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泳

  • 万寿菊不定根发生中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构建※
    行了改善,对双向电泳的上样量、等电聚焦参数及分离胶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适于万寿菊全蛋白分析的提取方法和双向电泳技术体系。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万寿菊种子为泛美奇迹系列黄色,2021年2月购自兰州市甘肃新时代园林工程公司。参考Liao等[5]的方法,将万寿菊种子进行消毒,萌发5 d。控制好环境因子,萌发期间培养箱温度为(25±1)℃,每天光照14 h,光强为200 μmol/(s·m2)。培养 5 d 后的万寿菊幼苗,在下胚轴基部切去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9期2022-09-16

  • 双向电泳分离水稻叶片蛋白实验教学的探索
    要] 采用双向电泳法分离水稻叶片蛋白,比较和分析了考马斯亮蓝染色方法和硝酸银染色方法对扫描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通过改进水稻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离方法,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硝酸银染色方法灵敏度更高,分离蛋白点更多且清晰。由此可知,改进的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灵敏、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双向电泳分离水稻叶片蛋白的实验教学工作。[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进;双向电泳;叶片蛋白;水稻[基金项目] 2018年度扬州大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1期2021-03-21

  • 双向电泳分离水稻叶片蛋白实验教学的改进
    稻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离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法分离水稻叶片蛋白,比较和分析了两种上样量对实验的影响。改进的上样量灵敏度高,分离条带多且清晰,表明改进的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灵敏、清晰的图谱,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实验教学工作。[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进;双向电泳;叶片[中图分类号] Q5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383-02    [收稿日期] 2020-04-02目前,双向电泳技术是研究蛋白组学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2020-11-02

  • 潮间带大型海藻小珊瑚藻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双向电泳体系优化
    :小珊瑚藻;双向电泳;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组学是以细胞内存在的全部蛋白质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过程逻辑性的第2步,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双向电泳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等,其中,双向电泳技术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效技术[1-2]。与陆地高等植物相比,有关海洋藻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相对滞后,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日益兴起。程华民等探讨了2种不同方法提取珊瑚总蛋白质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6-21

  • 杨树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建立
    的技术之一是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12],双向电泳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已成为蛋白质组学中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13]。双向电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如Romeo等[14]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意大利杨根部响应锌胁迫的关键因素,Liu等[15]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毛果杨早期茎从初生生长到次生生长的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尽管双向电泳体系优化已有广泛研究,但由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20年2期2020-04-21

  • 茶树叶片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建立与应用
    [2]。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因其准确度、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较好,对于不同物种逆境胁迫下差异蛋白的筛选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蛋白双向电泳体系作为基础,其建立及优化一直备受关注[1,3—5]。茶树Camellia sinensis 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经济作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近年来,春季的“霜冻”和“倒春寒”低温灾害及夏秋季的高温、干旱和强光等灾害,显著降低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6—7]。利用2-DE 技术开展低温、干旱等逆境胁迫下差异蛋白分析,可为深入研究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3期2019-10-16

  • 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体蛋白提取方法的筛选
    出一套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蛋白的提取方法,以该菌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TCA丙酮法、磷酸TCA丙酮法、SDS提取法和TCA/丙酮SDS/酚抽提法分别提取菌丝蛋白质,然后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和单向SDSPAGE试验,并建立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TCA/丙酮SDS/酚抽提法所获得的蛋白质浓度为15.9 mg/mL,分别是其他三种方法所得蛋白浓度的2.64、4.61和1.43倍;SDSPAGE图谱中形成的条带数目最多、丰度最好;所获得的2DE图谱背景清晰

    植物保护 2019年3期2019-06-27

  • 蓝莓休眠花芽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眠花芽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吕晨菲,王茂思,黄唯子,杨静慧通信作者,刘艳军,黄俊轩(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为建立适合蓝莓花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以天津市蓟州区主栽蓝莓品种‘布里吉塔’休眠花芽为试材,采用TCA/丙酮法提取蓝莓休眠花芽蛋白质,选择5种蛋白质上样量(2.00、2.25、2.50、2.75、3.00 mg)、2种聚焦电压(8 000、10 000 V)、3种聚焦时间(6、7、8 h)进行双向电泳,R-250考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4-08

