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员

  • 失事潜艇环境应激源对艇员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险的程度时,幸存艇员才会适时执行逃生行动[1]。因此,失事潜艇艇员的生存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失事后各项生存任务的执行以及逃生时机的科学决策[2],而这要求幸存艇员具有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本文根据美军的相关研究,讨论了失事潜艇认知能力需求及其与环境应激源的相关性,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1 失事潜艇艇员认知能力需求美军通过文献[3]分析提出了失事潜艇艇员执行艇内生存任务所需的6 项主要认知能力。1.1 精神运动能力精神运动能力对于需要灵活性、协调能力或运动的任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2024-01-20

  • 基于NTIS 网络数据库的潜艇医学研究热点探析
    境为背景,以提升艇员作业能力与生存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卫生、心理学、临床医学、援潜救生等各学科领域为研究范围的军事特种医学。然而,潜艇作业的特殊性和研究的保密性使得潜艇医学研究报道很少。美国海军潜艇医学研究所(Naval Submarine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NSMRL)是美军潜艇医学的主要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大多会以国防科技报告的形式发布于其国家技术信息服务局(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9期2023-11-15

  •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状况调查及预防
    的特殊环境等,对艇员生理及心理方面均造成不利影响,极易诱发其身体疲劳。这种较高强度的应激状态下身体躯干及四肢等各部位的训练伤会加倍增加。因而,积极做好预防,减少非战斗减员,是保障护航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笔者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随海军编队出海护航,调查总结了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及训练伤的特点。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参加护航任务的多艘舰艇90 名艇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8 名,年龄18~59 岁,平均年龄26.9 岁;女性2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7期2023-09-06

  • 核潜艇遇事故如何实现自我拯救
    种措施可供核潜艇艇员极限逃生,完成自我拯救。“紧急处突”助力潜艇自我拯救在核潜艇事故中,最大的危险来源便是海洋深处巨大的海水压力。目前,核潜艇的潜航深度一般为400至600米,按潜深500米、海水密度1.01×103千克/米3来计算,潜艇外部海水压强约为4.9×106帕,而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仅为4.5×105帕,尚不足深海水压的十分之一。因此,在核潜艇“失事”之时,艇员首先要做的是立足现有条件“紧急处突”,挽救潜艇本身,利用核潜艇壳体的抗压性进行上浮,

    科学24小时 2022年4期2022-04-16

  • 长远航对潜艇艇员血清25(OH)D和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度高于大气环境,艇员容易出现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hronic respiratory acidosis, CRA)。一项核潜艇航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长期航行后,高浓度CO2环境也是导致皮肤维生素D合成减少的一个因素[3]。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外军潜艇长远航过程中艇员在维生素D合成吸收和骨密度变化过程中的影响作一综述。1 长远航过程中潜艇艇员血清25(OH)D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25(OH)D是评估个体维生素D状况的主要血清学临床指标,对追踪艇员维生素D的变化起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12-08

  • 胡晓舟:在制胜航道上忘我冲锋
    全训艇长,他带领艇员队先后完成数十项重大任务,成功处置数个重大险情,攻克多个作战重难点问题,趟出一条“组建即一类、接艇即战备、出海即迎战”的战斗力生成新路。“敌人不会因为你受伤摁下暂停键”潜艇深海航行,危机四伏:进水、起火、失电、掉深、机械故障、突发敌情……作为潜艇艇长,胡晓舟的一次抉择、一个口令,直接关乎所有艇员生死、关乎一场战斗乃至整个战局成败。那年盛夏,某海域,胡晓舟率艇参加某演习。“×号管发射。”命令下达,胡晓舟的心随即紧了起来。这次任务关系重大,

    中华儿女 2021年16期2021-11-02

  • 揭开136年前的死亡与沉没之谜
    在茫茫大海中……艇员的死亡之谜1995年,亨利号失踪131年后,人们终于“寻回”了它。原来它就藏在距离豪萨托尼克号沉没地点约100米的海底。时隔100多年重见天日的亨利号,除了锈迹斑斑的外表,其他地方似乎还保留着“年轻时”的模样:潜水艇前部装有重达41千克的炸药桶,这就是攻击豪萨托尼克号的武器“杆雷”。艇长坐在潜艇前部控制着方向舵,同时还监控着潜艇的气泵和压载水舱,这些部位毫发无损。所有艇员都安然坐在他们原来的位置,两手仍然握着操作手柄,仿佛仍在奋力摇动曲

