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

  •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丙烯常用马来酸酐接枝,其接枝产物应用广泛,已然成为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3]。本文通过反应挤出技术进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反应,并且在反应中加入第三单体,研究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反应中的各种条件,在确定最优配方的基础上,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挤出机螺杆转速、挤出温度、引发剂含量、马来酸酐用量等条件对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的影响。1 实 验1.1 实验原料聚丙烯粉料,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马来酸酐(MAH),天津市中河化工厂生产;过氧化二异

    广州化工 2022年19期2022-11-09

  • 可德兰多糖-阿魏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年来,多糖-酚酸接枝共聚的方法因其具备不仅能结合酚酸类化合物和多糖的优点,还可以赋予接枝共聚物新的功能与特性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目前,用于制备接枝共聚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碳二亚胺化学交联法、酶催化接枝法、电化学法和自由基介导接枝法[9]。其中,自由基介导接枝法因具有经济、环保、安全以及可避免酚酸在反应过程中的降解和氧化等优点[10],已成功用于许多多糖-酚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如菊粉-没食子酸[11]、壳聚糖-咖啡酸[12]、壳聚糖-阿魏酸[13]、普鲁兰-阿魏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9期2021-10-09

  • 双氧水/抗坏血酸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锦纶6织物及其性能
    学改性是通过表面接枝、聚合、化学交联和络合[5-6]等方式改变纤维大分子链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种类,将基团引入材料表面,赋予其特殊性能[3]。这种改性方法简单快捷,容易实现,改性后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强度略有降低,伸长率增加,手感变差,但通常对纤维制品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大。近年来,表面接枝改性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7-9]。李梦颖等[10]以丙烯腈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对锦纶织物进行化学表面接枝改性来提高织物的吸湿发热性能。桑伟

    纺织学报 2021年9期2021-09-27

  • 亚临界二甲醚协助双单体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
    聚单体,可以提高接枝率并且有效抑制PP交联和降解,St与GMA质量比应尽可能接近于1,以达到PP链上GMA自由基的最高水平[3]。使用超临界流体(SCF)浸渍带有反应单体和引发剂的PP是一个经典的过程[4]。一方面,因密度接近液体,SCF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溶剂化能力,可以溶解许多小分子;另一方面,SCF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可以塑化或溶胀大部分聚合物基质,由SCF携带的单体和引发剂可以迅速扩散到聚合物中[5]。二甲醚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绿色能源,具有可再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1年1期2021-03-01

  • 大气压等离子体引发接枝制备温敏性棉织物
    CST)的聚合物接枝到传统纺织面料上,以获得温敏性织物。在所有温敏材料中,人们对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LCST约为32 ℃,接近人体皮肤温度[1]。当温度低于LCST时,PNIPAM溶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水溶液;当温度高于LCST时,PNIPAM的溶解性下降,发生相分离而析出,此时溶液呈乳白色、不透明状态。PNIPA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方面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于药物递送[2-3]、栓塞剂[4]等。化学接枝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20

  • 丙烯酸丁酯和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相悬浮接枝PP的制备
    生产。PP自由基接枝聚合已成为解决其分子链中缺少极性基团的主要方法,通过接枝极性单体可以提高PP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亲水性和热稳定性等[5-13]。Sathe等[7-9]研究了PP与马来酸酐、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聚合,结果表明,加入苯乙烯能提高PP接枝产物中马来酸酐含量。Kaneko等[10]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可控聚合制备了甲基丙酸甲酯(MMA)接枝PP(PP-g-PMMA)。虽然PP-g-PMMA作为相容剂,能明显提高PP与聚乳酸共混物的拉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0年6期2020-12-29

  • 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100013)接枝改性是制备功能化聚丙烯(PP)的一种常用方法。与其他改性方法相比,接枝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一直备受关注[1]。接枝改性对PP的结晶性能有影响。常艳杰等[2]对比了熔融接枝法和预辐射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MAH)接枝PP(PP-g-MAH)的结晶性能,发现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制备的PP-g-MAH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均低于熔融接枝法制备的PP-g-MAH,且产物的升降温曲线均出现双峰,预辐射接枝法会改变产物的晶型。肖潇等[3]通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0年6期2020-12-29

