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源

  • 基于晋北高原风沙源新农村绿地景观营建的乡土植物应用调查及评析
    要 以晋北高原风沙源区大同的9个县区典型新农村绿地植物景观为研究背景,以其乡土植物资源应用为调查对象,在把握乡土植物概念与习性的前提下,从植物资源种类、植物景观特色及植物生长情况3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当前乡村植物景观营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今后晋北高原风沙源区乡土植物推广应用于新农村绿地植物景观营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 景观营建;乡土植物;风沙源;应用策略;优化建议中图分类号 S 73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5期2023-08-26

  • 筑牢京津绿色屏障 ——包头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20年综述
    害防控中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 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是以遏制草原沙化扩展、改善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状况为根本目标而提出的。自2001 年项目启动以来,包头市先后进行了人工饲草基地、草种基地、青贮窖、暖棚、贮草棚及封育围栏等项目建设,在增加饲草料供给率、改善牲畜饲养条件前提下,重点加强现有草原植被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促进包头市生态

    内蒙古林业 2023年7期2023-08-05

  • 北方防沙带典型县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北方防沙带生态环境呈现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初步构筑[3—4]。但区域内各工程间协调不足,空间组织无序的现象仍然存在。为确保北方防沙带国土生态安全,实现区域自然资源和绿色设施科学配置,构建布局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成为当前北方防沙带建设的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安全格局研究逐渐兴起[5],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生态学报 2022年10期2022-06-27

  • 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时空响应研究
    爽,史芸婷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时空响应研究张彪1,2,*, 王爽1,2,史芸婷1,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防风固沙功能受气象、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监测评估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响应状况可为生态保护工程的布局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 基于NDVI指数和RWEQ模型, 构建了植被覆盖度与防风固沙功能的同步变化

    生态科学 2022年1期2022-03-04

  • 基于3S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基于3S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纪和1, 赵广帅2,*, 刘珉2, 张鑫2, 崔嵬21.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武汉 430000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714为分析评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 收集工程实施前、后各时期工程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MODIS产品植被覆盖(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月值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工程区NDVI和蒸散时空变化规律; 利用MK非参数检验

    生态科学 2022年1期2022-03-04

  • 京津风沙源区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评价
    0048)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是修复我国北方退化草原、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遏制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升首都国际形象、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2]。草原作为工程区内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占工程区总面积一半以上,达到58.10%[3],其退化引起的草地生产力降低、土地沙化、沙尘暴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生态安全[4-6]。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25

  •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700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近些年我国比较重视的一项治理风沙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工程,山西省作为京津地区的邻近省市,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土地沙化的影响。在不断的推进下,该工程产生的综合效益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山西省的土地沙化情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前,要了解该治理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 工程概况1.1 自然条件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前,山西省是我国华北地区生态环

    南方农业 2021年21期2021-12-25

  • “绿色长城”护京津
    潘少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1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延绵千里的绿色屏障如同一道绿色长城,保护着京津等地生态环境。绿进沙退  生态改善来到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四五道岭生态景区,只见樟子松、小叶杨郁郁葱葱,一直延伸至远处。绿叶、蓝天、白云融入金色的晨曦中,令人陶醉。“我不用美颜、不开滤镜,上传的短视频都是‘纯天然的。”生态景区护林员段二毛边巡视林地,边拍摄路边的花花草草。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曾经,由于过度放牧等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恶劣

    绿色中国·B 2021年8期2021-11-10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18]。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遏制北京及周边地区土地沙化趋势、改善京津地区大气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其植被覆盖状况与生态系统功能受到重点关注。比如李庆旭等[19]测算发现,2000—2015年京津风沙源区的植被覆盖度以0.4%/年的速率增加;张彪等[20]采用修正风蚀方程估算发现,风沙源区的防风固沙功能也以年均0.71%的速率波动增加;吴丹等[21]从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和服务功能的角度评估认为,2000—201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效应显著

