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

  • 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传播网络建构过程及价值
    、书商、读者等行动者相互联结,合力建构《哈利·波特》翻译传播网络并使之运作。这一网络的建构与运作扩大了译本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为文学翻译与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关键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翻译传播网络 《哈利·波特》 行动者[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3) 06-0060-06Process and Value of People’ 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

    出版科学 2023年6期2023-12-31

  • 媒介化视域下在线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媒介的物质性、行动者丛、指引框架和传播实践四个角度出发,对疫情期间微博上有关在线教学的热门发帖和评论进行分析发现:在“极端”媒介化的特殊状态下,在线教学行动者游走于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教学上呈现出整体的单向度和规训强化的倾向,参与双方在适应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相对消极的接受态度,教学空间中关系的连接和互动意愿都有所弱化。“教以成人”是教育的原点和旨归,也是在线教学的基本遵循。教学参与者应转变规训思维,回归教学本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连接对抗焦虑;积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2023-12-25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民间读书会运行的个案研究
    书会为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其内在机理和可持续运行模式,为民间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一、理论基础:行动者网络理论本文所进行的民间读书会运行研究,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等视角的分析,而是旨在讨论参与到民间读书会的内外部诸要素是如何产生关联并共同建构这一学习型组织的,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到更为适合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等社会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社会学分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7-24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景区治安治理体系研究
    少。本文尝试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通过识别景区治安治理相关行动者,探讨如何有效整合景区治安治理主体资源,构建异质行动者网络,为景区治安治理主体间合作、沟通搭建桥梁,从而完善景区治安治理体系。二、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一)行动者网络理论基本内涵及其要素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简称ANT)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米歇尔·卡龙、布鲁诺·拉图尔和约翰·劳为代表的巴黎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最早提出的[21]28,该理论打破了主体与客体、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30

  •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作用,强调多元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以及在互动中形成的信任与信念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梳理既有的政策执行研究脉络,可以发现,对执行主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们锲而不舍的关注重点。然而,在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情境下,政策执行的质态也发生着迅捷的变化。在政策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政策执行带有政策再制定的色彩,只有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价值的确定和政策主体的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契合与协同,才能使好的公共政策真正成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有效工具。由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8期2022-10-12

  • 制度逻辑理论建构:基本原则与整体模型
    多重制度邏辑为行动者提供了在社会互动中用来再现、改变组织身份与实践的微观基础。本文在制度逻辑的微观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关于制度逻辑跨层级分析的整体模型,从而分析关于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决策、意义构建和集体动员)如何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实践与身份的动态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关键词:制度逻辑;行动者;组织身份;实践;过程模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20CDJ010)。[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章编号] 1673-

    重庆社会科学 2022年5期2022-06-07

  • 科学传播行动者的角色呈现与关系互动研究*
    场域,越来越多行动者加入到科学传播的话语建构中,这些行动者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基于复杂行动立场扮演着多重角色,且每种角色结构与功能下都对应着不同的角色规范,行动者们需要在多重角色之间进行切换。与此同时,与行动者角色相对应的行动者关系也开始变得复杂。各个行动者在不同角色关系下产生的正式或非正式互动连接影响着科学传播关系网络的结构,不同角色行动者在关系网络中的话语拼凑构成了科学信息的话语熔炉。这就对处理角色多样性与角色间关系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当多个行动者参与传播过

    情报杂志 2022年5期2022-05-12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临床研究体系构建研究
    层面深入研究。行动者网络理论强调行动主体间连接与协同,在研究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方面具有很好的契合性。基于该理论,学者们对联盟、体系等网络型组织构建及其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究[8-17]。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临床研究体系的多元主体构成及体系构建机制等问题,以期为我国临床研究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提供有益参考。1 临床研究体系行动者分析结合临床研究体系概念,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将临床研究体系行动者分析如下。1.1 人类行动者政府:政府是制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8期2022-04-14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社区老年教育运行联盟机制框架研究
    现实需求。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区老年教育运行机制框架构建的适用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图尔在怀特海“现实存在体”哲学理念的影响下,继承和发展了卡龙等人的“自然行动者”思想,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该理论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行动者行动者是组成社会的基元本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其存在决定了社会在互动中才能有转译并形成网络。二是转译者。转译者强调行动者能动的转译作用,他们之间相互认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构建、相互依存又共同演进。只有通过问题化、利