  • 聚偏氟乙烯膜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膜的制备
    备后在其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反应,而本文将通过高温接枝聚合使聚偏氟乙烯与pH敏感材料丙烯酸接枝共聚,再采用相转移法制备具有pH相应性能的开关膜,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探讨膜的过滤通量与pH值的关系,研究接枝共聚物的含量与pH响应系数的关系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上海三爱富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400,K23-27,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无水乙醇,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

    江西化工 2020年1期2020-03-31

  • 聚合物溶液接枝反应研究进展
    10500)化学接枝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对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物的研究颇多,某些研究将无机粒子引入大分子单体结构中,获得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聚合物结构[1-3]。聚合物接枝反应的研究,伴随着新型聚合物的出现,如聚合物分子刷的合成[4-7],并且随着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研究的深入,两种技术结合,可以对聚合物分子刷中侧链的尺寸进行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分子刷的应用性能[8-10]。溶液接枝反应常用于聚合物的接枝反应。溶剂的使用,有利于接枝组分之间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9年1期2019-02-14

  • 紫外照射改性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与亲水性能*
    对聚丙烯纤维进行接枝聚合改性。本课题组曾先后将阳离子性单体、阴离子性单体和中性碳碳不饱和双键单体分别成功接枝聚合到聚丙烯纤维工业滤布[1]102-106、聚丙烯纺黏非织造布[2-6]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长短纤维织物[7-8]表面。本文将在紫外照射下,将两种碳碳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分别接枝聚合到SMS聚丙烯非织造布中,并重点探讨接枝聚合改性前后的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微观结构和亲水性能。1 试验部分1.

    产业用纺织品 2018年7期2018-10-31

  •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物制备研究进展
    其中通过SEBS接枝极性单体,利用极性基团的极性或反应性在起到增容作用的同时又赋予材料新性能的课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6-8]。此外,通过接枝改性所获得的具有独特性能的SEBS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9-10],因而倍受学者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SEBS的接枝改性方法主要有自由基接枝聚合、表面紫外接枝、ATRP法接枝和其他接枝方法。1 自由基接枝聚合法自由基接枝聚合是高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活化,在高分子链中形成自由基,由它引发单体聚合而得到接枝共聚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9-18

  • 高温本体聚合合成ACS树脂的接枝率研究
    树脂是AN、St接枝到CPE分子主链上形成的一种接枝共聚物。由于采用含氯原子的饱和弹性体CPE代替丁二烯 - 苯乙烯 - 丙烯腈接枝共聚(ABS)树脂中的丁二烯,ACS树脂不但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加工性能,还具有优良的阻燃、耐候、抗静电和耐热老化等性能,极大地弥补了ABS树脂性能上的缺陷,满足了要求高阻燃、耐候、抗静电和耐热老化等行业对特种ABS树脂的需求[1]44、48。ACS树脂可采用掺混法和接枝法生产[1]47[2]。2种方法生产的

    中国塑料 2018年6期2018-06-23

  • 聚烯烃的悬浮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述评聚烯烃的悬浮接枝改性及其应用邵 清,宋文波(中国石化 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 100013)悬浮接枝作为一种新兴的接枝技术,结合了固相接枝技术和表面接枝技术的特点,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介绍了悬浮接枝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悬浮接枝技术在聚烯烃功能改性上的应用,结合该技术现有成果,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悬浮反应;接枝;聚烯烃改性聚烯烃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加工和物理性能良好等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

    石油化工 2017年11期2017-12-15

  • 螺杆元件类型对聚乙烯接枝反应的影响
    元件类型对聚乙烯接枝反应的影响王明辉1,2,麦堪成1,唐舫成2,汪加胜2(1.中山大学 化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2.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30)研究了不同类型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元件对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螺杆元件类型对聚乙烯接枝反应的研究,发现聚乙烯接枝率随着剪切强度增加而增加,螺杆元件的分散和分布能力决定了聚乙烯接枝反应的反应程度,并制备出接枝效率高、粘接力高和晶点少的接枝物,可应用于多

    上海塑料 2017年3期2017-10-19

  • PP-g-(MAH-co-St)接枝物的制备及验证
    H-co-St)接枝物的制备及验证彭粉成,唐 丽(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镇江 212006)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PP-g-(MAH-co-St)接枝物,并通过扭矩变化曲线和红外光谱图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PP;MAH;St;接枝物;PP-g-(MAH-co-St);接枝反应采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PP-g-(MAH-co-St)接枝物,对接枝物进行纯化处理后,通过转矩曲线和红外光谱图来验证接枝反应是否发生;同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接

