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

  • 2020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 波的关系
    8)。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在1970s/1980s 和1990s/2000s 存在两次转折,分别是少梅期向多梅期、多梅期向少梅期的转变(蒋薇和高辉, 2013; 柏玲等, 2015),同时,有研究发现该地区梅雨期长度通常与梅雨期的降水量成正比(郝志新等, 2009)。2020 年梅雨季持续时间(62 天),与2015 年并列,是1961 年以来历史最长的梅雨季。超长梅汛期(6~7 月)使得我国遭遇了1998 年以来最为严峻的汛情,洪涝灾害致使28 个省

    大气科学 2022年5期2022-10-09

  • 长江中下游地区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栽植成活率探究
    为能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园林施工企业生产提供有效帮助,侧重于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类植物栽植技术,在对导致苗木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有:1)选择苗木时选壮苗、健康苗;2)起挖苗木时,土球大小要符合球茎比例标准,切忌挖散土球;3)及时起挖、及时运输、及时栽植;4)及時解除土球包扎物;5)分层踩实土壤;6)移栽深度适中。并针对春、夏、秋、冬各个季节苗木栽植,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要求及施工管理方法。关键词 园林绿化;苗木栽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3期2022-04-15

  • 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及其气候指示意义
    拟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27个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数据,在分析该地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的基础上,辨识影响积雪日数变化的敏感时段,并定量估算积雪日数对敏感时段温度变化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不仅对科学认识中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积雪日数的变化规律有重要科学意义,还可为重建和复原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基础。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论文所用资料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为196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27个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数据;二为这些气象站同期逐月平均气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1-27

  • 汉晋时期佛像八凤镜新论
    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佛教【摘要】根据对鸟纹的表现方式,汉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佛像八凤镜可以具体分为三类:A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3世纪前期;B类流行于3世纪中后期,是佛像八凤镜中的主流;C类流行于3世纪末4世纪初,为该镜种的末期,佛像纹饰随着镜种的衰落而逐渐消亡。佛像八凤镜装饰的佛教图案包括坐佛、半跏思惟像及天人像等造型,是以3世纪时印度犍陀罗地区表现佛神通广大的图像及佛传故事图为底本创作的,与中国北方佛教南传初期的整体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佛

    文物春秋 2021年4期2021-09-24

  • 1961—2019 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
    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干旱灾害发生频繁(李明等,2019),研究表明,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事件开始增多、增强(王文等,2016),特别是春季干旱化趋势显著,秋季极端干旱较多(曹博等,2018;刘诗梦等,2020),如2001 年春夏连旱、2010—2011 年六十年一遇的冬春连旱(刘建刚,2017)、2013 年夏季高温伏旱(王文等,2017)、2019 年夏秋冬三季连旱(Yu,et al,2020;杨光等,2020)

    气象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8

  • 2019年长江中下游伏秋连旱的异常特征分析
    )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地区,因此对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其处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在复杂地形和过渡性气候共同作用下,区域内洪涝和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频发[1-2],如何提高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和有效防御一直是气象部门面临的难题。对于长江流域旱涝的成因和机理,专家和学者已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3-6]。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旱涝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密切,涝年多与弱夏季风有关,而强夏季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7

  • 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涝灾渍害预防及灾后管理技术
    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梅雨季节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而集中常常引发涝灾和造成棉花渍害的现象,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棉花防涝防渍及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与要求,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棉农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植棉效益的提高。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涝灾渍害;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56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43(2021)01-0043-03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1.01.008Abs

    棉花科学 2021年1期2021-03-24

  • 秋季北极海冰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
    集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相关关系,探寻除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区之外,能作为预测前兆信号的海冰关键区,同时探讨关键区海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可能影响机制。1 资料和方法所用资料为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全国2290个气象站1980—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NECP/NCAR 1980年12月至2017年2月的月平均地面气压、500 hPa位势高度场(水平分辨率为2.5°×2.5°),2 m气温(水平高斯格点为192×94);海冰资料为英国哈德莱(Ha