    生态学报 2021年19期2021-10-29

  • 武清:构筑津西北生态屏障 扮靓“京津之珠”
    北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了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水源地保护造林绿化、成片林地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城镇绿化等多项造林绿化工程,为构筑天津西北部生态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自1986年以来,武清林业依据国家三北局和原天津市林业局的规划布局,开始实施武清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尤其自四期工程实施以来,实施大工程带动造林绿化战略,积极服务京津冀林业生态建设,造林面积逐年提高,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60余万亩。截至2017年,全区总计林地面积89.1万亩,

    国土绿化 2021年2期2021-03-18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定量影响 ——以京津风沙源区为例
    响力较强.京津风沙源区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灾害而划分的生态工程治理区[13].此外,该研究区气候变化显著,加之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典型试验区.前人对京津风沙源区植被变化的研究主要以NDVI 数据为主,关于FVC 及其驱动力的定量研究还较少[14].众多研究表明水分和温度是两大最主要的影响植被生长的气候因子,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区[15],同时考虑到地形对植被生长起到间接

    中国环境科学 2021年2期2021-03-17

  •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务院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该工程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部分半湿润地区,最易发生土壤风蚀[4],一期工程实施时间为2001—2010年,累计治理面积超1.80×105km2,起到了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小了沙尘危害。为巩固工程实施效果,进一步减轻风沙危害,二期工程也相继实施。一期工程的实施成效以及对二期工程建设有啥建议这一问题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的文献都是根据生态服务功能或植被恢复情况来提出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程度[5-7],也有学者从工程在

    水土保持通报 2020年5期2020-12-23

  • 砥砺 20 年绿满京津风沙源
    年前开始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启动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范围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记者从全国防沙治沙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了解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902.9万公顷,工程固沙5.1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0.59%提高到18.67%,综合

    绿色中国 2020年10期2020-12-23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管理机制对当地生态效益的推动
    问题。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由来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沙化地总面积约为173 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8%,以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为主要分布区。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扩张速率越来越快,直接导致突发性风沙灾害频发,严重危及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灾害影响范围不仅延伸到我国南方地区,甚至还涵盖了整个东亚地区。在如此严峻的生态形势下,我国于2000 年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至2012 年,一期工程彻底落下帷幕,项目投入总资

    现代园艺 2020年20期2020-12-20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年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
    防沙治沙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山西省右玉县召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902.9万公顷,工程固沙5.1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0.59%提高到18.67%,综合植被盖度由39.8%提高到45.5%,区域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432平方公里。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状况极大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从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13次减少到近年来年均2—3次。据介绍,2000年以来,在国家

    国土绿化 2020年10期2020-11-27

  • 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冯宇琨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工程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工程之一,至今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实践中,风沙源治理造林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也突出了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因此,基于当前形势,研究分析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工程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价值意义。一、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工程现状1、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20年过去了,京津地区部分沙源地上已经建立起了阻止风沙侵袭京津的绿色长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距离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2020-10-20

  • 基于规划目标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效应
    3年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投入资金412亿元[1]。针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区域植被覆盖变化[18-21]、沙化土地动态[22-23]、沙尘天气变化[13]、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24]以及沙尘天气的影响[16]等。聚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析了工程对于土壤风蚀控制[25]、土壤有机碳[26]的影响,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成效[27-29]或综合效益[30-33]。研究表明,工程区沙化土地得到一定程

    生态学报 2020年6期2020-04-20

  •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情况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包括张家口、承德两市。辖27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76330 km2,人口841万人。工程区是全省沙化土地面积最集中、对京津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总面积192900 km2,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61.1%。其中中度以上沙化土地面积15 km2,占全省中度以上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3.7%。特别是坝上地区,北接浑善达克沙地,属农牧交错带,且处京津上风上水地,海拔高、气候干旱、林草植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2期2020-01-15

  •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引言山西省京津风沙源不但缺少绿色植被,而且地区的降水量偏少,群众经常遇到风沙的侵害,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了保护风沙地区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科学的治理,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1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存在问题1.1 规划范围内重点区域治理不突出山西省的西北地区是防治风沙的第一阵地,其中灵丘县和右玉县等占地较广,存在着大量的沙化土地,其沙化的程度与面积的大小不同,一半是半固定沙地,一半是少量流动沙地。其中最受

