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

  • 激活守正创新动能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和外延空间。河南坠子源自中原,但能够突破方言局限,走出河南几乎辐射到全国各地,不能不惊叹于她的生命力之强和影响力之大。8月2日至5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新华区委、新华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第三届河南坠子大会在“中国曲艺名城”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来自北京、河南、山东、山西、安徽

    曲艺 2023年9期2023-09-23

  • 新媒体视野下河南坠子说唱艺术的传播路径研究
    赵西芝河南坠子是河南的“特产”,曲艺的重要曲种之一。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初步成型,最早源自河南开封,流行于豫、鲁、京、津等地。河南坠子经历了两次繁荣时期,20世纪30年代迎来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这是在天津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乔清秀引起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迎来历史上第二次高峰。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传统的曲艺艺术形式逐渐没落。河南坠子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逐渐淡去了曾经的辉煌。新媒体时代,

    曲艺 2023年4期2023-04-17

  • 他手里有过糖
    懂——他想听河南坠子。把河南坠子下载到音乐播放器上,是个很麻烦的事,但我不忍心拒绝他。我立马打开手机,上网找河南坠子的下载地址,老人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突然,他指着黄色的桂花问我:“孩子,这是什么花?”“桂花。”“什么花?”“这是黄色的桂花。”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记不住了,记不住这是什么花了……”“八月飘香十里的桂花!”我说。老人点了点头,说:“桂花……桂花开的时候你可要来哩!”我一口答应了。接着,我把下载好的河南坠子复制到音乐播放器上,还给了老人。

    中学时代 2022年10期2022-11-04

  • 中原传统音乐对河南地方曲艺的影响 ——以河南坠子为例
    的群众基础。河南坠子是河南曲艺之一,在曲艺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以河南地方曲艺中的河南坠子为研究对象,带领读者们更好地体会中原音乐和河南地方曲艺文化之间的种种关联,更好地推动河南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研究中原传统音乐与河南地方曲艺音乐的关系,这对弘扬中原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原传统音乐的历史沿革中原传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这是一种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文化。由于中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原传统音乐受到周

    戏剧之家 2022年21期2022-10-31

  • 中原传统音乐对河南地方曲艺的影响 ——以河南坠子为例
    的群众基础。河南坠子是河南曲艺之一,在曲艺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以河南地方曲艺中的河南坠子为研究对象,带领读者们更好地体会中原音乐和河南地方曲艺文化之间的种种关联,更好地推动河南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研究中原传统音乐与河南地方曲艺音乐的关系,这对弘扬中原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原传统音乐的历史沿革中原传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这是一种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文化。由于中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原传统音乐受到周

    戏剧之家 2022年21期2022-10-31

  • 河南坠子唱腔的艺术风格研究
    66001)河南坠子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演唱是呈现河南坠子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本文所阐述的唱腔。不同的文化存在不同的演唱类型,即唱腔不同。即使细化到个人也会发现,不同个体之间的唱腔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就可以从唱腔的角度出发,仔细区分河南坠子的艺术风格呈现类型,挖掘其中潜在的艺术形式,深化我们对河南坠子艺术风格的学习、理解与认识。一、作为曲种的唱腔风格辨识(一)唱腔风格:曲种存在之本说、唱以及动作、表情等是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说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3期2022-09-30

  • 新时代河南坠子的社会教育功能
    的重要问题。河南坠子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传递正能量,讴歌真善美,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通过艺术形态的情感认识反映现实,并在反映的过程中,直接教育并对人的心灵起到感染的作用”。河南坠子是民俗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与教育学研究密切相关。一、河南坠子与政策宣传(一)河南坠子与防疫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国的抗疫斗争成果显著,为世界所瞩目,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斗争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继承传统民本思想,展现了刚健有为的民族品格,奏响了爱国爱家

    文教资料 2022年7期2022-08-03

  • 河南坠子在高校传承发展探研
    专业目录》。河南坠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最有影响的曲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演唱风格,并以独特的艺术风采享誉国内外。所以,河南坠子在高校新设置的曲艺学科中不仅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也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亟待传承发展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高校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河南坠子,是事关高校曲艺学科建设及教育内容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曲艺事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研究。河南坠子作为固守田园的传统说唱形式,在其产生