    干旱气象 2021年1期2021-03-16

  • 1961—2017年长江中下游冬季降雪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1]。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地处三峡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电力、农业、交通运输等产业基地[2],2014年,仅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三产业增加12万亿元[3]。而冬季的强降雪则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4-5],在2008年年初因强降雪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巨大,农作物绝收,直接损失更是高达1 516.5亿元人民币,极端降雪事件对农业、交通等产生巨大影响[6]。目前,我国对降雪的研究主要针对大范围全国降雪趋势[7]及东北、内蒙古、新疆、青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年2期2021-02-25

  • 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分型及方法研究
    以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审或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审定的68个籼型超级稻品种为分型对象,通过与文献法、专家经验法的比较及不同来源数据间的比较,验证分类系数法分型结果的科学性。【结果】分类系数法将淦鑫203、盛泰优722等8个品种划分为多穗型或偏穗型品种,陆两优996和五优368等8个品种划分为穗粒兼顾型或穗粒均衡型品种,五丰优286和五丰优T025等52个品种划分为大穗型或偏粒型品种。在25个多次审定的品种中,分类系数法显示88.0%(22个)的品种不同年份

    南方农业学报 2021年10期2021-02-09

  • 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1 引言基于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了解,其开发和利用是土地信息的另一表现形式,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展现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程,是对于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等维度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描述、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经济活动对于本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偏好,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类活动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力争。[2]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利用方式,此类区别又进一步影响了土地资源利用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0年11期2020-11-11

  •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浅析与探讨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经济带,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问题的分析中,选择以此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现代农业发展问题论述中也更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首先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推动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而后,总结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不同问题;最后,综合相关理论以及对于问题分析的结果,明确农业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2020-11-10

  •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诊断分析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从季节分布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受海陆水汽交换影响较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该地区夏季(以6~9月为主)降水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应。2 资料和方法2.1 资料利用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39个站点6~9月降水资料。2.2 方法运用小波变换、M—K检验等诊断方法[1-3],分析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以及逐年夏季降水周期

    甘肃科技 2020年19期2020-10-18

  • 2020雨带异常影响下的鄱阳湖
    水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地出现洪涝险情。7月中旬,鄱阳湖水位不断上升至历史极值,面积也超过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的面积,湖泊及长江下游的抗洪压力不断上升。读鄱阳湖地形和水系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点题:1.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一般会导致副高偏南、偏西、偏稳,对比正常年份,今年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之一。简要分析副高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影响。2. 研究表明,作为亚洲季风区夏季重要的高空热源,远在西南的青藏高原积雪也对长江中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8期2020-09-09

  • 长江中下游地区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六省一市,分别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以及上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横穿我国的中东部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人力资源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金融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其中,金融排斥的问题会阻碍该地区的金融发展。金融排斥是指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8期2020-08-18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研究
    开采。长江中下游地区矿产资源开采悠久,并且对于该地区的矿产勘查以及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都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并且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相关研究仍然不足,而对于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探究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把握该地区的成矿规律和成矿原因。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长江断裂带内,其基底为古中元古界董岭岩群。该地区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有着中生代构造转换与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而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6期2020-06-27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集区位条件、科学技术和交通三者优势于一体,随着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规划在2015年4月获批,它必将在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匮乏,将是制约其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的宏观调控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能源经济作为传统工业经济而一直面临着“环境约束力强、增速慢”等挑战,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产业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减少产能过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则是供给侧

    经济论坛 2020年4期2020-05-21

  • 1989~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
    )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来此旅游、工作和定居[11]。因此,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对人们选择适合外出的旅游目的地和时间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气象站点数据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离散型较强,仅利用空间数据插值描述空间分布特征会带来较大误差,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无法表现局部差异[12]。全球再分析资料具有格点分布均一、分辨率高的特点。本文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ERA-Interi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3期2020-05-20

