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

  • 爱祖国 爱丽江 ——云南省丽江市老年大学游学基地图片展
    至今仍能完整体现摩梭母系大家庭和生产生活风貌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全村85%以上的摩梭民居院落依山而建,大多为木结构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形式,主要包括祖母房、花楼和经堂。除此之外,还有着以婚姻、宗教、节庆等为主要展现形式的传统摩梭文化。摩梭祖母房永宁喇嘛寺内【东巴秘境】东巴秘境位于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裸美乐大峡谷,整体项目总占地面积800多亩,主要分为高原牧场、秘境花谷、森林沐歌和纳西传统村落木村村集四个功能区,是集自然景色观光、民族风情体验、户外娱乐和康养休闲

    老年教育 2023年1期2023-04-06

  • 四川省泸沽湖摩梭村落振兴发展路径研究
    居住在泸沽湖边的摩梭人,历史上与父系制传统深厚的汉族和彝族交往密切,又吸纳了从藏族地区传入的苯教和藏传佛教文化,历经社会变革和历史激荡,仍保留其母系文化的根基。20世纪30年代始,许多国内外学者先后在摩梭村落开展调查研究,摩梭人独特的村落格局、婚姻家庭形态、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历史地理、人文景观等逐渐为外界所了解。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兴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摩梭村落出现了传统文化丢失、生态环境污染、传统农牧业衰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201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3-01-23

  • 摩梭人甲搓体育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
    50000)前言摩梭人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是一个未识别民族,由于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等原因,位于云南西北地区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被归于纳西族的分支,而位于四川省的摩梭人归与蒙古族的分支。摩梭人“重女不轻男”的理念使得妇女在掌管家庭的财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力,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当然男子在家庭大事的处理中也有权威。所以也就有了摩梭人“舅掌礼仪母掌财”的家庭形态。摩梭人的家庭关系和睦、尊老爱幼,以尊舅崇母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独特的民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20

  • 丽江摩梭传统手工纺织旅游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
    100)1 丽江摩梭摩梭人主要聚居于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地区,当地以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泸沽湖属于山地高原和高寒地区,群山环绕,交通阻隔,自然条件差,摩梭人定居于此地迄今已有1500 多年,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摩梭人自给自足的山居生活方式。摩梭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渔业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摩梭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在文化方面,摩梭人在本族群的文化基础上,融会了藏文化、蒙文化、彝文化、纳西文化、普米文化以及汉文化,

    西部皮革 2022年18期2022-10-29

  • 摩梭人“走婚”的文化逻辑与观念秩序
    650504)摩梭人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川滇两省交界泸沽湖周边地区自称为“纳”或“纳日”的古羌人后裔,迄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母系社会形态。元朝以降,摩梭人接受了从藏区传入的苯教与藏传佛教,受到藏族文化的深度影响,晚清以后,又与父系传统浓厚的汉族、彝族有着密切的交往,此后历经种种社会变革和历史激荡,仍未动摇母系制的根基。摩梭人独具特色的母系家庭与两性异居走访制(“走婚”)构建了摩梭文化的独特性[1]。遗憾的是,“外界媒体在报道摩梭人时,都把焦点放在了走婚习俗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7-05

  • 泸沽湖女儿国
    牧民族羌族一支的摩梭族,怎么能浪迹到这么一个偏僻而又神奇的地方定居?作为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关系,怎么能在摩梭族千百年延续至今?这个三省区(西藏、云南、四川)交界的女儿国的发现者,怎么竟然是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沿着新修的宽敞平坦的公路到达泸沽湖民俗村的时候,已近傍晚,夕阳早已隐身雾霭笼罩的苍茫西山。走进摩梭族民俗村,听说这个村的名字叫“三家村”,问过一位摩梭女子,才知这个现有24户人家的村落,当初只有曹姓三家人。用餐之后,我们出去溜达。漫步湖边,氤氲

    金秋 2022年2期2022-06-03

  • 摩梭神话蕴涵的道德观及其发展现状
    化旅游学院)一、摩梭神话故事中的道德思想神话是先民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寄托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摩梭人具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至今,神话是摩梭口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摩梭民间流传了各种形式的神话故事,是摩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其中包含了摩梭人的婚姻观、家庭观、生命观以及包含了对理想人格的倡导和塑造等,是摩梭人道德教育和传播的载体。(一)摩梭神话蕴涵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2022-03-14

