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坡

  • 最深沉的中华
    查。图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内部。两艘明代古船,似中华海洋文明史上两个深深的印记。其个体的沉没,是事故,是悲剧;但却又为公元15世纪中外交往、海上丝路究竟是怎么回事,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如今沉船之被发现,成为世界级考古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如此说道。而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掘,将愈加证明这一点。

    新民周刊 2023年21期2023-07-05

  • 南海北部陆坡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对象[1,2]。陆坡是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接陆架的地形趋势,与深海盆地相连[3]。南海北部陆坡是华南大陆与南海海盆重要的物质传输通道,历史时期曾发生过珠琼运动、白云运动等构造运动,使得这里的地貌形态异常复杂[4]。前人对南海北部陆坡进行了分段研究,并通过类比不同坡段的差异与控制因素,阐述了南海北部陆坡整体的地貌形态[5,6]。本研究利用海底高程地形数据与多波束实测数据,从地貌类型的角度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的整体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并讨论它们的成因与控

    广西科学 2022年4期2022-10-09

  • 北极拉普捷夫海沉积物痕量金属赋存形态及富集机制
    V83-8站位于陆坡区。表 1 沉积物取样站位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f sediment sampling stations图 1 研究区多管采样位置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multicore sampling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1.2 分析方法1.2.1 粒度分析测试称取适量沉积物样品,加入约15 mL的30%的H2O2,去除有机质,然后加入约5 mL的3 mol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年4期2022-08-15

  • 南海北部陆坡海区春末第一模态内孤立波观测及特征分析
    现象,在边缘海和陆坡海域出现得尤为频繁[1,5-6]。内孤立波具有大振幅和突发性强流等特征,其对海洋工程施工和水下航行安全等都具有重要影响[7-10]。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好[11],是我国深水油气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由于南海台风于每年6 月份以后显著增多[12],因此南海北部陆坡海区油气开采平台建设一般集中于春季进行。该海区频发的大振幅内孤立波,主要源于吕宋海峡,由潮地相互作用激发的内潮在西向传播过程中受非线性、非静力和旋转共同

    海洋科学进展 2022年3期2022-08-09

  • 陆坡脚确定原则与方法
    至少为从该点至大陆坡脚最短距离的百分之一;二是距离公式法,即组成外部界限的各定点与大陆坡脚的距离不超过60海里(图1)。显然,扩展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两条公式线均基于大陆坡脚(Foo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FOS)来确定,大陆坡脚是扩展外大陆架的起算点。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认为大陆坡脚是大陆边缘一项重要的地形特征,可作为扩展外大陆架的权利和划定其外部界限的基础,大陆坡脚也理所当然是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划界案时必

    海洋学研究 2022年2期2022-07-23

  • 基于海豹观测的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逆温现象及其衰退机制
    月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北象海豹温盐剖面位置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 observed by north elephant seal during March to April,2014 over eastern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Gulf of Alaska目前,对于逆温现象生消的动力机制存在一定的争议。Ueno

    海洋学报 2022年6期2022-07-20

  • 楚科奇陆坡流的海表时空特征
    西沿楚科奇海北部陆坡流动,即近年来新发现的“楚科奇陆坡流”[6-7]。Corlett 等[6]认为该流动的水来自巴罗峡谷的出流,深度位于深层的大西洋水之上,携带的水团主要为太平洋冬季水,还有部分夏季水和融冰水,其水体通量、热量及淡水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各通量均在10 月最大。Watanabe等[8]和Spall等[9]利用模式分析,也分别显示沿陆坡向西的流动特征,Spall 等[9]还发现波弗特流涡对西向楚科奇陆坡流有重要影响。此外,20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7-14

  • 南海北部最小含氧带水下滑翔机观测结果初步分析*
    海北部具有宽阔的陆坡和陆架区域, 由于受到东亚季风、中尺度涡、黑潮入侵等过程的强烈影响,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也十分复杂, 其中以南海北部陆坡流、南海暖流、沿岸流及与之相关的夏季上升流和冬季下降流为主, 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海北部的典型流系(Shu et al,2018)。已有研究表明, 在南海的中层水体(800~1000m), DO 出现明显的极小值层( 约 80~100μmol·L–1), 形成了稳定的OMZ(刁焕祥, 1986; Li et al, 2