    教育与职业 2022年2期2022-03-18

  • 作为“行动者”的高校师生互动关系及其实现策略
    具有自主性的“行动者”和完善互动模式,建构全方位的师生互动与交往关系等维度入手,实现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师生互动;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行动者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30-05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实现的。20世纪后期,师生关系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师生互动关系的性质、现实困境异化及其影响要素、改进对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3期2022-03-18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
    观与内生力。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本研究对39名乡村学前教育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 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探索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结果发现,行动者识别不足、核心行动者定位不准,异质行动者之间需求、视角差异大,发展不均衡、队伍不稳定,外力扶持发展惯性强、缺乏内驱力是制约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因。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应实现从外力扶持向内生发展的路径转型,为此应全面识别异质行动者,明确核心行动者;锁定强制通行点,形成动态发展利益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期2022-03-13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演化及治理研究*
    为一种潜在的“行动者”,才能够揭示“网络舆情”的真正演化机制,毕竟“网络舆情”与过往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之上的“舆情”有着巨大的物质基础差异。李翠敏等就认为,网络媒介的一些特性为网络舆情的发酵与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性”基础[6],姜楠也指出,新媒介技术带来了社会关系的结构性重组,而重组的社会关系赋权个体受众,进而促进网络舆情裂变式传播[7]。换言之,如何基于“网络”来分析“网络舆情”已成为当下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一个致力于打开“黑箱”、

    情报杂志 2022年2期2022-03-07

  •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名与实及其对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意义*
    选取社会学中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融合多位行动者网络理论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系统的、发展的和适用的角度,探索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逻辑和关键概念。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的可能性与发展契机。 本文是对现有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引介研究的发展和补充,旨在推进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为未来创新性的理论应用型研究做好铺垫。1 引言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一部分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创立了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

    外语学刊 2022年3期2022-03-02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振兴政策传播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
    05)一书中对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了完整系统的论述,该理论将社会看成是联合的科学①。理论中包含的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行动者、转译和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行动者”区别于功能主义的概念,“行动者同时指称人与非人行动者,即在科学技术或者其他社会活动中,他们(或它们)都有可能在稳定化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任何通过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物状态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行动者。”②而行动者也被区分为核心行动者和异质行动者,其中核心行动者在网络构建中起主导作用。另一个概念是“转

    视听 2022年7期2022-02-18

  • 基于大数据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一个合作治理行动框架
    色,一方面要为行动者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制度供给,另一方面也要给予行动者更多的协商沟通平台,以保证行动者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关键词:大数据;合作治理;大数据利益相关者;行动者;政府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2)01-0056-07一、问题的提出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是全球化与后工业化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的表现形式。大数据不仅具有高速度、多样性、大容量这样的技术属性,还拥有大价值、关注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1期2022-01-22

  • ANT 视域下共享单车的网络建构研究
    单车引发的思考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指出,科学技术是社会型塑的产物,社会因素全面渗透于其中的发展过程,三者相互嵌入建构起了“ 无缝之网 ”。ANT 强调从过程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为“ 技术过程展开是基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技术体系化、商业化、社会化过程 ”[1],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范畴,同时还是一个经济范畴和社会范畴。共享单车,曾被喻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而风靡一时,其辉煌也仅是昙花一现。现如今虽已风光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2-04

  • 行动者、组织与环境:管理理论演进图谱
    摘 要:组织是行动者的组织,正是行动者的集体行动构成了组织本身。组织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组织既不是一种自发的产物,也不是一种先在的设计和筹划的关系系统,而是一种刻意的、有意为之的适时建构。基于管理理论的复杂化进程以及同时出现的组织理论的相对化进程来看,对组织的研究应该被置入一种更为广阔的分析视角,这一视角所关注的并不是作为单一社会对象的组织,而是作为一种局部秩序的结构。组织应是一种具体而无处不在的形态特性,并存在于建构人类集体行动的过程之中。为了

    重庆社会科学 2021年4期2021-07-08

  • 社会翻译学研究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实践❋ ——《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翻译:亚瑟·韦利英译〈西游记〉中的行动者、行为和网络》介评
    heory)和行动者网络论(Actor-Network Theory)三大研究路径。就社会翻译学研究整体而言,较之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与卢曼的社会系统论路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最显薄弱,相关研究成果屈指可数(Buzelin 2005,2006,2007;Chesterman 2006;Jones 2009;Bogic 2010;Abdallah 2011,2012;Boll 2016;Munday 2016;孙宁宁2010;汪宝荣2014,20