    山东化工 2017年10期2017-09-06

  • 梳型接枝PVC的性能研究
    30070)梳型接枝PVC的性能研究陈文君1,程培培2,刘亚群3(1.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 武汉 430223;2.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3.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编者的话:继15年10月我刊发表了一篇高中生论文后,很欣喜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早参与到粘接科学实践中并把其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欢迎有更多青少年喜爱粘接技术,期待更多佳作。以高级羧酸盐与聚氯乙烯(PVC)反应合

    粘接 2017年4期2017-04-25

  • SBS接枝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研究进展
    0064)SBS接枝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研究进展余进洋(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4)SBS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改性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中。本文对国内外关于SBS接枝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概述,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接枝单体对SBS接枝进行分类。并对接枝技术对沥青路面的影响进行相应总结。SBS;接枝;沥青路面;单体引言由于SBS 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双键,因而可以使用极性单体对 SBS 进行接枝改性,破坏分子中的双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2017-04-06

  • γ射线辐照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酸乙酯
    线辐照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酸乙酯王以诚1彭 静1曾心苗2李久强1翟茂林1 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重点学科实验室,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 100871)2(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辐射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5)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树脂为基材,采用γ射线预辐射接枝法在PVDF树脂上接枝苯乙烯磺酸乙酯(Ethyl styre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2

  • PP-g-GMA的制备及其改性PP/PA6合金性能
    )采用双螺杆熔融接枝的方法,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用下,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共单体苯乙烯(St)接枝到聚丙烯(PP)上。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确定了接枝物的生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探讨了GMA,St,DCP不同用量对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并将接枝产物PP-g-(Stco-GMA)加入PP/尼龙6 (PA6)的合金中,通过注塑成型样条,测定其力学性能,并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t的加入能够提高接枝率,

    工程塑料应用 2016年9期2016-10-18

  • 辐照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
    14122)辐照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朱春波 蒋 学 王鸿博 高卫东(江苏省功能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 无锡 214122)利用电子束辐照接枝的方法将丙烯酸(Acrylic acid, AA)单体接枝到涤纶织物上来改善其亲水性。通过改变吸收剂量、接枝单体浓度、阻聚剂浓度、预辐照的吸收剂量以及前处理氢氧化钠浓度等影响因素来获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改性涤纶织物。优化的反应条件:吸收剂量为 195 kGy、AA浓度为 50%、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6年3期2016-09-07

  • 丙烯酸改性水滑石接枝PP的制备工艺*
    丙烯酸改性水滑石接枝PP的制备工艺*毕付英1,秦军1,姜定2,孙浩然1,杨靖1,陈彤1(1.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2.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阳 550025)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化学参数(接枝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加工参数(螺杆转速、螺杆温度)对丙烯酸改性水滑石(AA-LDH)和聚丙烯(PP)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FTIR谱图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PP上。随着AA-LDH含量的增加,接枝物的接枝率呈现先

    工程塑料应用 2016年7期2016-08-09

  • 夺氢型光引发剂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光引发剂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楚晖娟,刘晓倩,祝红征,魏宏亮,朱靖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州450001)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光引发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分别用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考察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夺氢型光引发剂能有效地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但随着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效率会略有下降。光引发剂;淀粉;二苯甲酮;接枝聚合;丙烯酸丁酯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9-16

  • 共单体/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全同聚丁烯-1研究
    甘油酯(GMA)接枝在iPB-1上,显著提高了MAH接枝率(Gd),改善了iPB-1的表面活性和结晶性能[1-4]。下面采用熔融接枝方法分别探讨α-甲基苯乙烯(AMS)和癸烯(Decene)2种共单体对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引发 MAH熔融接枝iPB-1的反应规律。1 试验部分1.1 原料iPB-1,粉料,全同质量分数98%,熔体流动速率(MFR)为22g/10min(载荷10kg),山东寿光天健化工有限公司;其他原材料、助剂均为化学纯产品或市售工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5年3期2015-07-19

