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研究现状
    钰[摘要] 肠道菌群具有免疫调节、参与糖类及蛋白质代谢、抵御感染等作用,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作为现阶段抗肿瘤治疗的补充手段,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CRC进展。本文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左右半结肠癌提供依据。[关键词] 中医药;左右半结肠癌;肠道菌群;活性成分[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2期2024-01-30

  • 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改善北京鸭肠道菌群结构和屏障功能
    C)对北京鸭肠道菌群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影响。将180 只1 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3 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00 mg/kg SC(LSC)和1200 mg/kg SC(HSC)的基础日粮,为期42d。LSC 和HSC 处理有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LSC 组和HSC 组鸭回肠长度增加。此外,添加600mg/kg SC 后,d21 北京鸭绒毛蛋白、claudin3 和黏蛋白(MUC2)的以及d42

    广东饲料 2023年8期2024-01-09

  • 欣乐本草菁萃对胃黏膜损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护作用和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①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0.033 g/mL)、中剂量组(0.067 g/mL)和高剂量组(0.2 g/mL),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受试物,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通过解剖观察大鼠胃组织形态学及病理结构,评价XL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②以健康BALB/C 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033 g/mL)、中剂量组(0.067 g/mL)、高剂量组(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10-11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芳〔摘要〕 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一方面,肠源性尿毒症毒素(gut-derived uremic toxin, GDUT)直接影响CRF的进展;另一方面,CRF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紊乱,大量GDUT产出。肠道菌群是循环发生的始动因子,肠道微生态紊乱使肠毒素累积,进而引起肠道屏障的破坏,大量肠毒素入血,引发一系列与肾脏相关的炎症、氧化、促纤维化机制反应,导致CRF进展。基于中医药研究现状,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8期2023-09-07

  • ICU老年HA-CDI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道菌群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
    的临床特征、肠道菌群情况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ICU收治的150例老年患者,根据艰难梭菌定性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A-CDI组(n=30)和非HA-CDI组(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治疗用药情况、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时间等临床特征;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接种培养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HA-CDI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比例、白细胞计数、血钾水平均显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22期2023-08-16

  • 基于“肠-关节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脊柱关节炎的关系
    【摘 要】 肠道菌群与脊柱关节炎的关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脊柱关节炎是一类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临床重叠。炎症性肠病和强直性脊柱炎表现出相同的遗传易感性和致病机制。肠道菌失衡可能会对肠道稳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致病作用,可能会触发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统,激活“肠-关节轴”,从而加剧脊柱关节炎。虽然肠道菌群在脊柱关节炎的发病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认可,但肠道菌群的调节与宿主之间相互调节作用的机制仍未有明确的阐释。文章通过以往脊柱关节炎发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7期2023-08-12

  • 饲料添加剂“新三仙”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生长性能;肠道菌群中图分类号:S821.5;S828.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45自20世纪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促进畜禽生长作用以来,便被广泛地用作猪鸡饲料添加剂,这对促进猪鸡生长和预防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剂量滥用,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引发动物肠道菌群失调、机体产生耐药性、抗病力降低和药物残留等问题。2018年,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组织制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5期2023-07-30

  • 低聚木糖对低盐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肠道菌落的影响
    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凡纳滨对虾淡化养殖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0尾凡纳滨对虾按照养殖水体盐度和XOS添加量分为海水对照组HS0(盐度30‰+0 mg/kg XOS)及低盐对照组LS0(盐度3‰+0 mg/kg XOS)、LS250(盐度3‰+250 mg/kg XOS)、LS500(盐度3‰+500 mg/kg XOS)和LS1000(盐度3‰+1000 mg/kg XOS)。饲养8周后计算生长指标,采用试剂盒测定消化酶活性和抗

    南方农业学报 2023年2期2023-07-22

  • 从肠道免疫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临床研究进展
    疫功能缺陷、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是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两大主因,已有研究证实益生菌能逆转肠道微生物移位,降低HIV感染相关腹泻的死亡率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肠道微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肠道免疫耐受能力,调节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包括引起腹泻在内的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安全有效,作用持久,从肠道免疫角度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路。关键词:肠道免疫;肠道菌群;艾滋病;腹泻中图分类号:R256.3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6期2023-07-12

  • 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探讨ACLF肝脾不调
    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胆汁酸;肠道菌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6期2023-07-12

