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

  • GLAST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261053)谷氨酸是一种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可以启动快速信号转导,参与学习、记忆以及突触可塑性[1-2]。然而若细胞外谷氨酸异常堆积,过度刺激谷氨酸受体,可导致Ca2+和Na+持续内流,细胞内钙超载,水分增加,进而造成细胞毒性水肿,神经元变性死亡等[3]。这会造成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4]。显然,维持谷氨酸稳态是抵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有效途径。Na+依赖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excitatory amino a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4-05

  • 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
    效作用的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产品,产品通过农田试验和示范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是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加入聚γ-谷氨酸后得到的一类增效肥料。该产品中的聚γ-谷氨酸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以及亲水性和离子络合性,能够减少养分流失并实现作物对养分的快速、高效吸收,对环境相对安全[2]。1 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的生产1.1 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在普通复合肥生产的基础上,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聚γ-谷氨酸增效复合肥产品配方和生产工

    肥料与健康 2022年3期2022-12-04

  • 基于酶电极技术豆豉中谷氨酸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
    了更高的要求。谷氨酸是豆豉中一种重要的风味物质,因此,如何检测豆豉中的谷氨酸含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检测谷氨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是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离子交换色谱法,这些方法一般需要专业操作人员,且样品需要繁琐复杂的衍生化等预处理,所需试剂大多对人体有害,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6-11]。本研究采用固定化谷氨酸氧化酶酶电极技术在恒体积反应池内对豆豉悬浊液进行检测,对线性、稳定性、专一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加标回收实验,多方位验证方法的可靠性,为快速检测

    中国调味品 2022年10期2022-10-13

  • 谷氨酸兴奋毒性及其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410208)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受体在神经传递、神经元兴奋性,递质释放和长期突触可塑性中起重要作用。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主要通过过度刺激NMDAR导致的钙超载而引起。此外,谷氨酸除参与正常的生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其兴奋毒性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相关。接下来,我们首先对谷氨酸及其受体作一介绍。其次,阐述谷氨酸的兴奋毒性及其介导的神经元死亡机制。随后,阐述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癫痫中谷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年5期2022-05-11

  •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谷氨酸代谢
    大脑区域的突触谷氨酸受体调节破坏了谷氨酸信号,而这与AD患者早期认知缺陷密切相关[3]。1 谷氨酸1.1 分布、生成及Glu/Gln 谷氨酸转运周期谷氨酸是哺乳动物大脑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每千克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含有5~10 mmol/L 的谷氨酸[4-7],该水平比许多其他重要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高出1 000倍[8]。谷氨酸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类型细胞中,分布于包括细胞质和线粒体在内的许多亚细胞室[5],并广泛参与中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12期2022-04-07

  • 利用廉价原料生产聚谷氨酸的研究
    101)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将D-或L-谷氨酸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结合形成γ-酰胺键的聚阴离子均聚多肽[1]。目前,γ-聚谷氨酸以其较好的缓释、成膜、乳化、保温、增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2]、药品[3]等领域中。但是由于聚谷氨酸的生产成本高,导致其价格昂贵,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4],其中最关键的是其发酵培养基的成本较高[5]。因此,寻找廉价的培养基原料生产聚谷氨酸的研究较多[6-10]

    食品与药品 2022年1期2022-03-08

  • 谷氨酸在黏土地小麦上的施用效果
    孔培培聚谷氨酸是一种能够平衡土壤酸碱度及盐度的农用肥料,它含有大量锁水性基团,具有高吸水性、高黏性、螯合性等特点。济源市梨林镇作为粮食主产区,黏土地占所在乡镇土地类型的60%以上。为探讨黏土地小麦作物上聚谷氨酸的科学施用量,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小麦田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通过试验探讨其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济源市梨林镇水运庄村宝地丰家庭农场,面积1 000.5 m2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1期2022-03-01

  • 谷氨酸提取技术及其废液资源化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精生产通常包括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提取和味精精制3个阶段。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一般采用等电结晶法,需在谷氨酸发酵液(pH接近中性)中添加大量硫酸调节pH至谷氨酸等电点,且发酵过程中需添加大量氨用于补充氮源,因此提取谷氨酸后的发酵废液含高COD (10000~40000 mg/L)、高铵根(15000~25000 mg/L)、高硫酸根(15000~50000 mg/L),且pH(2.0~3.4)低,难以用常规的生化方法处理;另外,其中仍含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处