  • 预辐射法制备PB-g-NIPAM温敏性核壳结构微球
    滨150086)接枝共聚是一种改善聚丁二烯胶乳物理、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研究人员通过氧化还原或热引发体系在聚丁二烯胶乳表面接枝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氰等[1-4]单体,制备具有核壳结构PB 复合胶乳,可有效提高PB 极性,增加其与极性基体相容性,所有这些接枝反应都需要使用化学引发剂,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控制单体均聚。通过高能射线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接枝反应具有通用性强、引发效率高、可在室温、无引发剂条件下进行反应等优点。辐射接枝可以分为共辐照和预辐

    化学工程师 2015年9期2015-03-13

  • GMA熔融接枝丁苯橡胶的研究*
    需求[1-2]。接枝改性是实现SBR官能化的一种改性方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接枝单体,热稳定性高、环保性好、对设备腐蚀性小;而且GMA具有的强反应活性环氧基团很容易与小分子开环发生加成反应。在接枝单体中添加接枝共单体苯乙烯(St),一方面可减弱或抑制接枝聚合物的降解,另一方面充当SBR载体提高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3-7]。因此,本文研究了GMA/过氧化二苯二甲酰(BPO)的组分比对SBR-g-(GMA-co-St)接枝率和凝胶量的影响[5]

    弹性体 2014年5期2014-06-09

  • 不同协助技术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不同协助技术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研究王 鉴1*,李 青1,孟庆明1,李志源2(1.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喀喇沁旗环境监测站,内蒙古赤峰024400)分别采用有机分散剂、溶液浸渍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协助技术对聚丙烯(PP)进行固相接枝改性。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P与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的接枝共聚物(PP-g-MAH/AA),考察了单体投料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化学工程师 2014年8期2014-03-03

  • 漆酶/TBHP催化黄麻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纤维与乙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可提高其染色性、皱折回复性、耐磨性和防污性等[1]。传统的接枝方法有射线辐射接枝法、光引发接枝法、低温等离子引发接枝法和溶液自由基接枝法[2-3]。辐射接枝法的操作工艺简单,不需引发剂,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接枝共聚物,但辐射接枝法射线的穿透力强,会损伤基材性能。A.M.EL-Naggar等[4]发现无论是在何种辐射气氛下进行处理,剑麻纤维的韧性都变差。光引发接枝聚合中,麻织物经过紫外光照射后,其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均降低。低温等离子接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期2013-12-21

  • 预辐照聚苯醚反应挤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将极性的功能单体接枝到PPO分子链上,可拓展其用途[5]。对PPO的接枝改性目前大多采用有机小分子的化学引发剂,接枝过程中易引起单体均聚合、PPO分子链交联,致使PPO的力学性能或加工性能变劣[6-8]。本工作采用高能射线预辐照处理PPO,通过熔融挤出反应接枝的方法,将功能单体成功接枝到PPO分子链上,并研究了影响接枝率的因素及接枝共聚物的性能。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PPO,LXR040,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芮城分公司生产;丙烯酸(AA)、马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3年1期2013-11-20

  • MMA和BA接枝淀粉的制备
    2)MMA和BA接枝淀粉的制备孙振华1,邓敏1,徐祖顺1,2,易昌凤1,2(1.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62;2.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武汉市 430062)以硝酸铈铵与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单体,制备MMA和BA接枝淀粉的共聚物。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淀粉与MMA,BA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所制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2年5期2012-12-23

  • 苯乙烯/二乙烯苯协助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研究
    协助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研究祝宝东,王 鉴,李红伶,董维超,董 群(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8)采用液-固溶胀的方法将马来酸酐(MAH)、共单体[苯乙烯(St)、二乙烯苯(DVB)]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分散到聚丙烯(PP)颗粒内部,利用流变仪研究了共单体协助MAH熔融接枝PP反应,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水接触角对接枝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接枝反应机理加以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添加St时接枝物的MAH接枝率和凝

    中国塑料 2012年6期2012-12-01

  • 离子交换膜辐射合成研究进展*
    离子交换膜的辐射接枝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及两性离子交换膜的进展,同时对离子交换膜的辐射接枝的工业化提出了展望.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两性离子交换膜;辐射接枝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的含有离子基团的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膜在分离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促使化学、医药学、食物、燃料、纺织、汽车等工业的发展.随着离子交换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膜功能多元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和接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11-18

