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失

  • 滇池流域花卉设施土壤氮磷淋失特征
    花卉设施土壤氨氮淋失特征花卉设施土壤氨氮淋失浓度如图1所示,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不同花卉设施土壤溶出的氨氮浓度不断下降。D1土壤氨氮溶出浓度第1次灌溉为1.6 mg/L,在2次灌溉时就下降到检出限以下;D2土壤氨氮溶出浓度由第1次灌溉的27.0 mg/L 下降到12.6 mg/L;D3土壤氨氮溶出浓度第1次灌溉为2.2 mg/L,在3次灌溉时就下降到检出限以下;D4土壤溶出氨氮浓度下降最快,第1次灌溉为27.0 mg/L,在6次灌溉时就下降到检出限以下。这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12期2024-01-27

  • 基于HYDRUS-1D模型的灌区农田土壤水分渗漏和硝态氮淋失特征研究
    水分渗漏和硝态氮淋失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土壤水分渗漏和硝态氮淋失特征开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赖晓明等[5]基于HYDRUS-1D模型研究发现,太湖流域麦稻轮作农田系统土壤水分渗漏与降雨、灌溉及前期土壤含水率有关,硝态氮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氮淋失在休耕期和水稻生长初期容易达到峰值。张学科等[6]采用土柱试验研究了灌水量与施氮量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硝酸盐运移的影响,表明灌水量、施氮量以及土壤类型均对土壤中氮素的累积及损失有显著影响,影响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年5期2023-10-10

  • 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农田氮淋失的定量预测*
    一方面也引发了氮淋失等面源污染问题[3]。中国玉米作物氮肥利用率仅为31.0%[4],大量氮肥会通过NH3挥发、N2O 排放、硝酸盐和有机氮淋洗等途径损失[5],对空气、水体质量以及全球气候产生负面影响。资料显示,中国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平均淋失量为27.6 kg(N)·hm-2,占氮肥施用量的13.3%[6]。农田氮流失或淋失到陆地水体中,会导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升高,对地下水及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7]。殷乐宜等[8]针对京津冀重点区域-密怀顺平原区地下水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年9期2023-09-21

  • 黄淮海平原微喷灌下冬小麦农田水分渗漏及氮素淋失模拟分析
    更容易导致硝态氮淋失,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研究发现,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平均超标率(≥50 mg·L-1)高达19.3%,个别地区甚至超过300 mg·L-1[3-6]。因此,对土壤水分渗漏和氮淋失状况进行量化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农田土壤水氮的迁移变化趋势,促进农田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农田水分渗漏和氮淋失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下埋设淋溶盘[7]、Lysimeter 法[8]、水通量法[9]等,这些方法是通过定期取样达到观测目的,其操作难以实现持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年7期2023-08-10

  • 土柱模拟条件下降雨强度对滇西和豫中典型植烟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农田土壤氮素大量淋失不仅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而且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大威胁[5]。因此,降低农田土壤氮淋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烤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氮是烤烟生长代谢所必需的营养元素[6]。云南省洱海流域是我国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区,洱海是我国云贵高原第二大淡水湖泊,对当地气候调节及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洱海水体富营养化持续加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可溶性氮作为洱海水体中一项重要无机类污染物,污染指数占比22.3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1期2023-03-22

  • 山西主要土壤磷淋溶临界值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
    ,对于降低土壤磷淋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进展】Hesketh 等[7]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土壤的CaCl2浸提磷突变点和在长期施肥试验中测得的Olsen-P 量变化点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可见该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土壤磷淋溶指标。吕家珑等[8]基于Broadbalk 长期施肥试验与淋溶试验,证实了突变点法预测土壤磷淋溶趋势是可行的。张瑞龙等[9]分别测定了秦岭北麓的猕猴桃园和小麦-玉米轮作2 类土壤耕层和剖面的Olsen-P 量与CaCl2-P 量,发现前者

    灌溉排水学报 2022年12期2023-01-14

  • 秸秆和有机肥配施对设施菜地氮素流失和产量的影响
    降低NO3--N淋失的有效方式[9⁃10]。LIANG 等[11]的研究发现,有机粪肥处理设施番茄显著降低了NO3--N和总氮的淋失,并且使番茄保持较高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李晓兰等[12]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发现,随着有机肥配施占比的增加,NO3--N的淋失量和蔬菜硝酸盐含量均降低。QASIM 等[13]的研究表明,秸秆的掺入刺激了施设土壤的反硝化作用,降低了NO3--N的淋失。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DON)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11-25

