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

  •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研究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旅游业发展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引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众多,风貌独特,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观察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窗口,承载着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使命。自1982年起,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多达140座,其中有27座分布于黄河流域,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浓缩了独特的黄河文化,同时推动着属地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主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5期2023-02-23

  • 关于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建议
    代,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态度已经不仅是单纯的保护,如何才能够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让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在新时代能够重焕英姿,才是当前众多学者与专家想要寻求和考虑的重点与难点。想要建设与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成为当地的城市一大经济增长点,需要由内至外进行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根据当地的特色与优势,将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展现在世界面前。而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因为存在急于求进的原因,导致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出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6期2022-12-08

  • 文化自信视域下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问题探究
    信视域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性思考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化长久发展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宝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讲话中反复提及,更是多次前往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期2022-12-08

  • 我国有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日前,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介绍,截至目前,我國有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镇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制度建立以来,通过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保护了

    科学导报 2022年37期2022-06-28

  •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研究
    与挑战。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以及传统文化手艺的城市,保护其历史文化遗迹、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与内涵,是每一个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古镇应放在首位的事情。本文通过阐述历史文化名城含义以及与新媒体的关系,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

    南北桥 2022年10期2022-05-30

  • 近2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瑰宝,沉淀着因时间累积而形成的浓厚文化底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对历史格局和文脉地貌的延续,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19年4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正式实施。保护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较为重要的领域,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国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总结阐述的文章较少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12期2022-01-12

  • 公共治理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闽北为例
    ,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更要处理好“古与今”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1]闽北境内的邵武市、武夷山市和建瓯市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城保护现状的一个缩影,分析其保护现状,有助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更加具体、针对性的举措,从而推进名城健康有序发展。一、闽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12-28

  •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分析
    施来维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是重要课题。但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当前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造成阻碍。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和提供发展空间。一、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盲目追求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价值一些地方政府过于看重历史文化名城自然环境、文化建筑、历史遗迹的经济价值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0期2021-11-07

  •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 ——以四川自贡富顺县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为例
    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增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35个。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版)的相关要求,全国范围内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的地级市已基本申报、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1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意义1.1 保护和延续地方特色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城市既是社会经济的文化景观,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犹如人的成长历程,在其诞生、发展和消亡中的各类文物遗存、历史建筑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

    四川建筑 2021年3期2021-07-06

  • 浅论正定民间传说对冀中地区民风的影响
    城是历史上的文化名城,现今在民间依然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对冀中地区的民风民俗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了民间传说对孝、善民风的影响;包括了民间故事深刻的思想性对勤劳与智慧的褒扬;包括了民间通俗文学鲜明的艺术特色对文学艺术的滋养。关键词:正定古城 历史 文化名城古城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佛教、名人、民俗、饮食等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最能彰显正定文化名片的是佛塔众多,产生了众多与佛相关的民间传说,对当

    丝路视野 2020年9期2020-11-02

  • 关于淄博区域高职院校对文化名城资料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了解各馆关于文化名城建设的相关资料建设情况,对馆藏、涉及区域的资料文献以及主要特色文献建设情况进行统计,进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收藏地方馆藏的特点,为文化名城建设文献建设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实证依据。关键词:淄博;文化名城;资料建设淄博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要涵盖了齐文化传承、云公共文化服务、文艺创作、文化消费、文化名城建设等。淄博职业学院做为市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应当为淄博市的文化建设做出努力,为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2020-10-20

  • 湖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景点介绍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湖州市的知名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并不高,所以此课题设计的小程序主要是用于城市的文化推广。通过扫一扫的方式,人们在手机上就能选择喜欢的讲解方式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民风民俗。【关键词】文化名城  推广  程序  发展一、引言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

    商情 2020年15期2020-05-26

  •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将告别“终身制”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将监测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因保护不力导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给予警示,向社会公布。整改期限届满后,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的

    江淮法治 2020年2期2020-02-27

  • 常州古典园林及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探析
    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关键词:常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文化内涵 ;文化名城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050-05一、常州古典园林基本概况常州古典园林是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极具观赏性与人文价值。它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常州古典园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11-22

  • 苏州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之地方立法评价与创新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4个,苏州名列其中。1986年12月8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8个,常熟名列其中。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当前,不管是苏州还是常熟,民众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升,一些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为得到了有效制止与防范。但是,苏州与常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法规和规定,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固定下来,为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一、苏州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之既有立法《立法

    新生代 2019年18期2019-11-14

  •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在所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以物质文化遗产屹立于世界,而且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名城名镇名村的布局、传统建筑、庙宇等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民间传承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祭祀仪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象。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名城名镇名村是地域文化风貌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对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不仅对区域的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9年4期2019-10-21