  • 情人滩(组诗)
    篝火之夜黄昏来临摩梭寨子的篝火便燃了起来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年轻的摩梭男女手牵手跳起了甲搓舞那是冬天寒风格外刺骨我们被热情的摩梭姑娘邀请和她们手牵手跳了起来篝火晚会结束后我们在月光下走向摩梭人家走进他们古老而纯朴的习俗圆圆的月儿照得我们心潮澎湃祖母屋祖母屋就是祖母的屋子是祖母休息睡觉的地方是祖母发号施令的地方也是全家聚集的地方祖母屋里有两根同根同系的柱子粗的被称为男柱细的被称为女柱而在这屋子里却是女人说了算所有祖母屋的结构都大致相同都有一个精巧的柜子立在火塘

    核桃源 2022年6期2022-02-10

  • 乡村振兴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小落水村文化建设
    及困境分析(一)摩梭文化“空心化”,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可度低年轻人通过网络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对比后认为自身文化相对边缘,在公众场合倾向于规避认同本族文化并渐渐吸纳各种先进主流文化的观点。年轻群体中几乎没有人真正实行走婚制,大多渴望与外界一样实行“一夫一妻”制,共同抚养子女。而在着装上年轻人也倾向于网购便宜的普通衣服而非民族服饰。(二)母系家庭的“空壳化”趋势,文化代际传承中断旅游发展带来的良好经济条件使得部分村民在县城买房移居,同时他们认为社会在不断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2021-11-26

  • 旅游开发背景下摩梭文化保护研究
    000)一、引言摩梭族是一个人数极少的独特民族,这个独特的民族祖祖辈辈居住在中国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畔,层层峦峦的高山、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造就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摩梭族,这个独特的民族被世人称之为“女儿国”。女儿国是一个以女性为核心的母系氏族大家庭,专家学者将其称为“人类母系社会最后一块领地”,同时也被誉为是“东方的女儿国”。由于封闭的环境、阻塞的交通,使得独特的摩梭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摩梭人独特的走婚传统、母系家庭、姑娘花房、摩梭信仰、家族火塘

    北方经贸 2021年5期2021-11-22

  • 地方性审美经验在摩梭走婚中的体现
    和四川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独特婚姻方式,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独特的地方性审美经验,传达了摩梭族原始母系社会制度下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意义。作为摩梭走婚文化代表性的两部人类学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和《三节草》,讲述了泸沽湖畔最后一位摩梭土司夫人的传奇人生经历及其孙女拉珠进城工作前的过程。结合当今全球化背景环境下地方性审美经验的撕裂与融合,对于未来摩梭走婚的地方性审美经验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关键词:地方性审美经验 摩梭文化 走婚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三节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2021-11-18

  •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101)一、四川摩梭民歌概述(一)四川摩梭民歌的艺术概况摩梭人是现今聚居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一个族体,存留了独特的母系及婚俗文化。因为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使摩梭民歌成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历史、习俗等的重要载体。摩梭民歌是摩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编创,并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传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摩梭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和独特的音乐价值,四川凉山地区的摩梭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按照体裁形式可分为: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2021-11-14

  • Mosuo Culture 摩梭文化
    那么糟糕——研究摩梭文化的专家如是说。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一带,那里的男子事实上在养儿育女方面也确有帮助——但他们所养育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与他们没什么直接血缘关系,都是自己的姐妹、姨妈、姑妈及家族内其他女人生的孩子。在摩梭人生活的村子,妇女自主安排并承担一切生计,她们拥有财产权,并有权把财产传给母系继承人。当地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走婚习俗,也就是到了晚上,女子可以把男子请到家里来过夜,第二天一早,男子便可离开。女子可以更换伴侣,完