  •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强[摘要]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以肠道微生物为主要靶点的治疗策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肠道菌群;结直肠癌;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15.028结直肠癌是常见癌症之一,近年来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15期2023-07-04

  • 肠道菌群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衡,且ASD患者的症状与肠道菌群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肠道菌群移植可明显改善ASD的症状。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和ASD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平衡,从而为更好地改善ASD的相关症状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移植[Abstrac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neurological disease tha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14期2023-06-26

  • 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观察组则行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两组治疗时长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估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15期2023-06-26

  • 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效应可能是中药改善UC的重要作用机制。现对中药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UC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中药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以及中医药防治UC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科学依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效应Interaction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Gut Microflora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WA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期2023-06-23

  • 止痉散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止痉散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各脏器进行病理检查。利用ICR小鼠最大给药剂量(16 g/kg)急性毒性实验和人等效给药量(0.18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ZJS安全性。结果止痉散能够显著缓解小鼠关节肿胀,降低关节炎评分,降低关节部位IL-6和IL-2的表达,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测序结果表明,止痉散显著降低直肠部位肠道菌群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而在结肠、盲肠部位无明显变化。在门水平,止痉散升高直肠、盲肠部位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7

  • 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则人体正气充足,可抵御外邪入侵,通过调理脾胃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PCOS的目的。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基于肠道菌群,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探讨治疗PCOS的新靶点,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胃为后天之本;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5-0126-04多囊卵巢综合征(po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7

  •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盐酸伊立替康治疗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关的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以及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CPT-11溶液造模,根据组别和剂量分别对各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和5-氨基水杨酸。1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测量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粪便中的菌群种类,采用香浓–威纳(S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14期2023-06-15

  •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肠道菌群;高脂肪饮食;肥胖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健康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复杂性,很多学者对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进行广泛探索[1-3]。本文对近年有关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主要以细菌为主,其组成受遗传、饮食、体重、药物和宿主代谢状态等的影响[2]。肠道菌群主要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且各菌群在胃肠道的分布不同[3],在维持宿主体内代谢平衡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5期2023-06-11

  • 辣椒碱对动物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缓解肠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物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组成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辣椒碱对动物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阐述其在缓解动物肠炎发生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辣椒碱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 辣椒碱;肠道功能;肠道菌群;肠道稳态;肠道炎症中图分类号: S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440(2023)01-0287-08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 of capsaicin on animal

    江苏农业学报 2023年1期2023-06-08

  • 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鱼生长性能、血清学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0尾鲫鱼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S1)、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与粪肠球菌混合饲料 (S2)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饲料(S3),在饲喂47 d后检测3组鲫鱼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饲料组鲫鱼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益生菌;鲫鱼;免疫指标;肠道菌群中图分类号: S96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江苏农业学报 2023年1期2023-06-08

  • 基于《内经》“大肠者 皮其应”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痤疮与肠道菌群有关联,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章从中医理论角度阐释二者可能的联系,将皮肤与肠道视为一个整体,这与中医的整体观相符合。中药治疗痤疮有良好疗效可能与肠道微生物机制有关,需要进一步证实,这对拓展痤疮的临床治疗思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 痤疮;肠道菌群;内经;皮肤病【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8-0014-04Abstra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6-07

  • 肠道菌群是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靶点
    的发展,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CP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肠道菌群可作为防治CP的靶点。中医学认为肾虚血瘀为CP的核心病机,且补肾活血类中药可改善CP的临床症状,在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方面亦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或许是补肾活血法有效治疗CP的科学机制之一。基于此,从肠道菌群角度出发,通过阐述肠道菌群对CP发病的影响,结合肾虚血瘀与肠道菌群的内在联系及补肾活血类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推测补肾活血类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CP的机制可能与改善异常心理情绪、抑制炎症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5-30

  • 益生菌及其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
    ;保健食品;肠道菌群中图分类号:TS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2-0034-05益生菌研发是近年来产品研发的热门方向,我国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于1990年才正式开展研究,落后于欧洲、日本等国家15-30年,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能力强、市场需求大、行业发展迅速[1]。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发、生产益生菌产品的国家之一,日本森永乳业于1971年率先研发出含有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乳制品,并且于1977年全面投入研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5-30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维生素D干预对PCOS患者肠道菌群及内分泌的影响
    COS)患者肠道菌群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台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52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维生素D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干预,联合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给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催乳素(prolactin,PRL)、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13期2023-05-30