  • 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通报批评
    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其中聊城市、大同市、洛阳市、韩城市、哈尔滨市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通报批评。《通报》指出,2017年至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评估检查发现,山东省聊城市存在在古城内大拆大建、大搞房地产开发问题,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存在在古城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问题,陕西省韩城市存在破坏古城山水环境格局问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存在搬空历史文化街区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6期2019-07-29

  • 论博物馆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不仅是城市经济、景观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过程,更是不断增强城市居民自信心、提高城市居民凝聚力的过程。要完成这些过程,文化教育是唯一的手段。在这一点上,以博物馆为首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宣传教育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针对性和优越性。博物馆作为一种人类文化产物和文化形态,是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着文化宣传、普及知识、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职责,还是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代言者。总之,博物馆教育在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5期2019-04-30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
    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历史文明古都、传统风貌、名胜古迹、一般名胜古迹、地域特色、现代名胜古迹、特色智能7大类。从1980年代的探索期到1990年代的成形期,再到2000年以后的深化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经历了从文物古迹的保护层面到历史地段的保护层面再到历史城区的保护层面的转变。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经由最开始单纯的针对文化或城市,逐步扩展到对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建筑 2019年10期2019-03-14

  • 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衍进
    蕴,形成历史文化名城。为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通过相应的保护规划、立法等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管控。而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现代革命运动发祥地,但是我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却开展的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确立了第一批、第二批共计6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工作仍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述1.1 我国

    智能城市 2019年5期2019-01-23

  • 浅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000)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是我国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历史城镇、街道和村庄赋予的法定概念,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文化资源,记录着我国千年的城市发展史,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先后于1982年、1986年、1994年批准三批,共99 座历史文化名城,自2001年后,又陆续公布36 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已达到135 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队伍空前壮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2019-01-13

  • 民进人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
    会,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新成作主题发言。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冯骥才,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厅长、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民进河北省委会副主委张妹芝,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张颐武,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参加会议并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民主 2018年8期2018-11-17

  • 古城保护不能走上迷途
    …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问题屡见不鲜。很多开发建设都打着保护的旗帜进行,重建后的历史街区看起来更漂亮,但是否还有历史文化韵味,值得考量。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13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有24个省区市公布了17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古城的维护,历来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认为必须保持原貌,有人支持重新设计。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到底应该如何保护?保护与利用如何协调?《民生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

    民生周刊 2018年13期2018-08-22

  • 社会管理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明古国,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大量的文化古迹保留在文化名城中,与悠久的历史交相辉映。文化古迹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文化名城清晰地构建出社会发展的脉络,是文明的荟萃之地,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本文以社会的视角,经多方论证,系统分析论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关键词】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社会管理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我国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历代王朝的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3期2018-08-11

  • 持之以恒抓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8年度全体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名城委名誉主任蔡奇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抓好歷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蔡奇指出,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强对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7期2018-05-30

  •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以“三城三都”作為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抓手,即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推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先锋 2018年10期2018-05-14

  • 哈尔滨——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力打造“音乐文化名城”,是当务之急应解决的重大课题。【关键词】哈尔滨;音乐之都;文化名城【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总书记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中华文化基因。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要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每个城市要有自己鲜明的城市形象,这种形象不只是被城市的居民自己理解的,它还需要对外部有一个鲜明的刻画。哈尔

    北方音乐 2018年13期2018-05-14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至135座
    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到135座。这些城市历史悠久,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古代建筑数量众多。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除了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苏州等历史古都外,我们所处的上海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申。四五世纪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18年11期2018-05-14

  •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对城市发展的经济作用
    001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历史文化名城,通常都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历史意义十分重大,多数是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兵家必争之地。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绍兴古城建于春秋时期,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越王勾践在吴越争霸失败后兴建的都城,在此之后又先后被越国公杨素、吴越王钱缪等作为公府、王府,并不断地进行修筑,因而具备了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绍兴古城中,既有种山、怪山等会稽山脉的支峰,又有数十条河道穿城而过,有“中国威尼斯”之美誉。同时,绍兴的沿河民居和台门院

    智能城市 2018年3期2018-02-06

  • 打造万源县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的思考
    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万源县应该从树立全域意识,建设生态示范城市;把握发展前景,建设生态康养乐园;立足自然禀赋,打造生态旅游胜地;传承发扬并重,打造生态文化名片四方面举措打造秦巴康养旅游文化名城。【关键词】 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文化名城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是嘉陵江、汉江、长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地区,也是维护秦巴山区区域生态平衡的资源宝库,在全国生态环境战略安全中占据突出地位。近年来,该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2017-03-25

  •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走向
    0)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走向张天颖 李彤彤 吴 晗(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向及展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1]。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化已经成

    现代园艺 2017年16期2017-02-03

  •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探析
    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和保护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情况,合理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合理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文化的奠基,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发展的印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发展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12期2016-12-28