  •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和主要性状特征及利用价值,2019年进行了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中豆5701、圣育15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强,适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中豆5701:圣育15: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 S56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5-0092-03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的华阳河农场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北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常年大豆种植面积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5期2020-04-09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季节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0-2016年153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季节内热量、光照和水分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期内≥10 ℃积温平均为4 944.53 ℃·d,10年倾向率为47.76 ℃;积温有效率平均为86.920%,10年倾向率为-0.279%;高温日数平均为21.93 d,10年倾向率为0.84 d;低温日数平均为5.81 d,10年倾向率为-1.26 d;日照时数

    江苏农业学报 2020年1期2020-03-27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集区位条件、科学技术和交通优势于一体,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匮乏,是制约其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弄清该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现状及其供给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对策建议,从而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需求的矛盾。关于能源利用改革,多数研究都是立足于能源需求侧来分析能源改革,并且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

    经济论坛 2020年1期2020-02-27

  •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
    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引发的人地矛盾与生产技术变革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梁家勉认为唐代曲辕犁的出现、中唐以后南方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太湖地区水利技术的发展以及塘浦圩田技术的发展,成为促进南方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5]317-335宋兆麟[6]、王星光[7]、戴吾三[8]分别从曲辕犁的形态、工作原理以及对南方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力的改进方面给予细致分析,认为生产技术革新成为提升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2-25

  •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9]。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部分、核心部分、关键部分。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首先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发展;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绿色发展,必须首先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绿色发展,进而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和有益探索。1 概况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地理坐标108°~123°E,24°~35°N,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1-13

  • 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引言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等7省(直辖市),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水稻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双重因素驱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总产从1949年的2 229.7万t增至2016年的1.031 72亿t,增长了3.6倍。水稻生产波动是指水稻生产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达到某一水平后,受某些因素影响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连续几年在这个水平上徘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12期2019-04-14

  • 两类ENSO事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季节降水的影响
    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91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两类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以204 mm/a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在区域内呈东增西减的分布特征。厄尔尼诺事件易造成长江中下游冬、春季降水异常偏多,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夏季降水大幅偏多。东部型厄尔尼诺发生当年长江沿岸一带附近夏季降雨偏少,中部型事件当年呈现南多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8年4期2018-11-12

  •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势的变化
    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是我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50%以上[3],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变化,对于我国水稻生产功能区的划分具有指导意义。随着耕地持续减少、人口刚性增长、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增产乏力[4]等因素对水稻生产的挑战加剧,如何客观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和制约因素亟待解决。近年来,众多学者从水稻生理特征对极端气候条件的响应[5-6]、气候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2018-11-08

  • 浅析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分布特征
    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水序列,采用EOF、R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以及M-K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大致呈现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分布形势。其中阈值高值区位于赣鄂皖3省的交界处,高低值相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3期2017-08-23

  • 浅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Pa高度场资料。利用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水序列,采用EOF、R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以及M-K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划分为6种主要的空间型:分别为运河流域型、入海型、两湖平原型、南部型、北方型和沿海型。6种主要空间型的夏季极端降水年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1期2017-07-05

  • 明人对气候冷暖变化的认识和适应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对当时的气候冷暖变化已经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而且这种行为得到官方的认可,成为文人群体对气候冷暖变化的一种认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地方志的编纂中添加了“气候”条目。面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明人也逐渐形成一套适应措施,如面对严寒天气,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群对衣着有不同的选择,以抵御寒冷;明人对气温变化的认识和利用还表现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对天然冰进行取、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明人对气温的认识、适应和利用。[关键词]明人;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2期2017-05-30

  • 长江中下游地区物流经济发展影响性因素研究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物流经济发展影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物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物流整体发展状况分析最近几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都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势态。从增加值来看:2008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増加值为51880.04亿元,2014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増加值为128401.01亿元,7年的时间里增加值总量翻了2.47倍;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在2008年的时候为6134.85亿元,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9期2016-12-23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短时大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静止;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11-03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暴雨多发地区,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尤其是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张家国等[1]分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形态、结构、暴雨落区以及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概括了湖北省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模型有逗点状暴雨回波、涡旋状暴雨回波、涡带结合型暴雨回波和带状暴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0期2016-12-20