  • 2种预处理对玉米组织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2]创立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双向电泳技术步骤较复杂,有很多因素如上样量、聚焦时间、pH胶条的选择、样品的制备等,均会影响双向电泳图谱的效果[2],其中样品的制备尤为关键,因为植物组织富含的蛋白酶、色素、酚类、多糖、脂类等物质均会严重干扰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导致双向电泳的结果不清晰、拖带,而且重复性得不到保证。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2期2018-04-08

  • 苦瓜种子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条件的优化
    种子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条件的优化黄玉辉1,2,黄如葵1,2,梁家作1,黄熊娟1,冯诚诚1,2,陈小凤1,刘杏连1,秦健1 (1.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南宁 530007; 2.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通过对苦瓜种子蛋白质样品的提取方法、等电聚焦参数、SDS-PAGE分离胶浓度以及胶条pH范围的优化筛选,建立了适合苦瓜种子蛋白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提取方法提取苦瓜种子蛋白,更适用于双向电泳

    种子 2017年10期2017-12-01

  • 双向电泳中不同样品裂解液对水稻叶片疏水蛋白溶解效果比较
    佳。关键词:双向电泳;裂解液;疏水蛋白;溶解效果中图分类号: S188;S51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8-0054-02收稿日期:2017-3-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1622);扬州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基金(编号:2016CXJ087)。作者简介:王 琳(1978—),女,江苏徐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和生化研究。E-mail:wanglin@yzu.edu.cn。通信作者:梁建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8期2017-11-18

  • 甜菜双向电泳体系条件的优化
    080)甜菜双向电泳体系条件的优化张 辉1,2,白 晨2,王华忠3,张惠忠2,李晓东2,付增娟2,赵尚敏2,鄂圆圆2,张自强2,王 良2(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 100081;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3.中国农业科学院 甜菜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为了获得甜菜叶片双向电泳中蛋白质最佳提取方法,建立甜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最佳的双向电泳体系。以甜菜叶片为材料,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甜菜叶片总蛋白提取方法、IPG

    华北农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4

  • 近红外成像用于双向电泳前的蛋白质快速定量
    63000)双向电泳技术(2D)是蛋白组学研究过程中的常用技术,而蛋白质样品的准确定量是做好双向电泳的前提条件。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有Bradford法和二辛可宁酸(BCA)法,两者都是通过测定样品吸光度值进行蛋白质的定量。但是由于双向电泳蛋白质样品在制备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引入硫脲、尿素、SDS、NP-40、Triton X-100等试剂,这些试剂易与Bradford法中的考马斯亮蓝(CBB)和BCA法中的二辛可宁酸反应显色而影响蛋白质定量的准确性。因此,

    分析科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10-15

  • 福建柏叶片全蛋白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对福建柏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TCA/丙酮法制备的蛋白点数较少,为285个,蛋白质在制备过程中流失较多;酚提法得到的蛋白点最多,为1 226个,蛋白点较清晰但pH中端部分有轻微的蛋白堆积;TCA/酚提结合法得到了813个蛋白点,蛋白点较清晰,无明显的蛋白堆积现象。[结论]在福建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酚提法更适于福建柏全蛋白的制备,且酚提法明显优于TCA/酚提结合法。关键词 福建柏;全蛋白;蛋白提取;双向电泳中图分类号 S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期2017-07-10

  • 微囊藻受短时超声波胁迫蛋白表达差异研究
    蛋白质,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微囊藻短时超声波处理蛋白质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1个蛋白质点上调,56个蛋白质点下调,54个新增蛋白质点,21个消失蛋白质点。对其中8个差异大的蛋白质点采用MALDA-TOF-MS进行质谱分析,并经数据库搜索匹配,鉴定出2个未知蛋白、6个功能蛋白。这些功能蛋白参与抗氧化和抗炎症、磷酸盐合成、电子传递等生理过程,实现微囊藻在短时超声波胁迫下的代谢平衡和自我保护。关键词:微囊藻;短时超声波;蛋白表达;双向电泳中图分类号:X703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5-13

