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

  • “古今茶事”话茶雅
    邹丽卿请到“古今茶事”来,这里四季茶常在。“古今茶事”如城市里的桃源,环境舒适,弥漫着茶独有的香气,清饮雅尝,陶醉在其中,让人即刻忘记城市的喧嚣,缓解工作的压力。这里的柜台上摆满了一盒盒、一袋袋的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静静地、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玻璃柜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令人禁不住想品尝茶中美味。宛若天籁的典雅古筝轻轻拍打耳膜,纤手执着白玉般的茶杯,啜一口茶,红色的唇印便缀在盛着黄绿色的茶水的杯子上,伴一曲《高山流水》,让人止不住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3期2022-07-06

  • 让我们品茶
    如约共品,如何?茶事里,总是有许多心情际遇,往日的思绪,人间的缘分,纷纷扰扰,总能在茶事里浸润,散漫开来。岁月流芳,因茶而真挚永恒。一年一冬,一冬一岁,世界轮转,沧海桑田,从年少至年老,人生的酸甜苦辣,人家的悲欢离合,都是一场戏,而主角永远是自己。现年末又将至,无所设防,一种感慨总要诉说,而情意也愈加浓厚,一些世道,在茶事里,答案也渐渐明晰,且所深刻。一杯茶,一道茶,很多时候,给予我更多以外的静默沉思。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意境,或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3期2022-03-12

  • 从茶文化市场发展探讨古筝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又使人们更加注重茶事活动中的背景音乐。在古筝教学改革中,教学人员应该形成创新性的思想观念,将茶文化市场中的积极因素融入古筝教学中,有助于实现预设的古筝教学目标。1 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价值1.1 有助于彰显茶文化的内涵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古筝表演艺术中会添加更多的茶文化元素,当二者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时,既有利于民众的茶事活动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又能深入彰显茶文化的内涵。另外,在整个茶事活动中,古筝表演能全面诠释茶文化的价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淡

    福建茶叶 2021年9期2021-12-08

  • 也论中国传统茶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0)一、中国传统茶事绘画及其历史茶画,一般理解就是画面以茶、茶事为表现对象或者画面涉及与茶、茶事相关的内容的绘画。胡丹、裘纪平和黄仲先等学者都对茶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做过探索。例如胡丹认为“茶题材绘画主要就是指各个时期中国画中有关描绘茶事、煮茶、品茶、茶具等内容的作品”;裘纪平认为“画有茶或题有茶内容款的作品”;而黄仲先则是从“茶叶文化艺术”这一比较宽泛的概念进行定义的,他认为“茶叶文化艺术就是以茶为题材或者涉及茶叶的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书画

    大众文艺 2021年18期2021-10-15

  • “茶颜器式”之茶事与美育
    与方式,探析日常茶事的律则与美育,认识到茶事不即不离地教化与美育着我们的生活。关键词:茶事;美育;教化茶事在日常生活的不断适应与改良中,逐渐形成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也巧妙包含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茶事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理念的思考和对美的精神追求。素日消遣,即便清茶性寒寡淡,亦有后味暖心回甘,不免令人沉浸其中。茶道精神支撑起东方审美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纵使寻常茶事活动依例依旧,但仍能从如常习惯中寻求美的简而不凡。日常的“茶颜器式”以其直观形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2期2021-01-11

  • 中国茶事题材工笔画及其文化价值探析
    笔画中有大量的以茶事为题材的作品,将茶文化与文人精神相勾连,多角度地再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正如胡丹所指出的那样,“这一景一物使人充分体会到茶语中华民族精神的契合,领悟到中国文化的风范;这一笔一划更让人品位到茶文化艺术美的隽永。”1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相对写实的语言特征,历代茶事题材工笔画中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各时期、各阶层治茶、饮茶的习俗,反映了中国茶文化的变迁。文本通过对中国历代茶事题材工笔画作品进行梳理,分析各时期工笔画中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2020-12-22

  • 论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
    562400)在茶事活动中最初作为配乐的主要是古琴曲,近几十年,随着我国古筝表演艺术逐渐上升了新的台阶,古筝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众多新的古筝曲,古筝演奏技法也逐渐完善,这为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不论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地区还是广袤辽阔的地方平原,古筝在茶事活动中都开始受到重视,成为茶事活动中最重要的背景音乐之一,如何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文化体系中,也成为新时期重点课题。鉴于此,将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索古筝表演