  • 滴灌灌水下限和避雨栽培对氮素淋失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雨强度是影响氮素淋失量的主要因素[6],避雨栽培因为阻断了强降雨侵蚀,对土壤养分的淋失起到了很好的阻控效果[7]。我国消耗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氮肥[8],但氮肥的有效利用率仍相对低下[9],氮素的淋失不但是造成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10],降低了氮肥利用率,而且还会导致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11]。研究结果显示,灌溉量是影响土壤淋失水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2],灌水量和降雨量又是土壤灌溉量的主要来源。我国最新公报显示,农业用水3 612.4 亿m³,与2

    节水灌溉 2022年9期2022-09-24

  •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褚继登1,2,闫慧峰1,王树声1,李彩斌3,张若男1,孙帅帅4*,张久权1*(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2.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太原 030000;3.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贵州 毕节 551700;4.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济南 250014)为明确化肥减量和添加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化肥减量30%,化肥减量30%+5%生物炭

    中国烟草科学 2022年4期2022-09-21

  • 不同pH条件下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磷素淋失累积量的影响
    能力和降低磷素的淋失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土样来源于淮河流域阜阳市S1(115°96′95″,32°61′44″)、六安市S2(116°2′1.84″,32°33″16.73″)、阜阳市S3(115°59′36″,32°33′35″),按照S形5点采样法,土壤采样器被用来收集土壤样本。土壤样品自下而上分层取样。每层分为0~20cm、20~40cm和40~60cm共3个层面,剔除土壤样品中的石粒、草根等杂质。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见表1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16期2022-09-14

  • 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壤氮、磷渗滤液;淋失风险0 引 言【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灌溉用水和化肥消耗量最多的作物[1]。当前我国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氮利用效率、磷利用效率分别为30%~40%、35%~40%、5%~20%,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灌溉管理与化肥施用管理不协调通常会造成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5-6],而适宜的水肥调控模式有望缓解此类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进展】稻田间歇灌溉是一种可以提高稻田水氮利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22年7期2022-08-08

  •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灰潮土氮素淋失特征
    物炭等能抑制氮素淋失[17]。Angela 等[18]研究显示农田土壤氮素淋失量年均达到156 kg/hm2;Yang等[19]研究表明,通过在适当的深度掩埋适量的秸秆,可以降低稻麦轮作中氮素的流失等。而前人对于氮素淋溶流失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独的化肥施用方式或秸秆还田方式,而关于化肥施用与秸秆还田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对于农田灰潮土的氮素淋失特征更是鲜有报道。淮河流域为中国三大商品粮种植基地及粮食增产计划的核心地带之一,粮食增产的需求及压力会导致流域农业非点源污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7期2022-04-29

  • 不同水氮调控下夏玉米农田氮素运移及淋失特征分析
    氮素挥发、硝态氮淋失等损失[3,4]。在种植作物活动中,施入农田中的氮肥经过硝化和脲酶作用,转化为能够被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和铵态氮,部分NO3-盐和NH4+盐经淋洗、反硝化、NH3挥发以及NO2-化学分解等途径从土壤中损失,大部分将存于土壤中,并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此时不合理的灌水量往往加剧氮肥淋失,增加淋溶风险,污染地下水[5]。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有关种植玉米的水肥配比的研究。例如冯严明[6]等通过田间小区测坑试验研究水肥使用量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22年4期2022-04-14

  • 大沽河流域农田土壤磷有效性及全磷淋失影响因素试验
    性、减少土壤磷素淋失的研究对提高农作物磷肥利用率、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因磷素淋失造成的磷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土壤中Olsen—P是能够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的磷的主要形态,向土壤中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周婕等研究发现,施加有机肥和磷肥能有效提高土壤Olsen—P含量;郭玉冰研究发现,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积累的贡献率大于磷肥;朱婧等研究了生物炭和沸石联合施用对潮土有效性的影响发现,生物炭的含量和比例是影响潮土中磷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占亚楠等整合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2期2022-04-08