    外语与翻译 2021年2期2021-03-07

  •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
    生。[关键词]行动者;单中心;“多中心”结构[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12-0033-07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是单一垂直的行政体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社区管理体制也在由垂直的行政管理向“多中心”权力互动治理体制转变,“多中心”的治理体制革除了街居范围内社区行政单中心治理的弊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趋势和必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12期2021-01-29

  • 向“行动者”的回归:从费尔巴哈批判看马克思的“近康德”阐释
    南湜先生所提“行动者”与“旁观者”视角。实际上,在革命与科学、早期与后期之间,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关键衔接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承载着对黑格尔主义的批判,同时在马克思对其批判的批判过程中,又彰显出马克思“近康德”哲学的思维印记,通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我们可以指认出马克思在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不同的思想路径,并以此进一步作出马克思的“近康德”阐释。一、关于马克思的“近康德”阐释与“近黑格尔”阐释2014 年王南湜先生发表文章《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其

    社科纵横 2021年4期2021-01-27

  • 工具性、存在感与情境性: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多重维度及改进策略
    互动关系是作为行动者的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情境中的交往行动,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全面性、生成性等决定良性师生互动关系应以具体的人为基点,并从完善研究性教学、建构新型校园文化、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关键词 高校师生互动关系 存在感 情境性 行动者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21Instrumentality,Existence andContextuality:Multip

    科教导刊 2021年21期2021-01-10

  • 社区社会组织层级与社区环境善治
    织层级;制度-行动者;社区治理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多样、层次清晰、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2]。社区社会组织凭借其在地化属性及专业性,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成为政府在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日益积极的作用[3]。不仅如此,社区社会组织还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7期2020-10-10

  • 国家治理效能释放的逻辑界域
    键因素是系统与行动者,动力基础是集体学习逻辑,行动过程是遵循变革策略逻辑与行动者逻辑。其中涉及变革策略的权变性逻辑,改革者的行动逻辑,参与者的行动逻辑。关键词:治理效能;系统;行动者;变革;集体学习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成长问题研究”(2020YQNQD0068);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般项目“提高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2020YB019)。[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

    重庆社会科学 2020年8期2020-09-10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
    w)等人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以下均以ANT代表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研究涉及系统中多要素的组合创新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全面审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动力机制提供了新契机。一、基于ANT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行动者ANT 将人和非人的科技、机构、市场主体等异质性要素在认知论的层次上都称为“行动者”(Actor),他们都具有同样的行动能力,这是ANT 的一般对等原则(Generalized symmet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6-08

  • 社区治理中的智慧技术应用: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
    ,引入作为普通行动者的居民,构建“制度-技术-行动者”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以“社区大脑”模式为典型代表的案例分析发现,由于技术成本过高、制度供给不足以及行动者参与缺乏而陷入困境。智慧社区建设的出路在于审慎地引入新技术并挖掘既有技术的效用潜能,推动政府各层级的制度供給,动员普通行动者与制度、技术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技术优化治理与生活之目标。[关键词]社区治理;“制度-技术-行动者”;理论架构;实践分析[中图分类号]D669.3;C913.6[文献标识码]A

    当代经济管理 2020年4期2020-06-04

  •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陈国余1龙宇晓2(1.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文明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18)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贵州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案例,对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进行体育民族志研究,关注人类和非人类两大类行动者的能动性。研究表明,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是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其中非人类行动者与人类行动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台江县“非遗

    体育科技 2020年5期2020-04-02

  •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
    播需要被置于“行动者网络”,以交互的视角探究人与非人的行动者如何组成网络。在关于传播的行动者网络中,以往人与非人、人与技术、实在与虚拟等诸多的二元对立被打破,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增添了新的面向。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行动者行动者网络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2-0008-05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消费文化与休闲生活:近代广州市民的身份建构——基于1920年代《广州民国日报》广告的文化考察”(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2期2020-02-21

  • 论风险社会中行动者的非层级化
    采用什么方式,行动者的状况应当是怎样的,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组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今天,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组织的形式出现的,组织而不是个人才是行动者。在风险社会中,更加突出了组织作为行动者的重要性。但是,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僚制组织并不适用于在风险社会中开展行动,风险社会中的行动者将是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在根本上不同于官僚制组织,其中,非层级化是理解合作制组织的关键。从20世纪后期组织模式演进的趋势