  • 一种适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
    科实验教学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赵玉红a, 李 欣a, 崔建林b, 周 浩a, 李登文a,李小菊a, 张金红a, 赵立青a(南开大学 a.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b. 医学院, 天津 300071)双向电泳技术是当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设计“双向电泳检测热休克处理对细菌蛋白表达谱的影响”的实验,以PGEX-4T-2大肠杆菌中可溶性总蛋白为研究对象,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筛选热休克处理后有差异表达的蛋白。实验获得了稳定性较高、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电泳图谱,建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期2017-04-10

  • 大头典竹叶片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典竹蛋白组学双向电泳的优化体系。方法:对大头典竹蛋白提取方法、胶条的水化运行方式、等电聚焦(IEF)程序的设置、蛋白上样量等步骤进行优化。结果:大头典竹的蛋白斑点主要分布在pH5~8的范围;三氯乙酸-丙酮法与酚抽结合法更适合大头典竹蛋白的提取;IPG胶条胶面向上、被动水化方式、蛋白上样量为50μL,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建立双向电泳(2-DE)的优化体系,获得的蛋白点均匀、清晰、横纵条纹少的凝胶图谱,提高了分辨率,为大头典竹差异蛋白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5期2017-04-06

  • γ—分泌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细胞,分别用双向电泳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otch3、Notch4、Jagged-1、Jagged-2、DLL4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双向电泳图谱证实提取的蛋白中含有目的蛋白。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的增加,Nocth1、Nocth3、Nocth4、Jagged-1、Jagged-2、DLL4各蛋白的表达均递减;7.50 μmol/L组与对con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0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6期2017-04-06

  • 鹅掌楸愈伤蛋白质组的样品比较
    PAGE)和双向电泳分析。SDS-PAGE图谱显示:裂解液-Clean-up、裂解液-TCA/丙酮法分离高分子量蛋白质条带相对于Mg/NP-40-TCA/丙酮、TCA/丙酮法少;Mg/NP-40-TCA/丙酮法和裂解液-Clean up法低分子量提取、分离效果较差。在SDS-PAGE基础上对Mg/NP-40-TCA/丙酮、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样品进行双向电泳,结果表明:TCA/丙酮法得到的凝胶图蛋白质点分布均匀、背景清晰且纵横条纹较少,且TCA/丙酮法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7-04-05

  • 硫化氢对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长发育。应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分析了水稻幼苗叶片经不同浓度的H2S处理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并获得29个表达丰度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 (43%),能量代谢 (9%),氧化还原平衡 (13%),蛋白质合成、折叠、加工与降解 (19%),信号转导 (3%)等。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受硫化氢调控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防御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表明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在调控水稻幼苗的形态变化方面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2017-03-21

  • 不同生长年限园参根的双向电泳分析
    学变化,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1~5年园参根蛋白,重点分析园参根生长(3年)、成熟(5年)之间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并利用MALDI-TOF/TOF鉴定差异显著的81个蛋白点。结果表明:有19个差异蛋白点在成熟期表达量下调,62个蛋白点表达量上调,针对其与园参根生长发育的潜在关系进行分类与讨论;园参根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与抗胁迫相关的过氧化氢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等,以及与能量代谢相关的ATP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表达量增加,而与生长相关的果胶酯酶表达量减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2017-02-05

  • 肺炎支原体双向电泳条件的探索
    )肺炎支原体双向电泳条件的探索胡 璇1,苑 鑫1*,柏长青1*,牛文凯1,袁 静2,冯羽中1,李璞媛1,刘慧莹1(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71;2.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71)目的 建立适用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 对双向电泳实验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全蛋白提取量、固相PH梯度胶条范围、蛋白上样量进行摸索,比较和分析标准株FH电泳图谱,利用液相色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2期2017-01-06