  • 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农业产区更成为氮淋失的热点区域[6]。硝态氮处于氮素流动、损失和被利用的中心环节,大量结果显示,硝态氮是北方农田土壤氮素淋失的主要形式[7],因此,降低设施土壤硝酸盐含量,防控和削减硝态氮淋失措施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优化水肥投入[8-10]、使用化学添加剂[11-12]或种植填闲作物[1,13]。然而,单纯采用上述措施难以从根本上在降低硝态氮淋失带来的环境风险和保证农民经济效益之间达到平衡[14]。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作物

    华北农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2

  • 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肥配施模式对氮素淋失的影响滕 颖1,2,孔凡靖1,2,陈玉成1,2,陈思扬1,2,熊海灵3,朱康文4,杨志敏1,2※(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2. 农村清洁工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生态环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6;3.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0715;4.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147)为了探索农田氮素淋失低风险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该研究收集了331个有效农田有机肥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22年22期2022-03-09

  • 氮肥施用对四川紫色土矿质态氮淋失特征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会通过径流、土壤淋失、氨挥发等方式流失[3]。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0%~30%氮肥通过土壤淋失,这是造成农田氮损失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重要原因,严重污染地下水[4-5]。土壤氮素淋失主要受施肥、灌溉、降雨、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5-6],但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氮素淋失量(率)由于受区域气候、施肥量、施肥方式、土壤类型和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差异较大[7]。虽然减少施氮量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会造成作物减产,而增施氮肥则增加氮素淋失风险[8]。因此,明确地区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5

  • 微润灌溉配合减量施肥对设施番茄土壤铵态氮分布及淋失的影响
    则以溶液形式通过淋失方式“入地”。减少氮肥用量、调节灌溉用水等措施可一定程度上影响氮素在土层中的分布从而降低其淋失风险[7]。杨荣全等人[8]提出减氮20% 和减氮50% 露地蔬菜种植模式下,全年氮淋失风险分别降低12.8%和36.3%;韦高玲等[9]在露天苦瓜栽培研究中发现相比常规施肥处理,减氮30%可显著降低耕层土壤总氮和硝态氮淋失量,降幅高达58.4%和59.0%。在调节灌溉用水措施方面,习金根等[10]通过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土柱试验发现,滴灌较漫灌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6

  • Innovative strategies in nursing practice:new perspectives
    还是减少农田氮素淋失也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耕作易于造成硝态氮淋失的解释是结构性好的土壤耕作后产生大的土壤比表面积和短的弥散路径,免耕易于造成硝态氮淋失的解释是蚯蚓的数量和活性得以提高,形成大的土壤孔径。研究者得出何种结论与在何种质地土壤上进行研究有很大关系。在沙壤土上进行的研究认为,耕作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由于耕翻创造了良好的通气状况,易于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对土壤中氮素转化为硝态氮有促进作用。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

    Nursing Communications 2022年8期2022-01-05

  • 旱地硝态氮淋失阻控措施研究进展
    ,会导致氮素通过淋失和径流流失到地下水和河湖中[1,3]。据统计,在全世界不同程度退化的12亿耕地中约有12%是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而农田氮、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4]。农田氮素淋失,会不断提高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很难进行处理。大量研究表明硝态氮为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5]。水、肥是影响硝态氮淋失最重要的两个因素[6]。同样也有学者认为氮、磷淋溶损失主导因素是气候或土壤变化,应因地制宜选择养分类型[7]。硝态氮的淋失主要发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12期2021-12-30

  • 绿色屋顶常用改良土基质初期污染物淋失特性实验研究*
    COD以及浊度的淋失特性曲线,得到绿色屋顶出流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绿色屋顶构造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以降低绿色屋顶成为城市地区非点源污染的潜在可能[10]。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装置与材料构建9套绿色屋顶模型装置,装置编号及构造参数见表1。9套装置中,GR1~GR7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基质结构对绿色屋顶污染物淋失特性的影响,GR4、GR4-125、GR4-150用于研究基质厚度对污染物淋失特性的影响。装置箱体尺寸为1.00 m×1.00 m×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1年12期2021-12-28

  • 翻压绿肥对土壤水分及氮淋失量的影响
    翻压绿肥对土壤氮淋失的影响,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山地农业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王志杰等[1-2]针对山地水土流失特征、成因、侵蚀规律和治理模式与技术措施等开展了研究,同时国家逐渐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修复,绿肥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扩大。绿肥是一种由绿色植物体制成的优质鲜体肥料,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防止水土流失[3-4]。朱青等[5]研究表明,坡耕地翻压绿肥能够有效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2-08