  • 马来酸酐溶液法接枝茂金属乙丙共聚弹性体的研究
    低分子化合物进行接枝改性.马来酸酐(MA H)作为常用的接枝单体,已经成功接枝到各种聚烯烃和弹性体上,但mEP作为新型聚烯烃弹性体,其接枝极性单体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决定采用溶液接枝技术,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将马来酸酐接枝到乙烯丙烯弹性体上,并分析考察各种因素对产物的接枝率的影响,对提高mEP在增韧改性极性聚合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及仪器茂金属乙烯丙烯共聚物(mEP),6202,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马来酸酐(MAH),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10-13

  • 超临界CO2辅助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腈的制备
    能差、表面惰性。接枝改性是其重要的改性方法。超临界CO2辅助固相接枝改性PP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利用超临界CO2特有的性质,将PP颗粒溶胀同时把功能单体和引发剂携带到PP颗粒内部并且进行插嵌,然后再引发接枝聚合反应,从而达到对PP进行均匀修饰、改性的目的,为一定程度上克服固相接枝不均匀的区点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PP,工业级,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丙烯腈(AN),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DCP,化学纯,国药集团化

    中国塑料 2012年11期2012-09-11

  • P(3,HB-co-4,HB)微波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研究
    -4,HB)微波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研究陈 晨,卢秀萍,张兆哲,胡丽平(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以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原料,通过微波辐照制备P(3,HB-co-4,HB)-g-MAH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物台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辐照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率对P(3,HB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9-07

  • 聚四氟乙烯接枝GMA的反应研究
    29)聚四氟乙烯接枝GMA的反应研究张冬娜, 寇开昌, 侯 梅, 高 攀, 吴广磊(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西安 710129)使用叔丁基锂(t-BuLi)与乙二胺(EDA)的混合溶液活化聚四氟乙烯(PTFE),并在活化的PTFE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使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活化与接枝后的PTF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工艺成功将GMA接枝到PTFE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接枝表面,使用TGA法测定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达

    航空材料学报 2012年4期2012-06-06

  • 纤维素与丙烯酸在氯化锌水溶液中的均相接枝*
    反应、醚化反应、接枝共聚反应等[1-5].其中接枝共聚反应是纤维素化学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接枝后的纤维素不但能够让纤维素获得新的性能同时还不会破坏其固有的优点.单体通过共价化学键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形成的纤维素接枝共聚物,能够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晶须[4]、高吸水材料[8-9]、力学性能良好的模压板材[10]、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素纤维[11];而且接枝后纤维素的表面亲水性分散基团明显增多[12].纤维素接枝共聚分为均相接枝和多相接枝.由于纤维素本身的结构复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1-24

  • 尼龙-6膜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统,对膜的设计和接枝改性日益引起关注[7].目前多以化学接枝法对尼龙接枝改性,如以K2S2O8-H2SO4为引发体系,将尼龙-66纤维和衣康酸接枝共聚,接枝率为32%[8];以乙酰丙酮锰[Mn(acac)3]为引发剂,将丙烯酸单体和尼龙-6纤维接枝,接枝率仅为4.3%[9];以FeSO4-H2O2为引发剂将丙烯酸和尼龙-6接枝共聚合,接枝率为27.2%[10].上述报道为获得较好的性能效果,均将改性膜的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但将单因素结合接枝率和水通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1-04

  • 新型马来酸酐接枝丙烯基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9)新型马来酸酐接枝丙烯基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汤俊杰,段 浩,杨 涛,郭建鹏,孟成铭(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109)通过熔融反应挤出制备了一种新型马来酸酐接枝丙烯基弹性体(以下简称接枝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马来酸酐(MAH)用量、交联抑制剂的种类和加工工艺条件对接枝物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接枝率,同时比较了该接枝物与传统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弹性体(MAH-g-POE)在聚酰胺(PA)中

    中国塑料 2011年12期2011-11-30

  • 碳硼烷甲基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真丝研究
    硼烷甲基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真丝研究林锐彬,姜佳美,李战雄(苏州大学 纺织服装工程学院,苏州 江苏 215021)以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为接枝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接枝处理真丝,在真丝丝素大分子上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接枝链。以正交试验方案优选接枝改性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2.6 %、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5 %、在pH3的情况下反应100 min。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接枝前后的真丝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热分析

    丝绸 2011年8期2011-11-14

  • m-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苄基异氰酸酯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马丽春,孙才英,李丽萍,郭垂根*(黑龙江省阻燃材料制备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在苯乙烯(St)存在下,将含不饱和键与异氰酸酯双官能团的单体m-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m-TMI)熔融接枝到聚丙烯(PP)上,分别采用无水滴定法、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枝产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TMI、St均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并且St的存在能够有效抑制 PP在接枝过程中的

