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

  • 《雲裳足尖》 中苗族锦鸡舞的创作技法研究
    杨 玲 杨天欣锦鸡舞是在丹寨县麻鸟村孕育而来的一种古朴、 典雅的民间民族舞蹈, 在当地苗寨中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舞蹈, 由于苗族锦鸡舞的舞者头上银饰较多, 很大程度限制了上肢动作, 腿上的动作相对较多。 西方芭蕾动作的基本特点强调整体的外形性, 还有独特的足尖技巧, 更强调脚上的动作。 因此, 苗族的锦鸡舞和西方芭蕾有相似之处, 都强调足上的动作, 因此, 本研究将两者融合后, 创作了 《雲裳足尖》 的苗族锦鸡的足尖舞蹈。 以下对 《雲裳足尖》 苗族锦

    轻音乐 2023年9期2023-11-18

  • 锦鸡的舞伴
    王贞虎小锦鸡穿着一身花衣,在草坪上跳舞。小锦鸡跳啊跳,突然发现一棵小草也在跟着自己起舞,姿态非常优美。小锦鸡瞪大眼睛,好奇地问:“你是谁呀?”小草答道:“我的名字多著呢,因为我会翩翩起舞,所以傣族人叫我‘风流草;因为我会按照一定的节奏转动,与信号灯类似,因此欧洲人管我叫‘信号灯草‘电报草。”小锦鸡听得津津有味。小锦鸡和舞草很快便成为朋友。晚上,她们一起睡。小锦鸡累了一天,倒头便睡。她一觉醒来,发现舞草的两片小叶还在徐徐舞动,心疼地劝道:“舞草妹妹,累了一天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23年32期2023-08-18

  • 锦鸡
    没。但最稀罕的是锦鸡锦鸡避世超逸,恬静无欲,不像麻雀、画眉、斑鸠之类常与俗世人事周旋。有一年在山中见到一只红腹锦鸡,夏日阳光下,毛羽璀璨明艳。它每天下午准点飞来,我亦按时去。它也不避人,我们彼此相隔丈余。末了,见它从这边松林纵向对面的山冈,夕阳辉映下,它像团赤红的火焰盘旋山间,须臾飘然隐没。半月后,那锦鸡突然消失不见,我很怅然。那时候独居乡野,不期盼谁寄锦书来,只想着云中锦鸡来。后来,再也没有在山里见过锦鸡。锦雞常常两只同行,一雄一雌。雄鸡有白腹与红腹两

    视野 2023年5期2023-03-30

  • 苗族锦鸡舞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3]1 苗族“锦鸡舞”的发展过程在古老而又神秘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因感恩锦鸡便在祭祀活动和重要的节日中,模仿锦鸡的动作而进行跳跃,故名“锦鸡舞”锦鸡舞蕴意而生。因感恩锦鸡、崇拜锦鸡(凤凰图腾)通过以锦鸡舞为载体,不断的与祖先进行对话互动,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苗族锦鸡舞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理念,通过锦鸡舞的不断发展演变,更好的了解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断的发展锦鸡舞的动作形态、祭奠仪式、服饰,慢慢的形成系统的锦鸡舞文化。在原始部

    武术研究 2023年1期2023-03-07

  • 黔东南苗族锦鸡舞的传承与创新
    林 霞锦鸡舞最早起源于我国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是由苗族信仰中的图腾锦鸡演变而来的,它象征着苗族群众丰富斑斓的文化生活,同时体现出苗家儿女对于锦鸡的崇拜之情,因此也属于苗族众多民间舞蹈中参与性极强、受欢迎度极高的一种舞蹈。锦鸡舞的舞步轻快、舞姿优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有祭祀性、礼仪性、娱乐性、表演性、风俗性等不同特征,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如今随着时代潮流的更迭,外来文化的涌入,黔东南苗族锦鸡舞在传承保护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

    名家名作 2022年16期2022-11-10

  • 试析贵州黔南州苗族锦鸡舞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
    姜文 杨帆锦鸡是苗族的图腾。苗族人民赋予了锦鸡美好的寓意,在创造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锦鸡舞这一艺术形式。锦鸡舞主要用于祭祀、礼仪、习俗活动或娱乐表演等。这种舞蹈不仅充分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文化个性。贵州黔南州地区的苗族锦鸡舞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身着锦鸡元素民族服饰的舞者舞步轻盈,动作流畅优雅,具有温和娴静的美感。本文主要分析苗族锦鸡舞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为传承和发扬锦鸡舞提供参考。一、苗族锦鸡舞概述锦鸡舞起源于贵州省东南部