    福建茶叶 2020年10期2020-12-22

  • 有一种滋味叫茶生活
    更细微的扩散。在茶事兴盛的今天,站在数百年后的节点看待晚明,会有更清晰的历史观察维度。晚明表面上是一个朝代的末途,但文化气象却迎来了数百年来的巨大转变和新生,渗透着人文美学的风雅生活恰恰在这个时代掀开了帷幕。当时,以江南富庶地区的城市文人族群为代表,开启了一场融合衣食住行的审美化生活风潮。明代中叶以后,日益丰富的商品经济交流和文心思潮涌动,真正造就了“物外高隐”的晚明极致茶风尚。晚明茶事的兴盛,与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了繁复的龙团凤饼而改饮散茶不无关系。朱元璋第

    中国收藏 2020年12期2020-12-21

  •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山九曲溪沿岸数方茶事摩崖石刻和碑刻做综合考释和解读,借由茶事“官榜”或“衙贴”内容,了解元、明、清三代府县官府对武夷山茶叶生产及发展的保护措施,反映当时茶农、茶僧生存的实际状况。文章对于武夷山地区茶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武夷山;题刻;茶事0 前言武夷山是天下名山,也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武夷山风景区域内有大量摩崖石刻和碑刻。据有关调查资料,武夷山风景区摩崖石刻和碑刻计有400余方,时代自东晋始,历唐、宋、元、明、清、民国止,少部分是现代人所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5期2020-10-26

  • 桃园:茶道的根本目的是修行
    2~3次,或参加茶事活动,或讲学授课,或参访参观,30多年来往返陆台之间有300多趟。当日茶会,社会各界欢聚一堂,品味福建名茶,大家侃侃而谈,谈话重点集中在茶与健康方面,不仅身体的健康,许多是谈到茶精神修养方面。范老师表示,茶道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修行,修行在于修身、修心,通过茶事活动,修心悟道,陶冶情操,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懂得茶道,就是懂得茶的良心,所以慈悲,在滾滚红尘中,从事茶业者能秉持茶业良心,才不会迷失方向,“茶之道,茶知道”。

    茶道 2020年2期2020-08-06

  • 石家庄:分享茶的精神
    有四季颠倒之感。茶事开始,蕉林茶师恭敬侍奉一杯茶汤,怀着“一期一会”的心情,诚心礼遇今天到场的所有朋友。福鼎白茶、政和白茶以“才女”“美女”之姿,让大家细细品味采茶原料之佳,制茶工艺之妙;大红袍、马头岩肉桂、漳平水仙展现属于武夷岩茶的岩骨禅心;古树普洱以其清甜高香,回甘持久备受大家喜爱;茶香醉人,茶友文兴大发,翻出心仪的文章,朗诵分享,交流感想,以书中之言,抒心中之意,汇集成生活的智慧。“茶的精神”以茶为寄托,贯穿于茶事中,以形入心,通过外形、香气、滋味培

    茶道 2020年2期2020-08-06

  • 茶事丰盈
    王吴军茶事之中,心境十分重要。一位深得茶中三昧的文人曾经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作家黄裳也在他的《过去的足迹》一文中说到,他曾经在重庆的一个名叫“凤凰楼”的茶馆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在那个茶馆里,可以拥有美好的心境,那个茶馆的“里边还有一个套阁,小小的,卷起竹帘就可以远望对江的风物,看那江真像是一条带子。尤其是在烟雨迷离的时候,白雾横江,远山也都看不清楚了”。台湾女作家殷颖也

    特别文摘 2019年10期2019-07-19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手段,以“大学生茶事创客训练营”为项目载体,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 大学生 茶事 创客 训练营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14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mass innovation", the innovat

    科教导刊 2019年11期2019-06-03

  • 模拟茶事
    客,聚在一起练习茶事。在无数次模拟茶事的过程中,我们常可看到如外国电影中晚餐会的画面:接到邀请函的人穿着正式服装,先聚集在待客室,待所有客人到齐后,再进入餐厅。茶会是在用完怀石料理后,此时大家纷纷到庭院休憩。如今在西餐厅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样的餐桌礼仪:酒侍在玻璃酒杯中倒入少许红酒后,客人确认品质与酒香,再点头示意“可以了”。同样,喝第一口浓茶时,主人与正客之间也会相互应答,例如“觉得茶如何”“很好”。进行茶事时,老师经常说:“大家要认真,无论主人或客人