    中国调味品 2021年12期2021-12-22

  • 肠道中谷氨酸的功能及其吸收转运调控
    引言研究表明,谷氨酸转运载体SLC1A1(EAAT3)功能缺失性突变是二羧基氨基酸尿症的原因[1]。谷氨酸可以减缓肠道诱发性细胞旁路渗透性过高,有利于保护肠道的完整性[2],显示出谷氨酸及其转运载体对人体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性。本文围绕肠道中谷氨酸发挥上皮细胞能源物质、生物活性分子前体物质和肠道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功能,以及肠上皮细胞主要的谷氨酸转运载体及其表达和转运活性调控进行综述,为谷氨酸营养在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肠道发育和健康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1 肠道中

    畜禽业 2021年10期2021-10-27

  • Fmoc-L-苯丙氨酰-L-谷氨酸二肽的合成及表征
    肽分子。以L-谷氨酸和9-芴基甲氧基羰基-L-苯丙氨酸為原料,先合成L-谷氨酸甲酯盐酸盐,然后在缩合剂为HOBT和EDCI,溶剂为DCM的条件下缩合,最后在弱碱性条件下脱去甲酯得到Fmoc-L-苯丙氨酰-L-谷氨酸二肽,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关键词】Fmoc-L-苯丙氨酸 L-谷氨酸 二肽 液相合成【中图分类号】R62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6-112-01引言:二肽分子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6期2021-09-10

  • 外源D/L-谷氨酸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570100]谷氨酸以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功能肽的组分及游离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氮素同化[1-2]、氨基酸合成与代谢[3-4]、叶绿素合成[5]、根系生长调控[6]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核心氨基酸[7]。同时,外源施用谷氨酸具有促进种子萌发[8-9]、叶绿素合成[10]、根系生长[6]以及提升果实品质[11-12]等效果。氨基酸有L 型和D 型2 种光学异构体,自然界的氨基酸主要以L 型存在。部分D 型氨基酸如D-丝氨酸、D-丙氨酸对植物生长具有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6期2021-08-09

  • “大接经”针刺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CMS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MS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lu、GA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lu均低于治疗前,GABA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lu低于对照组,GAB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27期2021-03-24

  • 谷氨酸参与偏头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痛的所有症状。谷氨酸是兴奋性氨基酸,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是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冲动传递的最主要的神经递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的谷氨酸、谷氨酰胺等物质浓度、比例发生改变,推测在偏头痛患者中,正常的谷氨酸周转和功能受到破坏[3]。学者们认为谷氨酸平衡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谷氨酸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体、γ-氨基丁酸等方面阐述与偏头痛的相关性。1 谷氨酸与偏头痛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泛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1期2020-12-20

  • 不同品种猪肉鲜味特征比较研究
    苷、次黄嘌呤、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及味精当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北京黑猪和五指山猪(P关键词:猪肉;鲜味;肌苷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味精当量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inosine acid, inosine, hypoxanthine and glutamic acid, aspartic a

    肉类研究 2020年9期2020-12-14

  • 生物素对发酵过程中MscCG外排L-谷氨酸的影响
    0308)L-谷氨酸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由葡萄糖转变而来[1],是食物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2]。L-谷氨酸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在氨基酸市场中,L-谷氨酸每年生产总量约250万t,占氨基酸生产总量的60%-70%[3]。目前发酵法是生产谷氨酸的主要方法,而主要的生产菌株是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大多为生物素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10期2020-11-02

  • 外源硝态氮对盐胁迫下马齿苋谷氨酸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盐胁迫下马齿苋谷氨酸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石英砂砂培试验,以苏马齿苋2号为材料,设定3个NaCl浓度[S1(0 mmol/L)、S2(50 mmol/L)、S3(100 mmol/L)],4个外增硝态氮浓度[N0(0 mmol/L)、N1(8 mmol/L)、N2(10 mmol/L)、N3(12 mmol/L)],培养15 d后对马齿苋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S2盐分处理下,马齿苋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酸含量以及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谷氨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2020-07-06