    曲艺 2022年7期2022-07-22

  • 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创新研究
    摘 要:河南坠子是我国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与当今表演艺术的发展逐渐不相适应。因此,从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创作与演绎、传承人才培养三个角度出发,针对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转型发展进行论述,对促进河南坠子表演艺术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转型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表演艺术也在不断沉淀。然而我国传统表演艺术文化却逐渐沉寂在繁华热闹的市井当中,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与绚丽。究其原因

    大观 2022年4期2022-05-18

  • 技巧融合 恰到好处
    坠子》时,以河南坠子为“垫话”。他先是介绍曲艺曲种的丰富多彩,点出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等京津观众所熟知的几个曲种后引出河南坠子,紧接着学唱“乔派”河南坠子艺人乔清秀的《三堂会审》和“程派”河南坠子艺人程玉兰的《小寡妇上坟》的经典唱段。魏文亮学唱不只是单纯的声音模仿,是紧紧地抓住了两段唱段中乔清秀 “轻松活泼”、程玉兰“催人泪下”的艺术特点,再配上对河南坠子伴奏乐器坠胡的模仿,表演时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引来观众阵阵掌声。魏文亮用河南坠子作为“垫话”,既顺

    曲艺 2022年5期2022-05-16

  • 河南坠子的润腔规律分析
    乐舞蹈学院)河南坠子是一种演唱类型的表演艺术,其需要字正腔圆,首先要从声腔角度造势,要让听众能够通过声音辨识出其所演唱人物的年龄、性格等特征,这就是河南坠子的润腔魅力。具体而言,演唱者又要把握好其中的演唱节奏,既要合乎人物和内容,同时,又要与伴奏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突显出河南坠子的艺术特征。下面针对河南坠子的润腔规律,进行具体阐述。一、声腔造型(一)音色造型为有效传达情感或者丰满人物形象,会对一些字音进行处理,使字音在音质、音色方面发生变化,强

    艺术品鉴 2022年12期2022-05-13

  • 河南坠子生存与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
    00000)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是一种发源于我国河南省并广泛流行于豫、鲁、皖、京、津等地区的一种以坠琴(古称坠子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的中国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因源于河南省,演唱的语音又采用的是河南方言,同时带有坠子弦作为伴奏,故名河南坠子河南坠子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其表演形式有演唱者一人,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数是自拉自唱。初期演唱曲目大多为短篇,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则基本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3-17

  • 河南坠子:演绎乡土生活百态
    民间曲艺——河南坠子河南坠子俗称“河南坠子书”“简板书”“响板书”,是河南的大曲种。它的音乐简单质朴、优雅婉转,乡土韵味十足,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河南坠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听坠子书”是河南常见的文化娱乐方式,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河南坠子源于河南开封,产生于清末。民间艺人乔治山在仪封三弦书的基础上,与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莺歌柳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了这种珍贵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而且是用河

    农家参谋 2021年11期2021-12-29

  • 程派河南坠子艺术特点浅谈
    所创立的程派河南坠子,是在乔派坠子风靡曲坛的时候崛起津门的。乔清秀自 1929 年以一曲《玉堂春》走红津门,到3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她所创立的乔派坠子也成为河南坠子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程玉兰特立独行,以其鲜明而独特的演唱风格,打动了天津观众,成为一代河南坠子名家,并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程玉兰(1907—1968),河南人。自幼学习河南坠子,1934年,步入津门,开始以说唱中长篇坠子书维持生计

    曲艺 2021年7期2021-08-05

  • 论赵派河南坠子的艺术特色
    要:赵铮是河南坠子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既完整地将传统河南坠子中的艺术特点继承下来,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广受观众欢迎的赵派河南坠子艺术,使得河南坠子艺术体系更丰满。赵铮是我国曲艺大家,也是声名远扬的表演家、传统曲艺教育家,代表作很多,其中《玉堂春》是我国戏曲、曲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深得广大观众的喜欢。文章以《玉堂春》为例,赏析赵派坠子的艺术特色。关键词:河南坠子;赵派;《玉堂春》;艺术特色河南坠子属于曲艺即说唱艺术的范畴。曲

