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

  •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其年型划分
    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突破口,研究了其在不同气候年型下对不同来源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选择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气候年型,旨在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农民种植决策提供依据。以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定西市安定区为例,采用定西地面气象观测站与定西农业气象试验站1987 — 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春小麦对不同来源水分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定西市安定区1987 — 2011年25 a间春小麦主要生育期气候存在暖干化趋势,但春小麦降水利用效率和播前土壤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0

  • 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性状比较试验
    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状鉴定。结果显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个品系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较对照西旱2号增產2.94%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06004-3-1保苗、成穗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6.40%,居参试材料1位;1105-7-1-8和1102-1-5-3分别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5.66%、2.94%,分别居参试材料2、3位。综合分析了新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2023-07-17

  • 张掖市气候变化对灌溉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数据,对张掖市春小麦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4—2021年,张掖市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日照时间缩短,气候整体趋于变暖;随着气温升高,春小麦全生育期日数、播种—孕穗期间隔日数每10年增多0.4 d,乳熟—成熟期间隔日数每10年缩短2~3 d;随着降水量增多,延长了全生育期日数、播种—孕穗期间隔日数,缩短了乳熟—成熟期间隔日数;日照时间增长后,全生育期日数随之增多,但播种—孕穗期间隔日數和乳熟—成熟期间隔日数均缩短。针对灌溉农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4期2023-07-17

  • 氮肥增效剂对春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证氮肥增效剂在春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种永良15号为指示品种,设添加不同用量的氮肥增效剂NBPT、DMPP,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共5个处理,在河西灌区研究了减量施肥条件下添加肥料增效剂对春小麦生长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施肥(N 232.5 kg/hm2、P2O5 241.5 kg/hm2、K2O 56.3 kg/hm2)减N 14.0%、P2O5 37.9%,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 0.40 kg/hm2、硝化抑制剂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6期2023-07-10

  • 高产稳产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3号选育报告
    工程,为酒泉市春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品种支撑。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以酒0916F1为母本、永3002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对杂交后代通过连续多年的系谱选择,2016年稳定出圃,2017 — 2018年参加水地品鉴、品比试验,选育出了紧凑型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3号。2019 — 2020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組)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8 03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3.34%。2021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多点生产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6期2023-07-10

  • 无为市2021—2022年小麦品种对比试验
    主粮之一,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是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区域种植的春性小麦品种,为小麦种植者选择品种提供支撑,2021年在无为市泥汊镇布置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性试验和引种适应性试验各1组,其中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D01~D05,小麦品种生产性试验品种为901~904,小麦引种适应性试验参试品种为扬麦34、宁麦资518、宁麦33、红旗麦18、明麦13和扬辐麦15,3组试验对照品种均为扬麦20(CK)。通过对各试验中春小麦生育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8期2023-07-10

  • 补灌量和覆盖量耦合变化下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
    目的。对于常规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国内外都做了很多工作,对水分处理和秸秆覆盖效应的研究多在自然条件或单一条件下进行,而研究水分和秸秆覆盖量耦合下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变化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还不多见[6]。因此,研究半干旱地区补灌量和秸秆覆盖量耦合下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对于节水农业和增加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点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海拔约2 000 m,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太阳辐射5 918

    农业工程 2023年1期2023-05-10

  • 唐山地区春小麦种植技术
    )唐山地区种植春小麦不是由于不能种植冬小麦,而是因为春小麦管理比较简单,或者是各种原因冬小麦没能及时种植上,改种春小麦。随着种植管理技术的提高,春小麦产量越来越高,近些年,唐山地区种植春小麦的面积逐步扩大,并且春小麦比冬小麦价格高,农民的种植热情也越来越高。现将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种植者参考。1 播种唐山地区春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阴历正月底二月初,大地开始开化的时候。因为小麦比一般作物耐寒,所以正月底时就可以播种,春小麦每亩播种量为22.5 ~2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期2023-03-22

  • 张掖市春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年一熟的中晚熟春小麦为主。张掖市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充足且干燥少雨,属于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气候变化势必对春小麦等农作物的物候期、产量、品质等造成影响。课题组对张掖市1993—2020年的春小麦物候、产量及同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合理利用春小麦生育期气候资源、促进其稳产高产提供参考。1 研究数据和方法文中涉及的春小麦播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于张掖市气象局