  • 辣木树不同部位谷氨酸含量的比较
    辣木树不同部位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的含量,结果表明:每100 g样品中,辣木根、果皮、果实、花、籽、叶与茎中的Glu含量分别为113.11、106.44、105.11、89.17、54.86、48.28 mg与0.00 mg。由此可见,辣木树中富含Glu,且幼嫩部位中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为辣木产品的质量评价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辣木;谷氨酸(Glu);不同部位;HPLC辣木原产于印度西北部地区,被誉为“神奇辣木”“植物钻石”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5-26

  • 谷氨酸棒杆菌一步法发酵糖质原料生产γ-聚谷氨酸
    工业生物技术·谷氨酸棒杆菌一步法发酵糖质原料生产γ-聚谷氨酸程慧1,2,3,陈园园1,2,3,朱亚鑫1,2,3,曹蓉1,2,3,徐国强1,2,3,张晓梅4,史劲松4,许正宏1,2,31 江南大学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粮食发酵与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3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4 江南大学 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1

  • 欧盟更新批准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870等生产的精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
    33,更新批准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870(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870)和谷氨酸棒杆菌KCCM 80182(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KCCM 80182)生产的精氨酸(L-arginine)作为饲料添加剂,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第二十天生效。该添加剂所属类别为“营养添加剂”,功能组别为“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识别号为3c364和3c362;批准期限至2030年8月5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年9期2020-01-06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智力及癫痫的关系
    关键词:癫痫;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智力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0.010文章编号:1006-1959(2019)20-0033-04Relationship Between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

    医学信息 2019年20期2019-12-02

  • 艾烟对SAMP8小鼠嗅球形态和嗅球内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球形态和嗅球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烟的可能效应途径。方法:选取6月龄雄性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48只并随机分为艾烟组、模型组、嗅觉障碍组和嗅觉障碍艾烟组,以12只SAMR1作为空白对照组对照。3-甲基吲哚(3-MI)腹腔注射制作嗅觉障碍模型。艾烟组和嗅觉障碍艾烟组每日予以艾烟吸嗅30 min,其余组正常空气吸嗅。干预6周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嗅球形态,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世界中医药 2019年5期2019-09-10

  • 艾烟对SAMP8小鼠嗅球形态和嗅球内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球形态和嗅球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烟的可能效应途径。方法:选取6月龄雄性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48只并随机分为艾烟组、模型组、嗅觉障碍组和嗅觉障碍艾烟组,以12只SAMR1作为空白对照组对照。3-甲基吲哚(3-MI)腹腔注射制作嗅觉障碍模型。艾烟组和嗅觉障碍艾烟组每日予以艾烟吸嗅30 min,其余组正常空气吸嗅。干预6周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嗅球形态,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世界中医药 2019年5期2019-09-10

  • 失眠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浆GABA、Glu、Ach水平的临床研究
    (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合并失眠将其分为失眠合并脑梗死(IS)组(n=30)、脑梗死无失眠(S)组(n=30)和失眠(I)组(n=30);另于体检中心选取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血浆GABA、Glu、Ach水平,对IS组的NIHSS评分与GABA、Glu、Ach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3期2019-08-15

  • 含有γ-聚谷氨酸的高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
    研究含有γ-聚谷氨酸的高效微生物肥料在种植业上的施用效果,分别将微生物菌肥作用于水稻、γ-聚谷氨酸作用于水稻和冬小麦、二者的有机结合物作用于草莓、葡萄和小葱。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的水稻每667m2产量比对照组增加6.08%;施用γ-聚谷氨酸的水稻每667m2产量比对照组增加13.6%;施用γ-聚谷氨酸的冬小麦每667m2产量比对照组增加高达22.4%;施用含有γ-聚谷氨酸的高效微生物肥料的草莓每平方米产量比对照组增加29.5%,且草莓的外观更美观鲜