  • 黄腐酸改性膨润土对氮素淋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改性膨润土对氮素淋失和籽粒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氮肥浓度,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CN)、氮肥减量15%(CN1)、氮肥减量30%(CN2),并对3个施氮水平添加土质量0.2%的黄腐酸改性膨润土(XCN、XCN1、XCN2)。结果表明:黄腐酸改性膨润土对土壤NH4+-N和NO3--N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较好地拟合,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28 mg/g和43.37 mg/g。黄腐酸改性膨润土可以有效降低土柱NH4+-N和NO3--N的淋失

    腐植酸 2021年1期2021-12-03

  • 季节性干湿气候对茶园坡面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NO3--N)淋失作为面源氮素流失的重要形式,是导致地表、地下水体硝酸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3]。由于NO3--N淋失对地下水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近年来NO3--N淋失成为土壤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4-5]。由于硝酸根离子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极易溶于水,因此NO3--N的迁移与土壤水分运动密切相关[6]。影响NO3--N淋失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地形、土壤性质、土壤水文和土地管理措施等,其中尤以气象因素为关注要点[7-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以降雨和气温异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年2期2021-05-02

  • 华北平原潮土区粮田氮淋失阻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法,肥料投入和氮淋失阻控措施的实施是两次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8-9]。从20 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和荷兰等农业集约化国家对于氮淋失的研究开始快速增加,对象主要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和草场,又以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研究更为充分[10]。如在河北栾城的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年施氮量为400 kg(N)·hm-2情景下,硝态氮淋溶损失为47.0~65.5 kg(N)·hm-2,占肥料氮的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年1期2021-01-13

  • 减水减肥对设施黑土菜田磷素累积与淋溶的影响*
    状态,增加磷素的淋失风险。近年来有机物料的投入逐年增加,有机物料矿化中释放的有机基团不仅抢占磷的吸附结合位点[10],还能络合土壤中铁、铝等离子[11],导致磷素的淋失风险增大; 此外有机物料分解也会释放小分子可溶于水的有机磷[12],进一步增加了磷素的淋失风险。与普通种植不同,设施菜田为一个封闭的体系,几乎不产生地表径流,因此通过淋溶损失的磷素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在东北地区,为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延长蔬菜种植时间,设施菜田的面积急剧增加,在2020年达26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年1期2021-01-13

  • 水肥管理及生物炭施用对作物产量和磷效率及磷淋失的影响*
    态存在,磷素没有淋失或磷素的淋失并不重要[8]; 但近年来,随着磷肥和有机肥长期过量施用,土壤耕层的磷素大量累积,若超过饱和吸附点时则会发生淋溶,尤其是在有机肥大量施用的情况下[9-11]。土壤中磷素淋失主要通过水分运动,在不合理的灌溉以及大量降雨时土壤水分达到饱和会发生淋溶损失[12]; 已有研究报道,随灌溉量的增加,淋溶到120 cm 土体以下的磷素随着增加[13]; 还有研究发现灌溉会引起中度活性磷向稳定性磷的转化,减少土壤磷素有效性,可以降低土壤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年1期2021-01-13

  • 养殖肥液不同灌溉强度下硝化-脲酶抑制剂-生物炭联合阻控氮淋溶的研究
    成了氮磷养分大量淋失,特别是设施蔬菜集中生产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5-6]。研究表明,在灌溉作用下有30%~50% 的氮素通过淋溶的形式损失[7]。灌溉方式及强度、施肥类型用量及方式、种植模式等会直接影响氮素淋失[8],硝化抑制剂[9-10]、脲酶抑制剂[11-12]和生物炭[13]也能阻控氮素淋失。硝化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等微生物活性来减缓NH+4-N向NO-3-N的转化[14];脲酶抑制剂主要是对土壤脲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10期2020-11-11

  • 配施有机肥减少太湖地区稻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机理研究①
    2-3]。其中氮淋失是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农田总氮平均表观淋失率为2.2%[4]。土壤氮淋失不仅降低稻田氮肥利用率,还会危害周围水体的环境质量[5]。近年来随着地表水和地下水质的恶化,稻田氮淋溶损失也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问题。无机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农田土壤氮淋失的重要原因[6]。施入土壤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因其不易被土壤所固定,且极易溶于水,因此易随土壤水分的迁移而移动,向下渗漏产生氮淋失。硝酸盐淋失是农田土壤氮素