    大观 2021年4期2021-06-15

  • 浅论曲艺的发展重在“固本”
    黄海燕河南坠子形成至今已过百年,作为曲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演出足迹遍及了中国的各个省份。正如大多曲艺形式一样,河南坠子有“说”有“唱”,其灵活质朴的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自2006年河南坠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行内行外人士都为这一曲种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地吐露心声。笔者认为,河南坠子的继承与发展急需固本而非单纯求新。巩固传统书目,加强完善理论知识结构,使传承者知晓其本质特征,加强传统曲艺人才的培养,使书与曲达到平衡,还原河南坠子的本质意义,

    曲艺 2021年4期2021-04-18

  • 河南坠子“长征托婴”演唱风格及技巧
    李爱红河南坠子起源于清朝中晚期的八朝古都开封以东四十五华里的小乔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祖师乔冶山根据当时流行的渔鼓道情、莺歌柳和三弦书改编融合而成。因第一部唱响于街头巷尾百姓之间的书名为“玉虎坠”且又用纯正河南语音演唱,所以起名为河南坠子。后经过多代众多艺人的磨练加工而形成了不同演唱风格,以乔清秀为代表的乔派;以程玉兰为代表的程派;以刘宗琴为代表的刘派;以赵铮为代表的赵派,还有以吕明琴为代表的吕派等派别。根据地域又分为东路坠子、西路坠子、北路坠子和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2-21

  • 长子说书源流探论
    河北竹板书、河南坠子、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在山西境内则有潞安大鼓、襄垣鼓书等。而长子说书在这种说唱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于清末民初在上党地区的长子县悄悄地孕育着。第二,许多研究学者从讲唱艺术产生的逻辑起点考察,认为说唱源于“乡人傩——索室逐疫——沿门逐疫——沿门乞讨卖唱”这条线索。如康保成的著作《傩戏艺术源流》就阐述了这一观点:“总之,从上古的‘索室驱疫到南北朝时期的‘邪呼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再到宋代丐者沿门说唱莲花乐乞食,这条发展线索是清楚的。再从莲花

    曲艺 2020年9期2020-11-06

  • 河南坠子《东路》(红娘下书)与其它派别的艺术风格和区别
    河南坠子自清晚期起源以来,便以其迅猛之势风靡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于发源地——古都开封向周边省市发展,多代艺人在相互借签相互吸取姊妹艺术和他人艺术营养的同时以其当地特有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而形成了自己的派别和风格。陆续形成派别风格的有北路的乔派(乔清秀、代表作有:偷石榴、三堂会审等)董派(董桂枝、代表作有:摔镜架、王二姐思夫等)程派(程玉兰、代表作有:小黑驴儿、月下盘貂等)东路的代表吕派(吕明琴、代表作有:何文秀私访、走马荐诸葛、红娘下书、大红袍等)中路的刘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2020-10-09

  • 解析河南坠子“非遗”保护的新思路
    赵玙婷摘要:河南坠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高校开设河南坠子专业课教学、注重艺曲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师艺曲的教学能力、注重河南坠子的原生态保护、设立河南坠子传承机构、提高演唱艺人的文化水平、沿袭程式化的艺术特色七个方面论述河南坠子“非遗”保护的新思路,从而有效地保护河南坠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河南坠子;“非遗”保护;专业课教学;原生态保护引言:河南坠子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河南地区“非遗”的代表。为了让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3

  • 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去世
    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去世3月24日,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去世,享年87岁。徐玉兰生于1932年,幼年随母学唱梨花大鼓,后改唱河南坠子,9岁登台演出,1952年参加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曲艺队。1957年之后扎根甘肃,为甘肃文艺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87年退休。徐玉兰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曲头空拍起板,曲尾归音的行腔特色。代表曲目有《林冲发配》《宝玉哭黛玉》《晴雯补裘》《十女夸夫》《小黑驴》等。(曲讯)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郭文秋去世3月2