    时代英语·高二 2021年4期2021-07-29

  • 女儿国采风之行
    次认识感知女儿国摩梭文化的宝贵机会。也获得了一次作为编导实践排练的锻炼机会。本次的采风排练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多。艺术来源于生活,此次采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泸沽湖的摩梭文化,在摩梭人的文化语境中,体验摩梭人的生活,并捕捉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发掘属于摩梭人民独特的语言符号,再运用到本次的舞蹈创编中,使自己的舞蹈创作有所依据而不流于形式表面。采风的第一天,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延迟了将近4小时,下午两点左右才安全抵达。来接机的是一位摩梭小伙,名叫尼玛,见到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期2021-06-11

  • Mosuo on the move
    湖畔女儿国,揭开摩梭文化的神秘面纱Gemu Mountain, the highest peak beside Lugu Lake, bears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the profile of a slumbering woman: forehead, nose, chin, elegantly curved neck, and sloped breasts clearly defined. According to lore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1年2期2021-04-22

  • MOSUO ON THE MOVE
    湖畔女儿国,揭开摩梭文化的神秘面纱Gemu Mountain, the highest peak beside Lugu Lake,bears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the profile of a slumbering woman: forehead, nose,chin, elegantly curved neck, and sloped breasts clearly defined.According to lore, G

    汉语世界 2021年2期2021-04-13

  • 中国唯一现存母系社会现状
    们还有哪些不同?摩梭族是中国目前唯一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走婚”是大众对摩梭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对他们误解最深的来源。去年10月,纪录片《纳人说》上线,我们第一次看到25个摩梭人集体上镜发声,阐释“走婚”传统以及母系社会家长制的种种特色。以下是两个摩梭人的讲述。夫妻分开睡,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我(云南大学民族学硕士旦史拉姆,28岁)出生在一个摩梭知识分子家庭,爸妈十分注重教育。初中以前,我在银川市永宁县上学。高中时,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去了昆明云南师大附中读书

    新传奇 2021年6期2021-02-26

  • 女儿国采风之行
    次认识感知女儿国摩梭文化的宝贵机会。也获得了一次作为编导实践排练的锻炼机会。本次的采风排练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多。艺术来源于生活,此次采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泸沽湖的摩梭文化,在摩梭人的文化语境中,体验摩梭人的生活,并捕捉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发掘属于摩梭人民独特的语言符号,再运用到本次的舞蹈创编中,使自己的舞蹈创作有所依据而不流于形式表面。采风的第一天,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延迟了将近4小时,下午两点左右才安全抵达。来接机的是一位摩梭小伙,名叫尼玛,见到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2021-01-28

  • 摩梭家户的“聚”“分” 规则与和谐共处的文明乡风
    ]本文将通过梳理摩梭家户“聚” 与“分” 的形式,分析其所蕴含的“和谐共处” 文明乡风, 以利于理解摩梭社会乡风文明的内在动力。居住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和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交界处的泸沽湖及周边区域的摩梭人,②至今保留着走访制婚姻和较完整的母系家庭形态。 2012 年来,笔者先后多次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对摩梭家户进行了田野调查, 发现摩梭家户在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 不同社会制度挑战的时候, 选择和发展了一套维系摩梭家户和谐的策略,并不断地适应与调整,顺应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26

  •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摩梭话活态研究
    同语的和谐共生。摩梭话分布于云南的宁蒗、永胜其宗、丽江的海龙、奉科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约6万纳人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为纳西语东部方言。摩梭话因语音、词汇的差异,“分为永宁坝、北渠坝、瓜别3个土语区”[2]。因使用人数较少、又无系统文字,因此摩梭话活态研究尤为迫切。云南纳西族摩梭人约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宁蒗自治县。截止2018年,宁蒗摩梭人有17334人,约占全县总人数的6.1%;主要分布在永宁、拉伯、翠玉、红桥、大兴、新营盘、西布河、金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10期2020-12-10

  • 作为生存策略的亲属实践:旅游发展下摩梭人家屋社会的生计变迁与调适
    展的旅游活动对于摩梭人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关注摩梭人如何调整其亲属组织与体系,以适应当前以旅游为主的新生计活动。亲属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早期受进化论影响,认为所有社会都具有某种形式的亲属制度与亲属组织,且具有进化上的相关性,(3)Lewis Morgan,Ancient Society,London:MacMillan and Company.通过对不同社会的亲属组织、婚姻形式、居住法则、亲属称谓等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社会亲属形态由古至今的多样性