  • 表观遗传修饰与代谢性疾病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发生与发展。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生理系统代谢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大量代谢物,促进宿主生理机能,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肠道激素和肠脑轴的分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还可通过提供甲基供体等,诱导DNA甲基化;与肠道菌群和其他相关代谢通路有关的DNA甲基化与代谢性疾病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旨在阐述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有效干预手段提供新的研究线索和思路。[关键词] 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代谢性疾病;肠道菌群[中图分类号]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9期2023-05-26

  • 生命早期饮食与炎性肠病的关系
     炎性肠病;肠道菌群;饮食;遗传学[中图分类号] R57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08.030人体肠道内大约存活着10万亿个细菌,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每种类型的细菌都在维持肠道菌群动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作用,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3个大类。肠道有害菌可增加共生体的毒力,诱导其黏附和浸润,减弱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促进炎症反应。饮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8期2023-05-26

  • 肠道菌群稳态失衡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调控着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综述肠道菌群通过免疫调节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病理机制的完善、临床诊治思路的拓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炎、滑膜衬里增生、血管翳形成,并逐步发展对关节软骨的侵蚀以及骨破坏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2期2023-03-16

  •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于肠道上皮的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能调 节人体诸多生理过程。现有研究已揭示了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组分变化,并在 动物模型中的功能研究已确定肠道菌群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根治性手术是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基础,然而 在结直肠癌治疗围手术期的术前肠道准备、抗生素及抑酸剂的应用、化/放疗等辅助治疗及结直肠癌手术本身和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等影响下,患者 的肠道菌群结构将发生变化,进而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长期肿瘤学结果。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结直肠

    山东医药 2022年10期2023-01-06

  • 肠道菌群在孤独症系谱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揭示。本文从肠道菌群研究历史及概述、肠道菌群在AS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肠道菌群的ASD治疗研究进展3个角度,系统阐述肠道菌群在ASD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肠道菌群;孤独症系谱障碍;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重复性、刻板性动作或行为,兴趣狭窄及社交障碍,严重

    健康之家 2022年17期2023-01-03

  • 断奶应激综合征与长效抗生素的选择
    虑长效时间对肠道菌群的潜在影响。关键词:断奶应激综合征;长效抗生素;长效时间;肠道菌群;仔猪中图分类号:SS81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5-0095-03随着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养猪生产管理已经逐渐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数据化。而变化最显著的是仔猪的哺乳时间,因为缩短哺乳期一方面可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数,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母猪把疾病传播给仔猪的风险。所以,哺乳天数从最初的50~60 d,缩短到40 d、28 d、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5期2022-11-14

  •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PCT水平及肠道菌群。 结果 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6期2022-07-15

  • 二甲双胍药动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物相互作用;肠道菌群;高原低氧二甲双胍是一种基础口服降糖药物,广泛用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1]。对于肾功能良好的患者,在接受二甲双胍多剂量治疗后,其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5 h,平均肾脏清除率(CLr)为(510±130)mL/min,表观分布容积(Vd)为63~276 L,口服清除率(CL/F)为

    中国药房 2022年12期2022-07-02

  • 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性湿热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模型(DSS)组、黄芩汤(HQD)组,每组7只。除NC组正常饲养外,其余2组均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同时暴露在温度32 ℃、湿度90%环境中,每天持续16 h,连续15 d后,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水7 d。HQD组给予黄芩汤(9.1 mg/kg),NC组、DSS组均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7 d,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评价其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2

  • 儿童功能性便秘不同严重程度肠道菌群特点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
    不同严重程度肠道菌群特点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诊治的12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依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43例)与轻中度组(77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20名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肠道菌群数量及胃肠激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促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明显多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1期2022-06-08

  • 当归水提取物补血、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虚证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放血法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外周血象、胸腺指数、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评价当归水提取物的补血作用,并利用MiSeq平台对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测序,探究当归水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组雌性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胸腺指数有上升趋势,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当归水提取物显著提高血

    世界中医药 2022年7期2022-06-02

  • 民族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多的学者研究肠道菌群紊乱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的关系以及应用民族医药治疗RA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本综述就肠道菌群与RA、民族医药与RA、肠道菌群与民族医药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应用民族医药治疗RA提供指导。【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民族医药,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8-0048-0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Ethnic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6-01