  • 贫困地区文化名城的文化扶贫战略
    域的两座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和泸州为例,分析了打造酱香产业带的设想,提出在市场失灵和文化消费市场滞后的情况下,以政府有形的手突出“底线保障,反弹琵琶”的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打造建议。关键词:贵贫困地区;文化名城;文化扶贫;赤水河;酱香产业带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 econo

    中国名城 2016年6期2016-05-14

  •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何婷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古老性、历史价值高、观赏性强的特点,是地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现代旅游产业得到了明显改善和发展,同时也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有了突出体现,针对于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地方管理者予以正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保护价值极高的文化遗产,它是前人长期发展的智慧结晶体现。我国的历史发

    旅游纵览 2015年10期2015-09-10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05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刘志磊 刘建文(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5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国家建筑物设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中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现状,并根据国、内外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措施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发展;演变前言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

    城市地理 2015年18期2015-08-15

  • 珍贵历史资源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
    作者,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更是感到责任重大。本人从历史建筑等珍贵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简要阐述珍贵历史资源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关键词:历史资源;文化名城;保护与作用一、弥足珍贵的保护建筑等珍贵历史资源,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辉映着激励我们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的伟大革命精神回眸哈尔滨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无论是从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还是从历史文化发展,哈尔滨无愧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

    世纪桥 2014年11期2014-12-01

  • 名城保护轨迹
    文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1980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局、国家建委《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求报告》中指出了当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重要古建筑被机关、部队、工厂、企业所占用;在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周围修建很不协调的新建筑;对古建筑“改旧创新”等等。这份报告突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此同时,一些熟悉国外历史城市保护情况的专家学者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设想。在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5期2014-09-16

  • 关于开发金源文化资源、推动哈尔滨文化名城建设的对策研究
    用,对哈尔滨文化名城的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深入分析了金源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金源文化;文化名城;研究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55-02近年来,中共哈尔滨市委已经将建设“文化名城”同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商贸都城”,共同确立为我市实施新战略、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要全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为在省内引领

    学理论·上 2013年5期2013-07-19

  •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的策略探讨
    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好河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才能清晰的了解城市的追求,明确城市如何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如今进入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将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自觉追求,成为城市居民体现精神价值的普遍追求。一、加强创新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理论、体制、科技上探索不够,严重影响了河南名城保护工作的开展。(一)加强对名城历史文化的研究名城的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和城市格局反映了民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2期2013-05-07

  • 宁镇扬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关系探析
    、引 言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1]。我国分别于1982、1986、1994年集中公布了3批99座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后又陆续批准二十座,截至2012年7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已达到119座①根据住建部等相关网站整理而成.(琼山与海口计1座)。虽然历史文化名城是基于文物保护视角提出的概念,但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不言而喻的[2]。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9-17

  • 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活动启动
    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并宣布开幕,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城科会副理事长、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刚致辞,两院院士周干峙、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等出席。开幕式后,仇保兴作了题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的主旨演讲,和与会者交流名城保护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据主办方介绍,为纪念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房地产业 2012年7期2012-01-29

  •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意义及启示
    刘亭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于2008年4月2日由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从2008年起开始施行。这份条例的出台,对于近几年来各省各地出现的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热潮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条例的解读,来探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起到的作用及其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

    群文天地 2011年16期2011-09-22

  • 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之路——在“文化名城”建设中探讨东莞群众文化的发展
    《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指出用5年时间,安排10亿元,设立“文化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建设。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东莞建设成全国公共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下称“四个名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0年我市GDP达42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66344元。在2010年12月“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中东

    群文天地 2011年10期2011-08-15

  • 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
    铭摘要:建设文化名城是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大连市可采取以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对策。文化旅游对大连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作用有文化旅游能提供大连文化名城建设资金、能促动大连文化名城创意形成和实施、能加速传播大连文化和提高大连文化知名度。发展大连文化旅游的对策是提升大连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发展大连文化旅游纪念品、形成文化旅游纪念品基地,建立“三大主题的”大连文化旅游体系,利用影视剧和实景舞台剧提升大连文化旅游品位和影响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5期2009-07-31

  • 浅谈文化名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的保护
    炜摘要:对于文化名城的保护往往是有形的保护多,无形的保护少,或者说文物点保护的多,留存着许多能见证历史的老街巷、老建筑,而具有文化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少。文章认为,文化名城保护的则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上。关键词: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风貌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16-02对于文化名城的保护往往是有形的保护多,无形的保护少,或者说文物点保护的多,留存着许多能见证历史的老街巷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2009-07-28

  • 提升衡阳市文化软实力途径研究
    例,探讨建设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途径。关键词:文化名城;衡阳;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86-0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要有雄厚的软实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城市文化软实力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7期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