    思想战线 2020年5期2020-09-24

  • 泸沽湖
    在那里,我们坐上摩梭猪槽船,畅游在宽广的泸沽湖上,放眼望去,一大片小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们状如荷花,湖面下的茎连成一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听导游说,因为泸沽湖的水质特别好,才能开出这种被称为“水性杨花”的水藻花。一阵微风吹来,它们翩翩起舞,好似一群仙女来到人间。望着眼前的一切,碧蓝的天,碧蓝的湖,洁白的云,洁白的花,我都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忘记了自己……我的眼前只有一幅画,一幅美不胜收的画。湖中,有一个岛,岛上环境优美,树木郁郁葱葱,都是参天大树。越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0年2期2020-04-10

  •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解放前宁蒗县永宁摩梭族群主要实行走婚制下的“等级内婚、母系家庭外婚、不与养蛊家婚、不与外族婚。”而在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和摩梭族群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逐步改变了旧走婚制,逐步向现代一夫一妻的婚娶、招赘等的婚姻观正在普及。关键词:摩梭;婚姻;演变一、摩梭族群及家庭婚姻概述摩梭族群現居住于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河畔,他们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明确的定义,如今归为纳西族。他们仍保留着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母系大家庭,以及以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

    人物画报 2020年19期2020-03-09

  • 摩梭文化浅探
    江宁蒗县的泸沽湖摩梭人的聚居之地,一方水养一方人在这里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虽然这里的摩梭人们都没有身着民族服饰,但是那黝黑的皮肤一眼便能识别出来,他们高高的鼻梁就如同格姆女神山一般高昂,他们明亮的眼睛就像是泸沽湖一般清澈透明。在经过山路十八弯以后,我们来到了泸沽湖。去到当地的时候我才知道摩梭人是有本民族的语言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和自己民族的人交流时一定说得是本民族的语言,这样会感觉到尤为的亲切,并且具有本民族的认同感。摩梭人民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0期2020-01-27

  • 丽江永宁摩梭人走婚习惯法的存续与递嬗 ——基于法人类学视角的探究
    市宁蒗县永宁镇的摩梭人(1)多年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摩梭族称问题,但基于多种原因,至今仍未解决。在族称未解决之前,暂且谓之“摩梭人”。,以其异于父系主流社会的“走婚”(2)在社科领域“如何概括摩梭群众特殊的两性关系”一直未有定论,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跨文化表达习惯,本文采用“走婚”来描述摩梭人特殊的两性关系,下文亦有论述。和“母系家庭”[1]27-[4](3)摩梭人对以母系血统为纽带、共同生活在一个住宅(院落),由此形成的基本社会组织单位,称为“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1-09

  •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解放前宁蒗县永宁摩梭族群主要实行走婚制下的“等级内婚、母系家庭外婚、不与养蛊家婚、不与外族婚。”而在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和摩梭族群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逐步改变了旧走婚制,逐步向现代一夫一妻的婚娶、招赘等的婚姻观正在普及。关键词:摩梭;婚姻;演变一、摩梭族群及家庭婚姻概述摩梭族群现居住于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河畔,他们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明确的定义,如今归为纳西族。他们仍保留着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母系大家庭,以及以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

    人物画报 2020年7期2020-01-05

  • 泸沽湖摩梭人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研究报告
    源县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宗教信仰整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是一种多教并存、互相包容、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多元化状态。整体来说,摩梭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因素,关系到地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问题。探讨引导摩梭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使摩梭宗教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对构建泸沽湖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泸沽湖摩梭人宗教现状调查(一)摩梭人基本情况。摩梭人是一个古老而神秘

    新生代 2019年8期2019-11-13

  • 博瓦·公高与摩梭部落
    的事。带我们参观摩梭博物馆,了解摩梭文化吃地道的摩梭特色饭菜。每天一起写生一起吃饭,他随和而亲切,对艺术有着极高的见解,他说“首先我认为绘画并不存在什么样的模式,也没有特定的一种风格,因为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和对绘画的理解认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侧重点也会有所调整,而不是找到一个特点后固步自封了。”公告老师1967 年出生于泸沽湖畔,摩梭人,摩梭母系大家庭中成长,1992 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全国及省市美展