    奇闻怪事 2021年4期2021-04-20

  • 俄设立“功勋潜艇艇员夫人”奖章
    次设立“功勋潜艇艇员夫人”奖章,并于近日在北方舰队潜艇部队主基地举行首次颁奖仪式。俄新社29日报道称,此次获奖的共有150名潜艇艇员的妻子。这一奖章的设立正值俄罗斯北方舰队潜艇部队成立115周年前夕。该奖章为非国家纪念奖章,结婚至少10年的潜艇艇员妻子才有资格获得。据报道,获得这一奖章的候选人是根据潜艇部队妇女联合会的建议,由潜艇指挥官或部队指挥官向司令部推荐选出。舰队潜艇部队军人的遗孀也可获得这一奖章。各潜艇部队可以自行选择颁发奖章的时间,但舰队建议,最

    环球时报 2021-03-302021-03-30

  • 解开100多年前的潜艇沉没之谜
    ,没有死亡征兆,艇员们没想到,他们奋力前进的终点不是家乡,而是埋骨的海底。究竟是什么让这艘英雄的潜艇陨落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4年4月的一个傍晚,南方军队的8名水手驾驶着被称为“地狱机器”的潜艇亨利号,从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港出发,一举击沉了北方联盟最大的战舰豪萨托尼克号。这是海战历史上潜艇首次成功击沉战舰,也是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在海战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南方军队的将士们再也没能等到英雄的凯旋,亨利号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大海中……100多年后的今

    新传奇 2021年10期2021-03-25

  • 疗养期间潜艇艇员人体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航行时间长,潜艇艇员睡眠质量差,精神易产生抑制、麻木和萎靡,加速了体能消耗;新鲜食品有限,消耗与补充难以均衡;舱内场地狭窄,不宜开展体能训练[1]。这些不利因素不仅对潜艇艇员的体力、耐受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给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如何科学提高潜艇艇员的体能储备成为各疗养院研究的课题。而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案的制定必须以潜艇艇员的初始体能状态为基础,所以对潜艇艇员的精准化体能测试显得尤为重要。人体成分测试是体能测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0-15

  • 压力暴露后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可行性的初步理论推算
    潜艇强国列为潜艇艇员自救脱险的首选方法。根据以往的潜艇失事经验和对可能发生的失事潜艇内情况估计,艇内出现一定压力暴露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就发生了固壳破损,导致118名艇员全部死亡,因此暴露于高压下的救援方法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虽然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深潜救生艇、救生钟等集体援救装备, 美国并于1989年成立了深潜中队,援潜救生装备可以全天候到达失事地点,但是援救设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失事潜艇海区。如1979年英美两国海军运用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13

  • 南海水面舰艇艇员头痛调查研究
    来越多,水面舰艇艇员身心健康经受着巨大的考验。首先,舰艇狭小的工作、训练环境及海上多变的气候特点给执行任务的水面舰艇艇员的技术操作增加了挑战因素[1];其次,艇员保疆卫国的工作性质要求其随时处于高应激状态,长期夜间值班的艇员更是经受着昼夜颠倒、睡眠不足等不适,不可避免地导致艇员身心负荷加重,可能引起头痛患病率升高[2]。严重剧烈的头痛不仅影响舰艇艇员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更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3]。然而,目前,关于此类特殊人群头痛的发病情况报道甚少

    海南医学 2020年12期2020-07-16

  •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潜艇艇员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
    时间航行会给潜艇艇员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生理负荷,多数潜艇艇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睡眠质量差不仅会导致人体记忆力下降,还会降低人的注意力和警觉性,长期下去加速衰老,影响身体健康[2]。因此,对于出现睡眠障碍的潜艇艇员加强治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在此次研究中,以出现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的潜艇艇员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分析非药物干预对潜艇艇员睡眠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8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5期2020-05-19

  • 还有谁不知道新冠大流行?
    密航行的潜艇部队艇员可能对新冠肺炎大流行一无所知。一些潜艇部队现任与前任军官披露称,这些人每次在海底执行60天至70天的绝密任务时,军方会故意不让他们知道世界新闻,以防分心或削弱士气。这意味着,潜艇艇员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批不知道新冠肺炎暴发的人群之一。知情军官表示,在病毒蔓延前离开港口的艇员都很可能不会了解这一消息,直到任务最后两天才会得到通报。法国退役海军将领萨勒此前在执行潜艇任务时连父亲去世也不知道,他说:“这些人需要一心一意完成任务,在海底的人不需要