  • 小麦穗突变体 Sda1与其野生型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型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周丽敏,马文洁,武炳瑾,张德强,杨智全,孙道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为探索适合小麦穗突变体 Sda1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寻找Sda1与其野生型叶片的差异蛋白,以Sda1与其野生型的抽穗期叶片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双向电泳条件等方面对适合 Sda1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行探索。分析试验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利用TCA/丙酮提取叶片总蛋白,用pH 4~7的17 cm线性胶条,采用13%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12期2016-12-30

  • 桉树无性系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优化
    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优化马松亚1,蒋维昕1,2,屈林丰1,曹雪宁1,谭 玲1,杨 梅1,2(1. 广西大学 林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2. 广西林业科学与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为了建立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s广林4号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对蛋白质样品获取方法、双向电泳等电聚焦胶条pH范围、蛋白质上样量、胶条平衡条件以及染色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2-21

  • 血水草根蛋白质组学研究
    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中图分类号 Q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37(2016)05-0022-05Abstract To analyz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in 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roots with the proteomics approach, all proteins were extracted and separated by two-dimensional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2-10

  • 沙漠小球藻的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小球藻的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牟云,汪文伦,严国,王会敏,高剑峰*(石河子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为建立适用于小球藻(Chlorellasp. TLD6B)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该研究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和Trisol提取法对小球藻蛋白的提取效果,不同pH梯度IPG胶条(pH3~10和 pH4~7)、不同蛋白质上样量、不同聚焦程序对小球藻蛋白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Trisol提取法可获得较高纯度蛋白,当选择24 cm p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9期2016-11-04

  • 野生一粒小麦根干旱响应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生产很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与水分亏缺环境的影响[1]。干旱是导致农作物减产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因子[2],而全球气候变暖,更加深了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3]。因此,有必要从分子水平揭示小麦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为干旱耐受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植物配备有复杂而精细的响应机制以适应干旱缺水环境,这种复杂的响应机制是由植物感应干旱胁迫信号引起的转录翻译机制而起始,继而导致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状态的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6期2016-07-29

  • 不同浓度铅胁迫对向日葵幼苗蛋白质结构和表达的影响
    光谱分析法和双向电泳法探讨向日葵试材HA89的幼苗在不同浓度(0,400,800 mg/L)铅胁迫条件下蛋白质水平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向日葵幼苗根、茎、叶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β-折叠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对铅胁迫最为敏感,同时,根据1 655 cm-1/1 637 cm-1比值可看出向日葵幼苗蛋白在铅胁迫浓度为400 mg/L时蛋白质二级结构较为稳定,超过这一浓度到800 mg/L时,蛋白二级结构则趋于松散;试验采用Tris酚提取法提取试验材料全蛋白,经双

    华北农学报 2016年2期2016-06-03

  •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工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质谱;微生物育种蛋白质组学是基于蛋白质分离、质谱鉴定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细胞、组织或生物体整体角度来研究蛋白质组成及变化,从蛋白质水平解析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对单个蛋白质研究的局限性,而且其研究结果是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的补充和验证,它比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更能够代表生物体真实的生命活动规律。早期蛋白质组学应用于微生物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病源性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和耐药机理的解析。随着工业微

    发酵科技通讯 2016年2期2016-06-02

  • 茭白线粒体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建立
    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茭白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茭白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线粒体提取纯化方法、IPG胶条pH范围及蛋白上样量等条件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差速离心(3000~14000×g)联合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20%∶24%∶40%=2∶4∶2)对茭白线粒体的提取纯化效果优于仅采用差速离心。采用改良酚抽法提取茭白线粒体蛋白,17 cm、pH 3~10的IPG胶条,1.0 mg上样量,12% S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3期2016-05-30