    土壤 2020年4期2020-10-05

  • 雨养烟叶种植田无机氮淋溶特征
    可能导致烟田氮素淋失与作物和蔬菜不同。且农田氮素淋失受降雨、灌溉、施肥、种植模式、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5]。前人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6]、施肥方式[7-8]、土壤类型[9-10]、生物炭等对烟田氮素淋溶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多是模拟试验[11]、盆栽试验[7,12]或1 a 大田试验[8],对常规管理下氮素的淋溶研究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采用多年定位试验,研究贵州雨养农业区烟叶种植田无机氮淋溶特征,探索烟田无机氮淋溶的阻控策略。1 材料与方法1.1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7期2020-05-19

  • 不同施肥对蔬菜地氮磷垂直淋移影响的研究
    上可以认为养分已淋失,而40 cm深度已基本达到地下水位,因此将采样的总深度定为40 cm。采集的土壤样品在室内风干,过5 mm土筛,用于土柱淋洗试验;取少量过5 mm土筛的土样,将其进一步磨细,过2 mm和0.125 mm土筛,供土壤理化分析之用。土壤基本性质用常规方法[15,16]测定,结果列于表1。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性质1.2 土柱设计共设3类不同高度的土柱:第一类只含有A层(下称A土柱),土柱高度为15 cm,淋洗管为25 cm长、内径为10.4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8

  • 稻壳炭施用对太湖滨岸灰潮土氮磷淋失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用导致氮磷养分的淋失,引起地下水污染和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炭具有高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其对亲水和疏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取决于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Major et al.,2009)。生物炭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并包含一系列含氧、含氮、含硫官能团,具有很大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理论上能够吸附大量可交换态阳离子(Liang et al.,2006)。由于其固有的这些理化特性,生物炭的添加可以作为减少土壤养分淋失的一种有效方法。Laird et al.(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11期2019-12-25

  • 喀斯特系统土壤厚度下土壤DOC淋失对氮沉降的响应
    特系统土壤DOC淋失在不同土壤厚度下对氮沉降的响应过程。以喀斯特石灰土为供试体,采用土柱淋溶法,試验设计3种不同土壤厚度(10、25、50 cm)的淋溶管,淋溶管为 PVC 材质,直径 20 cm,选择3种不同氮沉降LN(191.08 g/m2)、MN(254.78 g/m2)、HN(318.47 g/m2),土表施予多年生黑麦草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DOC淋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厚度对土壤DOC淋失有显著影响,土壤厚度越浅,氮沉降越大,DO

    森林工程 2019年5期2019-10-09

  • 浅析粪污肥料化产物对土壤磷淋失的影响
    壤中易发生移动,淋失风险也将增加,故此对其进行实验探究,了解磷素淋失情况是推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1、粪污肥料化产物对土壤磷淋失影响分析①对比材料与设置对比材料: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沼液、未加处理的猪场废水、小白菜。对比方法:选取生长情况、土质条件相同的小白菜区域,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及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潜力进行考察。除此之外为从根本上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本实验除了上述施肥种类不同外,还需设置另一组对照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7期2019-07-01

  • 沼肥还田下土壤硝态氮淋溶研究进展
    可增加土壤硝态氮淋失的风险。邓榕等[4]研究证明,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淋溶土壤后下渗水中总氮含量明显高于空白,且总氮含量与浇灌沼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李彦超等[5]研究发现,随着沼液灌溉强度提高,渗滤液和盆栽土中硝态氮的含量呈升高趋势。熊飞等[6]研究发现,单施沼渣的氮素盈余量为68 kg/hm2,单施沼液的氮素盈余量为15 kg/hm2。随着沼肥施用量增加,作物收获后土壤残留无机氮含量呈直线增加趋势。另有不少研究证实,随着沼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渗滤液中的总氮浓度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03-18