  • 肠道菌群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姬新才摘要:肠道菌群失调和糖代谢疾病具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和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失调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机制为产生短链脂肪酸,在释放肠道激素的同时能够减轻肠道免疫系统的破坏,并调节胆汁代谢。肠道菌群、肠促胰素之间具有一定影响关系。肠促胰素降糖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本文通过对糖代谢异常、肠道菌群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关键词:肠道菌群;糖代谢异常;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包含病菌、细菌、真菌以及原生动物。有研究表

    健康之家 2022年4期2022-05-30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
    FLD)患者肠道菌群及血脂状况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患有NAFLD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45例;选择同期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5例做为健康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连续8周)而空白对照组患者则不使用实验干预疗法。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消肠道菌群水平以及治疗前后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肠道菌群、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以及炎性因子和生物化学指标优化程度。结果:治疗前,实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1期2022-05-30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价值
    、治疗效果、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瘙痒、丘疹、水疱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湿疹;症状评分;双歧三联活菌;西替利嗪;肠道菌群;乳酸杆菌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2)19-0027-03Clinical Value of Bifid Triple Viable Combined with Ce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9期2022-05-30

  • 肠道菌群与肠神经胶质细胞在人类免疫疾病的作用
    林大淇摘要:肠道菌群由与人类宿主共生的多种细菌物种组成,细菌数量在1013~1014个[1],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负责机体多种生理活动,包括宿主代谢、神经系统发育、能量稳态、免疫调节、维生素合成和消化吸收。若肠道菌群失调,会诱发多种疾病,如各种肠道阴道炎症、婴儿产前发育、2型糖尿病、肥胖、衰老、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症。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本文通过综述肠道菌

    健康之家 2022年12期2022-05-30

  • 口腔和肠道菌群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究提示口腔及肠道菌群差异及功能紊乱可能与干燥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口腔及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调节人体口腔和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影响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综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腔及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及肠道菌群特点及口腔及肠道菌群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临床诊治干燥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口腔菌群;肠道菌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全身性慢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10期2022-05-30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功能影响的研究
    后第10 d肠道菌群、肠黏膜功能指标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第10 d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量均下降(P <0.05),观察组菌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数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菌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两组DAO和内毒素水平均升高(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3期2022-05-21

  • 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的影响研究
    方式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葫芦岛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08例健康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4例。研究组新生儿给予母乳喂养,对照组新生儿给予配方奶粉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体重和身长。结果:喂养7、14 d,研究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7、14 d,研究组CD3+、CD4+、CD4+/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0期2022-05-10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清肝化痰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中医药理论研究表明,肝、脾功能失常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清肝化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理论基础,并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索清肝化痰方药治疗高血压效应机制,以期找到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和研究方向。[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肠道菌群;清肝化痰法;机制[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2-0029-05Discus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期2022-05-05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反应性充血指数与母婴结局的相关研究
    两组孕妇进行肠道菌群、RHI 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同时对研究组孕妇进行随访,根据母婴结局分为 A 组(正常妊娠组)、B 组(不良妊娠组),对比两组的肠道菌群、RHI 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肠杆菌、肠球菌的菌落数均大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的菌落数以及 RHI 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120例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事件34例,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8.33%; B 组产妇肠杆菌、肠球菌的菌落数均大于 A 组,双歧杆菌、乳杆菌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7期2022-05-03

  • 腹部局部理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小儿腹泻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响
    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和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G(IgG)、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數量少于对照组, IgA、 IgG、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6期2022-05-03

  • ASD患儿肠道菌群失衡、免疫指标紊乱调查及关系分析
    ASD 患儿肠道菌群失衡、免疫指标紊乱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为临床解释 ASD 病因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我院门诊确诊的82例 ASD 患儿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57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粪便,通过荧光定量 PCR 法测定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定量检测并计算其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对数值比值 B/E 值,比较两组儿童肠道菌群数量、B/E 值及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5)IL-5、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期2022-04-23

  • 刺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現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 刺参;肠道菌群;影响因素;生理功能;科学养殖中图分类号 S9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7期2022-04-19