    曲艺 2020年4期2020-04-27

  • 河南坠子《摘棉花》的演唱处理
    倩【摘 要】河南坠子,是河南传统曲艺的代表,更是河南文化的“名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坠子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以“坠子皇后”乔清秀为代表,唱片频出,将河南坠子推向全国。《摘棉花》是曲艺家赵峥老师在1956年一唱成名的作品。其演唱时,在乔派坠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唱腔轻快活泼、唱词新颖不落俗套,画面感很强。赵峥先生演唱风格自成一派,创立了“赵派坠子”,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坠子演员,又一次将河南坠子推向了高峰。作为新一代民族声乐学习与演唱者,笔者于2

    戏剧之家 2020年8期2020-04-08

  • 河南坠子新作《粒粒皆辛苦》
    问世。其中,河南坠子新作《粒粒皆辛苦》是较快创作完成的作品之一,日前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走进广大群众的视野,作者是天津市曲艺团词作家杨妤婕,她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京韵大鼓《妈妈的嘱托》、河南坠子《要记牢》、岔曲《众志成城》等大量抗疫新作,其中《要记牢》是杨妤婕和天津青年河南坠子名家李玉萍在天津曲艺界最先创作完成的抗疫作品,此次的《粒粒皆辛苦》是二人在疫情期间的第二次合作,也是第一个完成厉行节约主题宣传创作的鼓曲小段,鼓词如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曲艺 2020年11期2020-03-28

  • 探析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007)一、河南坠子源流对于河南坠子的源流考辩,曲艺界也是各家分说。在笔者系统的分析了河南坠子这一特色曲种之后,认为以下说法更为确切。河南坠子源于开封,真正的河南坠子创始人是清代嘉庆年间的三弦书艺人乔治山。一是出于好奇,二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将弹拨乐器三弦去弦换二弦,改成了现在的弓弦乐器坠胡。早期的河南坠子采用自拉自唱的表现形式,腿上绑上“脚蹬梆”用来伴奏击节。直到同治年间与道情结合,行成了一人演唱一人伴奏的表现形式,也标志着新生伴奏乐器简板的诞生

    黄河之声 2019年14期2019-12-17

  • 浅析河南坠子的审美特征
    文学审美特征河南坠子的文学,属于通俗文学、口头文学一类。河南坠子的文学,在河南坠子这一综合性艺术当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所谓“曲本,曲本,一曲之本”,说明一个作品的成败,关键在于其文学质量的高低。但这种作用又不是绝对的。河南坠子作为活在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决定了河南坠子的文学,又是“有声的文学”和“表演的文学”,它还要靠音乐以及表演的共同作用来完成。河南坠子的文学(唱词)创作,首要任务是塑造人物。赵派河南坠子《红线罗帕》,是赵铮先生在原来的河南坠子《何文秀》的

    黄河之声 2019年4期2019-12-17

  • 河南坠子起源与发展探究
    易霖摘 要:河南坠子起源于河南开封,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演唱风格的民间曲艺,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众的口头创作,浓缩了中原大地上近现代民间的情绪记忆和精神面貌,传承了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基因,同时也吸纳了其他地区民族说唱艺术的风采和精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坠子所依赖的“原生态”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消失。本文对河南坠子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关键词:河南坠子;起源;发展河南坠子是河南省极为流行的

    艺术科技 2019年13期2019-11-23

  •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新内容
    河南说唱曲艺河南坠子、大调曲子等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和分析。在这些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学习和对比中,我们逐渐感受到河南坠子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易于接受和学习的艺术表演形式。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言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具有生动的故事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笔者和同事们針对河南坠子的传统作品进行了学习和分析,感受到河南坠子多以一个基本曲调为基调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富有歌唱性,易于记忆,唱词和表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8期2019-10-21

  • 传统文化保护
    文娟摘 要:河南坠子,因主要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以及华北的部分省市,又因用坠琴伴奏并用河南语音演唱,故得名“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响板书”,简称“坠子”。它是由河南、皖北的“道情书”结合“莺歌柳书”、结合“三弦书”发展而来,是一种以坠琴伴奏的说唱艺术。光绪年间,它遍及豫东、豫西、豫北、豫南等地,并在全国迅速发展。关键词:一、河南坠子面临的问题(一)后继乏人随着坠子书的衰退,比较有影响力的坠子书演员也相继转业和流失,这给河南坠子的发展带来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2019-10-21