    花卉 2020年14期2020-01-10

  • 基于3S的晋北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2-3]。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工程是我国为改善和优化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造成的危害,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启动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是对北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的代表性工程[4-5],晋北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是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治理工程的典型区域。一期工程(2001-2010年)已建设完毕,二期工程正在实施。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态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山西省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6]。然而,由于区域广,措施类型多样,如何客观准确评价晋北风沙源治理工程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8-22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分析
    响。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论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带来的生态经济影响。关键词:风沙源;治理;生态经济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3-0103-01 中国图书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增长迅速,草原和耕地面临的压力较大,同时受自然气候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敖汉旗

    山西农经 2019年3期2019-06-11

  • 基于遥感的京津风沙源区植被覆盖变化监测
    势[7]。京津风沙源区属于典型的脆弱生态区[8]。为了改善和优化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2001年我国政府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围栏草地封育和“禁牧、轮牧和休牧”等多种生态恢复措施。因此,工程实施后,京津风沙源区的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10]。京津风沙源区是我国气候变化一级、二级敏感地带所在,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主要有:(1)选取不同的植被指数,对不同植被指数提取植被信息的效果进行比较,选择适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2-15

  • 十年造绿锁风沙 滤得蓝天送北京 ——山西京津风沙源项目建管实录
    正式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项架设京津地区生态屏障的浩大复绿工程由此拉开。十年之后,原本一片片不毛之地被一道道连绵不断的绿色林带守护神所替代,碧绿的林间田园,正在演绎着生态的改善,生命的蓬勃,人间的奇迹。养“绿”治“黄” 各地都有新点子2000年3月,北京的那场沙尘暴,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突如其来的大风,刮走了两名正在施工的人员,掀翻了一家商店,一时间天昏地暗,狂风肆虐。与此同时,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地,接二连三地出现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出现之早、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9年2期2019-02-11

  •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急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工程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75个县(旗、市),总面积45.8万km2,总人口1 598万人,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3,4].截至201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安排资金479亿元,完成营造林752.6万hm2(其中退耕还林109.47万hm2),草地治理933.3万hm2,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16.5万处,流域综合治理234.45万hm2,生态移民18万人[5].为了巩固和提升工程建设成果,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11-28

  • 大同市南郊区2013—2015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2015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范围包括7个煤矿乡镇和2个无煤矿乡镇。共争取中央投资561万元。3年间,该区共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0.24万hm2,其中人工造林0.1万hm2,飞播造林0.03万hm2,封山育林0.1万hm2。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过程中,实现了煤炭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使项目区范围内因多年煤炭开采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损害得以恢复和提高。通过项目建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增强,矿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以改

    防护林科技 2018年6期2018-04-03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成效与思考
    740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我国于2002年启动并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针对京津以及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程度严重的问题,做出的战略决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广,如涉及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可以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施工规模庞大且施工难度较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实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基本上已经初步建成,建设成果比较显著。如有效改善了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发展等。然而,随着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某些问题日益显现,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2期2018-03-31

  • 以生态文明指导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探讨
    明角度分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际情况生态文明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施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时至今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践已有数年,共完成的退耕还林及配套荒山造林总计为158.8万hm2、营造林总计为15333.33hm2、草地治理总计为7066666.67hm2、小流域综合治理总计为4206km2、生态移民共计2.23万人。1.1 改善了生态现状自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林业生态建设及沙化土地治理进度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林草植被恢复快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状

    现代园艺 2018年22期2018-01-19

  • 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保護与建设并举,治理与利用结合的思路,多层次、多模式、多效益加快推进。据了解,工程启动实施15年来(截止到2015年),内蒙古共完成林业建设任务4322.2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44.7万亩,人工造林744.62万亩,飞播造林432.24万亩,封山育林1395.45万亩,种苗基地建设5.25万亩。经过建设,工程区植被明显恢复,生态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一条条绿色防护林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5期2017-06-05

