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

  • “双减”政策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政策的实施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目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该文以小学六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的解读,对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在黄石市某小学六年级两个班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发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并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双减”;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设计中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35期2024-01-26

  • 指向计算思维的小学信息科技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算思维的小学信息科技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的实践,并得出以下思考:①真实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②学习支架是学生思维的脚手架;③计算思维是学生学习的聚焦点。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问题解决式;信息科技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2-0063-03熊璋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里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应该拎出来的。”[1]但目前仍有很多信息科技教师对计算思维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或误区,有的教师认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小学信息科技真实性学习的四环教学模型建构
    文构建了小学信息科技真实性学习课堂下的四环教学模型(引发学、设计学、创生学和展示学),并以苏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中的《认识数字身份》一课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与实践探索。关键词:信息科技;数字身份;真实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2-0060-03案例背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内容要求中指出:“认识数字身份的唯一性与信用价值,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创新策略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与“双减”政策的推行,标志着信息科技学科教育改革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粤教版五年级信息科技中的《漂亮的风车》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改革与创新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关键词:新课标;信息科技;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2-0054-0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新课标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活动主题,支持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并理解和建构知识。基于此,作者以“智能植物浇水系统”项目为例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落实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信息科技;计算思维中图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面向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
    例,探究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型,以期让学生在跨学科主题项目式的探究活动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关键词:跨学科;信息科技;深度学习;项目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2-0047-0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结构中需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主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基于BOPPPS六步教学法的信息科技精准教学研究(上)
    课标的实施,信息科技课堂的变革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将精准教学引入课堂,使其成为评估教学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BOPPPS六步教学法可将精准教学落实在具体的内容实施中,通过Bridge(引入)确定教学倾向、Objective(目标)选定教学方向、Pre-assessment(课前评估)提供支持、Participatory learning(学生参与学习)推进认知过程、Post-assessment(课后评估)提供正负反馈、Summary(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基于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实验教学研究
    “技”并重的信息科技课程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信息科技实验教学仍处于研究初期,因此,本文在阐述信息科技学科“科”“技”并重的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实验教学对落实“科”“技”并重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基本要素、特色案例、典型模式、实验室建设路径与规范等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科”“技”并重;信息科技信息科技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2-0021-03《义务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期2024-01-25

  • “大观念”视域下的信息科技整体性教学探究
    【摘要】在信息科技整体性教学中,教师要以“大概念”为统领,用“大任务”来做事,借“大评价”来反思,用“大总结”来提升,通过实施信息科技整体性教学,实现学生“科”与“技”并重的信息科技学习。【关键词】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整体性教学作者简介:王亚男(1998—),女,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大问题驱动”“大任务引导”等教学方式,创设“大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大思考”“大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大概念”,形成“大思维”“大认知

    教育界·A 2023年34期2024-01-25

  •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实践
    故而,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从立足情境提问题、立足问题理流程、立足探究启思维、立足回顾重总结四个方面入手,思考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解思维、算法思维、抽象思维、概括思维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计算思维作者简介:周海生(1984—),男,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致远初级中学。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

    教育界·A 2023年34期2024-01-25

  • 着眼高阶思维教育优化教学
    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要求,需要让学生及早接触和学习信息技术,关注信息科技课程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基于高阶思维教育,分析和探究了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  信息科技;高阶思维;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3    08

    小学科学 2024年3期2024-01-15

  • 项目式学习思与行
    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计算思维等素养的形成,契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要求。因此从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价值出发,分析上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及注意事项,能助力核心素养目标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落地,提升信息科技教学的效果。〔关键词〕  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思与行〔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

    小学科学 2024年3期2024-01-15

  • “情思-体悟-慧用”教学模式研析
    〕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想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很有必要引入“情思—体悟—慧用”这一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阶段通过微课和调查问卷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然后在上课时融合多种创新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利用希沃白板的动画演示和课堂游戏练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利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的媒体素材多样性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由此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师生互动、小组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令

    小学科学 2024年3期2024-01-15

  •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路径
    。在传统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自主探索空间较少,并未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本文对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路径展开研究探讨,简述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优势,结合闽教版教材,从“学习兴趣、课程特点、自主探索、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五个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关键词〕  信息科技;深度学习;教学路径〔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小学科学 2024年3期2024-01-15

  • 开展游戏化教学巩固学习效果
    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信息科技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增强学生学习乐趣,教师可以在课程学习中加入游戏活动,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从游戏化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优势入手,展开讨论,探索小学信息科技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关键词〕  信息科技;游戏化教学;探究策略〔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小学科学 2024年4期2024-01-15

  •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要〕  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改革离不开对计算思维的培养,计算思维是在分析、综合、评价信息技术问题时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进行信息加工、运算和表达的一种思维。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和探究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计算思维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关键词〕  信息科技;计算思维;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