    环球时报 2020-04-012020-04-01

  • 解开136年前的死亡与沉没之谜
    米,高1.2米,艇员蜷缩在板凳上,摇动曲柄。艇员的死亡之谜1995年,亨利号失踪131年后,人们终于“寻回”了它。原来它就藏在距离豪萨托尼克号沉没地点约100米的海底。时隔100多年重见天日的亨利号,除了锈迹斑斑的外表,其他地方似乎还保留着“年轻时”的模样:潜水艇前部装有重达41千克的炸药桶,这就是攻击豪萨托尼克号的武器“杆雷”。艇长坐在潜艇前部控制着方向舵,同时还监控着潜艇的气泵和压载水舱,这些部位毫发无损。所有艇员都安然坐在他们原来的位置,两手仍然握着

    科学之谜 2020年12期2020-03-04

  • 核潜艇远航艇员吸入二氧化碳浓度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分析*
    多时点、即时测定艇员血气,调整氧烛-氢氧化锂的剂量和比例,使得艇员的血液气体分压更趋向于正常水平[2]。然而,部分艇员在航行后期血液气体分压仍然偏高,采用血气测量方法调整氧烛-氢氧化锂的剂量和比例一则操作繁琐耗时,二则对于艇员会造成一定的创伤。该研究通过分析艇员吸入二氧化碳浓度(FI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寻找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为核潜艇执行更长时间的远航任务,维持艇员的正常生理状态提供更加即时、精确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7

  • 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对快速上浮脱险的影响及预防
    宇,付国举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加压阶段压力急剧增大,艇员某些含气腔窦(如中耳、内耳、鼻窦等),可能会因为内外压力不平衡产生耳气压伤,是潜水或高气压暴露过程中最常见的气压伤[1]。如果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艇员的鼓膜会感受到外部压力产生的胀闷感,随着外部压力的增高,耳痛会不断加剧,还可能引起眩晕、耳鸣,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鼓膜破裂。由于气压伤而造成艇员退筒,还会浪费宝贵的自救脱险时间,影响整体脱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快速加压和快速上浮时,要求艇员必须及时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09

  • VR 仿生系统在艇员控制训练中的应用
    VR 仿生系统的艇员控制训练系统的设计1.1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最早是由美国人兰尼尔提出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定义为用计算机技术形成一个三维场景,用户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来与该虚拟场景进行信息的交互,信息的交互利用某些技能和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包括以下两方面:1)建模技术建模技术是虚拟场景的基础,建模首先需要分析三维场景所需要的模型数据,通过提取模型数据,并在三维软件中建立相关模型,从而构建逼真的虚拟场景。虚拟场景的建模可以分为非接触式视觉建

    舰船科学技术 2019年8期2019-09-05

  • 基于二级维修体制的艇员级维修能力形成分析
    000)1 引言艇员级维修保障是保证潜艇处于良好战斗状态的关键,近年来我海军潜艇部队执行远海任务频繁,任务时间增长,维修保障困难,如何提高艇员级维修保障水平是目前维修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潜艇遂行长期远海任务,艇员需具备以往艇船的部分中继级或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以便及时对较复杂的装备故障进行抢修,因此对艇员级维修能力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目前,我军潜艇部队使用基层级、中继级、基地级三级维修体制。随着新保障理念的普及,基于信息和网络的新维修技术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7期2019-08-05

  • 基于排队论的潜艇艇员级维修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266071)艇员级维修是潜艇装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保持和恢复装备性能而由艇员所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艇员对装备的自主保障能力,确保武器装备在平时和战时均处于良好状态,以随时遂行各种任务。艇员级维修是由潜艇领导组织全体艇员完成的,为保障潜艇装备运行而进行的日常保养性质的修复性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对保持和恢复海上潜艇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应认识到艇员级维修存在装备数量大、品种多且维修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当