  • 走进京津风沙源
    ,深入探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亲身感受防沙治沙的成效。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津上风口,是西北风沙南侵京津地区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国防沙治沙的主要战场之一。16年前,这里曾经是京津风沙的起源点,风吹沙起,直逼京津。16年后,这里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阻沙保水,护卫京津。再过6年,这里将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携手北京,绿色办奥。力阻风沙保京津今年5月底,记者来到张家口市怀来县龙宝山村,村民陆宝林指着村子周围郁郁葱葱的草木说道:“现在沙

    绿色中国·B 2016年6期2017-04-22

  • 晋北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与建议
    )晋北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与建议张 照(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减轻风沙危害启动实施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介绍了该工程在晋北地区实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工程建设的措施。晋北地区; 京津风沙源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减轻风沙危害,启动实施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截止2012年一期工程结束,山西晋北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土地沙化面积减少,遏制了土

    山西林业 2017年6期2017-04-04

  • 浅谈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与扶贫攻坚
    浅谈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与扶贫攻坚高俊臣(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位于晋北晋西北,是风沙侵入京津地区的主要通道,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对于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扶贫攻坚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地处晋北、晋西北,是风沙侵入京津地区的主要通道,气候干旱、生态极端脆弱,同时又是煤炭资源集聚地,存在大量煤炭采空区,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山西林业 2017年6期2017-04-04

  • 京津风沙源治理对我县环境改变的必要
    7500)京津风沙源治理对我县环境改变的必要邓晓艳(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林业局 山西大同 037500)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的课题,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认识到在经济发展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沙尘危害在我国北方地区日益严重,对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都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本文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概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治理工程对我县环境改变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优化风沙源治理工程效果的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

    花卉 2017年22期2017-02-25

  • 种草养畜促进京津风沙源治理
    草养畜促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吴世霞(陕西省横山区草原站719100)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北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陕北黄土高原与内蒙鄂尔多斯草原的接壤带。全县辖12镇2乡1个国营农场361个行政村,总面积4333平方公里,总人口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地貌以芦河、无定河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丘陵沟壑区,中部为河谷川道区也是著名的古边塞重镇和革命老区。横山区西北部属于风沙地区,春季沙子、干枯柠条、沙打旺、苜蓿、蒿草和杂草堆积在公路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8期2017-01-15

  • 基于遥感和GIS的京津风沙源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和GIS的京津风沙源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王 斌(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 300191)本文以京津风沙源区地表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分析手段,开展了2005年~2009年风沙源区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植被指数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区植被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总面积减少2635.59 km2,林地总面积增加13218.43 km2,草地总面积增加13332.62 km2。通过SPOT-VGT NDVI计算发现,2

    河北遥感 2016年1期2016-12-27

  • 北京市门头沟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市门头沟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分析王卫东,王岭,隗有龙,杜进昭,穆强(北京市门头沟区林业工作站,北京 102308)介绍了北京市门头沟区范围内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完成情况及建设现状,提出了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问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分析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距市区25 km,全区总面积145 070 hm2,其中山区面积占98.5%,属于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系首都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多年来,门头沟区确立了生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1期2016-11-25

  •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植被变化的可持续性分析
    0387)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植被变化的可持续性分析杨艳丽a,孙艳玲a,王中良b,康杰a,b(天津师范大学a.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b.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区1982—2011年的GIMMS/NDVI3g数据集,对治理区植被变化的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变化方面,2001—2011年间研究区植被整体上呈增加趋势,4大分区植被增速存在区域差异;(2)NDVI变化的可持续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11-01

  • 走进京津风沙源
    李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全国风沙治理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以科学治沙、产业治沙、企业治沙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治沙模式。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2014年的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98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沙化程度减轻,植物多样性增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认为,中国是全球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也是荒漠化防治规模最大、成