  • 潮土CaCl2-P 含量对磷肥施用的响应及其淋失风险分析
    将导致土壤磷素的淋失风险增加[8–10]。溶解性磷是土壤在蒸馏水或稀的电解质溶液作用下,从土壤固相进入液相的磷。由于使用蒸馏水提取往往得不到清澈的提取液,在研究过程中常以0.01 mol/L CaCl2溶液代替蒸馏水进行提取 (CaCl2-P)[11]。土壤溶液中的磷是最有效的,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因此,CaCl2-P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磷素的肥力水平。同时,CaCl2-P也是表征土壤磷素淋失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12]。研究发现土壤溶解性磷与径流中的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年6期2018-12-20

  • 耕作扰动对喀斯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及其组分迁移淋失的影响
    10001DOM淋失与人类干扰密切相关,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Meek等研究表明,耕作会增加土壤养分的淋失[7]。不合理的耕作会导致土壤团聚体破碎,加快有机质活性组分氧化和矿化,致使土壤养分大量丢失[8]。而适当的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水分与养分的保持,同时减少地下水污染风险[9]。DOM淋失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且DOC与DON的淋失特征不尽相同。Kaiser等发现,土壤DOC淋失量在夏季最大,在短暂的干旱后的降雨期间达到最大值[1],而DON在冬季淋溶

    生态学报 2018年19期2018-11-14

  • 紫色土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淋失特征
    DOC的迁移及淋失特性,对于评价土壤有机碳平衡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染物控制有重要意义。DOC迁移通量是其在土壤中产生、吸附和解吸等过程后的净结果(McDowell,2003;Martin,2003),即单位面积内流失的DOC的质量。研究证实,土壤发生 DOC迁移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土壤中 DOC的产生与累积;其二是土壤水分运动(Michalzik et al.,2003)。其中,水分运动存在是农田物质迁移的必要条件。降雨和灌溉是引起土壤水分运动的主要

    生态环境学报 2018年10期2018-11-01

  • 有机肥及DMPP对蔬菜生产及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量、品质及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报道较少,本试验探究在施氮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及添加DMPP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以期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2015年5月10日~12月2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实验基地(114°12′49″E,30°17′2″N)进行,采用32个大型原状土柱(参照赵长盛[10]设计)进行菜地连作系统下不同配比有机肥配施DMPP对蔬菜产量、品质及硝态氮淋失影响的研究。土柱所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年2期2018-05-03

  • 济南市郊设施蔬菜氮肥施用及硝态氮淋失状况研究
    氮肥施用及硝态氮淋失状况研究王春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本实验以济南市城郊菜地为研究对象,对城郊菜地土壤-植物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济南市郊区设施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状况,阐明了氮肥的施用对蔬菜产量及地下水的影响。本文对衡量济南市蔬菜种植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及指导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济南市郊;设施蔬菜;氮肥施用;硝态氮淋失城郊区是指环绕在城市中心区域周围,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担负着维护城市

    中国果菜 2017年2期2017-06-15

  • 传统灌溉方式对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环境;灌溉方式;淋失;污染防治;对策;河套灌区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71-01近年来,随着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灌区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的不利形势,严重危害了灌区的健康发展[1-3]。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 试验方法试验于2010—2011年在解放闸灌域沙壕渠试验站进行,试验区面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期2017-03-06

  • 露天蔬菜氮肥施用及硝态氮淋失状况研究
    氮肥施用及硝态氮淋失状况研究赵长盛(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菜地土壤化肥的使用不当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蔬菜品质的下降,还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本实验以泰安肥城市王庄镇孔村的菜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状土柱系统,分析了露天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情况,研究了硝态氮的淋失规律,探索了控制硝态氮淋失的重要措施,以便指导蔬菜生产。菜地土壤;氮肥;硝态氮淋失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

    中国果菜 2016年12期2017-01-12

  • 不同施磷量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兰 翔1, 王 婷1, 杨春玲1, 胡承孝1,2, 谭启玲1,3*, 孙学成1,3(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2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0;3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0)原状土柱; 磷; 硝态氮淋失1 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华中农业大学进行,试验期间年降雨量1043.0 mm。供试作物为小白菜、 辣椒、 苋菜、 萝卜,供试土壤为粉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年4期2016-08-24

  • 猪粪还田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以黄灌区稻旱轮作制为例
    还田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以黄灌区稻旱轮作制为例杨世琦1,2,韩瑞芸1,王永生3, 刘汝亮4,谢晓军5,杨正礼1,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4.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