    农业与技术 2019年3期2019-03-13

  • 谷氨酸棒状杆菌高效发酵谷氨酸的关键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730070)谷氨酸是食物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在营养代谢、能量供应、免疫响应、氧化应激及信号通路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因此,谷氨酸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谷氨酸是由α-酮戊二酸与游离氨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发生还原氨基化而形成。已经证实大肠杆菌突变菌株(E.coli)及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02-17

  • 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细胞中GS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中两种神经递质谷氨酸和GABA(γ-氨基丁酸)的转换能力有关。这种功能由谷氨酸,GABA和谷氨酰胺转运蛋白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酶:GS(谷氨酰胺合成酶)完成。2.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以及GS的作用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在CNS中通过囊泡胞吐机制作为从突触前末端释放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为了使这种机制正常运作,应该严格控制细胞内外谷氨酸的动态。谷氨酸应该从突触中移除,同时,突触间隙应防止突触间谷氨酸谷氨酸溢出邻近的突触。同时,应迅速补充突触前末端的谷氨酰

    医药前沿 2019年6期2019-01-0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抽提物中谷氨酸的研究
    定酵母抽提物中谷氨酸的含量,以苯异硫氰酸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C18柱上,弱碱性条件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2~1.0mg/m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5%~110%,样品检测结果良好。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氨基酸的检测。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谷氨酸;柱前衍生中图分类号 O657.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8-0018-02Determin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8期2018-12-29

  • 谷氨酸功能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
    0086,中国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和储存,在神经冲动刺激下释放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并发挥功能[1]。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参与神经突触可塑性形成及学习与记忆的形成过程[2-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4-5]。AD的临床特征是记忆力进行性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活动异常等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6期2018-06-17

  • 云天化推出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新产品
    云天化首批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产品该公司下属天安化工重钙装置试生产成功,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商品销售条件。聚谷氨酸是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取的生物高分子,具有优良的水溶性、超强的吸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是无公害的谷氨酸,在农业上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病及抗逆能力。进入本世纪,个别国际知名公司开始进行含聚谷氨酸复合肥、水溶肥的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产品生产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公司于2014年开始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产品应用的

    中国农资 2018年30期2018-02-11

  • 抗抑郁治疗新机制
    待解决的问题。谷氨酸是大脑内的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它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发挥兴奋性作用,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学习记忆功能等。当细胞外谷氨酸大量蓄积,使突触外的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导致细胞的兴奋性毒性和细胞死亡等,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以往研究表明,拮抗大脑中的谷氨酸受体具有快速抗抑郁的效果。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如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或不顺心事件等)导致大脑皮层中负责清除细胞外谷氨酸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神经细胞释放的谷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2017-03-23

  • 吐温40作为谷氨酸发酵促进剂的机制研究进展
    )吐温40作为谷氨酸发酵促进剂的机制研究进展赖木兰,万方,朱蔷云,陈雪岚*(江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吐温(Tween)是一种安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乳化剂、油类物质的增溶剂和微生物发酵促进剂等。其中Tween 40被发现可以明显提高谷氨酸棒杆菌等棒杆菌属产谷氨酸的量,因此引起了相关科研工作者对其作用机制的关注。文中主要对Tween 40诱发谷氨酸棒杆菌高产谷氨酸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分析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1期2017-02-15

  • 问:如何鉴定谷氨酸能神经元
    答问:如何鉴定谷氨酸能神经元答:谷氨酸能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为重要的兴奋性神经元。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与其它类型的神经递质不同。谷氨酸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也就是说含有谷氨酸的神经元不一定都是谷氨酸能的。只有当神经元中谷氨酸被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 VGLUTs)转运进入突触囊泡(synaptic vesicle),突触囊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后,谷氨酸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7

  • 脑缺血后谷氨酸通路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2)脑缺血后谷氨酸通路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胡捷先(综述) 陈献华△(审校)(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2)谷氨酸作为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正常生理状态下有重要作用,但在脑缺血等多种病理状态下,谷氨酸在脑内大量释放和堆积,导致对神经元的过度刺激,引起兴奋性毒性,并成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主要诱发因素。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主要通过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Na+和Ca2+增加。胞内Ca2+浓度增加会引起线粒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6年6期2016-12-20