    小学科学 2024年4期2024-01-15

  • 引入信息科技 组织概念学习
    关键词〕  信息科技;概念学习;引入;助力〔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2    121-123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有关知识,其实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很多数学知识的认知都是表面化的。要想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就必须采用更直观、更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把握。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发挥

    小学科学 2024年2期2024-01-05

  • 问题导学式教学有效性探思
    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需进一步创新与完善,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等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课堂自主模式的构建,助推新课程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基于此,本文围绕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的有效性展开论述,以供分析与参考。〔关键词〕  信息科技;问题导学式;有效性;应用〔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小学科学 2024年2期2024-01-05

  • 小学信息科技“教”与“学”创新策略研究
    标准的出台,信息科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教师全面提高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效,才能打好学生学习基础,为学生中学阶段的信息科技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教与学相长,课程教师需求变创新,紧密融合新课程标准需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基于此,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以期全面赋能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科技;教学创新 数字化时代,如何培养具备高专业素养的数字化人才成为各学段信息技术

    文理导航 2024年3期2024-01-03

  • 智能时代编程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程教学模式;信息科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3)06-0011-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3.06.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技术教材新形态及创新应用研究”(BCA210081)。 作者简介:李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袁雨欣,硕士研究生,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2023-12-25

  • 智慧课堂视域下的小学“信息科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2版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基于新时代提升大众数字技能的目标,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小学“信息科技”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困境,提出智慧课堂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从教学模式创新与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展开探索,以优化革新课堂教学,为未来社会提供高智能的创造型人才,并为新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探索新的思路与方向。[关键词]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6期2023-12-13

  • 教育游戏的开发和应用
    育游戏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教育游戏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教育游戏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互动性、趣味性和学习价值。然后探讨了教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强调了教育游戏的优势。接着阐述了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和开发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对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最后讨论了教育游戏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角色、分类与应用范围以及优点。〔关键词〕  信息科技;教育游戏;开发应用〔中图分类号〕  G

    小学科学 2024年1期2023-12-13

  • 让思维可视化工具助力教学
    为例,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措施。通过引入思维可视化工具,促使课堂思维有迹可循,帮助学生整理和组织思维,厘清逻辑关系,提高信息的可视化呈现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词〕  信息科技;思维可视化工具;课堂思维〔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1    016-018课堂思维在小学信息科技教与学中具

    小学科学 2024年1期2023-12-13

  • 培养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策略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开展趣味活动、利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学科延伸、引入生活问题等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处理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信息科技;计算思维;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7-0087-03计算思维是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9期2023-11-29

  • 信息科技学科区域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破解之道
    、开课不足等信息科技学科的教研情况严重阻碍了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区域教研统筹,让教研实践制度化、课题研究常态化、名师引领专业化、培训模式融合化,可有效解决信息科技教研问题,赋能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区域教研;信息科技;教师发展[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0-0097-03本文选题源于义务教育新课标公布后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教研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7期2023-10-25

  • 数字化时代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生成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分析数字化时代对于小学教学的影响,探究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优化举措,从多方面提出实践措施,以期全面优化小学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及信息化思维,构建现代化信息科技课堂。【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小学教学;信息科技;课堂生成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等尚未成熟,且受到理解能力等的制约,因此对于信息科技这一门对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学科接受度普遍不高,认为学习难度

    新教育·科研 2023年9期2023-10-04

  • 探究信息科技学科与技术融合教学
    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科技学科素养的目的,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关键词:信息科技;技术;融合创新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信息科技课程首次列入国家课程,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信息科技课程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更名为信息科技,说明其不再是一门作为工具的学科,而是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学科。学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其自主可控意识,更注重的是科学原理、思维方式、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9期2023-09-30

  • 美国中小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启示
    机科学教育;信息科技【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9-091-0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新时期我国中小学数字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近年来美国的中小学计算机科学教育正自上而下展开。几年来,在美国选择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学生人数激增,而且无论是独立开设课程,还是整合到其他学科领域,计算机科学课程与教学也从高中不断向初中、小学阶段扩展。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9期2023-09-27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材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展望
    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没有提及教材编写建议,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不组织编写教材或指导手册,这意味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率先实施教材数字化转型。本文从为何实施教材数字化转型,信息科技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材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信息科技教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构想。【关键词】信息科技;课程教材;数字化转型;数字教材【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9期2023-09-27

  • 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地方教材资源开发的建议
    组织编写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材,而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信息科技数字教育资源,免费提供给各地教学使用。但受习惯影响,教材仍是教师所期待的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此,有的省级教研部门在国家教材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编写工作。本文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标,对现在使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从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和教材编写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着注重技术操练而忽略理论知识、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整体结构连贯性不强、忽视以学生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9期2023-09-27