    参花(下) 2022年6期2022-07-04

  • 论各朝代中国花鸟画中锦鸡雉鸡的发展和创作
    画题材广泛,其中锦鸡和雉鸡为帝王、文人、士大夫、画家所喜爱的绘画题材,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有着象征吉祥的寓意。各时代的锦鸡雉鸡画对后世的锦鸡雉鸡中国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锦鸡;雉鸡;中国画;花鸟画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31 锦鸡和雉鸡的介绍与区别锦鸡和雉鸡因其外貌相似,所以很多人会将其混为一谈。很多人对其的了解也非常少。锦鸡和雉鸡都是雉科类动物,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锦鸡分为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2022-06-15

  • 红腹锦鸡的高效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野生锦鸡具有林栖性,生活在海拔数百米至4000米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竹林内。食物以植物为主,如草籽、蕨类、灌木的嫩芽、花和浆果,喜食野樱桃、马耳蕨、悬钩子等。繁殖期喜食昆虫的幼虫,有时也取食农作物。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常10~20只结群活动,除孵卵和育雏的雌鸡外,锦鸡夜间均在树上栖息。养殖笼舍笼舍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较常用的有双列式和单列式笼舍。单列式笼舍适合中、小规模饲养,双列式笼舍适合大规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2年5期2022-05-29

  • 山间梯田舞翩翩
    的手工花带,好似锦鸡高翘的尾羽。她们在蜿蜒的田间小路上载歌载舞,面对山峦梯田,留给我的仅是一个个背影。虽然画面没有声音,但祭祀的庄严、肃穆,她们内心的欢愉已经感染了我。这幅照片的拍摄地是贵州省大山深处的丹寨县排调镇羊先村——锦鸡舞发源地之一。每年都有摄影师慕名而来,只为拍下婀娜多姿、活灵活现的锦鸡舞身姿。“羊先”系苗语音译,意为“新寨”,即苗族先祖在迁徙过程中来到这里开辟新居,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里因崇拜锦鸡(凤凰图腾)并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

    乡村地理 2021年3期2021-11-19

  • 锦鸡
    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前程似锦”,“锦上添花”,而“鸡”与“吉”谐音,“大吉大利”之意溢于此作品。这幅图将两只富有吉祥寓意的锦鸡置于花卉奇石景致中,悠闲自得之态传达着吉祥之气。锦鸡为祥瑞之鸟,尤以雄锦鸡通身充满富贵华丽意象,其头顶金冠,颈为橙黄色,背部为金绿色,腹为朱红色,长尾呈现淡褐色,五行色皆有,实为富貴之鸟,背景用撒盐的方法,表现出初雪景象。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4期2021-10-19

  • 《最美花鸟画100幅》
    只气度雍容的五彩锦鸡,停在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枝条被锦鸡压低,似在轻轻颤动,更显柔美。锦鸡转颈回顾,注视着一对翩翩飞舞的彩蝶,神情生动。此作画风细腻,双勾工整,设色古雅富丽,情调雍穆端庄又不失勃勃生气。作品署名“宣和殿御制并书”,体现的是典型的“宣和体”画风。《宣和画谱》言:“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見之幽闲

    连环画报 2021年4期2021-07-08

  • 宋徽宗花鸟画的色彩研究 ——以《芙蓉锦鸡图》和《瑞鹤图》为例
    多画作中,《芙蓉锦鸡图》和《瑞鹤图》都是北宋院体画鸟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宋徽宗赵佶的绘画成就,与当时北宋的社会背景交相辉映,为我们后人研究宋徽宗的画作提供了借鉴。二、《芙蓉锦鸡图》和《瑞鹤图》的风格特征分析(一)《芙蓉锦鸡图》风格特征分析《芙蓉锦鸡图》(图1)是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品,是一幅工笔重彩花鸟画,设色绢本立轴,纵81.4 厘米,横54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1 《芙蓉锦鸡图》 北宋 赵佶画作描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锦鸡飞落在半开的芙蓉枝头。画中的