    爱你·健康读本 2018年1期2018-05-14

  • 茶事丰盈
    王吴军茶事之中,心境十分重要。一位深得茶中三昧的文人曾经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作家黄裳也在他的《过去的足迹》一文中说到,他曾经在重庆的一个名叫“凤凰楼”的茶馆里,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在那个茶馆里可以拥有美好的心境,那个茶馆的“里边还有一个套阁,小小的,卷起竹帘就可以远望对江的风物,看那江真像是一条带子。尤其是在烟雨迷离的时候,白雾横江,远山也都看不清楚了。”台湾女作家殷颖也是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5期2018-05-07

  • 蔡襄茶事美学探讨
    代特有的环境下,茶事活动中产生了各式各样极具东方特色的农业文明生活美学,如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茶叶种植技术以及品茶的环境和新的点茶程式茶道。而在以“点茶法”为主的宋代茶事中,主要以蔡襄、赵佶为典型代表。蔡襄是点茶道的奠基者,从他的茶学论著《茶录》一书中,可以窥见一二。此书从论茶和论器两方面叙述了作者自己的程序茶事美学思想,同样他的涉茶诗词及文章中亦有他的生活美学和茶事美学。就此,下文便是笔者管窥之见的相关蔡襄茶事的生活艺术美学散述。1 “茶事美学”词解茶事

    茶叶通讯 2018年2期2018-03-19

  • 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比较长远,丰富的茶事活动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茶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茶事活动中会涉及到我国比较传统的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有所加强,很多国家都对我国的茶文化比较感兴趣,这样就使得茶事活动不仅仅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各个国家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通过茶事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还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随着在英语语言中也涉及到有关茶事活动的研究,并用英语茶事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2018-01-19

  • 宋代茶事绘画及其文化内涵
    [1]。欣赏宋代茶事绘画作品,也不难品出其中的“美”与乐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陶冶人情操的效果不可忽视。就宋代茶事绘画及其文化内涵而言,有许多值得分析的地方。1 宋代茶事绘画作品及类型自唐代中后期开始,饮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饮食行为,饮茶习俗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针对饮茶这一平常的饮食行为,其入诗、入画也逐渐变得非常常见,甚至以诗、画的形式逐渐散发出更引人注目的光芒与魅力。而茶事作为宋代绘画创作的一种题材,其作品众多。著名的作品如《萧翼赚兰亭序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2018-01-19

  • 从茶文化中对比中英文化价值观
    化的比较3.1 茶事活动比较3.1.1 中国茶事活动文化随着茶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后面由此以往,就渐渐形成了一种茶事活动文化。茶文化在具体的文化要事中体现出来。然而不同的事件或者不同的时间段里面,茶所体现的茶文化都不一样,甚至于不同区域民族的茶事文化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其中在查阅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茶”代表着“专情、恒定不改变”。所以在中国汉族人民的婚礼之中都时常可以看见茶的身影。茶在婚礼中的作用基本就是涵盖了整个过程,

    福建茶叶 2018年10期2018-01-19

  • 茶事词汇的表现以及在汉语言中的渗透
    则依赖于多样化的茶事词汇,这些茶事词汇不仅承载着我国古代茶人的智慧,而且也反映出了我国汉语修辞文化的魅力。对我国茶事词汇的表现以及这些茶事词汇在汉语言中的渗透做出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对我国茶文化发展和茶事词汇的发展脉络做出树立,而且有利于对我国茶文化以及茶事词汇做出更好的传播与传承。1 茶事词汇的表现1.1 茶人词汇茶人指的是指爱茶之人群或者以茶为职业标志的人群,虽然两种人群存在交叉,但是在茶人词汇分析中,将二者做出明确界定,更容易了解茶人词汇的具体表现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2018-01-18

  • 基于茶事活动下同伴互助教学策略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64)从古至今的茶事活动大多都是集体化的活动,比如团体协作、茶礼推广等,同伴互助教学可以从茶事活动提炼经验,使得茶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发扬光大。1 茶事活动古代茶事活动一般包括茶道和茶礼两个方面。茶道是指众多茶友相聚一堂共同交流茶理心得、感悟茶中道义,目的是在展示茶道修养,重点是营造一种茶艺氛围。茶礼则重在展现茶事活动中的礼仪,在制茶工艺和饮茶艺术中表现茶的礼仪文化,加强人们对茶文化礼仪的了解,感受茶文化的君子之风。而现代茶事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例如,茶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2018-01-18

