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 基于培养精英人才探索方剂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究的最新理论。方剂学恰恰是这种中医理论思维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所以,根据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方剂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思考方剂学学生的培养模式。依托省部委共建高校平台,开展和探索思考新时代中医教改班方剂学教学模式。方剂学三位一体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方剂学理论、实验、实训课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集合体。这里面始终贯穿一个教学理念——对分课堂。基于这样的一种

    光明中医 2022年16期2023-01-04

  •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课程体系比较
    00)中药学和方剂学属于中医本科教育四大基础课程,为考研与执业医师考试课程,都包含着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在中医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药学开设在本科第三学期,为第四学期方剂学课程的前置课程,本科生方剂学习的前提是完成中药学课程学习。但在方剂学教学活动中课程组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学习效果未达预期,常有知识点不能熟练掌握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学习能力和时间不足,但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两本教材内容前后对应不完全统一,学生无法适应

    科学咨询 2022年15期2022-11-25

  • 课程思政视域下方剂学课程改革的SWOT 分析及策略研究*
    [1]。因此,方剂学作为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打造成思政教育的“新高地”。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以方剂学课程为载体提高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使用过程达到道德、情感、精神的内聚和升华,增加情境体验,感悟科学的魅力,进而提高科学素养、积淀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明确社会责任、把握时代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3]。1 课程思政视域下方剂学课程改革的SWOT 分析SW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5期2022-08-25

  • 方剂现代研究PBL教学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响。[关键词]方剂学;研究生培养;PBL教学;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82-04目前,在中医方剂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大多数院校依旧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法,重视知识的传授,不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不高。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PBL教学法在新知识获取、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大学教育 2022年3期2022-05-16

  •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剂学”教学实践研究
    教学效果,在“方剂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总成绩及开展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对“方剂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该模式下学生自评课程学习效果比较好;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混合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方剂学”教学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 方剂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混合教学;教学效果[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州中医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期2022-02-26

  • 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下《方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中医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依据,加强对学生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社会需求,保障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来看,我国方剂学教学尚未达到知识与能力协调培养状态,无法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融入相关知识,不利于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发展。由此可见,研究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下《方剂学》 教学改革对策刻不容缓,是摆在我国方剂学课程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方剂学教学改革的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2021-12-30

  • 基于5G+多媒体医教联合方式探讨方剂学实践教学改革
    李君玲摘要:方剂学是中医教学中理论应用于临床的桥梁课程,方剂学的临床实践是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方剂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方剂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更好地将所学方剂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是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用5G技术,通过超低延时与超广连接的多媒体视频,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虚拟仿真资源,通过传感技术实现课堂师生与真实的患者环境,及师生与机器间的交互,以改善学习体验进而促进学习,达到医与教的联合,把虚设结构变虚为实,进一步提高临床方剂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21年6期2021-12-16

  • 方剂学》各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入
    ,系统设计了《方剂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路径,且在《方剂学》的教学实践中得以顺利实施。兹详述如下,以供同道借鉴。1 教学目标课程思政的内涵并无明确的官方说法,导致很多教师对其理解不甚一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泛化之嫌。有鉴于此,笔者据肖香龙[1]和朱秀丽[2]等的论述,将课程思政的内涵定位于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并据此制定了《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其与情感目标合二为一,并在开课之初就明确告知学生。目标具体包括:一是增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1

  • 方剂学教学中的归经数理实验探索及应用
    李渡华摘要:方剂学教学中引入数理实验,选取方剂学中少阳常用方为实验对象,利用中医方剂归经量化计算机辨析系统,对常用方进行归经量化辨析。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探析少阳常用方药量效与量经归经思想及其应用特点,加深学生对于方剂学中常用方的药物组成以及功用主治的认识,提升方剂学教学质量,并对新时期中医方药传承和创新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方剂学;数理;实验教学;归经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科技风 2021年29期2021-11-03

  • 论视障大学生《方剂学》课程中OTD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课程设置中,《方剂学》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视障针灸推拿学专业必修课,更是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然而该课程具有“两多”“两少”“两难”的特点。视障学生与健全学生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失去视觉能力,学习能力又普遍不如常人,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结合视障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将OTD教学模式应用视障大学生《方剂学》课程中,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视障大学生  方剂学  OTD教学模式  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          