    阅江学刊 2020年6期2020-01-22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者将人才培养与行动者网络理论联系起来,通过厘清培育中的行动者网络联盟来寻找培育网络中的必经之点。本文尝试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来思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职业农民培育架构,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网络组建进行探讨,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组建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以下简称ANT)由法国学者拉图尔(B.Latour)、卡隆(M.Callon)和劳尔(J.Law)等人提出,最早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09

  • 定位·体系·机制·效能
    “三社联动”中行动者在社区场域里承担的角色,从信任关系、资源共享、协同行动等方面分析行动网络建构的过程和运行机制,并论述“三社联动”在建立社区公共服务递送网络、缓解社区中“内卷化”倾向、提高社区里社会资本水平三个方面的治理效能,旨在从定位、体系、机制、效能四个方面阐释其治理逻辑,以促进“三社联动”进一步发展。关键词:“三社联动”;行动者网络;行动者;治理效能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19-0073-12Pos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10期2020-01-08

  • 论道德“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转化
     旁观者  行动者  道德冷漠【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7.014道德“旁观者”现象所反映的道德问题旁观者现象是指在危险紧急的情况下某些个体或群体明知他人生命遭到威胁或公共利益遭到侵犯,仍采取消极观望、熟视无睹、见危不助的態度的社会现象。旁观者现象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法律现象等,还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体现了个人与他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7期2019-10-18

  • 行动者与空间生产: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绿色治理何以可能
    织化行动”的“行动者一空间生产”的分析视角,以深度探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绿色治理实践的微观机制及其内在行动逻辑。研究发现,w组织在推动社区绿色治理实践中,针对当前强行政治理下的居民社区参与意识薄弱、参与动力有限、社区关系疏离等治理情景,从“认知”“增能”“共同体塑造”三个层面积极推进自下而上、以居民为主导的社区绿色治理行动,直接推动了社区元素的重组、社区公共空间的重塑、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重建;也逐步实现了行动主体的参与动机从利益契合下的利己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年3期2019-07-12

  • 日常生活知识的生产机制及其合法化问题
    的问题化阻碍了行动者之间的日常互动,行动者为了使互动得以继续,情景得以维持,就开始将反思性引入互动的情境之中,并开始关注阻碍互动进行的问题。随着问题的广泛传播,这一问题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反思性维度上受到关注,随之成为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问题,并被科学世界的专家所关注。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并被行动者所理解和接纳。随着对这一问题了解的行动者人数的不断增多,这一问题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被理解,成为一种每个人都应该理解的“共识”并成为一种

    社科纵横 2019年9期2019-02-19

  • 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
    和时代价值。从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动力机制还存在着主体困境、制度困境、环境困境方面的问题。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应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构建完善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制度体系,培育有利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环境氛围,以期能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逐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党内风气,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价值意蕴;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中图分类号:D2

    廉政文化研究 2019年5期2019-02-10

  • “科学”与“人”:管理学中的两大主题
    学 科学与人 行动者 官僚制组织卡蓝默指出,“别再装模作样地认为,市场、科学和技术会自动保证我们本该用相应的公共管理来加以保证的平衡。市场、科学和技术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它们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只是它们仅仅是工具而已。现代之悲剧在于,正如其在西方定义且在世界其余地方所广泛确认的那样,市场、科学和技术迅速地脱离了工具的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目的(有时候甚至成了必然!)强加于人类社会并导致了结局莫测的重重危机。”虽然卡蓝默在这里是针对公共管理而提出的批评意见,

    人文杂志 2019年12期2019-01-07

  •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类学研究方法和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简称ANT)已经在社会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取向是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把知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认识成果来研究,主要用思辨的方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研究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行动者网络理论打破了基于自然和社会的传统二分法,开始研究科学和社会互动的路线,拉图尔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整体论观点的界定,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建构和演化,构成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长江丛刊 2018年4期2018-11-14

  • 现代性图景中的“秩序“与“人情”
    人作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符合现代化的秩序标准和固有的人情感所左右着、影响着,这种作用力即是显现着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固有和新生的作用,又是現代性图景中感性与理性的作用。让行动者接受并遵守融入了人情味的秩序,是体现一种柔性生命力的生活图景,更是代表了现代文明发展的方向。关键词 现代化 秩序 人情 行动者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73"Order" and "Human Feel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2018-08-07