    人民周刊 2016年13期2016-07-25

  • 延庆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
    实施延庆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 具体建设任务分别由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延庆区农委、延庆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延庆区水务局承担。建设内容和地点:(一)低效林改造10000亩,包括井庄镇5000亩、珍珠泉乡2600亩、千家店镇2400亩;封山育林7000亩,位于千家店镇。(二)人工种草6000亩,包括四海镇2000亩、八达岭镇1000亩、千家店镇1000亩、刘斌堡乡1000亩、珍珠泉乡1000亩。(

    投资北京 2016年9期2016-05-14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
    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具体建设任务由北京市十三陵林场、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担。建设内容和地点:低效林改造31000亩,包括十三陵林场15000亩、西山试验林场12000亩、八达岭林场3000亩、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00亩;封山育林14000亩,包括十三陵林场4000亩、西山试验林场7000亩、八达岭林场3000亩。

    投资北京 2016年9期2016-05-14

  • 密云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
    实施密云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项目。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建设任务分别由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密云区农委、 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密云区水务局承担。建设内容和地点:(一)困难立地造林2000亩,包括新城子镇600亩、东邵渠镇600亩、大城子镇400亩、石城镇400亩;低效林改造24000亩,包括石城镇3500亩、太师屯镇3400亩、新城子镇2840亩、古北口镇2560亩、溪翁庄镇2000亩、大城子镇2000亩、

    投资北京 2016年9期2016-05-14

  • 职能部门“踢皮球”600多万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去向不明
    者赴山西对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专项资金情况进行了追踪采访。采访中,山西省林业厅和山西省农业厅都声称该项目与自己没有关系,对于与该项目配套的600多万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去向,两部门也是语焉不详,推诿扯皮。据了解,山西省京津风沙源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项目重点治理区域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2012年利用5.2万亩退耕地为9家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建起了5万亩苜蓿种植基地,资金来源为区财政、专业合作社。据《山西日报》报道,双碾乡苜蓿种植由各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共同投资75

    21世纪 2016年3期2016-04-02

  • 2015年度乌拉特前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效益显著
    乌拉特前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效益显著武胜利乌拉特前旗水务局乌拉特前旗从2000年开始,京津风沙源工程经过10年时间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旗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2013~2022年)》进行了批复,自治区实施范围由一期的31个旗县扩大到70个旗县,规划将巴彦淖尔市纳入治理范围,乌拉特前旗为项目实施旗县之一。乌拉特前旗2015年京

    现代农业 2016年12期2016-02-25

  •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
    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石漠化草地治理工程等重大草原生态工程。2015年,对106个项目县(市、旗、团场)的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地面监测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草原围栏、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措施,工程区内植被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草原植被盖度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平均增加53.1%,鲜草产量平均增加52.7%,可食鲜草产量平均增加68.7%。◎图3 “十二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央

    中国畜牧业 2016年6期2016-02-17

  • 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0094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贾晓红1,吴 波1,*,余新晓2,蒋德明3,白永飞4,哈 斯5,李晓松6,庞营军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荒漠化研究所,北京 100091 2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5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6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094京津冀风

    生态学报 2016年22期2016-02-07

  • 决战京津风沙源的27军将士
    外的内蒙古京津风沙源,用“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和”老实、扎实、踏实”的27军精神,构筑起长长的绿色生态屏障,昔日肆虐的沙龙正在被这些可爱的将士们制服!为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从2008年开始,以大兵团作战的战役战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京津风沙源,开展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用绿锁住沙龙,构筑起一道北疆绿色长城。从2008年起,这支军队就年年长驱千里,挥师北上,把内蒙古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乌兰察布商都沙源地作为北京军区义务植树基地,

    世纪人物 2015年8期2015-11-14

  •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
    和2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工程通过采取多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力遏制了京津及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2014年,中央投入资金8.58亿元,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等5省(区、市)共安排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任务7.68万公顷,其中人工草地5.02万公顷,飞播牧草0.13万公顷,围栏封育2万公顷,草种基地0.53万公顷;建设牲畜舍饲棚圈113.13万平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33500(台、套);建设青