    中国修船 2019年2期2019-04-09

  • 图解美国黑鲈号潜艇
    与导航中心,两名艇员可以在这里对天狮星巡航导弹进行功能检查、发射与导航的操作发动机舱,黑鲈号使用3台柴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发射架的旋转底座天狮星巡航导弹的储存舱内部,共有2个储存舱导航舱,舰载内部导航系统使得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定位导航发动机舱的控制台发动机舱后面的控制室,军官下达命令后,艇员可以在此处控制潜艇速度声呐室海水过滤器,通过煮沸海水去盐等方式产生纯净的淡水,用于冷却柴油发动机和供艇员生活军官休息舱控制室和攻击中心无线电室军官会议室军士长铺位艇员铺位

    军事文摘 2019年1期2019-01-04

  • 潜艇艇员眼部疾病调查分析
    来我院疗养的潜艇艇员为研究对象。同一个患者同时诊断两种以上眼部疾病,则分别计入各种病例数中。1.2 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航行时间等。所有潜艇艇员均行视力、色觉、裂隙灯、泪液分泌时间及间接眼底镜检查。1.3 统计学方法 以总体的频数和百分数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一般情况 共检查潜艇艇员478人,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平均35.2岁。经检查患病164人共计297例。2.2 眼疾病谱分布 297例中,屈光不正89例(入伍前36例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9期2018-09-12

  • 被厕所打败的潜艇
    ,也就无法使用,艇员只能用水瓶、水桶等容器盛放排泄物。但时间一长,加上艇内空气流通不畅,味道十分难闻。U-1206的深海高压厕所正好解决了这一尴尬难题,使得艇内全体官兵都对执行新潜艇的第一次任务充满期望。但是,这种先进的厕所技术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因为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管道将艇内的排泄物运输至特设的高压舱,再由高压空气喷入海水中,这一整套程序非常烦琐,以至于需要配备专门艇员帮助使用深海高压厕所。按照命令,U-1206需要在蘇格兰近海潜行多日。为了避免被盟军的

    百家讲坛 2018年2期2018-09-04

  • 某部潜艇艇员心肺耐力调查
    10002)潜艇艇员的作业环境极其特殊,人员体能耐力素质要求高,尤其是长航后体能耐力素质下降,进而对工作能力产生不良影响[1]。因此,了解潜艇艇员长航后的心肺耐力水平,对于制定科学的恢复性训练方案和达到提高其工作能力的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某部20~34岁潜艇艇员90名,年龄为27±4岁,均为男性;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按年龄分组,分为A(20~24岁)、B(25~29岁)、C(30~34岁)三组,并对其进行心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7期2018-08-06

  • 海军潜艇某部艇员下腰痛的脊柱功能调查与分析
    疼痛[1]。潜艇艇员是军队中特殊的群体,担负着高强度的训练和战备任务,特别是长期水下作业,操作训练空间狭小,腰背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使他们提早成为下腰痛的易发人群,长期或反复发作性腰部疼痛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发挥。目前研究显示,导致下腰痛的影响因素较多,其机制尚未明确[2]。为了解潜艇艇员下腰痛的病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对海军某潜艇基地现役潜艇艇员下腰痛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制定治疗、康复等干预措施提供较可靠的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4-23

  • 被厕所打败的潜艇
    ,也就无法使用,艇员只能用水瓶、水桶等容器盛放排泄物。但时间一长,加上艇内空气流通不畅,味道十分难闻。U-1206的深海高压厕所正好解决了这一尴尬难题,使得艇内全体官兵都对执行新潜艇的第一次任务充满期望。但是,这种先进的厕所技术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因为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管道将艇内的排泄物运输至特设的高压舱,再由高压空气喷入海水中,这一整套程序非常烦琐,以至于需要配备专门艇员帮助使用深海高压厕所。按照命令,U-1206需要在苏格兰近海潜行多日。为了避免被盟军的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1期2018-03-22

  • 188例水面舰艇艇员睡眠质量非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益加大。水面舰艇艇员作为海军作战部队中一个特殊群体,其外出执行任务日益频繁化、多样化。由于工作、生活、训练环境的特殊性,官兵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睡眠问题已俨然成为困扰广大官兵的主要问题[3],直接影响海军的战斗力。本研究对188例水面舰艇人员进行睡眠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干预措施,以便为更好地做好海军卫勤保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来天津疗养院疗养的188名水面舰艇艇员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期2018-01-17