  • 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服务型政府;行动者;合作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8)04-0055-0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的开启对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的建构总是基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既往的公共行政理论都是在工业社会的治理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与低度不确定性发展需要的,其政府模式主要表现为管理型政府。全球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将人类带入了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时代,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年4期2018-08-02

  • “工具模型”与科学史的社会学重建
    史;社会情境;行动者;自然表征摘要:“工具模型”将知识的产生和评价视为以社会利益为导向的工具性网络,采用自然主义的经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为科学史的社会学重建研究提供了理论路径。然而“工具模型”的实用主义倾向导致将历史符号化,科学理性被消解以致走向相对主义,社会决定论使得自然维度被消解,科学成为社会和文化的被动产物。新近的科学史研究打破传统的社会/自然二分法,从认识论框架走向本体论研究,为科学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线索。20世纪60年代英国“爱丁堡学派”从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1-17

  • 《我的教研体会》
    反思 思想力 行动者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152至今,每当我在教学中遇到笔算除法验算时,我就想起了当时我们教研《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成功进步!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教研活动在教学当中的助推作用,我们教研活动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给教师和听者一个感悟,学习的机会。尤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研,无论是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教法都有大的提高。但也提出了一些不足,

    南北桥 2017年18期2017-11-04

  • 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路径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法
    50)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路径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法丁莹(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科学哲学领域内的一种新的研究纲领,其独特的视角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近几年,欧美国家的学者对其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针对区域旅游理论没有新的突破而导致区域旅游发展能力欠缺的困境,通过梳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一般路径,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运用田野调

    当代经济 2017年7期2017-04-26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慕课可持续发展探究
    展。因此,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本文试图揭示人(政府、平台运营商、高校、教师、学习者)与非人行动者(课程资源)进入慕课平台时各自所面临的障碍和困境,以探求慕课在本土化进程中永葆续航力的路径走向。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者;慕课;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71-03在大数据时代下,为满足“数字原住民”对私有化空间的青睐,对碎片化学习的推崇,对人机互动式体验的诉求,慕课(Massive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4-05

  •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义,而实践仰仗行动者的身体。在汉语中,“身”有“我自己”“你自己”“他自己”之意,如“反求诸身”;又有实践的意蕴,如“身体力行”。故建议使用“反身社会学”翻译reflexive sociology。关键词: reflexive sociology,布迪厄,实践,行动者中图分类号:C04; C91-0; H0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1.010Abstract: There are at leas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1期2017-03-09

  • “老炮儿”:离轨者的自我放逐
    中,是胡同中的行动者,又是胡同之外城市空间的离轨者,儿子出事给“老炮儿”提供了再次扮演行动者的契机,当他以行动者的角色在城市空间中“出场”,最终却只能通过离轨者的自我命名与自我放逐,获得自我救赎,并使子一代重新回归了主流社会。任何社会都内在地需要它的行动者与离轨者。行动者有利于多种权力在社会结构中的良性互动,而离轨者的命名与放逐,是社会权力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关键词】离轨者;行动者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2017-03-06

  •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
    特征是主权者与行动者的分离。作为主权者的社会并不直接开展治理行动,而需要服从于国家代表其所做出的行动。20世纪后期以来,行动主义运动在各国兴起,社会不再满足于继续作为旁观的主权者,而要求成为行动者,直接地参与或独立地开展治理行动。这一发展要求政府抛弃传统的控制导向,转而通过对社会主体治理行动的促进来开展一种促进型的治理。促进型治理承认社会主体的行动者地位。同时也强调政府通过促进性的行动来培育社会主体行动能力的责任。在促进型治理中,行动者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来共

    江汉论坛 2016年6期2016-09-05

  • 机器人新闻:变革历程与社会影响
    ,分析其对相关行动者(记者、读者、新闻机构、社会)的不同影响;最后从媒介社会史的视角提出讨论和建议。[关键词]机器人新闻 新闻内容生产 算法 行动者今天,机器人技术广泛影响了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服务业等行业和就业市场,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一方面,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模块化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肮脏、危险、单调或艰难的任务,往往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当机器人涉足教育、法律、医疗和新闻等与人类本身、社会和文化直接相关的行业时,往