  •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此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东内部激起相当大的反响,并由此引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洋米免税风潮。该风潮是自1930年代初以来,国内政商各界围绕洋米税征免之争的一次集中爆发,彰显了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财政部与实业部、中央政府与广东地方、长江中下游米粮产区与广东销区、广东内部国米商与洋米商等各方之间的多重利益分歧。在这场从中央到地方、涉及广东以及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洋米免税风潮中,因立场不同、利益分歧,导致各方所采取的行动各异,由此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也错综复杂。关键词:洋米免

    社会科学 2016年8期2016-11-04

  • 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年(代)际变异及其与环流和Rossby波活动的联系
    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年(代)际变异及其与环流和Rossby波活动的联系李明刚1, 2管兆勇1, 3梅士龙4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4嘉兴市气象局,嘉兴314050旱涝异常不仅与降水的频次和强度有关,在多种时间尺度上,其与降水的持续性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基于1979~2

    大气科学 2016年6期2016-10-14

  •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分布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之一,但是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经常造成该区域作物减产。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72个气象站的逐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正交经验分解函数(EOF)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SPI3空间格局既有全区一致的现象,也存在区域内部南北、东西方向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依然为纬向分布型。由于受气候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两季旱涝灾害交替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年4期2016-07-09

  • 未来长江流域降雨偏多,北方大部阵性降雨
    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累积降雨量普遍有100-250毫米,部分地区达到了280-430毫米。另外,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登陆。受“尼伯特”及其减弱后的低压云系影响,福建、江西、浙江部分地区累积降雨量有100-200毫米,局地达到了220-400毫米。重点农区气象条件预计未来一周(7月15-22日),西南地区东部、汉水流域、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地区北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50-70毫米,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长江上游部分地区有100-160毫

    中国农资 2016年27期2016-02-16

  •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路径的客观定量化研究
    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也是经济和科技文化发达地区;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降水异常、旱涝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黄荣辉等,2011;赵俊虎等,2011;叶敏等,2013;张庆云和郭恒,2014)。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李维京,1999),所以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测是我国汛期旱涝预测的重要内容(Fan et al.,2008),而目前动

    大气科学 2015年4期2015-12-14

  •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转变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中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0年代中后期、华南地区在90年代初期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华北、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分别与南亚高压的西伸脊点指数、南界指数及东伸脊点指数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南亚高压的强度偏强、位置偏东,华北地区高层为异常气旋性环流,低层为异常偏北风,存在异常下沉运动,导致华北夏季降水减少;70年代末之后,南亚高压的强度偏弱、位置偏西,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弱、位置偏东,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为异常反气旋,低层为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5期2015-03-29

  • 近51 a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变化对比
    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黄河中下游地区呈减少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南涝北旱;从年代际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少雨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多雨期;8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较70年代增多,而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减少;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加,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持续减少;21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有所减少,而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略有增加。小波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地区降水变化主周期都约为10~12 a,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1期2015-03-12

  • 地质学
    地质学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年代学格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薛怀民,马芳,曹光跃,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发育在宁芜、庐枞、溧水和怀宁四个火山岩盆地内,该系列的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上以相对富碱、高K、明显富集Rb、Th、U、K等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为特征。Ba和Sr的特征在不同盆地内随岩性的不同表现各异,表明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可能在这些盆地内岩浆演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盆地内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2期2015-02-27

  • 秋冬红菜薹适栽品种
    力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最好,苗龄控制在21天左右。移栽株行距30厘米×4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采取深沟窄畦、一畦双行种植,以方便排灌水。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必须注意虫害和软腐病的防治,菜薹长30厘米时,及时采收。五彩紫薹二号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菜薹亮紫色,无蜡粉,肥嫩柔软,粗2厘米左右,薹叶少、品质好。侧薹发生多而齐,总薹数可达40多根。较耐热、耐寒,抗病性强。从播种到始收约60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在8月

    湖南农业 2014年9期2014-04-02

  • 水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
    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潘红忠1,2(1.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带。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发展现状,分析水利与长江中