    科技资讯 2021年7期2021-07-27

  • 品管圈活动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性理论体系,方剂学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与经验,并最终将理论知识指导、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方剂学与临床实践具有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方剂学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临床实践工作能力[1]。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均采取传统方剂学授课,教师通过大课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输方剂学知识,但方剂学知识偏枯燥、无味,专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佳,且方剂学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传统教学导致学生评判思维能力受限,因此方剂学知识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0期2021-06-09

  • 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以及探讨在如今方剂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多种不足之处,并且根据问题进行了延伸,以确定方剂学教学改革应当着手的方面,进而突出方剂学教学重点,进一步的对于配伍规律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还深入探究了配伍技巧及规律,使得该技巧紧密的与临床相联系,进而从提高学生阅读及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从而能够营造方剂学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学生实际需要,获取更为优良的方剂学教学课堂。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一、以突出重点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在长期以来方剂学教学过程中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10-21

  • 方剂学》理血剂中黄土汤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学设计,以期为方剂学教学填补一隅。[关键词] 方剂学;理血剂;黄土汤;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5(a)-0085-04Th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Huangtu Decoction in blood regulating agent of Formulas of Chinese medicineLI Q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3期2020-07-04

  • 高职方剂学课程德育渗透教学探讨
    科课程。其中,方剂学作为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类别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要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方剂学知识,拓展其视野,而且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医德。所以,为了实现该目的,需要将德育渗透到高职方剂学课程教学工作当中,以便增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完成德育的工作任务。说明方剂学课程理论中包含思想理念,同时提出高职院校方剂学课程德育渗透教学的合理对策,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方剂学课程中德育渗透教学工作的总体水平。[关    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2020-01-07

  • 互动式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运用的实践体会
    蔡卓星摘 要:方剂学不仅是各个中医类中职学校的核心科目,还是调研并阐述各类治疗方式及药方配伍等相关内容的关键科目,这一科目与临床中的许多科目间都有紧密的联结,且其实践性较强。所以,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应摸索并把握高效的教学方法,以辅助学生提升其学习成效。关键词:中职  互动式教学  方剂学  效果自当代中医高等教育系统得以构建后,在我国,许多中医类中职学校在对方剂学开展教学期间,大体上借助教师施予引导、知识教授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尽管具备方便把控教学步调、教授

    职业 2019年8期2019-08-16

  • 方剂学课程以组方原则为枢机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机的教学方法在方剂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方剂学课堂教学中以证为核心,以组方原则为枢机,深入阐述组方结构的用意,提升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此方法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结论:以组方原则为枢机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对方剂的记忆加深、运用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关键词】方剂学;组方原则;教学【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234-01方剂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临床学科的最重要的基础,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8-01

  • 系统生物学技术在方剂学中的研究进展
    红君[摘要] 方剂学是中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如何解释方剂配伍化学成分的意义、及有效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亟需解决的问题。系统生物学是通过整体观念来研究生物成分的相互关系,本文系统阐述系统生物学四个方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脂质组学、代谢组学在方剂学研究的进展。[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方剂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19-0165-04Researc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19期2018-10-30

  • 方剂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分层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针对目前《方剂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分层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方剂学》本专科教学中,旨在整体提高本专科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南方剂学;以问题为导向;分层一体化;教学模式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年度项目,项目号2017ZCY34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2017XJYB3;中药资源与开发校级高水平专业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 G624.9 文献标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2018-10-17

  • 慕课背景下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本文在分析《方剂学》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明确慕课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结合本校基于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方剂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尝试,指出该模式虽有不足,但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手段,今后须进一步改进并值得大力推广。关键词:慕课;方剂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7-0245-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7期2018-09-25

  • 方剂学》实验课在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与方法探讨
    了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现状以及各高校《方剂学》增设实验课的基本状况,阐述中药学《方剂学》实验课的必要性,认为《方剂学》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中药学专业学生对方剂的理解记忆,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探讨了《方剂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关键词】 方剂学;实验课;中药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中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生产、分析、鉴定、销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2018-09-17

  • 《中图法》第五版中医药学类目设置探讨
    见解,并着重就方剂学研究与相关文献的分类厘清思路,提出合理建议。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医学;中医法医学;中药材;方剂学;文献分类中图分类号:G2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2-0236-0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五版已问世近十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图书馆同仁的极大好评。《中图法》从第四版到第五版,在中医药学类目设置方面改变幅度不太大,《中图法》第五版新增中医药学类目主要有:“R2-05中医学与其他学科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2期2018-08-29