  • 谷氨酸合成途径基因缺失对大肠杆菌发酵L-色氨酸的影响
    00457)谷氨酸合成途径基因缺失对大肠杆菌发酵L-色氨酸的影响赵春光,魏洪波,徐庆阳,张成林,陈宁*(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降低谷氨酸的积累可提高L-色氨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敲除EscherichiacoliTRTH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谷氨酸合成酶编码基因gdhA、gltB,构建TRTHA(TRTH,ΔgdhA)、TRTHB(TRTH,ΔgltB),考察gdhA、gltB缺失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gdhA及gltB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年9期2016-10-13

  • 新型MRI成像技术可有效检出癫痫病灶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表明,它在发作时、发作间以及尸检的癫痫病灶中含量增加。当有人有癫痫发作时,有多少谷氨酸抑制以及多少活化之间存在一些匹配错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是一种高分辨MRI技术,可以检测在海马体内有多少谷氨酸谷氨酸浓度分布图像结果显示,4名患有癫痫的患者,在致癫痫(同侧)的海马区与对侧相比,由GluCE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年6期2015-01-24

  • 一种诊断用谷氨酸脱氢酶酶学性质研究
    要意义[1]。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LDH)是生物体代谢途径中一种重要的酶类,谷氨酸脱氢酶可分为NAD 依赖型(EC1.4.1.2)、NAD(P)依赖型(EC1.4.1.3)及NADP 依赖型(EC 1.4.1.4)。酶法尿素氮试剂用到的谷氨酸脱氢酶是NAD 依赖型(EC1.4.1.2),该种谷氨酸脱氢酶一般不太稳定,只有在硫酸铵溶液中才不容易失活[2-3]。谷氨酸脱氢酶可以用于多种生化诊断试剂的配制,谷氨酸脱氢酶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2014-12-14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血清谷氨酸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
    -2],高浓度谷氨酸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本研究探讨谷氨酸浓度变化与ROP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 <2000 g,胎龄(32.36±1.34)周。1.2 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于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间接眼底镜筛查并随访。ROP诊断标准[3-5]:发现视网膜无血管区,与血管区之间形成分界线(Ⅰ期);分界线隆起

    眼科新进展 2014年8期2014-11-13

  • 地衣芽孢杆菌WX—02补硝酸钠发酵产聚γ—谷氨酸工艺
    酵产生的聚γ-谷氨酸的产量为研究目的,经摇瓶发酵得到优化的硝酸钠补料方案,即初始硝酸钠浓度为10 g/L,发酵至12 h时补加5 g/L硝酸钠时聚γ-谷氨酸产量最大。将此补料方案在3 L发酵罐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得到的菌体生物量和聚γ-谷氨酸产量最大值分别为4.5 g/L和38.7 g/L,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5.2%和14.8%。通过补硝酸钠可以提高菌体生物量和对谷氨酸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聚γ-谷氨酸的发酵水平。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4期2014-05-04

  • 卒中后抑郁新的病因假说 ——谷氨酸能障碍
    来,伴随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出现,谷氨酸(glutamate,Glu)能神经系统在抑郁症及PSD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为抗抑郁治疗带来新的契机[3]。现将谷氨酸循环的生理特点、其在抑郁症及PSD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谷氨酸系统作为抗抑郁药治疗新靶点进行综述。1 谷氨酸能系统的特点和谷氨酸循环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在脑组织中的浓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1期2014-03-08

  • 针对谷氨酸能系统的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多的证据显示,谷氨酸调控的突触及神经可塑性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抑郁症的治疗中都非常关键[4]。因此在抑郁症的研究中,谷氨酸能系统逐渐被人们重视。1 谷氨酸谷氨酸能系统谷氨酸在大脑中分布广泛,是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谷氨酸主要参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等生理过程;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它往往表现出神经毒性[5]。由于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对于神经元正常功能的维持非常关键,所以对于谷氨酸的传递存在许多水平的调控,从而确保了谷氨酸能够维持在一个比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9期2014-01-27