    艺术品鉴 2021年17期2021-06-22

  • 乡愁飞鸟帖 四篇
    有密林,密林中有锦鸡。不过乡亲们习惯于把锦鸡叫做金鸡。相对于乡野草木中不时有野鸡出没和鸣叫的情景而言,老家的锦鸡可就要难得一见了。原因是锦鸡栖息地的海拔通常要比野鸡栖息地的海拔高,加之又非常机警,一旦遇到危险便能在密林中疾速飞离或藏匿自身。年少时常在山野中放牧,自然见惯了太多的野鸡,于是愈加想见识一下只闻其鸣却难见其身的锦鸡,可就是始终未能如愿。这就让我更加深信大人常对小孩说的一句话:金子不是黄铜,是那么容易得到吗?金鸡也不是野鸡,是那么容易见得到么?在不

    散文诗世界 2020年11期2020-12-14

  • 《云上太阳》: 基于“鸟图腾”的服饰审美与文化探赜
    示了丹寨苗族——锦鸡舞服饰,这种独特的锦鸡苗服反映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信仰,真实地向观众描绘了苗族鸟图腾部落的民俗文化,展示了贵州丹寨的淳朴与美丽,让人们了解到苗族文化和苗族服饰的艺术,挖据出苗族服饰蕴藏的民俗特征、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审美价值。一、艺术特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支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苗族题材电影在商业片和市场的冲击下,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服饰的艺术审美逐渐成为电影总体效果的

    电影评介 2020年12期2020-11-20

  • 宋代女子的“高级定制”有多潮?
    而是用“翟”纹,锦鸡。也就是说,宋代皇后祎衣上的图案是“野鸡”,而不是凤凰,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周禮》,祎衣的根本特征就是锦鸡的图案。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此外,可以推测到的是,锦鸡是古人在自然界看到的最华丽的一种鸟,而且它是五彩的,是相对华贵的一种鸟类,所以它就被当作代表女性的一个高级别图案。而凤凰在形象上是一个多种动物的混合,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在周代的时候,还是选择锦鸡为最高等级的鸟类。直到宋代以后,凤凰才完全变成女性的最高象征。“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宋代皇

    妇女之友 2020年6期2020-08-15

  • 锦鸡股份:行业趋于集中市场份额将升
    1月22日,江苏锦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鸡股份”)已正式上市,公司也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锦鸡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股份4178万股,发行价格5.53元/股,募集资金计划投向年产3万吨高档商品活性染料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活性染料产能将达到年产7.5万吨,产业布局更加完整。锦鸡股份已有20年的经营历史,是国内活性染料领域的第二大厂商,产品种类丰富。近年来,受益于染料行业产能由欧美发达国家转向亚洲,公司业绩也稳健增长,产能持续饱和。如今,国内染料行业在

    股市动态分析 2020年2期2020-04-26

  • 锦鸡股份:打造完整产业链 促动印染格局迎变
    染料上市公司——锦鸡股份已于11月22号顺利挂牌上市。经过20年的开拓,我国知名的老牌染料企业锦鸡股份,在产业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中历经考验,产品战略逐步付诸实施,并获得实质性进展。最近三年,公司规模已升至染料业前五位,在活性染料细分领域排名第二。而随着新建分散染料项目的顺利推进,锦鸡股份实现“全产品链”战略突破已指日可待。对于业内而言,江苏省由此再添一家染料上市公司,形成了江苏“两强”与浙江“三雄”并立的面貌,江浙地区染料业竞争态势的僵局将被改变,此势将促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9年44期2019-11-23

  • 浅析《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为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所作,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绢本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对《芙蓉锦鸡图》的欣赏角度可以是多维的,可以从绘画语言的角度分析,可从视觉心里去切入,还可以从情感要素方面进行把握,甚至可以从力学平衡的方面来开掘,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2019-10-21

  • 画中读鸟三题
    家。竹下菊开时,锦鸡绘彩衣有些动物,是不能用一个美字概括的。像熊猫,它的美,你能简单地用一个美字形容吗?应该说:熊猫的美,是绝世的美。在鸟类,很多的鸟,一个美字,不足以表达人类对它们的热爱。像孔雀,只是鸟的一种,看起来也就是一只普通的鸟,可孔雀开屏,那就不是一个美字可以涵盖。这种美,是唯一的、独特的美。最近看一幅画,是华喦的《锦鸡竹菊图》,图中的锦鸡鲜艳、绮丽、绚烂、斑斓。锦,是丝绸、丝织品,在丝绸上绣上花朵的图案,就是“锦上添花”的由来。而在丝绸上画一只