    城市地质 2014年3期2014-03-27

  •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及水稻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原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6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降水量、气温日较差以及≥10 ℃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以及水稻产量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时频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升高、≥10 ℃活动积温增大,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明显,气温日较差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产量和区域气候变化均存在年际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期2014-03-22

  • 北方冬小麦将由南往北陆续返青
    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应重点防御雪灾对设施农业、畜牧业以及冻害、湿渍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蔬菜等的不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低温多雨,部分油菜可能遭受冻害和湿渍害。预计3月份,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和西南地区东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低温多雨天气不利于油菜抽薹开花,部分油菜、露地蔬菜等容易受冻。江淮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2~5成,部分农田土壤过湿持续,易出现湿渍害。新疆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可能出现雪灾。预计3月份新疆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降

    中国农资 2014年9期2014-02-06

  • 2011年春夏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的低频环流系统变化
    振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显著;夏芸等[12]的结果是2003年江淮地区的强降水过程表现为很强的30~70天周期;岑思弦等[13]也发现,2007发生在淮河流域的洪涝有明显的低频变化特征,与此同时,大气热源、垂直环流、水汽输送等也都有相对应的低频变化特征;章丽娜等[14]的研究也表明,华南前汛期的降水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有很好的关联等。综上所述,大气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有重要的影响,2011年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很明显的旱涝急转现象,给这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1-05

  •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湿地的影响及其响应
    0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江河湖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区,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带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和脆弱。近年来大量的观测事实和研究结果都表明,该区域的温度、蒸发量、降水格局等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将对该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物产生相应的影响。1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湿地分布概况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鄂、湘、赣、皖、苏和沪等5省1市,该区域位于我国陆地地形的第三台阶,地势低平多洼地,河网密布,数不清的湖泊散布在长江及其支流两岸,湿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3期2012-07-10

  • 2011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的可能成因分析
    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也同样与大气环流以及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有关。笔者分别通过格点数据资料绘制出的高度场、温度场、湿度场及风场,来分析2011年5月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流形势以及水汽输送情况。2 资料与方法本文采用2010~2011年再分析格点资料进行绘图,根据绘制图形分析环流场、高度场、湿度场、风场等。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看图分析,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3 干旱的空间分布2011年5月10日至2011年6月11日,统计显示,2011年1月1日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2012-05-09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
    08)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黄亮1,赵勇2,刘敏3(1.南通市气象局,江苏南通 226006;2.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3.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 210008)使用41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的雨日、雨量呈整体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东减西增的趋势;该区春季连续性降水通常以2 d降水居多,江北地区以连续性中小降水为主

    大气科学学报 2010年3期2010-09-11

  • 油菜优良品种——杂双2号
    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产区种植。该品种为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油菜杂交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生育期210天左右,株高165厘米左右,植株健壮,叶色深绿,一次有效分枝12个左右,结实率高,单株有效角果439.66个,每角粒数26.20粒,千粒重4.28克。种子芥酸含量0.12%,硫甙含量18.30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2.09%。抗菌核病、霜霉病,高抗病毒病、白锈病。抗寒,耐暖冬,抗倒伏,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20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可达300公斤以上。高水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3期2009-11-16

  • 早熟辣椒优良品种——丰椒一号
    要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保护地栽培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冷床育苗,或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电热线快速育苗,保护地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带蕾定植,每667平方米栽植4000株左右,小拱棚栽培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中旬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3800株。重施基肥,勤施追果肥,为确保高产稳产,门椒最好不留果,以确保植株健壮不衰,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促进坐果生长。本品种作秋延后栽培表现尤其突出,一次性坐果能力强,单株坐果可达12~20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4期2009-08-04

  • 长江中下游地区蔬菜平衡施肥技术
    技术;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291-02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已逐步由粮棉油生产的传统农业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市场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发展。而要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益,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外,合理施肥是获得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很多地区蔬菜面积逐年扩大,但有些菜农因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大量施用氮肥,忽视了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导致蔬菜生产养分供应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0期200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