  • 小麦L699叶片受白粉菌胁迫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小麦叶片接种白粉菌 24 h后的差异蛋白。结果表明,经PDQuest软件分析,接种白粉菌后小麦叶片中有18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上调,38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下调。对表达量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5种蛋白质,其中13种参与防御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周转。这些差异蛋白与抗病途径、植株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在小麦抗白粉病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小麦;白粉菌; Pm40;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4期2016-05-27

  • 金钗石斛花芽蛋白质提取及其双向电泳体系优化
    白质提取及其双向电泳体系优化叶婕, 尹丽梅, 叶庆生*(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摘要:通过对蛋白质提取方法、水化方式、等点聚焦程序、IPG胶条选择等方面的优化,建立金钗石斛花芽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采用酚抽提法提取蛋白,样品与水化液1∶40复溶;被动水化,等点聚焦程序B2;选用24 cm pH 3~10NL 胶条和12% 的凝胶;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获得了可识别1 422个蛋白质斑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5-25

  • 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MALDI-TOF-TOF和Swiss-Prot软件对部分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在10万Vhs聚焦强度下,可获得高分辨率双向电泳图谱,BPP酚抽法获得的蛋白不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经质谱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点,鉴定成功率90%。关键词: 广藿香;叶片;双向电泳;蛋白质提取中图分类号: S567.23+9.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5-03

  • 蜂蜜蛋白提取以及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蜂蜜蛋白条件优化
    蛋白提取以及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蜂蜜蛋白条件优化周莉质1,2,宗 凯1,吕侠影1,余晓峰1*,姚 剑1(1.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徽合肥 230022;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摘要[目的]研究蜂蜜中蛋白质提取的有效方法,优化蜂蜜蛋白电泳条件。[方法]该试验使用丙酮、钨酸钠、硫酸铵、尿素-硫脲4种方法提取蜂蜜中的蛋白并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对影响双向蛋白电泳的IPG胶条的选择、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试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3-16

  • 污染胁迫下的蚯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土壤污染是一个环境污染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在这方面也日益突出。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另外,种植活动中农药和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也使得土壤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快速、灵敏地监测土壤环境的受污染程度。在土壤系统中,蚯蚓是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对分解活动、养分矿化和初级生产有着

    生态学报 2016年1期2016-03-10

  • 基于正交试验的向日葵种子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2]。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是一种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的生化手段,是目前唯一能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与展示的分离技术[3],但探究出一套能够分离不同种植物种子间的差异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难题。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向日葵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中的3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向日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其它油类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天津农学院农业分析测试中心保存干燥的向日葵种子。

    种子 2016年1期2016-01-15

  • 甜椒果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优化体系的建立
    果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优化体系的建立蒋林惠,姜丽,徐银,许昕,郁志芳*(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以甜椒果实“红方”为实验材料,对其果实总蛋白制备方法、蛋白提取液的pH、总蛋白的上样量、IPG胶条的pH范围及等电聚焦程序进行条件优化,建立了适用于甜椒果实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液为pH7.8的酚提法制备的甜椒果实总蛋白、17cm pH5~8的IPG胶条、上样1200μg进行66000VH等电聚焦和垂直凝胶电泳,经过考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4期2015-12-20

  • 低温胁迫下桂蕉6号幼苗叶片差异蛋白表达研究
    ;低温胁迫;双向电泳;差异蛋白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0-032-03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differences in protein expression of Guijiao No.6 seedling leaves. [Method] TCA/acetone method and phenol extraction method were both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0期2015-10-21

  • 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肉牛、牦牛背最长肌
    蛋白质提取和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的最佳方法进行研究。在相同裂解液组成、等电聚焦程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eresis,SDS-PAGE)操作、银染法染色等双向电泳条件的处理下,通过Bradford法分别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肉牛和牦牛肉背最长肌中蛋白质的含量,并采用PDQuest 8.0.1软件对双向电泳图谱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细胞破碎方