  • 坚持唯我独有的美好
    市几乎培育了河南坠子乃至曲艺所有被称之为“大师”“大家”的人(诸如由河南走到北京成为山东快书艺术大师的高元钧等);然而,城市亦让许多有潜质的曲艺天才折断翱翔的翅膀,以至于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走向平庸。由此便觉得思考“河南坠子城市生存与发展”富有极其深刻的价值与极为不俗的意义。我对河南坠子艺术了解不多,但家乡济南以演唱乔派河南坠子而享誉中国曲坛的郭文秋,她在濟南老百姓中间曾经有过极为广泛的影响,是我与我的父辈两代人的“城市记忆”。在山东,她曾经凭借着演唱3

    曲艺 2019年10期2019-10-10

  • 河南坠子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剧烈的冲击,河南坠子作为典型的地域曲艺文化也难逃没落的命运。导致河南坠子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為人才的匮乏和断层,所以要想促进河南坠子的发展,必须要从加强人才的培养入手。本文主要对河南坠子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关键词:河南坠子 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181-02河南坠子是河南周边地区盛行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发源于民间100多年前,遍布在豫东、豫西等地区,并在河南迅速发展起来。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2018-12-29

  • 博采众家之长丰富坠子之艺
    杨秀玲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曹元珠,自幼从艺,艺术造诣深厚。她的河南坠子自成一家。2012年5月,笔者曾多次采访曹元珠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她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善谈的曹老,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河南坠子发展的历史和她本人的从艺经历,很多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一、走南闯北河南坠子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样式,成为天津主要的曲种之一。曹元珠8岁开始,跟北路坠子琴师曹永才学艺。曹永才能拉会唱,不仅是她的生活伴侣,更是良师益友。期间,她跟曹

    曲艺 2018年9期2018-10-22

  • 河南坠子的“二郎山”
    不闲”,喜欢河南坠子的观众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4年“喷空”刚在井台茶坊上演,我就想把坠子融进来,这缘于我从小对这门艺术的喜爱,也想借助“喷空”的热场子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一下这门曾经风靡一时却日渐冷却的民族艺术。河南坠子分为多种流派、风格,我想要寻找的是纯民间的原生态坠子。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寻找后,蔡其山、杨继山两位老师来到了井台茶坊。到他们上场了,我才发现竟然连他们名字都忘了问。蔡其山老师上场没有急于演唱,而是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大意是他是中牟嘞,

    曲艺 2018年6期2018-08-01

  • 浅析河南坠子濒危之因
    杨云【摘要】河南坠子作为河南影响力较广的戏曲之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四、五十年代一度发展达到鼎盛,但目前却面临危机。本文以其传承人蔡其山为例着重分析河南坠子濒危的原因。【关键词】河南坠子;原因;蔡其山【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前言河南坠子是河南的一种特殊文化艺术形式。“因它的唱词的字是一个字坠一个字的,又因所拉的子弦(一般称为坠子)的声音,且用河南语言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二、三十年代兴起,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七、八十年代却渐趋没落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2018-05-14

  • “非遗”河南坠子艺术特色及传承保护
    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作为河南地方戏发展至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艺术表现方面,河南坠子的音调、唱腔流派都展露出鲜明的程式化艺术特征。在河南坠子传承的过程中,在新时代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保护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河南坠子的艺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深处的文化魅力,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对“非遗”河南坠子进行传承保护。【关键词】河南坠子;唱腔结构;艺术特征;非遗保护【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

    北方音乐 2018年3期2018-05-14

  • 探究河南坠子伴奏之特性
    要伟摘 要:河南坠子是起源于中原,流行于全国的曲艺形式之一。它从萌芽到成长逐渐的完善成熟遍及全国,都与其鲜明的唱腔音乐成分和主奏乐器坠胡所特有的音乐精髓密不可分。同时兼有打击乐器的丰富和辅奏乐器的渗入,使得河南坠子在曲艺音乐发展史上拥有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不可替代的曲坛地位和研究价值。特别是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坠子音乐热情奔放、柔雅深沉, 体现了中原人的粗犷与深情。关键词:河南坠子;坠胡;乐器;风格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19