  • 模 拟 茶 事
    客,聚在一起练习茶事。在无数次模拟茶事的过程中,我们常可看到如外国电影中晚餐会的画面:接到邀请函的人穿着正式服装,先聚集在待客室,待所有客人到齐后,再进入餐厅。茶会是在用完怀石料理后,此时大家纷纷到庭院休憩。如今在西餐厅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样的餐桌礼仪:酒侍在玻璃酒杯中倒入少许红酒后,客人确认品质与酒香,再点头示意“可以了”。同样,喝第一口浓茶时,主人与正客之间也会相互应答,例如“觉得茶如何”“很好”。进行茶事时,老师经常说:“大家要认真,无论主人或客人

    爱你 2018年2期2018-01-11

  • 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事”分析
    《红楼梦》中的“茶事”分析周子健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存在大量关于“茶事”的描写,涉及到茶的种类、烹饪、茶具、饮用环境等要素,进一步延伸到风俗、诗词、艺术等层面,在整个著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情节推动、人际关系角色,无论是融合在《红楼梦》著作中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道具,还是剥离出来作为研究茶文化的资源,都具有巨大的价值。本文中笔者结合其中相关“茶事”展开分析,进一步丰富“红学”研究思路和内容。“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文学创作的巅峰,“四大名

    唐山文学 2017年12期2017-11-25

  • 一如茶事 事茶如一的初心
    “一如”便做了这茶事的名字。茶事自然经营茶,不过按照一如的思维,此地的茶并不复杂。专精的品种只是普洱,而对于普洱茶的做法,也还是专精的古树纯料,即每个茶饼里的茶叶都是同一个产区的同种树的同批次茶叶,而不是像商品茶那样是按比例混杂了不同的茶叶,做投入产出比的精算。你可能会想我是不是写错了字而应做“茶室”,然而一如茶事真不是茶室,或者说不仅仅是个茶室,与茶相关的各种事物和情怀都包容在这里。茶香弥散开来的第一项,当然是茶器,一如并不做批量商品的茶器买卖,从茶刀、

    城市地理 2016年8期2017-11-02

  • “茶禅一味”的英译阐释
    是论述茶叶、记录茶事、介绍茶史、普及茶法之著作。其中,“茶品高洁、修身养性、茶禅一味”的主题一脉相承,极为相关,互为照应。然而,茶书主题“茶禅一味”含而不露,隐匿蕴含在平实描述的字里行间之中。本文将探讨“茶禅一味”的具体内涵、并研究其在《茶经》英译本中的阐释。1 茶禅一味《茶经》共十章,分别从起源、茶具、采制、烹煮、习俗、茶事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茶的种种。其中第七章《之事》记录的48则茶事最能说明“茶禅一味”。分类归之,此些茶事分属产地特性(12则)、佛道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2017-03-11

  • 商务茶事接待用语英译研究
    12000)商务茶事接待用语英译研究张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茶叶出口量日益增加,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商务茶事接待活动是宣传我国茶文化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将原汁原味的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其接待用语的翻译工作。本文首先基于现代经济及文化发展,指出了商务茶事接待用语英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后从“小众”和“不地道”两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翻译研究的状况,最后则从翻译目的、茶文化宣传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2017-02-05

  • 探究宋代茶事绘画的文化内涵
    065)探究宋代茶事绘画的文化内涵李芳(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在宋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茶文化在官府和平民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高官、文人、平民都成为了茶文化的参与者和爱好者,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向巅峰攀升。我们可以透过宋代的茶事绘画艺术,领略和感受茶文化在宋人中的地位和影响,可以一同与文人骚客一道相约品茗饮茶的乐趣,欣赏茶事绘画的艺术情趣和氛围。本文即从对宋代茶事绘画艺术发展进程的研究出发,深度剖析了宋代茶事绘画的艺术文化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2017-02-05

  • 探究明代茶法对于违法茶事活动的刑事惩处措施
    明代茶法对于违法茶事活动的刑事惩处措施林 威,罗丽萍(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茶业经济在明朝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因而其茶法制度也相对较为齐全。本文在论述了明代茶法的基本要义后,又论述了其惩处违法茶事活动的意义,并结合明代茶法的相关内容就其具体的违法茶事活动的刑事处罚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明代茶法;违法行为;茶事活动;刑事处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茶叶生产技术越来越发达,茶叶的产量也愈益增加。饮茶之风自唐朝之始盛