  • 数字素养导向下信息科技学习评价的区域探索
    璋摘要:针对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数字素养情况、教育教学成效的必然路径,为避免学习评价过程流于形式:测评内容时效性、技术先进性较差,存在单一考查学生技能操作及知识掌握情况;或是采用简便测评手段严重缺乏对学生技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先进的信息科技考试评价结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重分数、轻素养”的弊端,有效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水平,成为信息科技考试评价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基于新课标对评价实施提出的新要求:需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定位课程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9期2023-09-24

  • “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作业的优化策略
    结合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现状,从情境作业的构建、趣味作业的制订、拓展作业的设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作业优化的策略,希望对今后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信息科技 双减 作业 策略新课程改革以后,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要求小学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着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助力。在达成这些

    新教师 2023年5期2023-09-19

  • 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信息科技问题链教学模式探究
    EM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以信息科技为中心,进行有效的学科融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链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深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创造能力。关键词  STEM理念;信息科技;问题链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5-0090-040  引言隨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的技术型人才不再适应社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5期2023-09-06

  • 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学科项目主题的有效设计研究
    化类”四大类信息科技学科项目主题,以帮助学生实现将应该掌握的关键能力、应该具备的品格特征和应该具有的正确价值观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关键词:信息科技;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项目主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重要要素。项目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新知,形成创新成果。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有效设计基于真实问题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8期2023-09-01

  • 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吴鑫【摘要】信息科技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目标,担负着使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科技素养的教育责任。信息科技课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还应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小学科技教学为载体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关键词】核心素养  农村  小学  信息科技  表达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2023-08-31

  • 信息科技课堂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帅[摘 要]信息科技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在信息科技课堂中渗透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当前信息科技课堂的德育渗透存在着信息教师忽视德育、德育内容陈旧单一、信息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教师可通过强化学生的德育元教育、充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有效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发挥学生代表示范作用及巧借交叉学科典型案例,有效解决信息科技课堂德育渗透的问题。[关键词]信息科技;德育渗透;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4期2023-08-30

  • 由外至内:旨在孕育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提问设计
    径。关键词:信息科技;核心素養;提问设计;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6-0043-04问题是思维的重要引擎,要孕育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问题的设计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弯”。教师通过提问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用更高层次的提问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一切都是培养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切入口。简言之,通过外显化的问题解决,助力学生掌握技术、构建概念、内化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6期2023-08-30

  • 跨学科主题活动单元在信息科技课堂中的教学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以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单元教学为研究对象,提出教学设计的三种路径——预设学习目标、设置关键问题、深入探究体验,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跨学科主题活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活动;第一学段;信息科技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6-0031-04跨学科主题活动的理论溯源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Theme-based Teaching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6期2023-08-30

  • 运用项目式教学设计探究项目
    步深化,小学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点学科内容。这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以闽教版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希望给广大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带来有益参考。〔关键词〕  信息科技;项目式教学;方法策略〔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2023-08-27

  • 多元化评价分析
      要〕  信息科技课程能够帮助智障学生运用信息科技提高信息技能,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探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代替单一的评价模式。本文以多元化评价的意义、多元化评价的要求、多元化评价的应用来谈谈如何在培智信息科技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关键词〕  信息科技;多元化评价;分析〔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2023-08-27

  •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析
      要〕  信息科技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各种产业和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授学生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变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科技知识,拓展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探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跨学科学习,以期提高学生对信息科技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2023-08-27

  • ICS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信息科技;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8-054-03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1],作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在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实施人工智能教学已势在必行,但目前仍处于人工智能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初始阶段,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工智能教学,是一线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IC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6