    肉类研究 2015年7期2015-05-30

  • 小麦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
    白质的提取、双向电泳分离、质谱鉴定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小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麦的根、叶片、花药、花粉等组织器官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及相关蛋白质功能的初步鉴定,然而,由于受籽粒中多糖等物质的影响,较难提取籽粒总蛋白质,影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籽粒中的应用。在前人已发表的关于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中,对不同作物所采取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各不相同。王慧娜等[11]在不同方法提取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凝胶分离效果的分析比较一文中只介绍了提取方法对双向电

    江苏农业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5

  • 酿酒酵母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
    支持[4]。双向电泳与质谱结合的研究方法,是现在蛋白质组学最为常规的实验技术。由于双向电泳实验操作性强、步骤繁琐、周期长,实验过程各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双向电泳对蛋白质分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蛋白质图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不同来源的样品,即便是同一物种也都需要摸索优化出专用的实验室可重复的实验条件[5-6]。本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影响双向电泳结果的各种关键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一套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复度和高稳定性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深入研究不同氮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年3期2014-12-25

  • 外源H2O2影响山黧豆初生根蛋白表达研究
    变化,并采用双向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对初生根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施加H2O2处理引起了内源H2O2水平的产生与积累;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共获得了850~900个蛋白质点,并检测到70个蛋白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表达,其中43个蛋白发生上调,21个蛋白发生下调,新出现6个蛋白。对15个蛋白点MALDI-TOF-MS/MS质谱鉴定结果表明,呼吸代谢、蛋白折叠、信号转导及细胞防御等方面的蛋白参与了山黧豆初生根对H2O2的应答反应。这些蛋白的发现将有助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9期2014-11-15

  •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家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学科动态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家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芦方茹,马 云*,徐永杰,雷 玲,宋新强(信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遗传实验室,河南 信阳 464000)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落幕,各种家畜如小鼠、牛、猪等的测序工作也相继完成,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功能基因组学。而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经典技术的双向电泳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对双向电泳在牛、猪等家畜中的基础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前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5

  • 蚯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蚯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吴石金,赵士良,沈飞超,徐 铭(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2)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表皮组织的两种蛋白质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双向电泳IPG胶条pH范围,上样量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裂解液提取法提取的蛋白质量浓度较低,蛋白种类缺失,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法,可显著提高提取液蛋白质提取效果,样品中蛋白质质量浓度可达12.49μg/μL.蚯蚓表皮组织蛋白质主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8-24

  • 茭白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组等[2]。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作为蛋白质组学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目前惟一能同时将上千种蛋白质分离和展示的方法,也是分析复杂组分蛋白质分辨率最高的工具[3]。由于植物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如色素、淀粉、多糖、多酚、单宁和有机酸类等大量干扰性物质,给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增加了困难,因而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早期主要集中于拟南芥[4]、水稻[5]、小麦[6]、玉米[7]等传统模式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6期2013-02-19

  • 水稻胚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分析
    ]。白月等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少侧根突变系MT10及其野生型IR8的根系全蛋白质组,建立二者间的差异表达图谱,得到了11个差异点,其中只在MT10中表达的蛋白点有2个,只在IR8中表达的蛋白点有4个,两者间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有5个[4]。刘文文等应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析了烯丙异噻唑诱导后水稻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在诱导4 d的双向电泳图谱上找到了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选取其中3个进行质谱(MALDI-TOF-MS)分析,分别具有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9-20

  • 甘蓝型油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优化
    5]。蛋白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 - DE)技术[6,7]是利用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来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它通过第一向的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使蛋白质按照等电点进行初次分离,然后通过第二向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作物研究 2012年4期2012-09-19

  •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ova等应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分析了产生于单核巨嗜细胞(MDM)的HIV-1病毒粒子的蛋白,鉴定了253个宿主细胞相关蛋白[7]。然而,应用2-DE技术研究HP-PRRSV蛋白质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研究HP-PRRSV蛋白质组,本实验对影响HP-PRRSV蛋白质组的2-DE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HP-PRRSV 2-DE,为HP-PRRSV的病毒蛋白质组学及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病毒株和细胞 HP-PRR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年5期2012-08-30