    回族文学 2019年2期2019-09-20

  • 贪睡的邻居
    在树林里跳舞的小锦鸡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灌木丛中有一个用落叶和杂草建出来的小窝,窝里有一只小老鼠。他全身蜷成一个小圆球,正在呼呼大睡。小锦鸡好奇地自言自语:“老鼠怎么大白天就睡觉了呢?他是在冬眠吗?不对啊,现在才是秋天呢!”没有谁来回答小锦鸡的问题。从那以后,小锦鸡每次经过老鼠的小窝,都忍不住朝里面看一眼。可是,每次他看到的都是老鼠在一动不动地睡大觉。“嗨,冬天来了,你怎么还在睡觉啊?睡了一个秋天了你还没睡够吗?起来活动活动,吃点东西吧!”下雪的时候,小锦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9年6期2019-09-02

  • 笔墨之中现吉祥 —— 赏周之冕《杏花锦鸡图》
    。周之冕在《杏花锦鸡图》画中自题:“万历壬寅秋暮写,汝南周之冕。”钤“周之冕印”白文方印。“万历壬寅”即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此可断,此作为画家晚期作品。在画面中,画家表现了繁花似锦的春天。山石间,一株苍古的杏树挺拔向上,老干虬曲、弯直交错,一树杏花开得正艳。古杏旁,数枝紫色辛夷花昂首怒放,与对面数枝妩媚盛开的鲜红山茶花遥相呼应,将杏树映衬得古拙烂漫。山坡上,两株蝴蝶花伸展着绿叶,沐浴在春天的微风中。山石上下,一对锦鸡感受着春暖花开的季节。雌锦鸡

    老年教育 2019年7期2019-08-01

  • 小燕子找朋友
    上。草丛里有一只锦鸡,它的羽毛五彩斑斓,在阳光下非常美丽。小燕子刚想落下来和锦鸡交朋友,却发现它不会飞。“不会飞的朋友,我可不喜欢!”小燕子在空中转了一圈,飞远了。3小燕子飞进树林,发现树上停着一只戴胜。戴胜头上长着一个王冠,看上去十分神氣。小燕子刚想和戴胜交朋友,却发现它的窝里脏兮兮的。“不讲卫生的朋友,我可不喜欢!”小燕子围着大树转了一圈,飞远了。4小燕子飞到小河边,看到岸边有一只白鹳。白鹳有着细细的脖子,长长的腿,看起来高贵极了。小燕子刚想和白鹳交朋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2019年4期2019-06-11

  • 笼养白腹锦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10116)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别名铜鸡、笋鸡,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锦鸡属,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常栖息于海拔2 000~4 000 m的山地,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至广西西部[1]。目前,国内学者对白腹锦鸡的报道较多,研究多集中在营养能量代谢、遗传分化、野外栖息地生态等领域。陆源等对白腹锦鸡的营养与能量代谢进行了实验研究[2];陆源等还用恒重法、索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1期2019-02-26

  • 丹寨锦鸡舞的符号功能及传承
    的三元符号模式对锦鸡舞的功能、传承以及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锦鸡舞的传承策略。1 丹寨锦鸡舞的起源和发展苗语中将 “锦鸡舞”称为“zuk gix”,Zuk在汉语中直接译为“跑”,这里有“跳”“快速地舞动着脚步行走”的意思。Gix在汉语中直接译为“芦笙” 。锦鸡舞表演时以芦笙伴奏,动作三、四、七步等,以四步为主,兼以六步转身,腰、膝的自然摇动为舞蹈的基本特点。。在贵州省丹寨排调镇内,锦鸡舞主要流传于苗族“Ghab Nes”(丹寨苗族对族群的说法,有鸟的