    南方农机 2023年2期2023-01-09

  • 施氮对冬/春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和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率。本文从冬/春小麦-夏玉米产量形成过程、产量及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3个方面综述了施氮量对华北平原麦-玉轮作系统产量和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夏玉米籽粒机械直收技术要求背景下冬/春小麦-夏玉米周年耕作制度变革优化施氮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华北平原冬/春小麦-夏玉米周年双机械直收的栽培技术优化与种植制度变革提供理论支撑。关键词:冬/春小麦;夏玉米;施氮量;周年产量;氮素利用中图分类号:S512.1;S513;Q945.1             文献标志码:

    天津农业科学 2022年6期2022-07-19

  •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2号选育报告
    种植。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2号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6-0030-03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6.007Breeding Report of New Spring Wheat Variety Jiuchun12YANG Huiling, LIANG Yuqing, MA Dong, LI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6期2022-07-09

  • 高产节水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选育报告
    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8 496.5、7 686.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7.90%、5.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 8 012.7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6.02%。陇春41号容重806 g/L,粗蛋白含量140.4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75 g/kg ,面团吸水量 590 mL/kg,形成时间4.2 min,稳定时间4.0 min,拉伸面积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3-23

  •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强;丰产性优,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06%,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较强,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色泽好,产量较高,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5%。综合考虑,轮选0706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12期2022-02-11

  •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最佳施肥配比筛选试验
    化运行模式,对春小麦氮磷钾锌肥的最优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钾肥>磷肥>锌肥,对千粒质量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锌肥>钾肥>磷肥,而对产量影响排序则是氮肥>钾肥>锌肥>磷肥;较优水平组合为A3B3C4D3,即氮(N)、磷(P2O5)、钾(K2O)、锌(ZnSO4·7H2O)肥的使用量分别为285、180、225、22.5 kg/hm2,其变化范围分别为265.35~289.80、170.85~183.90、203.10~24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2021-11-19

  • 北部高寒地区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浅析
    江省审定推广的春小麦新品种开展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对增产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在保苗株数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决定产量因素的性状为粒数和千粒重,且该性状与产量呈正比;而株高及播种期对产量造成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与完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春小麦高产品种5个,分别为龙麦63、龙麦72、龙春164、克春130290、克春121242,比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6.6%~16.2%。通过本试验的开展,为该区域高产品种选择提供技术依据,对黑龙江省小麦品

    种子科技 2021年15期2021-09-28

  •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响到小麦产量。春小麦一般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但是因为各地环境有着不同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春小麦种植栽培都有着各自的区别。本文則主要通过论述小麦的成长特性以及分时期、分类型明确春小麦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提出可控参考的促进春小麦高产的有效办法。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0  引言笔者所在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阔洪奇乡地处环境较为干燥寒冷,因此在春季进行小麦的种植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好当地的季节特性,以获得最大收成。可以通过利用合适

    新农民 2021年17期2021-09-16

  • 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20444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九三DI-42为母本、克02-8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91 d左右,熟期适宜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115.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64.2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9%;产量突出,品质优良,较适宜大面

    种子科技 2021年14期2021-09-14

  • 宁夏引黄灌区头水灌溉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进行不同时期头水灌溉处理,研究不同時期头水灌溉对春小麦生育形态、生育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来水前提早5 d和10 d灌头水(T2、T3处理)下春小麦生育期期间密度、单株分蘖数、株高均最高,其株高随着生育期进程迅速增大,其密度和单株分蘖数保持在较高水平;灌水提早10 d处理春小麦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为最高,分别达到10.3 g/株和4.8 g/株,春小麦在分蘖至抽穗期阶段含水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加速了叶片和茎秆等器官的生长,植株体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13期2021-09-12

  •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选育报告
    朱润花摘要: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是以外引材料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8 — 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4.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58%。2020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546.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73%。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0.0 g/kg、湿面筋321.0 g/kg、赖氨酸3.8 g/kg,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7期2021-08-23