  • 中医方剂学里程碑之作
    实意义。《中医方剂学发展史》这部著作通过对方剂学史进行详尽、系统的研究,为培养优秀的临床中医师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充分运用其中的实用价值,这些实用价值不仅是有助于当前中医临床疗效水平的提升,而且从中医学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有助于增强中医的生命力。关键词:中医;发展史《中医方剂学发展史》是一部具有极强实用价值的医学是研究著作。在当今的方剂学著作与中医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情况都是只注重于著名或者十分常用方剂的分析、解释、以及相关的临床使用经验的介绍,而关于方剂的理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2018-08-06

  • TBL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学方法应用于“方剂学”教学,教师根据“方剂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要点,改革TBL教学方法,将大班授课对象分为8~10人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学习教学内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全校及其他高等院校,为同类课程的学习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关键词 TBL教学法 “方剂学” 教学方法 团队合作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问题为中心,以团队为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2018-07-31

  • 思维导图在中医方剂学中的应用
    要探讨其在中医方剂学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以组成、功用、主治证为核心的个体化组方思路导图的绘制,以辨证体系为核心的多首方剂群体化串联型导图的整合,探究思维导图在中医药学思维模式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思维导图;方剂学;中医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3(a)-0103-03[Abstract] Mind mapping is a visual visualiz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7期2018-05-23

  • 基于卓越医生(中医)培养方剂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求,本文以改革方剂学的教学方法,力求培养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临证组方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方剂学教学新模式做出有益探索。关键词:方剂学;卓越医生;教学方法;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99-02我国中医高等教育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5年发布《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2018-05-02

  • 基于QFD理论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
    于QFD理论的方剂学课堂设计,是将方剂学作为一项产品,以学生满意为中心,通过将学生需求和课程需求转成教学质量特征,并最终转换成教学环节,从而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再设计,并最终提高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2]。一、学生需求的反馈情况就学生对方剂学的需求,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对方剂学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两个方面开展,90.2%的学生认为方剂学重要程度达到一级,8.7%的学生认为达到二级,对方剂学内容需求关注程度依次是临床应用、组成、配伍、用法等教学内容。提示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0期2018-02-09

  • 方剂学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
    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学科,河南 郑州 450052)自主学习的理念一经提出,相继成为各国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我国也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本质要求和本然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教师掌控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还十分盛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权利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学生依赖教师、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现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2期2018-02-09

  • 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探讨
    放 李明摘要:方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但学习难度较高的中医基础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不断发展的方法,也是解决方剂学学习难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调整中医中药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验案引入、方歌背诵、临床见习以及科研实验等教学措施进行探讨。关键词:方剂学;学习动机;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56-03Abstract: Formu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3期2017-07-06

  • 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方剂学》的兴趣
    鹏波摘 要:《方剂学》是学习中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方剂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因其内容枯燥,药物众多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方剂学 兴趣 教法《方剂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其内容枯燥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当中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2017-06-11

  • 开展方剂学等级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0847)开展方剂学等级考试的探索与实践张红梅,范颖,张林,李然,卢健,訾慧(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开始探索实施方剂学等级考试制度,等级考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值得大力推广。方剂学;等级考试;制度改革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的治法、组方、配伍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在中医药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试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方剂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4期2017-03-08

  • 基于职业院校中药学类专业特点的方剂学教学模式探究
    学类专业特点的方剂学教学模式探究裴晶(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针对中药学类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能力需求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大纲,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药”后“方”,引入病案分析教学,融入中成药知识等方法,开展方剂学教学方法研究及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中药学类专业;方剂学;职业院校方剂学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研究和阐明方剂学基本理论、方剂药物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是中药学类专业必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2017-03-08

  • 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探讨
    100069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探讨李君玲,王蕾,徐大鹏,齐放,李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方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但学习难度较高的中医基础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不断发展的方法,也是解决方剂学学习难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调整中医中药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验案引入、方歌背诵、临床见习以及科研实验等教学措施进行探讨。方剂学;学习动机;教学改革方剂学是中医学中连接中医理论与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3期2017-01-26

  • 方剂学》教学改革实践现状
    丁舸摘要: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基础向临床过渡的基础学科,其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中医思维、批判思维和横向思维。近年来,方剂学教学改革从未间断,且在不断创新,主要有教学方法、内容、形式、手段、模式改革实践,教材的改革与思路,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及方剂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0期2016-11-18