    中国塑料 2011年1期2011-11-04

  • 聚丙烯后功能化接枝改性研究进展
    评聚丙烯后功能化接枝改性研究进展王 鉴1,董维超1,祝宝东1,董 群1,张国甲2(1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163318;2大庆石油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714)聚丙烯(PP)是一种重要的通用树脂,然而由于缺乏极性导致其染色性、抗静电性、亲水性以及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 PP极性和相容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 PP大分子链上接枝极性侧基。本文综述了PP后功能化接枝

    化工进展 2011年10期2011-10-18

  • 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的分析与评定
    园地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的分析与评定吴柏生(哈尔滨轻工化学总厂,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对淀粉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得的接枝共聚物具有淀粉和单体的双重优良性能。引发剂;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Abstract:The soluble starch wasmodified bymeans of graft copolymerization using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in experiment,in

    化学工程师 2011年2期2011-09-24

  •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顺酐接枝率测定的影响因素
    EPDM分子链上接枝极性基团.EPDM接枝顺丁烯二酸酐(MAH)后可以显著地提高其粘结能力和亲水性,及其与极性高分子的相容性[5-6].这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接枝产物的接枝率、接枝位置及结构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接枝物的表征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又由于EPDM的双键含量低,MAH接枝量非常少,所以对于接枝产物的纯化处理以及表征一直是接枝改性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7].本研究探讨并研究了影响接枝率测定的各种因素,通过滴定法测定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顺酐接枝率,找到了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8期2011-06-12

  • 双氧水引发下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的制备与分析
    废水污染上。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以亲水的半刚性链的淀粉大分子为骨架与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引入不同官能团和调节亲水—亲油链段结构比例而得到的目标产物。本文用双氧水作为引发剂,环保无污染,聚得了较好的接枝效果。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1.1 实验材料及化学试剂淀粉;丙烯腈;双氧水(含过氧化氢30%);95%乙醇;对苯二酚;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钾;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主要仪器设备601超级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PW-1无级恒速搅拌器,河南省巩义

    河南化工 2011年17期2011-02-10

  • 聚乙烯粉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及其黏合性能的研究
    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接枝聚乙烯热熔胶[3-4],可以使钢管与聚乙烯层间达到较好的粘接性能.工业上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马来酸酐或丙烯酸接枝聚乙烯热熔胶[5-7].熔融挤出法工艺简单,易于大批量、连续化生产;但是接枝率较低,单体与引发剂的残留会导致接枝产物变色;同时马来酸酐残余量大,在熔融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均释放刺激性气体,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并且马来酸酐或丙烯酸对螺杆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近年来,对聚烯烃表面接枝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相悬浮法[8]、高能辐射法[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年2期2011-01-24

  • 水悬浮体系中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改性研究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改性研究祝宝东,王 鉴,董 群,宋 军(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水相悬浮法制备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双单体接枝聚丙烯(PP-g-St/MAH)。考察St加入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和水接触角测试分析接枝产物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接枝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随着St加入量的增大,MAH接枝率升高,在

    中国塑料 2010年10期2010-11-30

  • 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改性研究
    ,3]。通过固相接枝[4~6]可有效提高PP与极性材料的相容性。作者采用固相法以马来酸酐对粒径为2.7 mm的聚丙烯粒料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聚丙烯接枝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 实验1.1 原料、试剂和仪器聚丙烯,T-30S,大庆石油化工厂;马来酸酐(MAH)、二甲苯,分析纯,天津福辰化学试剂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界面剂A,工业级,市售。Nicolet Magna-IR75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ROM-200A型转矩流变仪,哈博电气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年9期2010-06-05

  •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研究
    者对PP的共聚、接枝、交联和氯化等化学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固相接枝反应一般发生在PP的结晶缺陷、结晶面及非晶态域,具有工艺条件简单、降解少、溶剂用量省等优点[1~5]。作者在此以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在自制反应器中采用固相接枝改性方法对PP进行固相接枝,探讨了固相接枝的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改性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DSC研究了其熔融和结晶行为。1 实验1.1 主要原料PP,粉料,熔体流动速率为15 g·(10 min)-1,中国石化武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年8期201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