    报刊精萃 2019年2期2019-11-13

  • 摩梭在春天组合推出全新同名专辑《摩梭在春天》
    摩梭在春天组合是一支年轻且富有活力与激情的乐坛新生力量,七位成员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入到音乐中。在他们全新推出的《夜空中的花火》《期待》《致未来的信》等歌曲中,你可以听见他们纯真的爱情观和奋进拼搏的价值观。2016年,六位“90后”摩梭青年和一位摩梭姑娘来到深圳,决定将他们日渐式微却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用音乐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让更多的人听见,他们组建了“摩梭在春天”组合,摩梭的音乐文化渐渐被更多的都市人所熟知和喜爱。2019年年初,他们邂逅了

    青年歌声 2019年9期2019-09-17

  • 再说摩梭走婚
    摄有学者认为:摩梭人的走婚制,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人类婚姻史上,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之外的第四种婚姻形态,是一份至今保留完整的独一无二的家庭与婚姻“活化石”。在英国约克大学博士周华山的论著中,曾被视作“落后”“愚昧”“野蛮”的摩梭文化,甚至能妥善解决“两性社会地位和感情空间”“婆媳、妯娌、亲子及姐弟兄妹间的家庭矛盾和烦恼”等当今人类社会难以解决的几大问题。作为人类多元文化中一份独特的精神遗产,摩梭走婚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如今,

    今日民族 2019年6期2019-07-20

  • 泸沽湖摩梭社区的游船博弈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摩梭人与外界的接触逐渐增多,在与外界社会的交往中,摩梭人和摩梭社区同时兼顾着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摩梭人不仅是泸沽湖旅游发展的东道主,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当地旅游开发一种可供利用的市场资源。永宁乡落水村摩梭人自发组织的游船服务是泸沽湖旅游的一大特色,而船户的分配则深深体现着摩梭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平均主义”思想。一、民间传统在落水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社区管理吸收了传统社区管理的一些办法,传统的母系家庭观念在管理中发挥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5期2019-03-26

  • 泸沽湖摩梭文化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一、泸沽湖地区摩梭文化概况泸沽湖是一淡水高原湖泊,为云南和四川两省所共同所有。本地区土生土长的摩梭文化是泸沽湖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精华所在,它存在于摩梭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服饰、建筑、宗教等均是摩梭文化的显影。学者们对于摩梭文化的分类方式多样、研究内容详尽,本文主要从摩梭人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选取令摩梭人最自豪和游客最关注的几个方面来展现当地的文化概况。(一)走婚文化。泸沽湖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摩梭人和他们的“走婚”习俗在外界的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8期2019-02-22

  • 泸沽湖,摩梭阿妈的眼泪
    备殉情。大落水村摩梭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她,喊来一群朋友,不由分说请女孩去喝酒。酒是阿妈酿的,男人喝咣当酒,女人喝苏浬玛酒,摩梭人的酒一定会带来歌。“死去回来路没有啊”“轻轻地向你挥一挥手,告别我们轮回的缘分”……悠扬的歌声飘上水天无际的夜空,女孩的眼泪刷地掉下来。咣当和苏浬玛,都不是烈酒,但摩梭人会一直喝,不烈也醉人。尔清馆长醉了,他提起酒杯,又重重砸在桌上,瞪着汉人女孩:“明天的太阳就不升起来了吗!”换了人间阿牛哥带我去山里参加摩梭姑娘的婚礼,这

    南风窗 2019年3期2019-01-25

  • 摩梭文化之我见
    冯浩正 徐成成摩梭文化因其特有的母系制度、阿夏婚姻以及宗教信仰等不仅闻名于中国,也闻名于世界,有“人类文化中的活化石”之称。本文通过梳理摩梭历史、摩梭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而做到对摩梭文化的再认识,以此来反思、总结如何对摩梭文化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一、引言被喻为“东方女儿国”的摩梭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且神秘的族群,它因其特有的摩梭母系文化而被称作人类文化中的活化石。据记载,在古羌族中被称为“牦牛种”的越西羌是摩梭人的族源,战国时期羌人为躲避秦国的威胁开始南迁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9期2018-10-16