    中国畜牧业 2015年8期2015-01-24

  • 我省2011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核查
    011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进行了核查。核查组抽查了代县、怀仁县、应县、杨树局第一项目部、杨树局第三项目部(平鲁区)、浑源县、阳高县、天镇县八个项目县及实施单位,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资金使用、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实施效果及档案资料等进行了全面核查。核查组认为,山西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布局合理,工程质量合格,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现象;水利水保项目为提高生态植被成活率、逐步构筑京津地区生态防线提供了基础水利保障,符合项目建设宗旨;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4期2012-04-12

  •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综述
    2)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综述李永恒(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山西太原 030002)京津风沙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山西省10多年来,山西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项目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相互配合,已建成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生态防护工程130多处;累计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 912 km2,年保水量6 700万t、年保土量95万t;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减缓;提高了用水效率、实现了人水和谐;调整了项目区产业结构,加快了经济社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10期2012-01-27

  • 大同市风沙源治理工程损毁情况调查
    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同市的大部分县市属工程建设范围。经过10 a的不懈努力,治理区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防护设施出现了损毁现象,已影响到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效果的巩固和扩大。为此,笔者对大同市涉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有关县市开展了专项调查。1 基本情况1.1 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范围至 2010年,大同市共有浑源、阳高、大同、左云、天镇 5个县和南郊、新荣 2个区涉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7县区所辖 78个乡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2期2011-04-12

  •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的实践启示
    008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涵盖东经 115°50'~119°15',北纬 39°18'~42°37'范围,包括张家口、承德两市所辖的21个县,张家口市4个市辖区,以及驻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省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森林和草原经营单位。自2000年启动以来,河北省通过实施林业、农业、水利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一重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河北省从政策支持、组织管理、工程建设和后续产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4期2011-04-10

  •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现状与对策
    1)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包括张家口、承德两市所辖24个县(区)以及境内林场、牧场。东西长356.3km,南北宽337.6km,区域面积757.40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33%,占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总面积的16.5%。2000年以来,该区组织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植被保护、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移民等措施,大力治理沙化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1 沙化土地治理现状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是河北省沙化土地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4期2011-03-23

  • 风沙区草场生态整治水利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
    、项目背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对北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的一项代表性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富民强国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已从紧急启动、全面展开阶段进入了巩固成果、纵深推进阶段。工程实施初期,国家有关部门就强调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治沙,要切实将科技支撑贯穿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覆盖所有区域,依靠科技,提高

    中国水利 2010年5期2010-09-13

  •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效益研究
    情况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东和河北省毗连,东西宽230 km,南北长300 km。2000年工程启动之初,建设区土地利用状况为:工程区国土总面积205.84万hm2,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20 万 hm2,占 58.30%。晋北部风沙区正面相迎毛乌素沙漠(我国十大沙漠之一,面积4.22万km2),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该区域由于受西伯利亚寒流与东部、南部海洋暖流强烈影响,呈现春季多风而干旱,冷空气活动频繁的特点。据2000

    山西林业 2010年2期2010-08-15

  •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建设成效分析
    1)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建设成效分析王玉忠1,张 伟2,李春贵3,马建波4(1.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3.隆化县林管局,河北 隆化 068100;4.河北省林业局,河北 石家庄 05008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自2000年启动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涉及河北省2个市24个县(区)及所属林场、牧场。该工程实施8a来,该区域生物资源迅速增加,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4期2010-06-15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省部联席会在晋召开
    日~7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十一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在山西省朔州市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一期防沙治沙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并对今后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天津市副市长李文喜、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河北省副省长张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郭启俊、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等出席会议并进行了汇报交流,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致词。杜鹰说,10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

    山西林业 2010年4期2010-05-08

  • 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核查
    009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进行了核查。核查组抽查了天镇、阳高、浑源、怀仁、代县和杨树局 6个项目县及实施单位,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管理、实施效果、档案资料等进行了全面核查。核查组认为,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同意通过核查。同时,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核查组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省水利厅对整改要求高度重视,召集有关县区召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4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