    热带海洋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7

  • 地震触发海底滑坡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试验分析
    012)南海北部陆坡区,属于张裂性大陆边缘,并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该区域构造运动剧烈,地震频发[1-3]。近几十年来,为开发海上油气资源,在南海地区搭建了大量的海上工作平台,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海洋地质灾害的威胁,其中之一便是海底滑坡[4]。海底滑坡通常规模巨大,运动速度快[5-6],且触发因素复杂,而地震正是触发海底滑坡最普遍也最具破坏性的因素之一[7]。研究海底滑坡的地震响应及动力学特征,对于保障人类海上正常生产施工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滑坡具有骤发性

    海岸工程 2021年4期2022-01-15

  • 南海沉积物物理特性统计和力学特征简述
    大陆架和岛架、大陆坡和岛坡,海域中部偏东为深海盆地,海域中部偏西分布着大量的海底高原、海底山脉和海槽[1]。其中,北部陆坡水深约 2 000 m,中部海盆水深可达4 500 m。多样的沉积物物源输入和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造就了南海不同区域沉积物的分异性和规律性。近些年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2]、海底电缆管道工程[3]、海底隧道工程[4]等从近海逐渐走向深海,见图 1。因而,准确统计、分析南海沉积物特征和力学特点对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具

    地基处理 2021年6期2022-01-09

  • 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典型深水沉积模式探讨*
    而直接过渡到陡峭陆坡区,如东非鲁伍马盆地即属于典型的狭窄陆架沉积背景。陆坡环境亦是复杂多样,有的较为陡峭,有的较为崎岖。不同的陆架-陆坡环境导致了不同的沉积格局。目前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深水沉积储层油气发现非常可观,已获得了较大价值的商业油气[4],显示出广阔的勘探前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自从1950年Kuenen等发表了具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浊流为形成递变层理的成因》[5],从此掀开了浊流研究新篇章,Kuenen的学生Bouma 1962年应用浊流理论提出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6期2022-01-07

  • 东非海岸盆地渐新世浊积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续,主要发育在上陆坡—下陆坡上部。侧向迁移型水道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常与较细粒的溢岸伴生,整体呈“鸥翼状”,水道下切形态明显,内部呈中强振幅、中等—差连续的地震反射特征,溢岸呈楔状,弱振幅、连续性好,该类水道多发育在上陆坡下部—下陆坡上部。垂向加积型水道早期侵蚀,后期充填,规模大,强限制性,次级水道纵向叠置,以加积作用为主,内部呈中强振幅、中等—差连续的地震反射特征,主要发育在上陆坡上部。孤立型水道规模较小,侵蚀作用较弱,沉积作用显著,多为弱振幅、杂乱—差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6期2022-01-07

  •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理论在陆架坡折-陆坡区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沉积层序为例
    理论在陆架坡折-陆坡区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沉积层序为例陈维涛1,徐少华2,孙珍3,何敏1,姚佳利1,王英民4,卓海腾5[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2.重庆科技学院 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3.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4.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5.中山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年6期2021-12-16

  • 坦桑尼亚滨海盆地陆坡峡谷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平缓,具有陆架、陆坡宽缓的特征,为稳定型大陆边缘(Porebski and Steel,2003;朱筱敏等,2017)。因此深水沉积体系沿着陆坡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在上陆坡区,海底滑塌较为发育,陆坡较陡,峡谷对下伏地层侵蚀作用强,峡谷深度大,但相对较窄。而在下陆坡地区,构造环境稳定,陆坡变缓,峡谷的侵蚀作用减弱,峡谷深度变浅,并且逐渐过渡为海底水道充填,水道在末端转化为沉积朵体,沉积了大量陆源碎屑物质,成为有利储集层的发育场所(Posamentie

    古地理学报 2021年6期2021-12-02

  • 吕宋海峡及周边海域湍流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处的湍流强度大于陆坡处。Yang 等(2016)发现在南海北部的湍流混合扩散率高达O(10-3m2/s)。近年来, 有关南海和吕宋海峡的内潮能量及耗散也有不少相关的数值模拟工作, Wang 等(2016)考虑了局地和远处传来的内潮的影响, 发现台湾东北地区的混合扩散系数比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混合扩散系数大1—2 个数量级; Xu 等(2016)发现沿台湾东北部大陆坡产生的M2内潮能量强于南海陆坡和俄勒冈陆架等其他区域; Chang 等(2019)通过数值实验发