  •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谷氨酸分泌模式初探
    等发现并分离了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开启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新时代[1]。有研究表明,谷氨酸棒杆菌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分泌谷氨酸,只有通过下面4种措施才能诱导谷氨酸分泌:(1)生物素亚适量[2-3];(2)添加表面活性剂[4];(3)添加青霉素[5];(4)利用甘油或油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发酵[6-7]。虽然研究人员对于如何诱导谷氨酸分泌已有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对于谷氨酸分泌的机理却一直没有定论。关于谷氨酸的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年5期2013-10-30

  • 发酵过程流加L-谷氨酸提高ε-聚赖氨酸的产量*
    a 等指出L-谷氨酸通过转氨作用为L-赖氨酸合成过程提供氮骨架,同时生成的α-酮戊二酸会进入三羧酸循环[10]。因此,本研究利用1 株ε-PL 高产菌Streptomyces sp.M-Z18 考察外源流加L-谷氨酸对其菌体生长和ε-PL合成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Streptomyces sp. M-Z18 由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员从土壤中筛选,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后,筛选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抗性而获得的1 株ε-PL 高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年7期2013-08-12

  • 5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的研究
    死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的研究武 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90)目的 观察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方法测定5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结果 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含量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GLU参与了早期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GLU含量可作为早期临床预测梗死体积的客观指标。脑梗死;谷氨酸;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5期2013-07-07

  • 酶法α-酮戊二酸取得新进展
    高大宗发酵产品谷氨酸的附加值,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制造工程研究室在对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结构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可将氨基转为酮基的酶制剂L-氨基酸氧化酶。该酶具有底物专一性强、无需辅因子等优点。科研人员结合其生化特征,对该酶转化谷氨酸生产α-酮戊二酸的条件进行优化,在中试水平上以80 g·L-1谷氨酸为底物,转化24 h后,α-酮戊二酸产量超过65 g·L-1,转化率为81.4%。与发酵法和合成法相比,该法转化工艺周期短、副产物少。(摘编)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12期2013-04-10

  •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1)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艾社芳1,石绍渊2,王金梅1,张胜琴1,李 春1,3,丛 威2,*(1.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3.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1期2011-11-10

  • 利用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焦谷氨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
    俊梅 陈志丛焦谷氨酸是一种具有多种天然生理活性的特殊氨基酸,在医药合成研究方面,它可以作为不对称合成的手性源及合成中间体,在生物学、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研究中亦有重要地位关的报道[1]。但因其存在D、L-焦谷氨酸两种手性对映异构体,而这两种手性对映体又存在不同的活性和功能差异,因此对其进行拆分研究对于焦谷氨酸的合成研究和生物提取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 仪器与试药Waters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PDA检测器;正己烷为色谱纯,异丙醇为色谱纯,冰乙酸为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1期2011-08-28

  • P2X7受体介导异丙酚对缺氧海马突触前膜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的抑制作用
    刘红亮,戴体俊谷氨酸兴奋毒性是脑缺血/氧损伤的重要机制,细胞外液的谷氨酸含量主要由突触前膜释放和胶质细胞重摄取决定。以往研究发现[1],异丙酚(propofol,P)可促进重摄取功能降低谷氨酸含量而产生脑保护作用。生理状态下,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两种机制:Ca2+依赖性释放(囊泡释放)和Ca2+非依赖性释放(谷氨酸转运体反向转运)[2]。而缺血/氧时,异丙酚对谷氨酸的两种释放机制产生何种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内,ATP是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其离子型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9期2010-11-29

  • 草乙酸盐对两血管阻断大鼠海马CA1区LTP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
    都以脑组织液中谷氨酸浓度升高为特征。已经证实,降低血液中的谷氨酸浓度能够促进其从脑向血液的流动,因此清除脑中的谷氨酸可以预防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中毒及中风所导致的难以恢复的神经功能障碍。利用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能够清除谷氨酸的性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谷氨酸水平,谷草转氨酶以草乙酸盐为底物,在谷氨酸存在时能够将谷氨酸转变成2-酮戊二酸。本文目的是评价血谷氨酸清除剂草乙酸盐对在大鼠两血管阻断局部缺血模型导致的长时程增强(LTP)损伤的作用。建立短暂性(30 min)

    天津医药 2010年1期201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