  • 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环卫工:“我们要保护母亲湖”
    报道,四川泸沽湖摩梭族人阿窝弄加抱着“保护母親湖”的信念,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阿窝弄加表示,旅游业的发展给摩梭族带来了切实的益处。“旅游发展了,游客多了,生活好了,这些全都靠我们的母亲湖。”但早年间摩梭人的环保意识较低,偶尔会有人去湖里游泳,也不注意保护环境,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消失。这些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早已深植摩梭族人的心底。“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靠政府。我们是吃泸沽湖的水长大的,我们要保护母亲湖。”阿窝弄加说。【精妙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12期2018-07-19

  • 在泸沽湖畔听一曲古老的母爱之歌
    览泸沽湖全景。在摩梭神话传说中,格姆女神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转山节期间,摩梭人都要上山来祭祀女神。青山环抱、曲折多湾是泸沽湖的突出特点。“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此湖共有17个沙滩和14个海湾,湖中散布着5个全岛和3个半岛。楔入泸沽湖心的一个长岛叫“后龙山”,逶迤长达4000米。后龙是摩梭神话传说中的男山神,他与格姆女神是一对至爱情侣,两人化为山岛,白天隔海相望,夜晚走婚共度良宵。沿后龙山脊的转山古道观光,左看草海,右看亮海,上山看海,下海看山,

    小演奏家 2018年4期2018-05-14

  • 泸澸湖畔 最后的守护者
    最后的母系部落,摩梭族女性不仅是生活的支点,更是少数民族文化最后的守护者。德国摄影师卡洛琳·柯吕普 (Karolin Klüppel)前后三次深入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家中,用一场对摩梭女性传统生活的影像探索,还原她们的真实生存状态,传递来自大山深处的原始力量。在遥远的泸沽湖畔,聚集着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一摩梭人,他们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同住,没有当代主流社会的婚姻与家庭。这种独特的母系亲属结构令两性呈现出与主流社会截然不同的权欲关系。在这种特殊的地域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8年10期2018-05-14

  • 摩梭民歌“纳瓜”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思考
    (丽江市文化馆)摩梭人自称“纳”,“摩梭”是外族人对我们的称呼。在这里“瓜”是唱的意思,“纳瓜”直译起来就是摩梭人的歌,这里我把“纳瓜”翻译成“摩梭人的歌”。我是土生土长的摩梭人,我出生在永宁乡达坡村。达坡村有77户,除了1户汉族,其余的都是摩梭人。摩梭没有文字,所以很多文化没有被记载下来,摩梭的文化传承靠口传,代代如此,随着文化融入,很多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出来工作30多年,除了语言没有忘记,很多摩梭文化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模糊了,但摩梭歌,却是我从小听长

    民族音乐 2018年1期2018-04-18

  • 摩梭走婚
    问曾经走婚的资深摩梭阿妈最合适啦!“走婚啊!”阿妈笑着抬眼看了看远处在院子里打水的叔叔,“走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生了孩子舅舅养。你们不是都知道吗?”“这些杂志上也都看到过,可是,如果不结婚的话,会不会有点儿……没责任感呢?”我斗胆问出一直想问的问题。“没有责任感?我们摩梭的走婚,可是世界上最有责任感的风俗啦!我们对感情负责着呢!你们城里人嘛,动不动就结婚,结了婚,动不动就离婚。离婚的时候就分财产,分不好还打官司。我们摩梭人嘛,喜欢就在一起,两相情愿。你不

    特别文摘 2017年18期2017-11-13

  • Mosuo Culture摩梭文化
    —— 专门研究摩梭文化的专家如是说。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一带,那里的男子在养儿育女问题上事实上也确有帮助 —— 但他們所养育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直接血缘关系,都是自己的姐妹、姨妈、姑妈及家族内其他女人生的孩子。在摩梭人生活的村子,妇女自主安排并承担一切生计,她们拥有财产权,并有权把财产传给母系继承人。当地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走婚习俗,也就是到了晚上,女子可以把男子请到家里来过夜,第二天一早,男子便可离开。女子可以随时随意更换男子,完