    海洋与湖沼 2021年5期2021-10-11

  •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成因及其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s)在外陆架—上陆坡、峡谷、隆起(火山、底辟和盐丘等)翼部、水道侧壁广泛发育[1-2],在世界范围的深水盆地中普遍出现,引起业界密切关注[3]。通常在海平面下降时形成深水MTDs,要求特定的坡度、丰沛的物源以及相应的触发机制[4],其中触发机制主要为海平面变化、地震、岩浆活动、海啸、构造变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等[5-7]。有关MTDs成因机制众说纷纭。Dixon等[8]认为MTDs的形成主要与海平面变化及地震相关。Rothwell等[9]推测在地中海西部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年4期2021-08-18

  • 楚科奇海北部浅地层结构对古冰川活动的指示
    60 m,其西侧陆坡等深线在76°N附近整体向NW方向凸出;东部水深为450~600 m,呈现为倾向NE的水下平台,其西南侧伸入楚科奇陆架,形成一个NE向开口的宽阔海槽(图1)。研究表明楚科奇海在第四纪曾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但相对于巴伦支海、格陵兰周边海域以及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海域等地,楚科奇海的古冰川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地质取样分析方面[10-13],基于声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较少[4]。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楚科奇海底古冰川活动遗

    海洋科学进展 2021年3期2021-08-09

  • 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类型与迁移演化及成因
    从陆架逐渐过渡到陆坡直至深海盆的独特地貌单元,相应地发育陆架坡折带,即陆架与陆坡的分界。坡折带是一个地貌学概念,指地形坡度发生突变的地带[1-2]。海域陆架、陆坡地貌形态的演变具有缓慢性和累积性特征,是构造和沉积演化的直接产物与综合反映。在一个地区,不同的地层叠置样式、沉积物供给强度、水动力条件及海平面变化控制作用,加之构造差异、与河口位置距离的远近及海水作用强度不同,会造成陆架坡折带不同的迁移演化过程,可使陆架、陆坡区展现出明显不同的地貌形态,造成不同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年3期2021-06-19

  •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中上层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
    架以及陡峭狭长的陆坡。南海东北部的流系与南海北部相似, 在受季节性反转的季风强迫、海峡水交换、地形等影响, 陆架陆坡流系呈现复杂多变的形式, 如黑潮入侵、南海陆坡流、夏季上升流和沿岸流等(舒业强 等, 2018)。中尺度涡旋普遍存在于南海北部(Wang et al, 2003; Xiu et al, 2010)。研究发现中层鱼广泛分布于全球各海域, 储存量巨大, 中深层鱼类生物量可能比现有全球商业捕捞总量高2~3 个数量级, 并且胶质类浮游动物是中深层鱼类

    热带海洋学报 2021年2期2021-03-25

  • 冲绳海槽中南部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质来源
    相连,之间有东海陆坡作为东海陆架与冲绳海槽的折转带;东侧为琉球岛弧,将冲绳海槽与太平洋分隔。东海外陆架水深较浅,地形平坦,接受了大量末次冰期低海平面以来的陆源沉积物,随着全新世海平面的上升,陆源物质输入逐渐减少,台湾暖流和黑潮的形成开始影响和改造着外陆架沉积物[1]。东海陆坡地形坡度大,水深从200 m开始急速下降为1 000 m及以下,受构造控制,广泛发育断裂谷、断裂沟、陡坡、陡坎等多种地貌[2],块体搬运(滑塌和滑坡)和浊流是东海陆坡主要的沉积物搬运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年1期2021-03-02

  • 南海北部陆坡30 ka 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的优势。南海北部陆坡是华南和台湾地区陆源物质输送到深海海盆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这些区域陆源碎屑堆积的重要场所。相比陆架和深海海盆,陆坡沉积环境十分复杂,沉积物来源多,水动力因素繁杂[4],海平面、气候和洋流都对沉积环境影响深远,尤以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变化对其影响最为强烈[5],因此,陆坡区域沉积环境恢复具有较高的难度。本文拟通过采自南海陆坡中部和底部的两个重力柱,通过地球化学和粒度分析,探讨三万年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环境的演变特征。1 区域背景研究区域位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年6期2020-12-31