  • 新型潜艇逃生舱概念设计
    多困扰,且在保证艇员安全性上存在不足[1]。为此设计一种新型潜艇逃生舱,选取球柱结合式的耐压壳,并对内部设备进行合理布置,有效增大逃生舱内部容积,允许逃生舱容纳更多艇员,使全员逃生或大部分艇员逃生成为可能。此外针对逃生舱设计一种新型离艇释放装置,使逃生舱离艇过程安全可靠,降低因潜艇受损造成逃生舱无法离艇的几率。1 逃生舱选型目前,包含逃生舱及载人潜器在内的深潜装备结构形式主要包含球形、圆柱形、椭球形及球柱组合等形式,而最主要的是球形、圆柱形,或者其组合形式

    船海工程 2017年6期2018-01-10

  • 潜艇远航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情况,这是对全体艇员的最大考验。当发生特情时,一些艇员难免产生紧张情绪,此时海上临时党委和艇党支部切不可慌乱,要严格落实“计划服从隐蔽、隐蔽服从安全”的要求,准确判断情况,及时组织指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按照集体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召开临时党委会和支委会,运用集体的智慧认真分析研判,科学制定航行深度、充电时机、通信联络等方案,在降低自噪声、减少暴露时间、稳妥处置敌情等细节上做到精益求精。各级政工干部要深入舱室战位向大家讲清当面情况,进行简短有力的战斗

    政工学刊 2017年10期2017-01-01

  • 潜艇艇员群体认同问卷的编制*
    的职业群体,潜艇艇员是我军的中坚力量,研究潜艇艇员群体认同的发展、形成及维护十分重要。本研究编制了潜艇艇员群体认同量表,旨在为研究潜艇艇员群体认同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海军潜艇某基地和某支队共482名潜艇艇员。其中年龄18~45 岁,平均(25.15±4.69)岁;军龄1~25年,平均(6.50±4.94)年;未婚310人,已婚172人。1.2 方法根据群体认同的相关文献、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了潜艇艇员群体认同的理论维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6期2015-04-11

  • 潜艇艇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研究概述
    征斌,王海涛潜艇艇员长期生活于高温、高湿、高噪声、通风不良及空间狭小、密闭的潜艇舱室环境中,尤其是潜艇远航期间航程远、水下航行时间长,极易产生压抑、烦躁等情绪波动,影响其心理健康[1],从而对部队军事训练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为了做好部队卫生勤务保障工作,维护潜艇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保障部队各项训练演习任务圆满完成,笔者综合近年潜艇艇员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结合自身在潜艇军医岗位多年的诊治经历,对潜艇艇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应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概述。1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1期2015-03-18

  • 某型舰艇适居性主观调查与分析
    型舰艇的200名艇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艇员对舰艇温湿度、通风、照明、色彩、饮用水和食物的供给等方面的评价较高,对工作和生活区域气味、住舱的面积、餐具的清洗、淋浴空间及频率、衣物洗涤和休闲娱乐资源的获取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结论该型舰艇的适居性基本能够满足艇员要求,部分方面需要改进。适居性;主观调查;舰艇随着舰艇作战范围的扩大和作战任务的增多,舰艇人员在舰艇中生活和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对舰艇的适居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良好的舰艇适居性能够改善舰员的生活环境,保障

    装备环境工程 2015年2期2015-01-10

  • 智能心理多功能减压训练对潜艇艇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1-3]。潜艇艇员是军队中的特殊群体,在封闭的环境接受高强度训练和严格管理,较一般人群更容易在精神和体力上产生过度紧张与疲劳,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环境中极易引发睡眠异常[4-6]。智能心理多功能减压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放松音乐舒缓人体情绪,辅以氧疗、音乐随动按摩、安神磁疗、α 脑波灯光刺激等多种躯体感受减压手段,进行有效的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意向放松、催眠放松的一种新型训练设备。为了减轻潜艇艇员睡眠异常状况,促进其达到正常和谐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2期2014-11-28

  • 长航对艇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短篇论著·长航对艇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刘 印,李新利,李珂娴,孙华强,叶远鹏,杨文靖,陈中兴,余 浩心理健康;艇员;长航艇员长期工作生活在舰艇复杂环境中,饮食保障与用水等生活条件受到限制,高强度的值勤任务对艇员的生物节律影响较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艇员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海上训练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使艇员的身心经受着一次次严峻挑战。以往研究表明,影响艇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长航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1-3]。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不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06-23