  • 新疆家蚕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禄摘要:家蚕肠道菌群与蚕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健康密切相关。通过饲喂苏优一号家蚕3种不同处理的桑叶,探讨不同处理桑叶饲喂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新疆蚕区家蚕肠道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正常饲喂组、含沙桑叶组、高湿桑叶组等3种处理方式,饲喂5龄幼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对家蚕肠道微生物进行DNA提取,之后通过琼脂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浓度,以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饲喂组家蚕肠道微生物种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4-01

  • 肠道菌群与运动机能的相关性
    搜集,综述了肠道菌群与运动机能之间的关系,主要从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两方面展开,探究了肠道菌群与运动机能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了解,分析现有资料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明确方向。关键词:肠道菌群;微生物;运动机能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与运动机能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肠道菌群对人运动能力是否有用,有哪些用。而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肠道菌群与运动成绩和能力之间有间接的联系,因此,肠道菌群与运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国

    医学前沿 2022年2期2022-03-30

  • 肠道菌群对于人体骨骼肌运动机能的影响
    陈子超摘要: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对于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骨骼肌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机体自主运动、姿势维持和代谢稳态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对于人体骨骼肌能够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目前有关肠道菌群对于骨骼肌影响的研究逐步增多,并提出了肠道-肌肉轴的理论。因此本文就肠道菌群对于骨骼肌的影响进行研究,将肠道菌群影响骨骼肌的方式和机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肠道菌群;骨骼肌;运动机能前言人体中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器官,不同的器官发挥的功

    医学前沿 2022年2期2022-03-30

  • 肺-肠轴: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莉莉【摘要】肠道菌群是作为维持器官微环境的重要调节剂,由肠道-重要器官轴发挥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然而,由于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成年人不同,并且其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因此关于儿童肠道菌群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很少。该文从“肺-肠轴”角度介绍了呼吸道感染儿童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了儿童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和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期望能为临床从肠道菌群入手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关键词】肺

    新医学 2022年3期2022-03-28

  •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

    世界中医药 2022年3期2022-03-25

  • 双歧杆菌联合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化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肠道菌群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粪肠球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水平低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期2022-03-25

  • 儿茶素对高脂饮食小鼠减肥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鼠减肥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儿茶素组(0.06%儿茶素+高脂饲料),各组连续喂养2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计算肝脏系数、体脂比和Lee's指数,检测血脂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体脂比和Lee's指数明显增加,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

    中国茶叶 2022年3期2022-03-24

  • SBAR沟通措施结合强化干预对急诊腹泻患儿恢复效果、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SCL-90评分的影响
    儿恢复效果、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和患儿家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急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管理方式和干预措施,研究组采取SBAR沟通措施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同时给予患儿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3期2022-03-24

  • 口服β-内酰胺酶保护SD 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免受β-内酰胺抗生素所致损伤研究
    ,并且会破坏肠道菌群并导致一些不利临床后果。为了减轻这种不利影响,我们开发了一种重组β-内酰胺酶--BL,并制备成肠溶包衣微丸,用于降解排泄进入肠道的 β-内酰胺抗生素。在此,我们报告了其在大鼠中进行的临床前药效评估,使用氨苄西林和头孢替安作为模型抗生素。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动物经尾静脉注射1剂抗生素,经过口给予3剂赋形剂或不同剂量的 BL(24~144μg/剂量),收集血液和肠道样本,并测定抗生素浓度。在另一项研究中,动物每天腹腔注射1剂抗生素,连续3天,

    医学概论 2022年1期2022-03-22

  •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下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测序结果显示:15 ℃、19 ℃、23 ℃、27 ℃、31 ℃养殖水温下,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肠道主要菌门,丛毛单菌属和鞘脂单胞菌属为主要菌属。养殖水温不同,肠道优势菌群所占比例不同,丛毛单菌属在水温 15 ℃处理组占比最高,鞘脂单胞菌属19 ℃处理组占比最高。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23 ℃处理组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5 ℃、19 ℃、27 ℃处理组(P<0.05

    江苏农业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6

  •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燥痹;脾胃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又被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上皮炎。SS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本文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进行论述。本病起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多样,除口干、眼干外,可有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受累[1-3]。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以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2期2022-03-09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刺治疗
    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不同的疾病发挥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肠易激综合征有影响,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目前也有较好的疗效。由此可知,这三者之间有一个环状的联系,可以分析其具体的联系,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通过分析肠道菌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影响探讨针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关键词:针刺;肠道菌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2-0083-04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2期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