  • 沉积过路现象的地震识别特征及控制因素探讨
    ,根据陆架之上或陆坡水道内的无沉积现象作一种推荐性解释,对沉积过路的识别和主控因素的研究较少[6-8]。Stevenson 等[9]首次对深水沉积过路现象作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沉积过路在露头观测尺度的识别标志,主要通过寻找沉积过路过程中产生的侵蚀沟槽或薄层沉积体加以判断。目前,对于从地震尺度上识别沉积过路仍鲜有提及。关于沉积过路形成的原因,Stevenson 等[9]强调了坡度的控制意义。通常认为坡度是控制流体侵蚀、沉积能力以及沉积体结构等的前提[10-1

    岩性油气藏 2020年6期2020-11-09

  • 塞内加尔盆地北部次盆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演化特征与控制因素
    —白垩纪发育多种陆坡类型,形成巨厚、面积较大的碳酸盐岩陆架沉积,而大西洋沿岸盆地普遍发育的盐岩构造在这里则相对较少,规模较小,显示出了其在大西洋沿岸盆地中的特殊性。本文基于前人区域地质研究背景,以二维、三维地震资料与代表性的钻井资料为基础,分析北部次盆南段在被动大陆边缘发育期的沉积演化特征,探讨其主控因素;一方面为全面揭示该盆地发育特征、明确中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的演化规律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该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地质依据。1 区域地质背景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年4期2020-08-26

  • 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周 红 Saif MD Uddin 黄梦娇 刘晓收 王正茂 尹泳桐 姜钱钱 Rebeca Montero-Taboada Karim MD Abdul(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 266003)为了解南海北部陆架与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 以及影响群落特征的环境因素, 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域(19.3°—21.4°N, 112.4°—115.1°E)7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采样

    海洋与湖沼 2020年3期2020-05-25

  • 秋、夏季珠江口、南海北部陆坡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的面积占地球上最大的陆架边缘海(南海)的十分之一。它是连接南海北部陆架和南海盆地的桥梁,也是深入研究陆架混合水向南海北部输送的关键海域。但因为研究区域流场受到季风、中尺度过程等因素影响使此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更为复杂,本论文希望通过认识秋、夏季溶解态铝在珠江口、南海北部陆架及陆坡区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在珠江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溶解态铝行为的季节差异、南海北部陆坡溶解态铝跨陆架输送的格局及水华对南海北部陆坡溶解态铝分布的影响,并以溶解

    海洋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2

  •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逆冲构造区海底扇分布规律
    位于该盆地南缘下陆坡坡脚处的深水区,自晚中新世至今一直处于陆坡环境(陆坡倾向为南,现今倾角约为0.9°),距离尼日利亚海岸约150~190 km,水深约1 250~1 750 m,处于滑脱褶皱区和外褶皱逆冲区分界处(图1a)。自始新世开始,受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进入大规模海退阶段,地层整体呈渐进式向海进积,自下而上根据岩性可划分为Akata组、Agbada组和Benin组(均为穿时地层单元)[20,22-23]。其中,Akata组为富含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年5期2018-09-17

  • 南海东沙环礁附近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在东沙环礁附近的陆坡陆架区域进行的现场观测多次发现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如在亚洲海国际声学实验(ASIAEX)1999年先期实验和2001年正式实验期间,Yang等[4]和Duda等[7]分别从东沙环礁附近海域观测数据中各发现一个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在 2005年 4月—7月和2005年11月—2006年2月的长期观测中,Yang等[5]在该海域陆架坡折处附近测点数据中发现了多个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目前,关于南海东北部东沙环礁附近陆坡陆架区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生成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8年5期2018-05-18

  • 自由式滑雪夏训场地着陆区的创新设计
    台、过渡区二、着陆坡和终点区组成。在现有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夏季训练场地只有出发区、助滑坡、过渡区一、跳台、水池等组成。夏训场地与冬季正式比赛场地相差甚远特别是落地的缓冲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夏季场地的缓冲区是游泳池,运动员是落在池水中。但正规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比赛缓冲区的角度是37度有积雪覆盖的斜坡,而夏训场地的水池是水平的,因此夏训场地与冬季正规场地的着陆区有巨大的差异性,从而影响训练质量。2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夏季训练场地着陆区的创