    中国环境科学 2016年2期2016-04-16

  • 外加阴离子吸附剂对复合污染黄土淋洗过程养分淋失的减缓机制(Ⅰ)
    黄土淋洗过程养分淋失的减缓机制(Ⅰ)范春辉, 高雅琳, 常 敏(陕西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淋洗法是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重要手段,其对多种土壤污染物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淋洗过程亦可能导致土壤养分的同步淋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或性质改变,这对于恢复污染土壤的生态功能不利.因此,如何保障淋洗过程的“双效性”(即污染物高去除率和土壤养分低淋失率),已成为淋洗法亟待突破的重要“瓶颈”.目前,同类研究多关注于降低土壤养分的天然淋失方法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05-04

  • 两种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
    施来减少土壤养分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近年国内研究主要采用生态拦截、平衡施肥、地膜/秸秆覆盖、种植生草、轮作、微滴灌等方法减少土壤养分尤其氮素的流失[1-6]。近年,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它在土壤耕性改良、肥力提升及污染修复等方面的潜力可观[7-11],尤其利用生物质炭减少土壤养分淋失的研究日益增多[12-16]。生物质炭能够影响氮素在土壤的转化和迁移行为,但其效果因生物质炭性质、施用量、土壤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2015-03-18

  • 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杨世琦1,2,王永生3,韩瑞芸1,谢晓军4,杨正礼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2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 712100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探索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淋失规律。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

    生态学报 2015年16期2015-01-18

  • 宁夏引黄灌区猪粪还田对稻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对稻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杨世琦1,2,王永生3,谢晓军4,韩瑞芸1,2,杨正礼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北京 100081;2.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 712100)以宁夏引黄灌区稻田为例,探索猪粪还田条件下稻田土壤硝态

    生态学报 2014年16期2014-08-08

  • 腐植酸肥料成为科邦肥料产业链中的一员
    ,减少氮的挥发、淋失以及磷、钾的固定与失活。普通复合肥中的氮素挥发性强,一般利用率较低,而和腐植酸混施后,可提高吸收利用率50%以上,养分被作物吸收的时间可达60天以上。科邦腐植酸复合肥的优点有:一、刺激土壤微生物生长,加速土壤有机氮矿化。腐植酸具有较高的盐基交换量,能够减少氮的挥发流失,同时也使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有所提高。二、增加磷在土壤中垂直移动距离,有助于作物根系吸收。腐植酸对磷矿的分解有明显的效果,并对速效磷的保护作用、减少土壤对速效磷的固定、促进作

    中国农资 2013年42期2013-08-15

  • 水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氮磷环境释放的影响
    雨季土壤表层氮的淋失,提高氮素有效性[4]。荒地有作物覆盖可以降低大约70%的N淋溶,而且不会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同时保持植被的永久覆盖对于防止P的流失也是十分有效的[2]。在农田冬闲期覆盖植被不仅可以吸收作物收割后土壤中多余的N,还有减轻土壤紧实性[5]以及抑制农田杂草与害虫[6]的功能。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覆盖的植被,有效防止土壤被侵蚀[7]。“黑麦草-水稻(Oryzasativa)”草田轮作系统(Italian

    草业学报 2011年6期2011-06-08

  • 灌溉对黄土层中全氮含量淋失的试验研究*
    土壤中大量氮素的淋失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农业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塬区,其危险性显得更加突出[2]。氮素淋失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氮素淋失受气候、土壤、植物、施肥、灌溉等多种因素的制约[3],但概括而言,总是与水分下渗同步[4]。水分和养分既是影响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胁迫因子,也是一对联因互补、互相作用的因子。因此,研究土壤深层氮素淋失情况,对于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分析和预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1期2010-12-21

  • 灌溉水平对土磷素淋失的影响
    蚀和亚地表径流(淋失或渗漏)。由于土壤有很强的磷固定能力,而磷肥主要施在耕层,含磷量很低的下层土壤是一个吸持磷素的巨大的容量库,所以一般认为磷沿土壤剖面垂直向下淋失的可能性不大或淋失并不重要[4-6]。但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的长期大量施用,土壤磷素在耕层土壤大量累积甚至在一些局部地区接近饱和,最终可能发生较强的淋溶,特别是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时尤其如此[7-8]。磷素淋失的形态一般为可溶性全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简写为TDP)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年1期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