  • 河南濒危曲种的曲目现状及审美价值
    尤为的重要。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都是河南濒临灭绝的曲种,对其现状和审美价值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河南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濒危曲种坠子和大鼓的曲目现状及其审美价值,希望本文提出的措施对于保护河南濒危曲种,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和打造河南文化产业有所帮助。关键词:河南坠子;河洛大鼓;曲目现状;审美价值;濒危曲种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作为河南独居特色的曲艺表现形式,这些年在流行音乐、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冲击下,逐渐的失去光彩,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而当这

    魅力中国 2017年12期2017-07-29

  • 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000)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朱倩楠 赵梓媛(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河南坠子,是中州民间的一种代表性说唱艺术。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音乐质朴简单而又优雅动人,富有韵味,是深受广大农村群众喜欢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本文简述了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生存现状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如何通过互联网传播等内容。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保护与传承河南坠子起源于河南,至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它是由河南、皖北的“道情书

    北方音乐 2017年5期2017-04-13

  • 浅议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000)浅议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王任亚(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河南坠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初源于河南,广泛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在上述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早在两宋时期,便有了河南坠子的雏形,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演变为多种流派,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百花齐放,曲艺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受众少,作品形式缺乏创新,导致这一曲艺表现形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就

    黄河之声 2017年12期2017-01-30

  • 牡丹花开“梅”枝头
    ——牡丹奖的河南坠子演员陈梅生代表获奖演员发言时说的一番话。陈梅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中国曲协会员,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曲协副主席,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代表性传承人。虽然身兼数职,但是当你与她初次见面时,她只会爽朗地说一句:“我就是河南坠子演员陈梅生!”一、文化熏陶,梦想成真陈梅生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当时家乡经济发展虽然缓慢,但舞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她少年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其童年

    曲艺 2016年11期2016-12-19

  • 浅析北路河南坠子的艺术风格
    7)浅析北路河南坠子的艺术风格许文娟(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北路河南坠子是指主要活动在新乡、安阳和濮阳为中心,包括河北与、天津、山东等地的河南坠子,其唱腔多用小碎口和花腔,音阶跳跃幅度大,曲调上行式较多,而且旋律性较强,这样就形成它那俊俏、妩媚纤巧而又健壮的艺术特色;因此本文以北路河南坠子为例,从北路河南坠子的曲文、唱腔和乐器入手分析其艺术风格。北路河南坠子;曲文词格;唱腔特色;乐器伴奏河南坠子,是产生并流行在河南省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属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2016-12-06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了一百多年的河南坠子面临濒危的处境,故做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十分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传统文化瑰宝,已载入了河南曲艺史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遗”不能入闺供养,应当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关键词】河南坠子;非遗;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21

    戏剧之家 2016年22期2016-11-30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河南坠子为例
    与传承——以河南坠子为例张 蕾(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习了一百多年的河南坠子面临濒危的处境,故做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十分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传统文化瑰宝,已载入了河南曲艺史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遗”不能入闺供养,应当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

    戏剧之家 2016年22期2016-11-30

  • 河南坠子《玉堂春》看“赵派”艺术特色
    党志刚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赵铮老师,是新中国诞生后的民族民间艺术家,她终身投入河南坠子的创作、演出和教育事业,使这个质朴无华的小曲种获得了艺术上的升华,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赵派坠子艺术”。与以往传统的民间艺人不同,赵铮老师不是出身于贫苦家庭被迫从艺,而是自愿投身于民间艺术。她曾这样说过:“我第一次见到河南坠子,就像见到了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村姑。只是她的衣服破旧,缺少打扮。我对她一见钟情,以身相许。”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文化人,赵铮老师富有艺术创造才能,

    曲艺 2016年9期2016-10-27

  • 怀念恩师刘宗琴先生
    生,受聘担任河南坠子大书教师的就是刘宗琴先生,与我同习坠子大书的是李爱红和徐来香,我们三姐妹初见刘老师,那种激动兴奋难以言表,因为刘老师是久负盛名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我们在家乡时就久仰其大名,对她有着万分崇拜,如今能跟从先生学艺,得其言传身教,真是荣幸之至。在学校学习期间,老师对我们要求严格并以身作则,亲自带领我们练早功、做早课、绕口令、使简板,基础功课从不放松。上课时更是严肃认真,每一句白、每一句唱、每一个气息运用她都会给我们反复的示范,有时候严格得近