    知识文库 2018年15期2018-05-14

  • 应用陆坡形态—迁移轨迹组合法寻找大型富砂深水扇
    特征,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对于深水石油勘探而言,陆坡上的沉积至关重要,陆坡上的重力流沉积是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1],深水扇作为深水重力流的重要产物,以其规模大、砂质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已成为深水油气勘探的优质目标,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日益关注[2- 3]。随着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广泛使用,在层序格架内,综合少量钻测井资料,对深水扇进行精细刻画已逐渐成为主流[4- 7]。近年来,随着层序地层与深水沉积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陆坡迁移轨迹由于富含物源供给

    沉积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7

  • 东沙隆起南缘第四系等深流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的白云—荔湾深水陆坡油气聚集区,明确了与陆架边缘珠江三角洲系统相联系的深水重力流沉积成因的深水扇系统,庞雄等[10]提出了韩江组—珠海组层序格架内的多期陆架坡折带是深水陆坡区重力流发育展布的重要分界线。珠江口盆地前期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陆架浅水区的珠一坳陷及陆坡深水区的珠二坳陷,先后发现一批储层主要由珠江三角洲砂岩和深水扇砂岩构成的复式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沉积体系和新的油气藏类型来接替后备储量的不足。靖海凹陷深水

    沉积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7

  • 夏秋季南海北部陆坡区氧化亚氮的分布、产生及海-气交换通量*
    001)。河口、陆坡等近海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大,虽然所占面积较小, 但对 N2O的产生与释放有较大贡献。目前, 国内已经开展了部分对南海 N2O的研究, 研究区域包括南海东北部台湾海峡及吕宋海峡附近海域(徐继荣等, 2006),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hen et al, 2008), 南海北部海盆(郑立晓等, 2009)及海南东部沿岸(Han et al, 2013), 但这些研究均主要关注特定季节南海 N2O的分布与通量, 而忽略了季节变化的影响。本文在

    海洋与湖沼 2017年1期2018-01-22

  • 南海北部相干内潮和非相干内潮演变特征
    通过南海北部跨越陆坡和陆架区的3套潜标数据,对全日和半日相干、非相干内潮的动能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全日内潮沿陆坡区向陆架区传播的过程中,在陆坡区主要以全日相干内潮生成为主,平均动能生成率为2.32 J/(m3·s);在陆架区以全日相干内潮耗散为主,平均动能耗散率为0.44 J/(m3·s)。全日非相干内潮动能在陆坡和陆架区均增长,平均动能生成率分别为0.39 J/(m3·s)和0.03 J/(m3·s)。全日与半日相干内潮动能在陆坡和陆架区的表现

    海洋学报 2017年11期2017-11-06

  • 孟加拉盆地东部褶皱带差异构造变形及成因
    陆架区,在中段的陆坡-洋盆区及南段则不发育。中部滑脱层的发育受古陆坡富泥沉积控制。北段—中段主要发育滑脱褶皱及被断层突破的滑脱褶皱,而南段主要发育泥底辟和泥火山构造。孟加拉盆地东部褶皱带滑脱层系及构造样式的差异变形特征主要受区域挤压作用、沉积作用以及地层流体超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共同影响。构造变形;滑脱层;流体超压;褶皱带;孟加拉盆地;孟加拉湾挤压盆地普遍具有差异较明显的构造变形特征,而由差异变形导致的盆地油气聚集特性的差异也十分明显[1],因而差异构造变

    海相油气地质 2017年2期2017-06-06

  • 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300)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杨雨燕1、2,应一平2,赵宪勇2,王新良2,张俊3,陈作志3,汤勇1(1.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尾明角灯鱼Ceratoscopelus warmingii是南海北部陆坡水域中层鱼类的重要种类之一,本试验中根据2015年6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4

  • 2015年6月南海北部陆坡气旋-反气旋涡对陆坡水文和环流影响的观测
    5年6月南海北部陆坡气旋-反气旋涡对陆坡水文和环流影响的观测陈钟为1,2,杨成浩1,2,许东峰*1,2,徐鸣泉1,2(1.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2.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利用2015年6月南海北部现场观测的水文数据,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2015年6月13日—28日南海北部陆坡在气旋涡-反气旋涡的双涡结构影响下的水文和环流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6月南海北部陆坡调查海区表层50 m