  • 滴灌条件下不同水量分配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水量分配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根据已有滴灌灌水量结果,设置4个总水量分配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春小麦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在拔节后71 d收获时,抽穗到乳熟期增大灌水量处理(WB1)达到最大。小麦株高在拔节后45~50 d达到最大,增加拔节前灌水处理(WF1)最大,较对照高2.44%,茎粗也是该处理最大。不同分配处理各节间长较对照大5.23%~27.05%。由此说明,对小麦各生育期滴灌灌水量进行优化后,可进一步改变小麦各生长指标,为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4期2021-07-28

  • 春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浅析
    分析。关键词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512.1;S43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35春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11%~14%,个别品种可以达到18%~20%。此外,春小麦籽粒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脂肪等,可以有效满足人体的多项生理需求,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加大对小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2021-06-15

  • 试论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的组合配制及后代选择
    :结合长期旱地春小麦育种的经验,从旱地春小麦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旱地春小麦杂交后代的田间选择两方面对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杂交组合配制及杂交后代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未来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旱地;春小麦;育种;亲本选择;杂交组合配制;杂交后代选择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ryland spring wheat breeding for a long-time, the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6-08

  •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1号选育报告
    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2017 — 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8 068.5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6.38%。2019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 957.8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5.30%。株高86.7 cm,千粒重47.92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8.2 g/kg,湿面筋333 g/kg(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25.0 mL。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水地品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6-08

  •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选育报告
    摘要: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是以0777F1为母本,巴丰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898.4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6%。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3%。株高82.0 cm,千粒重44.3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湿面筋含量305 g/kg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4期2021-05-12

  •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武春10号选育报告
    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8 01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12%。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17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15%。武春10号属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101 d,株高84 cm,千粒重48.1 g,穗粒数41粒,容重800 g/L。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2.3 g/kg,湿面筋2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5-11

  • 水氮耦合对河套灌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同灌水施氮量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特点,探讨适合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的水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以成熟期的W2N2最高,达到27540.8kg/hm2。W1水平下所有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率较慢,W2水平下N2干物质积累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花前同化产物转运量、转运效率、贡献率及花后同化物贡献率均以W2N2最高,分别达到0.69g·stem-1、26.97%、35.93%、77.89%,而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W2N2是适合当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期2021-02-07

  • 大通县气象条件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评价
    张翠花摘要 春小麦是青海省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ー。气象条件与春小麦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可以促使大通县春小麦实现优质高产,本文选取大通县1994-2018年的气象资料,春小麦作物生长期主要在(39月),利用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以及春小麦发育期、产量等相关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通县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关键词 春小麦;生长发育期;产量;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2期2021-01-18

  • 滴灌定额水肥一体化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探讨不同处理对春小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有显著影响。在灌水300 m3/hm2、施尿素225 kg/hm2+微量元素催苗期分两次施用,拔节期硫酸钾75 kg/hm2+微量元素两次施用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产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48 g、7 597.5 kg/hm2、130.13 g/kg;灌水225 m3/hm2、施尿素225 kg/hm2+微量元素催苗期分两次施用,拔节期硫酸钾75 kg/hm2+微量元素两次施用处理下,

    种子科技 2021年23期2021-01-16

  • 旱地秸秆还田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模式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秸秆还田对土壤及水分和养分环境的改变,总体上秸秆还田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作用大于不还田。2016—2018年春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表现为SS>MG>SG>XG>CK,其中以深松还田效果最好,免耕还田和深耕还田次之。春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总体表现为SS>MG>SG>XG>CK;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总体表现为SSMG>SG>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2021-01-02

  • 春小麦生长特点、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春小麦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突破,为春小麦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本文根据春小麦种植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春小麦高产技术的优化路径。春小麦是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春小麦种植结构及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调整,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春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1春小麦的生长特点春小麦种植时间以3月下旬~4月上旬为宜,春小麦具有生长周期短,小麦平均高度略低,穗果大,喜日照、抗干旱等优势。春小麦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8期2020-12-30