  • 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
    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采取一般性终结性评价,观察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两个班同学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评价方面,观察班要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多元化评价考核 高职教育 《方剂学》 教学影响在中医药高职专业中,《方剂学》属于中医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与临床课双重性质,《方剂学》历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2016-10-12

  • 传统课堂、PBL和基于自主学习的讨论课堂在《方剂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选择。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方法改革;PBL;讨论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72-03多年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然进行过很多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心大多还是围绕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上,侧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至于探究式、反思性的教学更是鲜见。这与教育部颁发的中医专业办学标准中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悖,也与其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7期2016-07-05

  • 地方医学院方剂学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了解地方医学院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成效,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认同度、支持度,为新一轮的改革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中药学专业在校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成效、支持度、认同度。结果:大部分在校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方剂学教学改革的认同度、接受度较高;学生与用人单位希望教学能更重视实践,突出中药学专业特色。结论:地方医学院方剂学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但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方剂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

    教师·中 2016年4期2016-05-12

  • 方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3000)《方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郑彩慧董玉山(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本文探讨《方剂学》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第一,强化方歌背诵,夯实理论基础;第二,成立兴趣小组,培养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开展病案讨论,培养中医思维;第四,开展综合实验,培养科研能力。强调在夯实《方剂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中药方剂学;教育,中医;教学方法近年来,《方剂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出现了许多与高等中

    河北中医 2016年1期2016-03-11

  • 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思路※
    10110)《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思路※王亚梅刘春慧张志芳史圣华董秋梅*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呼和浩特010110)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学专业和针推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的特点,对方剂学课程的改革做全面的论述,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方剂学试验平台,创建临床模拟医院,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临床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旨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方剂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5期2016-02-14

  • 浅论双师型教师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
    论双师型教师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朱 亮 贾永森 赵 舒(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中医系,唐山063000)中医方剂学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性质更趋近于临床,但因课时限制等原因,教师在中医本科教学中更加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从方剂学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出发,探讨双师型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具体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方剂学的理解,在中医学本科教学阶段培养更多临床实用型人才。方剂学;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0期2016-02-14

  • 中兽医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
    100)中兽医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麻武仁,范云鹏,张为民,宋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药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中兽医方剂学因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难以讲得娓娓动听,学生觉得知识琐碎,不易记忆,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难磨合,均存在困难,方剂学的教学质量不佳。笔者从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基础理论水平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兽医方剂学教学方法,旨在提高中兽医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中兽医;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如何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1-30

  • “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剂学教学及测评模式改革研究
    好评。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测评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89-02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桥梁与纽带。方剂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组方求“变”能力[1]。为了达到以上任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一线方剂教学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探索,然而这些探索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通过教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期2015-12-11

  •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黄鑫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 100700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科独立,我国首批中医方剂学教材诞生,教材为传承中医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现代教材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指出民国时期方剂学教材编辑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成因。民国时期;方剂学;教材;成绩;问题中医方剂学是民国时期中医教育体系建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首批中医方剂学教材也随之诞生,这些教材不仅为传承中医药做出了历史贡献,也为现代教材的建设打下了坚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3期2015-12-05

  • 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探析
    岭2【摘 要】方剂学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思想,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则是方剂学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既相独立,又紧密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方剂学和中药药剂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为两门学科的发展和医学界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中药药剂学;方剂学;学科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剂学研究逐渐从单一的西药研究向中药领域拓展,临床、实验、理论、概念、思路、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推动了方剂研究的进步。一、方剂学与中药药剂学的概念(一)方剂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2015-10-21

  • 略说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编辑特点
    中医教育体系。方剂学以“处方学”之名被纳入中医基础学科范畴,首批中医方剂学教材应时而生,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这些珍贵的,具有独特历史和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目前学界知之甚少,更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本文拟对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主要编辑特点加以研究,以期对今天的中医教材建设有所裨益。自1927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员卢朋著编撰我国首部中医方剂学教材《方剂学讲义》至建国前,笔者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等材料统计,全

    出版参考 2015年9期2015-09-16

  • BB平台下成人高教方剂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习能力。作者以方剂学课程为例,总结BB平台和面授混合式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关键词: BB平台    成人高等教育    方剂学    混合式教学    自主学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正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有效传播教学信息、更新教育理念与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动作用。BB平台是Blackboard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简称,是一种在线学习、辅助课堂教学并能交流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2010年,我校引入