  • 30 m快速上浮脱险的医学保障体会
    作简单等特点,是艇员进行水下脱险自救的一种先进方法[1]。现将30 m快速上浮脱险医学保障体会报道如下。1 前期预置准备1.1 脱险艇员和潜水员选拔 对参训脱险艇员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胸部X线透视、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按照脱险艇员健康评定标准,确定参加实际脱险的艇员3人。潜水员选拔:所有潜水员在近6个月内均未参加过20 m潜水或相应压力的加压锻炼。参训潜水员均进行了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和皮肤科体格检查,潜水前后还进行了常规心电图对照检查。按照潜水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4-02

  • 某部艇员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增的趋势[1]。艇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对艇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为了解某部艇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笔者对某部2009-2012年度健康体检艇员为对象,通过B型超声检查,对脂肪肝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脂肪肝的原因及变化趋势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2012年进行健康体检的某部艇员共计2 216人次,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4岁;全部为男性。其中2009年体检人员554名,2010年体检人员55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2-28

  • 工作环境对海勤人员心脏形态和心功能的影响
    水员、64名潜艇艇员和35名陆勤人员的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工作环境对海勤人员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海勤疗养院疗养人员。潜水员30名,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5.35±5.29)岁,累计潜水时间 40~3100 h;潜艇艇员64名,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05±6.97)岁,在航时间2~20年;随机选择驻地某部35名陆勤人员为对照组,年龄22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8-18

  •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笔者研究了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并对提升艇员战斗士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1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1.1 士气的内涵士气的定义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根据其研究领域、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研究焦点。《韦氏大辞典》对士气解释为:“士气是个人对其职能预想的态度与热忱”。《世界百科全书》认为,“士气是个人或团体对于某种特殊情况所表示的态度与期望。当士气高昂时,表示团体或个人的精神与信心有良好之表现,故而绩效高;但若士气低落时,则表示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5期2013-04-08

  • 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2-4]。潜艇艇员的职业具有特殊性,需要在工作中应对各种应激,尤其在执行长航任务时,艇员所处的物理环境、工作特征、人际特征等因素都会引发工作应激。这种应激往往是长期、慢性、累加的,会直接影响艇员的身心健康[5]。因此,探讨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并在艇员执行长航任务时有针对性地对工作应激进行管理和干预,对保持艇员身心健康、促进其圆满完成任务具有特殊意义。对舰艇人员常态应激的研究表明,舰艇人员的应激由重到轻依次为:亲人及朋友的伤痛或死亡、实战、朋友及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年8期2013-03-02

  • 水面舰艇及潜艇长航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
    ,彭凤祥水面舰艇艇员和潜艇艇员是两类特殊的军事战斗群体,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为探讨剧烈和/或长期变化的外部环境及生活方式对艇员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其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规律,增强医疗保健的针对性,笔者对2008~2010年入所在院疗养的舰艇艇员和潜艇艇员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①舰艇、潜艇组共540名:被调查的324名水面舰艇及216名潜艇人员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9期2012-10-17

  • 核潜艇艇员长期航行前后甲皱微循环观察
    前国内尚未见潜艇艇员航行对艇员甲皱微循环影响的报道。为此,笔者以甲皱微循环的加权计分法对潜艇艇员航行前后的甲皱微循环状态作一调查和讨论。1 对象和方法1.1 测试对象 受检者为核潜艇艇员,均为健康男性,从事该专业2年以上。检查分航行前与返航后2次进行。航行前检查66人,返航后检查了其中36人,此次航行共30昼夜。1.2 测试方法 使用徐州WR-735型微循环显微镜,斜落射光。室温20~21℃。被检查者休息30min后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查,取端坐位,手处于心脏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1期2012-09-11

  • 潜艇艇员与正常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对比分析
    的重要指标,潜艇艇员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艇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他们在水下航行执行任务时需要忍受低氧、热负荷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艇员就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而且还应具备好的代偿能力,其中HGB氧含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机体对缺氧耐受的能力[1]。HGB含量越高,则氧含量越大,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越强,对于艇员来讲,其抗低氧耐力就越强。我们对某潜艇大队来我院疗养的86名艇员与86名来我院正常体检人员的HGB和红细胞(RBC)等指标的结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2012-05-30