    海洋学研究 2016年4期2017-01-10

  • 南沙群岛区域的前世今生
    至大陆架外缘是上陆坡,水深150~2500米,台阶面外缘折线以下是外连深海平原的下陆坡,水深2500~4000米。第三级即南海中央海盆深海平原,水深4000米左右。据统计,南沙海底的大陆架面积占17.2%,大陆坡(包括上陆坡、南沙台阶和下陆坡)面积逾60万平方千米,占77.6%,深海盆地面积占5.2%。区内海山、海丘壑暗礁密布,地形复杂。南部大陆架宽广平坦,外缘水深130~150米。水深超过50米的外陆架为相对平缓但略有起伏的古海滨残留砂沉积和古海岸沙丘堆

    海洋世界 2016年12期2017-01-03

  •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成因机制探讨
    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成因机制探讨刘 杰 苏 明 乔少华 沙志彬 吴能友 杨 睿(1.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2.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广州 510640;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部陆坡发育着17条近似NNW—SSE走向的海底峡谷,构成了区域内的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基于研究区内高密度覆盖的2D地震资料,通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反射特征的描述和刻画,建立了第四

    沉积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0

  • 孟加拉湾若开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结构单元类型及演化模式
    建了研究区陆架—陆坡—盆底的沉积结构单元演化模式。研究表明,一个深水沉积体系垂向上自下而上的组合样式为:底部块体搬运沉积及厚层大规模朵体沉积,上覆水道复合体沉积,之后为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沉积、以及一些小规模朵体沉积,顶部为薄层深海泥岩沉积。横向上自陆架向深海盆地的发育模式表现为:陆架/上陆坡峡谷—上陆坡侵蚀型水道—下陆坡侵蚀沉积型水道—沉积型水道—盆地朵体。孟加拉扇;若开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结构单元;沉积演化“深水沉积体系”是指在重力流作用下、沉积于陆坡

    海相油气地质 2016年1期2016-09-12

  • 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及油气地质特征
    海域分支活动期,陆坡和凯瑞巴斯地堑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盆地垂向上形成“断—坳—断”结构,二叠纪—早侏罗世及中新世—现今发育两期明显的裂谷活动。马达加斯加漂移期的海相泥岩为深水区的主力烃源岩,古近纪的陆坡深水浊积砂体为主要储层。东非裂谷海域分支的断层活动沟通了下伏烃源岩,晚期断层不发育的西部陆坡成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关键词非洲东南部;鲁伍马盆地;深水沉积;构造演化;沉积演化;地震地质解释;油气成藏本文受中国石油重大科技项目“海外海洋勘探技术与有利目标评价研究

    海相油气地质 2016年2期2016-06-30

  • 联系海陆的桥梁 ——大陆坡
    陆的桥梁 ——大陆坡撰文|昕诺什么是大陆坡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陆坡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大陆坡虽然分布在水深200~2000米的海底,但是大陆坡地壳上层以花岗岩为主,通常归属于大陆型地壳,只有极少部分归属于过渡性地壳。它分布于所有大陆边缘,为全球性地形单元。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下界往往是渐变的,在1500~3500米水深处,但在邻近地带,陆坡下延至

    海洋世界 2016年5期2016-06-01

  • 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①
    期产物。2.2 陆坡跃迁不整合(T6或SB23.8)渐新世末期发生的白云运动,导致了洋中脊的扩张位置向南发生跃迁[16],新的大洋中脊在南部产生。此次洋中脊的二次打开造成了珠江口盆地再次发生区域性抬升,地层再次遭受剥蚀,形成SB23.8。在23.8 Ma南海洋中脊发生跃迁之后,南海进入了“剪刀式”扩张阶段,洋中脊由东向西逐渐扩展,“喇叭口”逐渐形成。而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也由早期洋中脊附近向北发生大规模的跃迁,跃迁至白云凹陷北部。因此将SB23.8界面称之

    沉积学报 2015年3期2015-12-08

  • 白令海西部小区域声传播特征研究
    境基础上,结合大陆坡地形,利用UMPE(University of Miami Parabolic Equation)抛物方程模型模拟声传播特征,并利用Bellhop射线声学模型分析其形成的物理机制。陆坡区域受流混合影响,50~350 m形成低温、低盐水团。声波沿陆坡向深海传播时,声能向500 m以上汇聚,次表层50 m左右形成声道,深层为声影区;声波沿陆坡向浅海传播时,50 m左右出现声道,深层传播损失较大,无声影区;“斜坡增强效应”使得声源置于浅水海域