    运动 2018年4期2018-07-14

  • 《芙蓉锦鸡图》赏析
    ,直到这幅《芙蓉锦鸡图》出现。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照片中的这幅画,和我之前浏览过的画一样,都是古朴的黄色绢画,但不同的是,画中的锦鸡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只多么华丽、活泼的锦鸡啊。我仿佛看见一只金黄色冠羽、洁白脖颈、绯红色腹部、黑纹交错尾羽的锦鸡刚跳上芙蓉枝。芙蓉枝因突如其来的压力,向下微微弯曲,颤抖起来。原本伏在芙蓉花枝上的两只蝴蝶,似是被惊扰了,抖起翅膀,飞离花枝。锦鸡的双爪紧抓花枝,试图找到平衡的同时,注意到正在它面前翩翩起舞的两只蝴蝶,不觉被吸引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期2018-03-31

  • 浅谈贵州苗族舞蹈《锦鸡舞》的艺术特征
    000)一、苗族锦鸡舞的来源锦鸡舞是贵州黔东南州省周边地区的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传播于这一地区的苗族群体间。锦鸡舞来源于苗族的祖先的传说,早期先人居于东方的大平原,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迁移才来到现居地。据传苗族的祖先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才得以度过饥荒。所以,像锦鸡这样的鸟成为这一地区苗族的图腾。穿着婀娜多姿的苗家妇女,她们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都有图腾的象征符号。生活在当地的苗族,只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就会跳锦鸡舞来缅怀先

    大众文艺 2018年13期2018-01-27

  • 不如跳舞
    吧!掌声有请——锦鸡:“围脖”舞锦鸡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也是古代文人喜欢用于作画的对象。要论华丽,首推的就是锦鸡,它们是真正的五彩之鸟,恨不得把所有颜色都堆在身上。无论是走“西红柿炒鸡蛋风”的红腹锦鸡,还是仿佛被银饰装扮的白腹锦鸡,雄性锦鸡都“佩戴”了一条华丽的“围脖”。这条“围脖”平时披在颈后,只有在跳舞时,雄性锦鸡才会将对着雌性那一侧的“围脖”全部展开,覆盖住头颈,只露出眼睛,然后加上灵活轻巧的脚步,造型简直堪称完美。小链接经过人类的精心培育,漂亮的红腹

    红领巾·探索 2017年11期2017-12-07

  • 浅谈苗族舞蹈《锦鸡舞》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萍浅谈苗族舞蹈《锦鸡舞》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罗 洋1潘丽萍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能够得到满足,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追求精神生活。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民族舞蹈不仅带有大众美,更带有民族美,本文立足于苗族舞蹈《锦鸡舞》的审美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实现苗族舞蹈《锦鸡舞》的创新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更好的推进苗族舞蹈《锦鸡舞》的发展升华,进而助理于中国传统舞蹈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舞蹈 《锦鸡舞》 审美 创新发展一、

    长江丛刊 2017年21期2017-11-25

  • 不爱江山爱丹青 —— 赵佶《芙蓉锦鸡图》
    —— 赵佶《芙蓉锦鸡图》黄 凯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这首诗是宋徽宗赵佶为自己的作品《芙蓉锦鸡图》题写的诗句。英国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而宋徽宗赵佶,既不爱江山,也不爱美人,他只爱“丹青”。一提起赵佶,就会想到他的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亡国之君,但在书法、绘画领域,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芙蓉锦鸡图》可以代表他的艺术成就。画中意趣。你看画面中,两枝芙蓉花从画面的左侧斜伸出来,宽大的叶片在微风中任意的舒展,带给我们清风

    初中生世界 2017年39期2017-11-01

  • 溺水的锦鸡
    样写臭美害死人的锦鸡锦鸡爱其毛羽,自照水,因而有溺死者。锦鸡知道自己的羽毛漂亮啊,锦嘛,锦缎,五彩缤纷,五彩祥云,人见人爱。可是,这么好的羽毛,总得要欣赏一下啊!湖水那么蔚蓝,是因为有天空蓝色的倒影,我那么漂亮的羽毛,在湖水中的影子那还不美丽死啊!果真,锦鸡长长的尾巴,曳地而行。伫立在湖岸上,远远望去,那湖中的影子,真是美丽极了,就如一匹锦缎,平铺在湖面上,湖水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于是,这只美麗的锦鸡,一有空,就会来湖边,自我欣赏,感觉好极了,工作生活中

    意林原创版 2017年7期2017-08-04

  • 《芙蓉锦鸡图》一个雉类杂交的故事
    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摆动,双蝶翩翩起舞,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芙蓉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该画采用了双勾重彩工笔技法,锦鸡造型生动,色彩浓淡相宜,层次晕染清晰。画作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花押“天下一人”,表明出自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其创作年代指向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右上方以宋徽宗著名的“瘦金体”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时光荏苒,历经近900年的《芙蓉锦鸡图》已