    福建茶叶 2017年8期2017-02-05

  • 关于茶事活动的英译研究
    50043)关于茶事活动的英译研究王 云,王 霞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力推动下,各领域都呈现出源语和目的语有机融合的明显趋势,在茶事活动领域中,这一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茶事活动中汉语和英语的融合,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向外传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得并不够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茶事活动的英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英译水平有限,并且在英译的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2017-02-04

  • 解析《三国演义》中的茶事与人物性格塑造
    《三国演义》中的茶事与人物性格塑造马敏娜(永城职业学院,河南永城476600)《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虽然提及茶事的内容不多,但是大部分都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结合在一起,极好地塑造了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基本性格特点。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演义》茶事特色的塑造,更好地将这些待人接物的特色展现出来,使得小说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茶事;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代早期作家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围绕着东汉末年中国军阀割据的现象进行演义式叙述,因为其文笔和故事情节曲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2017-02-04

  • 茶文化在国画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与发展
    创作出一幅上等的茶事绘画。1.3 茶文化以及国画艺术创作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历史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其中茶事绘画作品也非常多,例如阎立本绘画作品《萧翼赚兰亭序》,亭阁中与友人一边品茶,一边就共同的文学爱好探讨交流,空气中隐约飘来茶的清香;再如张管的绘画作品《烹茶仕女图》,精心准备茶水,煮茶成为表演,极具观赏价值。中国古代众多文人墨客通常端坐于桌旁,手持书卷,桌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在时光的寂静无声中品读书中精华,空气中漂浮着清新淡雅的茶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2017-02-04

  • 关于茶事活动的英译研究
    50000)关于茶事活动的英译研究闫 冰,樊元元,王 玉(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受到了外国友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外国人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此时,茶事活动的英译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国人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间接影响到中国茶文化对外的传播效果。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英译策略对茶事活动进行翻译,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有效、简明、准确地传达给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2017-02-03

  • 茶事
    峥 嵘卷首语茶事峥 嵘梧州苍梧县六堡镇所产的六堡茶,这些年来已经闻名遐迩,成为梧州的文化名片,如何把梧州的茶产业做大做强,是梧州人萦绕于心的课题。有热心者翻查史料,踏遍青山,寻觅梧州茶事的种种往昔,试图从蛛丝马迹中窥见梧州茶业曾经的辉煌。黎军的《梧州产茶史话》旁征博引,向人们论述了梧州在清代以来作为名茶之乡的历史地位,广西浔江茶区,位于桂东一带,在桂平、藤县、苍梧与岑溪分布较多,品质优者为岑溪之岑茶、苍梧之六堡茶与虾斗茶。这里面的信息量很大,为我们提供了巨

    西江月 2016年12期2016-11-26

  • 茶理世事略相通
    写茶诗、著茶文,茶事繁密,千姿百态。茶事中蕴含茶理,意趣良多,耐人寻味。茶人历来看重水,“水为茶之母”,好茶须好水,在茶与水的欢快结合中,水甚至决定茶的品质。“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明末清初人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水好,即令茶叶稍次,能提携得茶好;反之水次,会使茶的品质降格。古代茶人为取得好水不遗余力,专门收集“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之中的无根水”,即不落地之水,为的是洁净、纯粹,不受污染。

    饮食科学 2016年8期2016-10-20

  • 再论神农茶事之源流陆羽《茶经》确立了神农的茶祖地位
    竺济法再论神农茶事之源流陆羽《茶经》确立了神农的茶祖地位竺济法本文认为陆羽《茶经》是确立神农茶祖地位的权威文献。所谓《神农本草经》“神农得茶解毒”之说,纯属虚构莫须有,以讹传讹。并对《淮南子》、《搜神记》、《三皇本纪》及鲁迅关于“神农尝百草”之说作了简述。明代《三才图会》所载神农尝百草画像2011年,笔者曾发表《“神农得茶解毒”由来考述》,对“神农得茶解毒”作了详细考证。时隔4年,笔者又有诸多认识,再论神农茶事之源流。《茶经》最早记载和引录神农茶事据笔者查