  • 信息科技学科教研中如何推进深度学习
    课改背景下,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不再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注重学科科学原理和思维方法的学习,是有深度的学习。因此,在学科教研中,引领教师关注深度学习,建构深度学习概念,进行深度学习教学实践尤为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学科教研中深度学习的推进策略。【关键词】深度学习;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8-045-02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的发布,标志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从三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6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职前教师的培养
    前,一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缺乏专业化培养,教育教学理论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文提出,高等师范院校需要紧跟《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制订职前教师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应以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科大概念为骨架,围绕教师专业性目标和学科性目标,开设多层次的培养课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策略,以多元性评价促进职前教师自我反思,使一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具备开展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有效教学的素养。关键词:新课标;核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时难度较大。信息科技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本文将《插入媒体文件》与《沁园春·雪》诗词的学习相结合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以期在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实现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词: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信息科技;古诗词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62-0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信息科技课标在教学中落实的策略研究
    高中,无论是信息科技课程还是信息技术课程都已有了独立的课程标准,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从启程到发展,就像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所走过的路一样,义教信息科技课程也正走上相似的“新征途”。本期解码我们将进行义教与高中新课标的教学探索,发现并反思走上这条征途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有益于更多的人去体悟与创新。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但由于新课标的教材尚未发行,所以,在教学实施中广泛存在着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小学“开源硬件+图形化编程”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
    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人工智能教育、跨学科综合课程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作者以“开源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的应用为例开展研究,以期能为信息科技和“田园课程”的校本课程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词:信息科技;田园课程;开源硬件;图形化编程;校本课程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53-03在创客教育中,开源机器人和编程技术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开源硬件和图形化编程的结合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学习评价方案构想
    的一般办法在信息科技领域中的具体映射,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是学生使用编程手段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样式。本文依据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和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开展评价设计,侧重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构建了学习评价框架并开发相应的学习评价工具,最后给出了学习评价实施可能的操作路径,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关键词:信息科技;编程;学习评价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12-03问题的提出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从算法、思维到问题解决实践
    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再学习、再思考出发,针对信息科技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提出了课程性质再认识的“三个统一”,针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提出“三个不局限”,并以信息科技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为核心,抓住语言促进思维这个关键,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对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进行了思考。关键词:信息科技;问题解决;算法;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09-03《义务教育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初中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框架构想
    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生认知心理的规律,针对课程标准对信息科技领域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数据、程序、算法等本质学习,把握住“编程本质就是翻译”这个关键,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需求辨析、逻辑梳理到代码实现的初中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框架,并根据教学探索给出了相关的学习场景、过程的初步描述。关键词:信息科技;编程;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05-0420多年来,不论哪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2023-08-10

  • 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信息科技课堂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确,基础教育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信息科技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全面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兴趣、能力、思维、行动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渗透德育,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走向“过程育人”,充分体现育人价值。【关键词】立德树人 信息科技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2023-07-30

  • SPOC混合模式视角下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研究
    概念、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实施SPOC混合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关键词】SPOC 混合模式 信息科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后疫情时代信息科技的推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形成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作为新模式的前沿,对我国基础教育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基于SPOC混合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课堂研究的方向。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2023-07-30

  • 用教语文的方式来教信息科技
    究如何在小学信息科技课上采用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练一练”等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信息科技 素养 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从原来的以技术层面的教学为主,更多地转向新技术的渗透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单纯的技能培训走向三基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从一开始的普及应用走向兴趣培养、素养提升。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术业有专攻,但对教学方法而言,很多地方是相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2023-07-30

  •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习效率,发挥信息科技学科的育人效能。在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教材三年级“画图”模块的教学中,可“以学科项目实践为抓手,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项目活动为设计要素,发挥实践育人迭代效应;以项目活动过程为纽带,拓展跨学科育人效能”,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逐步掌握学科技能,提升思维能力。【关键词】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思维能力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明确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8期2023-07-29

  • 跨学科视角下的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也是新课标对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鉴于此,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通过设计学科融合式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课后作业等策略,促进信息科技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据此发展、提升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词〕  信息科技;跨学科;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8-0015-03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出跨

    小学科学 2023年18期2023-07-28

  • 因材施教 开展差异化教学
    养。对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来说,差异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师需要将因材施教理念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教学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公平教育和一视同仁,利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认知期待,释放学生的天性。本文结合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因材施教理念下小学信息科技差异化教学的意义和具体对策。〔关键词〕  信息科技;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小学科学 2023年18期2023-07-28

  • “算法”驱动:由“问题”到“计算思维”
    ,教师要想在信息科技课堂上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可以以“算法”为驱动,将逻辑思路教清,将方法技巧教实,将活动过程教活,真正实现学科育人。关键词:算法;计算思维;信息科技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4-0071-03“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以“算法”为驱动的信息科技课堂能够使学生在思维层面和能力层面得到有效提升。那么,教师如何将“算法”落实到课堂中呢?下面,笔者结合《画正多边形》一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4期2023-07-25

  • “新课标”背景下虚拟机器人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究
    提出,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中以项目化学习推进虚拟机器人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信息科技;虚拟机器人;项目学习中圖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4-0057-0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真实性学习,强调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4期2023-07-25

  • 协商式议学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文以议学单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实施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设计议学单的三种主要策略—议定核心问题、议晰认知重难点、议论学习过程体会,据此探索议学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关键词:议学单;协商式教学;信息科技中图分类号:G434  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4-0024-04协商式议学单的理论缘起和研究溯源协商式学习是指师生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通过民主讨论、商量协作学习的方式,不断调整优化学习的过程。通过协商,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4期2023-07-25

  • 基于素养导向的信息科技作业设计研究
    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对标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以安徽省首届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大赛案例为研究基础,运用可实时收集学生作业的软件,探索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特征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应用方式,以此来促进一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价,以大单元作业设计为抓手,推动新课标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教科研工作。关键词:素养导向;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4期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