    森林与人类 2017年2期2017-05-11

  • 追踪白腹锦鸡
    韩联宪鸡形目雉科锦鸡属有两个种,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红腹锦鸡雄鸟羽色以红色和黄色为主,俗称“金鸡”,自然分布局限于中国。白腹锦鸡雄鸟羽色以白色和蓝绿色为主,俗称“银鸡”或“铜鸡”,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云南是其主要分布区,西藏东南、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南部也有分布,在缅甸东北部有少量分布。两种锦鸡的共同特点是头顶具有发丝般的冠羽和形态独特的翎领。红腹锦鸡的冠羽金黄色,翎领暗黄色具蓝黑色羽缘。白腹锦鸡冠羽紫红色,翎领银白色具蓝黑色羽缘。白腹锦鸡喜欢在

    森林与人类 2017年2期2017-05-11

  • 浅谈宋徽宗花鸟画
    表,一幅是《芙蓉锦鸡图》,一幅是《瑞鹤图》。《芙蓉锦鸡图》,一幅清爽的秋天景色一角,由芙蓉花、蝴蝶、锦鸡、白菊构成,左边的芙蓉一枝向右上伸展呼应蝴蝶,一枝被锦鸡微微压弯向右,横搭在画面中;微斜的芙蓉枝村出锦鸡的体重,只要稍稍一动整幅画就惊天动地,锦鸡身向左头却转向右看着蝴蝶,两种生命相互呼应,也是此画生动的妙处。另外左下的空白处用细长的白菊填补,白菊枝细且富有弹性,造型构图与芙蓉一致。就像一首诗,令人有押韵之感,栩栩如生。整幅构图画面和谐有生命力。可见宋徽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2016-11-26

  • 白腹锦鸡人工养殖与育雏技术
    10116)白腹锦鸡人工养殖与育雏技术唐松元(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16)通过对白腹锦鸡长期的驯化饲养和研究,系统的介绍了其人工养殖与孵化、育雏配套技术。白腹锦鸡; 人工养殖; 育雏技术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属鸡形目、雉科,锦鸡属,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俗称银鸡、铜鸡。为我国特有雉类,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无亚种分化,起源于横断山脉和秦岭以南地区。雄鸟羽冠紫红色;胸、头顶、背为翠绿金属色;后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11-17

  • 《芙蓉锦鸡图》中的图文关系及其绘画主题的生成
    0096)《芙蓉锦鸡图》中的图文关系及其绘画主题的生成公丕普(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芙蓉锦鸡图》不仅艺术价值超群而且还是中国诗画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品。由于《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的御题之作,客观上造成了作品中的诗画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品上的题诗一方面带有标示占有的功能,另一方具有阐述绘画主题的功能,这一点有别于文人画范式中诗画一体的创作关系。在品读《芙蓉锦鸡图》时,图像与文字各有不同功能,作品中的视觉图像只是呈现形象而并不阐述绘画

    艺术探索 2016年2期2016-10-11

  • 论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的异同* ——以《八哥洗澡》和《锦鸡出山》为例
    《八哥洗澡》和《锦鸡出山》为例唐寅玲 裴明霞(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家族打溜子是传统经典的打击乐器。本文将以传统曲牌《八哥洗澡》和创新曲牌《锦鸡出山》为例,从曲体结构、打击技巧和表演形式等对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进行比较探究,以期对土家族打溜子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创新曲牌;异同土家族打溜子的传统曲牌非常丰富,是以艺人口传心授,无文字记载。根据永顺县打溜子老艺人彭玉晶生前介

    黄河之声 2016年9期2016-09-05

  • 其他
    国宝级名画《芙蓉锦鸡图》中所画的锦鸡兼具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的部分特征。考虑到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在野外和圈养下都有杂交记录,研究人员对照相关记录和新近采集的照片,证实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芙蓉锦鸡图》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其创作年代在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这说明早在距今大约900年前,中国古代画家忠实地记录了鸟类杂交。(Ibis2016,1