  • 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度下干旱胁迫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2种温度(恒温25 ℃和变温15 ℃/25 ℃)和3种模拟干旱胁迫情况[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10%、20%]处理小麦种子(新春6号),测定发芽数、萌发率、胚根长、胚芽长、根冠比和第4天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在 30 h 基本完成,在恒温和PEG-6000浓度为0%时萌发时间最短,只需18 h;随时间进程推进,胚根长和胚芽长不断增加,变温会延缓生长速度;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0期2020-12-14

  • 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播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常规小麦秸秆覆盖量10 500 kg/hm2为对照,在会宁县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有利于提高小麦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小麦生育进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处理小麦生育期较对照延迟5 d;保苗数和成穗数分别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0.90%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11期2020-12-06

  • 气象条件对共和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8—2008年春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地面平行观测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滑动平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春小麦生育期内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以及与气象产量关系。关键词 春小麦;产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共和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4-0-04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40小麦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是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4期2020-11-02

  • 不同春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
    体叶段法对新疆春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新麦23号的抗病性最好,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高抗,其余品种均表现为高感。关键词:新疆;春小麦;小麦白粉病;抗病性鉴定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8-0113-02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n Different Spring Wheat VarietiesRaxida.Abdurahma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8期2020-10-26

  • 8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系)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比较
    研究了8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在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从拔节到成熟干物质积累量发生明显差异,到成熟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成熟期不同品种(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性,银春11号最大,较对照品种银春9号高6.62%。单株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以银春11号最大,较对照银春9号高7.74%。折合产量以银春11号最高,较对照增产6.81%,差异显著。千粒重以0711-2最高,达53.27 g;其次是银春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9期2020-10-09

  • 吉林省春小麦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吉林省春小麦主要是种植面积较小,缺乏优质、抗病性强的春小麦新品种;不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轮作方式,导致出现倒伏及病虫草害高发等现象;缺乏大型加工企业,种子市场不成熟,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吉林省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春小麦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地春小麦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    春小麦;种植现状;对策;吉林省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6期2020-09-15

  • 冷凉地区滴灌春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凉地区;滴灌;春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新春14号。供试肥料:尿素(选用昆仑牌总氮含量≥46%)、重过磷酸钙(选用三环牌粒状重过磷酸钙,含总磷P2O5≥46%)、硫酸钾(选用农用硫酸钾,含K2O≥51%)。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呼哈种畜场台布勒哈队试验基地,该地块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采用节水灌溉。该地块为中等肥力,前茬甜菜的产量为5 200 kg/667 m2,播种前土样养分基础为

    种子科技 2020年13期2020-08-11

  • 控释尿素减量对春小麦产量和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尿素减量施用对春小麦的生长、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减量10%~30%较普通尿素传统施肥(施N225.0 kg/hm2)小麦增产6.1%~11.9%,控释尿素全量处理与普通尿素传统施肥产量相当。用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施较普通尿素传统施肥高2.39~18.99百分点,其中以控释尿素减量30%最高。控释尿素全量及减量处理的纯收益较普通尿素处理增收102.6~3105.1元/hm2,以控释尿素减量20%处理纯收益最高。春小麦在控释尿素减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6期2020-07-16

  • 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青贮玉米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氮量;氨挥发;春小麦;青贮玉米;复播体系新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宜作物生长,然而在新疆北部地区,小麦收获后,有大约90~105 d 的生育期没有利用,浪费了相应的光热资源[1],属于典型的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在小麦收获后,免耕复播青贮玉米,利用剩余时间,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也可以增加产量和收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是非常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2],对于植物生命活动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氮肥应用具有重要的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6-21

  •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年焉耆县气象局春小麦观测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总结了生育期概况,分析了春小麦生长生育各阶段气象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总的来说,2019年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有利有弊,无重大气象灾害,属于一般年景,小麦单产较2018年有所增加,较常年基本持平。关键词:春小麦;产量;气象条件一、生育期概况根据焉耆县气象局对春小麦的生育期观测数据(表1),2019年当地春小麦播种期较常年偏早4d,较2018年偏早2d,生育期共计133d,较常年多5d,比2018年多2d。出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15