    声学技术 2015年4期2015-09-04

  •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特征
    品的海域.然而,陆坡区深水水道和海底峡谷的侵蚀以及频发的沉积物失稳,将会加剧地层对比和沉积相识别的难度,导致目前该区域典型地震相-沉积相特征、沉积体类型、成因机制和空间匹配关系等方面还缺少精细的研究,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涉及较少,区域内水合物形成和分布的沉积地质条件尚不清晰.基于海底地形特征的描述、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本次研究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充填序列中识别出5种典型的地震相类型,并分析了对应的沉积体类型:进积型的陆坡、第四纪早期

    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8期2015-03-01

  • 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带输入板块的不均一性
    a)与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大量发育的峡谷—冲沟体系(Li,1976;丁巍伟等,2010).近年的地球物理观测揭示了该区域的沉积物厚度和基底起伏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与之相关的大陆张裂减薄和深部岩浆活动也有时空分布的不同(Yeh and Hsu,2004;Ku and Hsu,2009).这些观测证据均表明马尼拉海沟北段的输入板块是不均一的,由此引出了新的问题:南北向的区域输入板块差异会引起怎样的构造响应?图1 马尼拉海沟北段地形、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和地震测线位置图水

    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12期2014-12-13

  • 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特性浅析
    450)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特性浅析李光耀(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依托荔湾3-1气田开发项目,对处于南海北部陆坡区水深约500~1500m的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工程特性分析,通过对物理及力学指标的统计和曲线拟合,阐明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沉积物的土质组成、分布规律,以及土质参数在横向上与水深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另选取水深超过1000m的表层沉积物取样进行纵向统计分析,揭示土质强度与土样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求得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3期2014-12-12

  • Rio Muni盆地第四纪陆坡地震地貌学①②
    [18]。第四纪陆坡地貌遭受后期改造和破坏程度小,地震资料分辨率高,能够反映地貌的原始形态,便于研究。本文基于Rio Muni盆地第四纪陆坡1 400 km2的三维地震数据(频带范围2~120 Hz,主频45 Hz)开展地震地貌学研究,分析陆坡地形特征,研究深水水道、麻坑及海底滑坡等陆坡地貌单元的成因、分布和演化过程,对深水储层预测及海底灾害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研究区陆坡地形研究区位于Rio Muni盆地南部深水区,海底地形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特

    沉积学报 2014年3期2014-12-02

  • 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洋陆过渡区深水沉积体系特征①②
    育于大陆边缘陆架陆坡及深海半深海环境[2,3],这些沉积记录可反映古海洋条件的变化[4,5]。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因西沙海槽东端尾部、南海北缘洋陆过渡带和南海中央次海盆深海平原三者在此交汇(图1)。迄今在南海北缘各新生代盆地已广泛开展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如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6]。目前等深流沉积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东沙隆起以南和台湾岛以南陆坡区,尚属初步研究阶段[7~9]。国内外至今较少涉及有关西北次海盆西北缘

    沉积学报 2014年3期2014-11-13

  •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其控制因素
    盆地。特别是位于陆坡深水区的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地质构造独特,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图1)。图1 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分布图近10多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陆坡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发现了水合物赋存的深层—浅层—表层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和生物等多信息异常标志,充分证实南海北部陆坡区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2013年在珠江口盆地东北部陆坡钻探发现了新型水合物矿藏和富集区,获取了大量块状、层状、脉状及分散状等多种赋存

    天然气工业 2014年7期2014-10-20

  • 荔湾3-1气田海底管道深水段地质灾害特征*
    采区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前缘-珠江口盆地南部坳陷带珠Ⅱ坳陷的白云凹陷[14](图1),该气田拟采用水下井口和海底管道的形式将油气输送到陆地(图2)。拟选的海底管道路由从深水段穿过南海北部陆坡,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海底峡谷、滑坡、浊流和沙波等多种地质灾害发育,可能妨碍海底管道铺设,危害其安全运行。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北部湾等地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性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在珠江口盆地、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等海

    海洋科学进展 2014年2期2014-10-0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第一钻胜利实施
    程项目之南海北部陆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预测课题的第一孔钻探取样圆满完成。此次钻探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精心组织,李新仲地质总师亲自督导,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工程勘察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密切配合,海洋石油708船具体实施。钻探工作自2014-07-27开始,历时4天4夜,在南海北部陆坡588 m水深处连续钻进100 m地层,获得岩芯63根,取芯率超过80%;现场进行了含水量、天然重度、微型十字板剪切、电导率和温度等参数的测试。海洋石油708船是我