    时代英语·高二 2017年4期2017-08-11

  • 旅游开发后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语言保持
    后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语言保持刘 燕 格则清珠(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系 云南丽江 674199)文章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对云南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语言保持状况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的语言保持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摩梭人从比较单纯地使用摩梭语变成了普遍能说摩梭语和汉语的双语者,摩梭语的活力已经开始减退。虽然短期内摩梭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语言转用,但转用汉语的趋势在年轻人身上已露端倪。在影响摩梭语保持的因素中既有有利因素也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6-15

  • 云南宁蒗摩梭话村名的语言结构分析
    500)云南宁蒗摩梭话村名的语言结构分析陈丽梅(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摩梭语言命名的村名是摩梭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摩梭话自然村名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摩梭话的语言结构特征;摩梭话自然村名语言结构的分析可为了解摩梭地名文化及摩梭话提供参考。云南宁蒗;摩梭话;自然村名;语言结构云南宁蒗县是历史上和现在摩梭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摩梭人定居宁蒗“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1](P178)是较早开发宁蒗这片土地的民族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6-05

  • 摩梭母系婚姻家庭形态研究的再思考
    地区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家庭与母系文化,这从一个重要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及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摩梭母系家庭数量已明显减少,余下的母系家庭也渐“空壳化”。在摩梭母系文化面临解体之时,学术界应深入研究,为这一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泸沽湖周边摩梭母系婚姻家庭的出现与长期延续,除与其居住地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外,还与其族源有关。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文化虽然有其特点,但应是川滇之间历史上曾存在的“母系文化带”的一部份

    民族学刊 2017年2期2017-04-07

  • 西南少数民族“婚恋”舞蹈现象解析 ——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专题研究
    蹈现象解析 ——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专题研究李瑞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摩梭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基本单元,聚居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以四川和云南为主,摩梭族人口较少,至今不到10万人。摩梭族发展历史悠久,因其特殊的服饰风格、礼仪、母系家庭制、走婚制等民族文化被外界所熟知,尤其是摩梭族特殊的“婚恋”习俗中,民族舞蹈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解析西南少数民族“婚恋”舞蹈现象,需要从最具代表性的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研究入手。本文将以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2017-01-24

  • 阿七独支玛与她守护的摩梭手工纺织
    独支玛与她守护的摩梭手工纺织□ 文·图 / 刘和明在织机前的阿七独支玛。传统上,摩梭手工织品,需要十几道程序摩梭手工面临失传和云南的许多民族手工艺一样,纳西族摩梭人的手工纺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面临失传的危险。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的渗透,现代化方式制作的衣服和原材料已经占据了最基础的乡村集市,那些原本穿自制麻布衣服的摩梭人开始改穿这种更为“时髦”和方便的成衣。加之随着大麻的禁种,麻线的数量有限,传统的手工纺织在大多数家庭慢慢被冷落。摩梭手工艺人阿七独支玛

    今日民族 2016年11期2016-12-10

  • “一带一路”背景下摩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①
    背景下,本文选取摩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研究个案,阐释摩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践行过程,试图探讨摩梭文化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以及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自主地位的有效途径。一、摩梭文化的独特性摩梭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泸沽湖及其周边地区。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分布在云南境内的摩梭人约有1.9万人,划归为纳西族,四川境内的摩梭人约有4万人,划归为蒙古族。关于摩梭人的称谓,在浩繁的史籍中,有多种同音异字的记载,如

    西南学林 2016年1期2016-11-14

  • Mosuo Culture摩梭文化
    悲伤——专门研究摩梭文化的专家如是说。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一带,那里的男子在养儿育女问题上事实上也确有帮助——但他们所养育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直接血缘关系,都是自己的姐妹、姨妈、姑妈及家族内其他女人生的孩子。在摩梭人生活的村子,妇女自主安排并承担一切生计,她们拥有财产权,并有权把财产传给母系继承人。当地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走婚习俗,也就是到了晚上,女子可以把男子请到家里来过夜,第二天一早,男子便可离开。女子可以随时随意更换男子,完全不