  • 大管行比滴灌模式对新疆十二个春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1管8行)下的春小麦滴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十二个小麦品种(系)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溉水利用率,以及产量的行间差异,初步结果表明,新春31和新春44叶面积指数较大且行间变异较小,产量行间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TR8模式下新春31号的灌溉水利用率较高,TR6滴灌模式下,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均有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认为,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比较符合新疆滴灌小麦节水、稳产、高效的筛选条件。关键词   滴灌模式;节水灌溉;春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新疆中图分类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5期2020-06-05

  • 宁夏引黄灌区早灌头水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溉较迟,影响了春小麦的幼穗分化和产量。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潜力,开展了春小麦早灌头水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早灌头水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灌头水延长了小麦生育期,促进了分蘖,增加了穗数,但对小麦株高无影响。此外,早灌头水对小麦单株叶面积有影响,其中4月2日灌水处理的小麦叶面积较大。关键词 春小麦;早灌头水;产量构成因素;宁夏引黄灌区Abstract Water irrigation in Ni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5-20

  • 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对氮素胁迫的响应
    要:为探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氮肥利用间的关系,从而为滴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纯氮0、225、250、275、300 kg/hm2)下小麦根系形态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指标中,根长密度、根系体积和根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新春31号以N3(275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为48.3 g/m3,根长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4期2020-04-16

  • 基于WOFOST模型的苏南地区春小麦种植适应性分析
    —4月不同播期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表现。以1980—2010年气象数据驱动WOFOST模型,对春小麦产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最佳播期,并计算最佳播期的适宜播种量。【结果】在1—4月随着播期的推迟,春小麦的生育期长度缩短,其中出苗—开花期阶段最大缩短23 d,开花—成熟期最大缩短8 d,出苗—开花阶段缩短的时间大于开花—成熟阶段,导致春小麦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减少,产量降低。在冬小麦无法播种的条件下,南京地区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为1月1—20日,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2期2020-04-14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要种植农作物为春小麦,近年来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发育期也随之相应的变化。1、春小麦2009-2018年发育期统计通过表1可知,土默特左旗春小麦近10年播种期以2012年3月30日最早,2018年4月10日最晚;出苗期以2012年和2014年4月14日最早,2018年4月26日最晚;三叶期以2014年4月26日最早,2010年5月8日最晚;分蘖期以2012年和2014年5月10日最早,2010年、2013年和2018年5月18日最晚;拔节期以2012年、20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2期2019-11-23

  •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种植绿色农产品春小麦时,应采取适宜青海地区的方式进行管理,减少虫害对春小麦的影响。青海地区种植春小麦时不仅要积极防治病虫害,还要保证春小麦的绿色无公害,提高春小麦的食用安全性,进而确保食用人员的健康安全。为保证青海地区春小麦的产量,种植人员应总结主要虫害的种类,针对这些虫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虫害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本文就春小麦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金针虫①危害特点春小麦播种地区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金针虫就会出现,对春小麦的种子产生危害,使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6期2019-10-11

  •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因素的影响下,春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对优质春小麦的产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优质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不断提高旱地优质春小麦的栽培技术。本论文就从克什克腾旗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实验和生产实践调查,对旱地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1 克什克腾旗春小麦播种克什克腾旗是赤峰主要的春小麦产区,年播种面积约为2万hm2以上,其播种面积约为赤峰市播种面积的30%。由于受到地理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2期2017-12-08

  • 温度升高对不同时期春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升高对不同时期春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海旭(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30)研究温度升高的气候变化条件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影响,对评估国家粮食产量有重要参考意义。结果显示:增温对乳熟期的春小麦的茎、叶、根及成熟期春小麦的茎、叶、根和穗的生物量影响均不显著,而且对春小麦麦穗粒数和粒鲜重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春小麦茎秆鲜重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实验证明,温度增加越高,春小麦粒数越少,产量下降。温度升高;春小麦;生物量全球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对春小麦的产

    化工管理 2017年20期2017-08-16

  •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施氮时期对西藏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戴相林1,2,马瑞萍3,廖文华1,2,高小丽1,2,王姗姗1,2,文华英1,2(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 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西藏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 拉萨 850000;3.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地区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水分含量、施氮量及

    西南农业学报 2017年6期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