    海洋科学进展 2014年3期2014-08-25

  • 一种大陆坡脚点自动识别与综合判断方法
    案[1-4]。大陆坡脚点(foot point of slope,FOS)是确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系列界限的起点,是编制符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要求的划界案所必备的核心界限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中关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的第76条源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5],该类大陆边缘简单,但中国周边海域属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受板块汇聚作用影响,海底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多变[6],导致FOS识别非常困难,同时也导致其他相关界限生成比较困难。高精

    测绘学报 2014年2期2014-01-11

  •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水扇系统沉积演化特征
    模较小且均局限于陆坡上,而印度扇、孟加拉扇则规模巨大并已经延展至深海平原。南海北部的深海平原区——西北次海盆内是否存在大规模深水扇成为疑点。南海北部琼东南中央峡谷的发育为西北次海盆内发育深水扇创造了有利条件[33,34,36~42]。基于现有大量高品质2D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深海平原区西北次海盆内大规模深水扇系统进行了识别。深水扇系统以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为主要物源供给通道。本文就该深水扇系统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物源供给以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分析。1 区域地

    沉积学报 2013年4期2013-11-13

  • 琼东南盆地东西部块体流沉积内部结构特征的差异性
    才出现典型的深水陆坡沉积体系,且南海东北部的深水陆坡沉积体系发育时间早于南海西北部[18-19]。琼东南盆地陆架陆坡体系和深水盆地中,发育着大规模的块体流沉积。2 块体流沉积特征在琼东南盆地陆坡发育的初始阶段,琼东南盆地东部陆架坡折点沿着琼东南盆地的重要断层发育[18,20]。由于陆坡发育时期地质背景的差异性,在琼东南盆地发育了不同特征的陆架陆坡体系[21]。如图1所示,利用区域分布的二维地震数据得到的立体图显示了琼东南盆地东西部不同陆坡体系的地貌特征。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9-22

  •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获四大成果
    。发现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区,在西沙海槽、东沙、神狐及琼东南等海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深—浅—表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和生物等多层次、多信息异常;评价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初步圈定了其异常分布范围,预测了含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厚度和水合物资源远景,评价了这一区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确定了东沙、神狐2个天然气水合物重点目标,圈定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远景最有利的目标区,为实施水合物钻探验证提供了目标靶区;证实了我国南海存在

    海洋石油 2011年1期2011-08-15

  • 珠江口盆地13.8 Ma陆架边缘三角洲与陆坡深水扇的“源-汇”关系
    的形成,使陆架-陆坡区形成了特殊的构造古地貌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3],促使古珠江三角洲形成不同类型的陆架三角洲,其中一种类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最为特殊,其与陆坡滑塌体、深水扇有碎屑物质沟通,形成陆架-陆坡复合沉积体系[4]。2003年,在美国休斯敦召开了GCSSEPM基础研究年会,会议的主题是“陆架边缘三角洲和陆坡深水发育的石油系统”,陆架边缘三角洲开始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之后,众多学者热衷于墨西哥湾的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并结合露头描述、钻井岩心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2011-08-01

  • 陆架边缘三角洲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识别及其意义 ——以南海白云凹陷为例
    的物源供给不断向陆坡运移,可以使陆架坡折逐渐向远陆方向前进,同时在陆架坡折带及上陆坡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在沉积物供给相对稳定期,海平面下降至陆架坡折附近也可以使大量沉积物穿越广阔的陆架地区达到陆架坡折带甚至上陆坡从而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正是由于以上特征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具有了一些可识别的依据。例如陆架边缘三角洲通常具有大型斜交S型前积组合反射结构,前积体顶超面与下超面的水平落差可达百米级,远高于陆架内部三角洲前积体的落差;通常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年5期2011-04-09

  •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获4大成果
    航次,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开展了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岩石学及生物学标志调查、海底热流测量、烃类地球化学异常探测、浅层岩心取样和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等工作,并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神狐、东沙及琼东南等4个海域,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获得4大成果:①发现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区,在西沙海槽、东沙、神狐及琼东南等海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深浅表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和生物等多层次、多信息异常;②评价了

    天然气工业 2011年1期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