  • 药学本科生开展双向电泳实验探讨
    学本科生开展双向电泳实验探讨吴志鹏,林丽彬,柯益彬,李春来(莆田学院医学院,福建莆田351100)探讨药学本科生开展双向电泳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一种自制胶条的双向电泳实验技术适合在药学本科生中进行推广。药学本科生;自制胶条;双向电泳;必要性;可行性目前国内高校药学本科阶段尚无开展双向电泳实验的报告。主要是因为常规的双向电泳所需的仪器和试剂价格不菲,对实验技术人员也有较高要求。这些客观的条件限制了双向电泳实验在药学本科阶段的普及。然而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2期2012-01-04

  • 旱柳根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趋势[4]。双向电泳是研究蛋白质表达变化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利用等电点和分子量2个性质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可以使得样品中数千种蛋白得到有效分离[5]。双向电泳技术面临的挑战是高分辨率和重复性[6]。只有具备了高分辨率和高重复性才能适用于接下来的凝胶图片分析,蛋白点配对,找出差异蛋白。为建立旱柳根系双向电泳体系,本研究从蛋白提取、染色及双向电泳中蛋白上样量、平衡时间、等电聚焦等方面对旱柳根部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进行分析比较,以建立优化的试验体系。1 材料与方法1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年4期2011-05-30

  • 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大核心技术是双向电泳、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质谱技术。而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目前唯一可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的方法,双向电泳技术联合质谱鉴定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标准方法[2]。2 双向电泳技术2.1 双向电泳技术原理双向电泳技术由Farre l等人于1975年建立。其基本原理是:第1向进行等电聚焦,因为蛋白质是两性分子,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pH梯度介质中外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2011-02-13

  • 华溪蟹主要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要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武阳,马文丽,王兰*(山西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为深入研究重金属胁迫下华溪蟹主要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对华溪蟹心脏及鳃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样品处理方法、上样量大小以及双向电泳实验条件的比较选择,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华溪蟹组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选取p H 3~10的24 cmIPG胶条,上样量1.0 mg,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华溪蟹心脏及鳃双向电泳图谱;分离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1-11

  •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双向电泳鉴定技术
    000)1 双向电泳的原理和方法双向电泳技术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二次电泳的过程.首先在第一向电泳中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进行等点聚焦(IEF),等点聚焦时由于各种蛋白等电点的不同,在高电压场的作用下,蛋白质在pH梯度胶中移动,直到取得不同的位置;然后再根据蛋白分子量的不同,在SDS-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中进行第二次分离.第一向等点聚焦有 3种常见的方法:非固相的 ISO-DALT、固相的

    重庆高教研究 2010年5期2010-08-15

  •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质谱技术),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是目前唯一可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的方法,双向电泳技术联合质谱技术被国际公认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标准方法。由于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与医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它可用于蛋白质转录及转录后修饰研究、蛋白质组的比较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凋亡研究、致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疗效监测、新药开发、癌症研究、蛋白纯度检查、小量蛋白纯化、新替代疫苗的研制等许

    生命科学仪器 2010年1期2010-04-14

  •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面。本文拟对双向电泳技术在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1 双向电泳技术原理及应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通过两次方向互相垂直的高分辨率等电聚焦电泳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将带不同净电荷和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二维

    世界中医药 2010年5期2010-04-13

  • 大豆花瓣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体系的优化*
    大豆花瓣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体系的优化*郑天慧,宋 波,姜自芹,刁桂珠,曾 蕊,吴 帅,拓 云,刘珊珊**(东北农业大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大豆花瓣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现象,比较6种蛋白提取方法和2种蛋白裂解液配方,优化胶条范围和等电聚焦程序.结果表明:pH为4~7 IPG胶条适于大豆全花蛋白分离;TCA/丙酮+2D Clean Up试剂盒法去除杂质充分,提取的蛋白含量高、纯度好、分离效果佳、耗时短;蛋白裂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年6期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