实验室,禽免疫抑制病研究团队,哈尔滨 150001)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李凯,高立,祁小乐,高宏雷,高玉龙,王永强,王笑梅*(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免疫抑制病研究团队,哈尔滨 150001)摘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

    畜牧兽医学报 2016年2期2016-07-11

  • 基于NMR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NMR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斯皮热古丽·阿布都卡地1,阿里木·帕塔尔2,古孜力克孜·阿布都克热木1(新疆医科大学 1.公共卫生学院、2.中心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摘要: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代谢物变化特点。方法将2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对其血清进行1H-NMR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对NMR图谱进行分析,并确定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6期2016-07-07

  • 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
    和苦牛大力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谢婵1,黄慧学2,邓日健3,刘华钢1,梁秋云1(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530200;3.广西南宁市嘉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广西南宁530041)摘要:目的比较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模型组)、左旋咪唑(LMS)组(阳性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20、10、5 g/kg)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期2016-06-06

  • 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西罗莫司;免疫抑制;血药浓度;肝功能;肾功能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92西罗莫司属于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免疫制剂, 具有较强的抗排斥作用, 能够降低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1]。目前, 国外研究指出, 西罗莫司用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显著, 但国内应用西罗莫司的时间较短, 其治疗窗、安全性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文献指出, 西罗莫司的个体差异较大,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变化, 调整用药剂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2016-02-23

  • 猪群免疫抑制的病因调查
    16)猪群免疫抑制的病因调查郑雯儒(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人民政府,黑龙江 佳木斯 154016)摘要:猪群免疫抑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对猪群免疫抑制的病因加以总结,归纳为4个方面,即应激因素、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免疫有毒物质以及营养因素。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与饲养管理有关,因此加强猪场场址的选择、强化饲养管理和饲料调控,做好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防治成为控制猪群免疫抑制的重要措施。关键词:猪;免疫应答;免疫抑制;病因调查笔者根据多年临床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6期2016-02-23

  •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与控制对策
    5002)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与控制对策覃 静(广西正康种猪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2)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控制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提出了控制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措施,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提高养猪业的发展。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流行特点;控制措施免疫抑制是很普遍的病理现象,是猪免疫系统受各方面因素的损伤而产生的,严重危害着养猪业,制约

    兽医导刊 2015年6期2015-04-03

  • 常见动物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控
    越多,尤其以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最为突出,引起养殖者及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极大关注。目前猪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和猪瘟、猪圆环Ⅱ型等,鸡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1 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机制(1)免疫抑制。免疫是动物机体识别与清除侵入体内的异己物质,维持自身生理平衡的一种反应。按其来源及作用性质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大类。免疫抑制是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受到损害以致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下降,对疾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201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