    中国出版 2016年10期2016-06-06

  • 行动者网络理论下的行动者责任分析
    张茜摘 要:行动者网络理论将某项活动的参与者——人和物都视为行动者,并用广义对称性原则赋予所有行动者平等的地位。行动者尤其是人类行动者在转译活动中不仅拥有了选择的空间和权力,同时也有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关注科学建构及其他社会活动中的责任问题对于减少科技成果的负效应,更好地实现科技的正价值及社会的良性运转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行动者;广义对称性;转译;能动性;责任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

    学理论·下 2016年1期2016-05-30

  • 走向合作的政策问题建构
    政策问题建构的行动者,并展现出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参与到政策问题建构中来的各种社会因素将结成一种共生关系,并通过合作行动去开展政策问题建构。关键词:政策问题建构; 合作行动; 行动者; 主客体理论叙事中经常提到的“自我”与“他人”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生成的,随着自我意识的生成,个体从农业社会的家元共同体中脱身而出,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存在物。在此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所发挥的是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的功能,以至于有了主体与客体之分。最为重要的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3

  • 农村公共品供给演变的制度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解释
    径依赖和竞争性行动者的机制,来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存在的困境及破解之道。关键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演变;路径依赖;关键时刻;行动者一、问题的缘起现代社会是一个现代性要素逐渐渗透到传统性要素中,两者反向消长的社会。同样,现代农业也是一个逐渐加入更多现代性要素(如农技推广等)的过程,其中农村公共品作为农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整个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国家通过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数量和规模,来缩小城乡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16

  • 政策问题建构:从追求共识到尊重差异
    政策问题建构;行动者20世纪60年代,激进的青年人走上了街头,最初是反对美国的种族隔离与越南战争,不久之后,开始转向对现代性的一些基本特征的质疑。这些质疑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在第一个层面上是直接针对“性压抑”、“男权主义”、“异性恋”的质疑;在第二个层面上是对“物质主义”、“社团文化”和“成就伦理”的质疑;在第三个层面上是对“顾客至上主义”、“官僚主义”与“社会控制”的质疑。正是在这些质疑中,人们发现西方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对妇女、少数族裔、同性恋者等的排斥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5期2015-12-10

  • 权力与规则:集体行动的组织学分析框架
    织的内部要素即行动者、权力和规则入手,研究集体行动是如何展开的,以及在组织内部行动者如何掌控权力以及如何规避规则等。一、组织中的行动者及其策略从经验来看,越来越多的集体行动都是在组织中进行的。行动中的组织既可能是正式组织,也有可能是非正式组织。但无论哪一种组织,其主体都是个体,本文称之为行动者,因此,作为讨论的基础,揭示行动者的性质及其行动策略是剖析集体行动机理的前提。(一)组织中的行动者从组织学的角度来看,行动者是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组织中的行动者是受理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2015-04-14

  • 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行动者网络:内涵、挑战与对策
    大学校园文化的行动者网络:内涵、挑战与对策黄贵英(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的动力机制提供了重要视角。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由多个行动者共同构成,形成一个具有多元性、异质性、关系聚合性等特点的行动者网络。当前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者网络面临着社会文化变化发展、行动者异质性、制度与机制缺失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从激活行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8

  •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科技风险规避的整合机制研究
    理顺和解决。而行动者网络理论由于其与系统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它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元论的研究模式。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科技风险规避路径构建的理论基础。基于这种理念,本文试图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点,在充分分析科技风险生成各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构建起规避科技风险的有效路径与完善的整合机制。一、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法国社会学家布·拉图尔、米歇尔·卡龙和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劳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相关理论中,行动者网络理论(简称ANT)重新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年6期2015-03-26

  • 组织中行动者自由余地分析
    如此。组织中的行动者利用行动的“不确定性领域”,不断地建立和扩展其“自由余地”,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从“结构与行动者”关系的视角对组织中行动者的“自由余地”进行分析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理性;结构;行动者;自由余地中图分类号: C91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106-04社会学家最早发现的组织是具有一定结构并有规定角色的组织,确切的说,这是一种试图完全限制其成员行动自由的一种理性组织。然而现实表明,组织中的行

    桂海论丛 2009年5期2009-12-08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制约因素
    地位。关键词:行动者;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纯科学资本;制度化科学资本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073-04一般来说,哲学社会科学场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行动者,各自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进行交流、竞争的实践空间,它是科学场域的次场域。场域是一个力量关系的场所,作为社会场域中的次级场域的科学场域也不例外,它是一个为保存或改变这种力量关系的较量的场所。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的行动者是依靠各自拥有的科学资本进行交往的,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6期200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