    考试周刊 2015年70期2015-09-10

  •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
    :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科独立,我国首批中医方剂学教材诞生,教材为传承中医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现代教材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指出民国时期方剂学教材编辑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成因。关键词:民国时期:方剂学:教材;成绩:问题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5.03.016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extbooks of Science of Chinese Med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5年3期2015-09-09

  • 历版《方剂学》教材中总论内容比较
    谢鸣摘要:《方剂学》总论是关于学科概念、内涵特征、核心理论及基本技术的概括性论述。其内容不仅是方剂学的核心理论,也是课程知识逻辑化的基础,在教材编写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以全国统编《方剂学》教材主要版本中的上篇总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方剂学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探讨目前教材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方剂学;教材;总论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37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4期2015-05-30

  • 方剂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方剂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刘娟*(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方剂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构建方剂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高效课堂课程内容选择、构建高效课堂可能遇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取得的成效等四个方面,讨论方剂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词:方剂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4-14

  • 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研究
    )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研究李鹏(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沧州 061001)伴随医学不断研究与发展,可以讲现代药剂学等诸多学科逐渐趋于中药方剂学,且方剂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不错发展与进步。但是这种发展与进步不单要依赖临床,实验以及理论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反映中药方剂学科内涵与无限魅力,并且也由思路,概念与方法等方面给传统方剂增添现代活力。所以,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非两门孤立学科。基于此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1期2015-03-25

  • 创新实验方剂学教材建设 提升中医药专业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实验方剂学》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方剂学》创新教材建设,旨在提升中医药专业学生素质和课程教学质量。一、《实验方剂学》学科建设现状方剂学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时期2000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方剂学被确立为中医的二级学科以来,全国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开始招收方剂学硕士、博士研究生,30年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方剂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和临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2

  • 研究、分析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之间的关系
    析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之间的关系王田 450000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先从概念范畴进行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之间的关系分析,再从方剂学是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基础以及中药药剂学是方剂学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两者关系的探讨、分析。结果:方剂学和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方剂学是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基础,然而中药药剂学又是方剂学发展的条件。结论: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之间相辅相成,是两个共同发展的重要学科。中药药剂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4期2015-01-27

  • 探讨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的关系
    药剂学的研究。方剂学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思想,而中药药剂学的研究是方剂学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中药药剂和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探讨,让更多的学者了解和明白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为更好的发展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打下良好的基础。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4.091作者单位:730913白银,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Investig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4期2015-01-26

  • “三元一线”教学法引进方剂学教改的体会
    学法理念运用于方剂学课堂教学;以“解表剂”、“治风剂”课堂教学为例,为提升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做出初步探索。笔者认为上课伊始能调动学生情感思维,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情志制高点。关键词:方剂学 教学实践 三元一线 麻黄汤 桂枝汤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61-0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治方原理、药物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2期2014-11-10

  • 方剂学多元化考试模式初探
    引言针对目前《方剂学》考试模式存在考试时间单一化、考核内容机械化、命题阅卷主观化等不利于素质教育的现状,我校方剂教研室探索了多元化考试模式(即“期末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能力与知识并重”、“人工命题阅卷与智能命题阅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不断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一、对象和方法对象: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针灸推拿1班和2班学生。方法:2010级针灸推拿1、2班学生采用不同的考试模式(1班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2班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但两个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12-05

  • 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
    100876《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高校各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以培养处方能力为主。但是,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和推介等,故需通过《方剂学》获得与中药相关的临床知识而不是处方能力,基于这一需求,对中药专业《方剂学》进行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1 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意义近年来全社会对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实用性要求较高,因此中医药教育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17期2013-02-01

  • 方剂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0046)方剂学课程是中医教育的主干课程,具有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因此方剂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医教育的整体质量。近年来,各个中医高等院校在方剂学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思路。一、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1.教学手段改革有学者[1]研制方剂方歌测试平台,随机抽取期末考试答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8-15

  • 方剂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学生较好地掌握方剂学习要领,始终保持思路清晰,取得药到病除的良效。一、阐释方剂主治证的基本内涵学生在学习《方剂学》以前,只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3门基础课知识,对方剂主治证所涉及的内容不甚了解。然而,教材中方剂主治证的命名无规律性,有以病名命名者,如脏躁;有以证名命名者,如郁证;有以病机命名者,如外感风热,内停水饮等等。如只依据教材编排内容简单讲解,往往学生在学习一首方剂后不知所用,更对一些病证一无所知,影响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