  • 潜艇艇员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分析
    丁,王丽君潜艇艇员职业的风险性和工作环境的艰苦性以及日益繁重的战训任务,对潜艇艇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在军事演习及野外训练时,军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多[1-2]。有人调查了水面和水下2种长航环境下艇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也表明,2种长航环境均可导致艇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4]。相对于其他军种,潜艇艇员面临更多、更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解潜艇艇员在常态环境下(平时、非演习时)岸港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潜艇艇员

    海军医学杂志 2012年3期2012-02-28

  • 潜艇长航期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杰口腔溃疡是潜艇艇员在长航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占出海艇员发病的第3位[1],对患病艇员的饮食和休息有较大的影响。笔者对某部2002—2010年参加长航的502名潜艇艇员口腔溃疡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长航过程中艇员口腔溃疡的防治提出建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2010年参加长航(连续航行30 d以上)的潜艇艇员共502人,均为男性,年龄19~48岁,口腔溃疡发病105例次,占20.9%,其中19~30岁401例,发病89例,31~48

    海军医学杂志 2012年3期2012-02-28

  • 海勤健康疗养新发疾病分析
    7%);水面舰艇艇员3例(21.43%),常规潜艇艇员5例(35.71%),核潜艇艇员6例(42.86%)。谷丙转氨酶升高14例,年龄在30岁以下9例(64.29%),30岁及以上5例(35.71%);水面舰艇艇员3例(21.43%),常规潜艇艇员4例(28.57%),核潜艇艇员7例(50.00%)。屈光不正10例,年龄在30岁以下8例(80.00%),30岁及以上2例(20.00%);水面舰艇艇员4例(40.00%),常规潜艇艇员4例(40.00%),核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10期2011-02-21

  • 艇员心理健康认识过程的分析
    001部队 张成艇员心理健康认识过程的分析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王丹266012 92001部队 张成军事人员;健康;认知艇员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增强舰艇部队正规化建设、掌握人员思想动向、提高部队战斗力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分析好艇员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 激进期好奇与表现自我是绝大多数艇员开始舰艇生活后的初始状态,他们在多方面的教育引导下及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积极向上、努力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3期2011-02-09

  • 潜艇水下逃生课
    洋海底,129名艇员也全部葬身海底。1968年,苏联一艘常规动力导弹潜艇在太平洋失事沉没,86名艇员全部死亡,无一生还。1999年,俄罗斯“库尔斯特”号核潜艇在太平洋失事,近200名官兵全部遇难。唉!就算潜艇擦亮了眼睛,也只能避免发生碰撞事故,而火灾、进水、爆炸、操作失误等,这些事故都可能导致潜艇沉没!在海底,四周只有冰冷的海水,潜艇艇员怎样才能成功脱险呢?来到海军潜艇学院潜水防救中心——亚洲最大的潜水防救中心,和潜艇艇员一起学习水下逃生术!艇员过把鱼雷瘾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09年8期2009-08-13

  • 直击潜艇支队远航训练
    某陌生海域,部分艇员正在享受短暂的睡眠。“笃、笃、笃、笃”,突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了“龙宫”的宁静。和衣而睡的艇员“嗖”的从床铺上爬起,直奔各自的岗位。要知道,为了提高潜艇应急作战能力,从艇长到战士,睡觉从来不脱衣服。“报告艇长,航向xx,方位xX,发现一不明目标正向我艇艏方向移动。”“x舱做好战斗部署岗位,x舱做好战斗部署岗位”。2分钟后,随着一连串利落的口令,全艇战斗部署全部就位。潜艇舱室的气氛经过短时间的躁动之后再次显得沉静起来。突然,声纳室报告

    军事文摘 2009年6期2009-04-07

  • 潜艇请了个救生员
    定舱室内是否仍有艇员存活。聪明的救生艇搞清“失事”潜艇的大致情况后,潜水员准备向救生船提供照明用电和压缩空气。“失事”潜艇在海底一定黑漆漆的,他们首先接通了应急照明电。与此同时,潜艇中可能有幸存者,所以新鲜的空气很重要,他们又为“失事”潜艇连接通风换气排气管,向艇内供应压缩空气,排出艇内的污浊空气。并通过排气管向“失事”潜艇舱室内供应牛奶、豆浆等流体食物,供幸存艇员维持体力。紧接着,救生船用大吊车将停放在前舱面上的深潜救生艇缓缓吊起,旋转到母船的左侧放入水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09年6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