    茶博览 2016年5期2016-08-09

  • 回到公元800年,探寻晚唐的茶事
    究所承办的“昔年茶事——河南巩义新出唐代茶器”展,2016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出2015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鞏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玺尚城项目区发掘清理的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墓(编号:M234、M235、M226),三墓各随葬有一套三彩或单彩以及瓷茶具,主要有碾、炉、鍑、盂、执壶、茶盘、盏等器物以及煮茶坐俑,这些器物多与陆羽《茶经》所载一致。此次发掘出土的茶具系列为迄今考古所见最早

    收藏 2016年6期2016-07-16

  • Robotic 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accelerates postoperative stress recovery: Final results of a contemporary prospective study assessing pathophysiology of cortisol peri-operative kinetics in prostate cancer surgery
    形成的,符合中国茶事美学与实用的茶具。如今,仍以其独特的人文属性及灵活可变的功能形制,在现代茶事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类茶具。在茶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概念厘清及发展梳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Table 1Preoperative and perioperative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cohort study.Table 2 shows the perioperative kinetics of cortisol p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2016年2期2016-04-27

  • 高天远地的风流(组诗)
    种下的好日子春季茶事每年开春,茶树用它们的方式翻开春天抒情的篇章,并为它作注脚以清明为界线,茶叶的价值不同明前多为雀舌,明后多为炒青就像少女和少妇,一夜就改变一生老式的茶事为手工制作铁锅洗净,簸箕在太阳坝里晾晒好柴炉里火苗刺溜刺溜咧开嘴,等着采青回来的女人,把青苗倒进锅里男人们:三次杀青、一次揉捻、最后炒制几个小时,清醇的茶香轻轻扑鼻一刀手工草纸包裹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怀念的味道现在的茶树多了,人就变得懒散用电加温的机械臂是看人脸色的,勤劳小媳妇手工技艺被程

    草地 2016年1期2016-04-08

  • 文茶雅集 诗为茶鸣
    。事实上,中国的茶事活动之所以能提升到品饮的高度,是由于一大批文人雅士的介入,他们将自己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思想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茶事活动中,从而将原来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解渴、提神、保健的饮茶活动,发展为满足审美追求、精神愉悦的品茶艺术,把日常的物质消费提升到文化享受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歌来描述充满诗意的茶事活动。这些诗歌,现在称之为茶诗,在它们问世之后,广为流传,反过来又推动了品茶艺术的发展,引导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参与品茶活动。唐代时期

    食品与健康 2015年12期2015-09-10

  • 茶理世事略相通
    写茶诗、著茶文,茶事繁密,摇曳多姿。茶事中蕴含茶理,意趣良多,耐人寻味。 茶人历来看重水,“水为茶之母”,好茶须好水,在茶与水的欢快结合中,水甚至决定茶的品质。“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明末清初人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水好,即令茶叶稍次,能提携得茶好;反之水次,会使茶的品质降格。 古代茶人为取得好水不遗余力,专门收集“朝露之水”、“初雪之水”、“清风细雨之中的无根水”,即不落地之水。冬天,

    党员生活 2015年6期2015-07-16

  • 品茶之境
    更喜欢品茶。 茶事之中,心境十分重要。一位深得茶中三昧的文人曾经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这话说得真好。 作家黄裳也在他的《过去的足迹》一文中说到,他曾经在重庆的一个名叫“凤凰楼”的茶馆里,往往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在那个茶馆里可以拥有美好的心境。那个茶馆的“里边还有一个套阁,小小的,卷起竹帘就可以远望对江的风物,看那江真像是一条带子。尤其是在烟雨迷离的时候,白雾横江,远山也都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1期2015-01-20

  • 茶人的修养
    要追赶所谓的流行茶事,可以尝试,但对于那些不符合茶之精神的浅尝辄止即可,试过了就扔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于茶事的理解,茶最重要的精神便是让人在茶汤中品出苦涩和甘甜之间的转换,进而理解生活,这才是茶之真谛所在,如果所有的体验都是一样的,那实在是太无趣了啊。经常会接触到不少所谓茶人,一说到茶,就说人品茶的话应该这样不要,那也不要,要追求哲学层面上的那个什么东西,在茶里面可以看到人生百态,世间沧桑,至于真的是这样吗,这的确需要商榷下。我们对于茶的尊重不应该是刻意

    中外烟酒茶 2013年2期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