    时代英语·高三 2016年5期2016-10-14

  • 天边有个女儿国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摩梭风情,最神秘的是摩梭族的“走婚”风俗。今天,当地仍流传着“天边有个女儿国,有女不娶也不嫁”的歌谣。这不禁让人猜想,在今天商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女儿国还会同它的传说一样美丽吗?当泸沽湖犹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慢慢地浮现在车窗外时,我们都震撼了。这是泸沽湖吗?这一汪湖水怎会蓝得如此晶莹?蓝得如此纯洁?她就宛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玉女静静地卧在川滇高原,等着游人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睹她绝世的容颜。一路上,我们已经领略了泸沽湖的山,这儿的

    草地 2016年2期2016-06-15

  • 旅游开发后泸沽湖摩梭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
    旅游开发后泸沽湖摩梭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刘燕(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99)通过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旅游开放后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在与本族人交谈时使用摩梭语;与本地外族人交谈时使用云南汉方言;与外来人口交谈时使用普通话。摩梭人基本都是双语者,能够熟练使用摩梭语和汉语。摩梭语在旅游开放后未出现濒危迹象,但活力已有所减退,从长远来看,摩梭语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摩梭人;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7

  •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泸沽湖畔摩梭族母系文化延续的合理性
    09)一直以来,摩梭族以其母系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大部分学者认为,摩梭族的母系大家庭是其独特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产物,但也有观点认为母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空间及生产力长期低下的前提下形成的文化模式。一、泸沽湖与摩梭族泸沽湖,又称鲁枯湖。摩梭人称其为“谢纳咪”,“谢纳”,意味一大片水;“咪”,有女、母、阴性等意思,连起来即女湖、母湖之意,她宛如一颗蓝色的珍珠,镶嵌在四川省盐源县的左所和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

    城市地理 2015年20期2015-08-15

  • 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模式调查
    100872)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模式调查肖二平1,张积家2(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2)摘要:结合调查法和访谈法考察了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模式.结果表明:在家庭环境下,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以本民系语为主,当地汉语方言为辅;而在学校环境下,以当地汉语方言为主,普通话和本民系语为辅.语言使用模式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密切相关,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策略应根据现实语言使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01

  • 基于个体行为的泸沽湖摩梭传统聚落营造探析
    055)泸沽湖的摩梭聚落是横断山脉人居环境中的一种典型类型.摩梭文化作为异于别处的地域文化,凭借清澈的湖水、秀丽的山川以及神秘的走婚文化吸引着游客,成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由于功能需求的迅速变化,外来价值体系的快速侵入,摩梭文化空间的稳定性却受到了冲击,摩梭传统聚落营造方式面临着的挑战.传统聚落营造是基于正确的认识,继承传统营造经验,认知和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和对空间的独特理解,最终寻求本土物质空间、生态环境以及本土文化的时代认同.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1-23

  • “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调查*
    在我国川滇边境的摩梭人,因其母系社会形态的痕迹而别具特色。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90后”摩梭初中生正在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摩梭传统文化和新的时代背景下,“90后”摩梭初中生的性别角色呈什么样的取向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试图为“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提供借鉴。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云南省摩梭人居住较多的宁蒗县永宁乡和大兴镇两所中学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方式,向摩梭初中生发放问卷128份。出生于1990年后有效摩梭学生问卷112份。其中男生4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4-03

  • 摩梭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
    310036)摩梭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研究张积家1,王 娟1,邓碧琳1,肖二平2(1.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2.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杭州 310036)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考察540名摩梭高中生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结果表明:摩梭家庭的亲密度显著高于常模,适应性显著低于常模;多数摩梭家庭属于中间型;云南和四川的摩梭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云南摩梭家庭的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高于四川摩梭家庭。摩梭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1-03

  • 泸沽湖风景区摩梭聚落空间特点分析及保护★
    坝泸沽湖地区考察摩梭民居,被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聚落空间形态所吸引。如何通过保护和传扬摩梭民居这一有形遗产来使人类不至忘记摩梭文化这一无形遗产,如何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典型摩梭聚落空间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摩梭聚落的空间布局特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摩梭文化和摩梭民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摩梭聚落特色的紧迫性;最后提出有利于现代摩梭聚落可持续发展的三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传统地域建筑的生态发展,现代新地域建筑注重地缘、

    山西建筑 2011年17期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