    生物进化 2016年2期2016-09-02

  • 浅析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001)浅析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王声珅(贵州大学550001)作为“嘎闹”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苗族锦鸡舞在“嘎闹”苗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贵州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品牌,在国内也具有较高的文化影响。为此,本文将对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苗族;锦鸡舞;文化圈;形成;发展苗族锦鸡舞起源于中国贵州丹寨县排调镇,是在苗族芦笙舞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在苗族“嘎闹”支系群众中流传。在苗族“嘎闹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2016-07-14

  • 论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558000)“锦鸡舞”是源于苗族芦笙舞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舞蹈,发源于贵州省的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是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1]它是根据苗族“嘎闹”支系对锦鸡图腾崇拜传说以及这只“嘎闹”的芦笙形制、曲调、舞步和服饰元素,由改革开放后著名芦笙演奏家、改良家和教育家——黔东南州歌舞团余富文先生取名而成。在这支“嘎闹”苗族支系的文化圈里,锦鸡舞已深入人心,并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9期2015-03-20

  • 浅析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锦鸡舞”的艺术特征
    58000)前言锦鸡舞是苗族的象征,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兴趣,强烈的工作氛围,深庄严的宗教,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民族感情。它不仅深受本族人民的喜爱,也是本族人民用于联络国内外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友谊、团结合作象征的管簧乐器,是于歌、乐、舞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形态。一、苗族“锦鸡舞”的形成“锦鸡舞”是苗族的原生态舞蹈,因其服饰和舞姿模仿锦鸡而得名。居住在当地的苗族同胞,通常在每年的重大节日举行了隆重的吹笙跳月,敲响了鼓,跳起了“锦鸡舞”,以纪念祖先,让他们能自由、和平和快乐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2011-08-15

  • 溺情羊先梦境最后的鸟图腾
    羊先村”——这个锦鸡舞的发源地有一种魂牵梦萦的牵挂。传说中的羊先村地驻华南,这里无严寒,无酷暑!这片听起来和看起来都好似人间仙境的地方——就是丹寨县羊先村。苗族是这里避不开但又不会厌倦的话题。“黛胚”(女孩子)们在芦笙场边等待着同伴们的到来,她们身上的苗族盛装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银饰、绣裙、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因此也称为“锦鸡装”。吃新节 芦笙吹响长裙舞每到“吃新节”,摄影人就要背上能带的各种摄影器材随时准备出发。在贵州省丹寨

    旅游纵览 2011年5期2011-01-25

  • 杨昌银:每一张图片都是一个故事
    的山寨——这里是锦鸡飞舞的地方,更是原生态的一方净土。相传,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美丽的锦鸡帮助苗族的祖先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锦鸡还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让他们度过饥荒。为了纪念锦鸡,在每年的盛大节日,苗族女性都会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花枝招展,随着曲调的快慢节拍,翩翩漫舞。2008年,在“多彩貴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杨昌银的摄影作品《苗族锦鸡服饰》(组照)荣获一等奖。杨昌银,侗族,黔东南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第一次接触苗族锦鸡服饰是那时他

    当代贵州 2009年19期2009-11-26

  • 人工养殖红腹锦鸡技术
    红腹锦鸡为中国特有的鸟种,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俗名金鸡。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近年刚开始发展养殖。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笼舍笼舍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较常用的有双列式和单列式笼舍。单列式笼舍适合中、小规模饲养,双列式笼舍适合大规模饲养。笼舍长宽比以5∶1或4∶1为好,这种形式的笼舍使饲养的锦鸡有较长的运动距离。养一对锦鸡或一雄几雌锦鸡的笼舍,以面积8~10平方米、高度2米比较适宜。每间笼舍由栖屋和运动场组成。栖屋面积为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2期2009-07-13

  • 魅力丹寨
    最高奖项金黔奖的锦鸡舞;不管是独具苗族特色的铓筒芦笙艺术,还是神奇的间歇泉打鼓井;不管是千姿百态浑然天成的金瓜洞;还是那万亩相映成趣的红、白、紫三色杜鹃……都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令人流连忘返,久久沉醉。 丹寨,宛如一个藏在深闺的少女,从苗岭深处走来。天地日月的精华,苗族文化的浸染,青山绿水的滋润,给了她如此美丽、多情、灿烂的生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人,走近她,聆听她,感受她那独特的风采与魅力。丹寨,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最后的鸟

    中国民族 2007年11期200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