    曲艺 2016年7期2016-08-23

  • 小议坠琴
    小议坠琴河南坠子起源于清 代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前后,河南开封市郊招讨营小乔庄的一个农家小伙子乔治山,随师父在开封相国寺学唱三弦书(一种用木板蒙面的小鼓三弦伴奏说唱艺术形式)。乔治山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有一次演出以后,尝试着用马尾弓在三弦上拉着玩,慢慢地拉出了音调,这平时用来弹奏的三弦居然发出一种近似人声哼鸣的声音,使他异常兴奋。后来他不顾师父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师父,坚持用自己发明的新型乐器伴奏三弦书。在伴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三弦书的弦不

    曲艺 2016年7期2016-08-23

  • 河南坠子的发展研究
    党志刚摘要:河南坠子是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之魂宝。而今,经济的全球化对河南坠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应该导致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坠子的消亡。在这个阶段中,广大艺术工作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创新河南坠子”、“如何发展河南坠子”、“如何发扬河南坠子”、“如何吸引观众”等。因为创新与发展河南坠子是我们的责任,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与存续。本文从四个方面寻求河南坠子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关键词:河南坠子;发展;研究一、

    大观 2016年7期2016-08-01

  • 坠子简板的由来和蜕变
    变文|李致飞河南坠子顾名思义是河南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通俗地讲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或“简板书”。它源于河南,约在清代道光年间渐成雏形。主要由流行在黄河以北的莺歌柳、皖南附近的三弦书和淮河一带的道情书等曲艺形式相结合形成,在约近二百年历史的沧桑更迭中才发展成为当下的坠子新形式。赵铮演出照在全国,无论哪种曲艺说唱艺术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若是想区分各种曲艺种类,除了从演员的唱腔和表

    曲艺 2016年2期2016-07-02

  • 文化生态环境对于河南坠子的影响
    化土壤养育,河南坠子作为河南曲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唱腔特色受到了河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本文用文化生态学知识,从河南文化生态、群众基础、地理区域等几大方面,阐释文化生态对于河南坠子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生态环境;河南坠子;群众基础;唱腔流派特色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2-01一、河南文化生态环境为河南坠子发展奠定基础(一)地理位置优越和文化氛围浓厚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是中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2016-06-30

  • 文化生态环境对于河南坠子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于河南坠子的影响马 龙(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摘 要】曲艺艺术的形成直接受到当地区域的文化土壤养育,河南坠子作为河南曲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唱腔特色受到了河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本文用文化生态学知识,从河南文化生态、群众基础、地理区域等几大方面,阐释文化生态对于河南坠子的影响。【关键词】文化生态环境;河南坠子;群众基础;唱腔流派特色一、河南文化生态环境为河南坠子发展奠定基础(一)地理位置优越和文化氛围浓厚河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2016-06-30

  • 河南坠子“非遗”保护的新思路
    7000)论河南坠子“非遗”保护的新思路朱 勇(平顶山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河南坠子作为河南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其内容和形式都紧贴群众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然而,信息时代下,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方面冲击,保护河南坠子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本文以高校曲艺人才培养为着眼点,讨论了如何以高校为平台,为河南坠子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以求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非遗保护;新思路一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2016-02-24

  • 20世纪50年代河南坠子在开封发展的调查研究
    世纪50年代河南坠子在开封发展的调查研究于静敏(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开封是河南坠子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是河南坠子在开封发展的成熟期,其发展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着重从田野调查的角度出发,对河南坠子的传承方式、演唱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20世纪50年代;河南坠子;发展;田野调查河南坠子(以下简称“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响板书”,是发源于河南开封本土的民间曲艺,至今已有100余年

    黄河之声 2016年9期2016-02-03

  • 河南坠子多安几个翅膀
    陈红旭一、给河南坠子“文凭”安上翅膀一次和家兄闲谈,他说他对培养孩子上大学失去了兴趣,我听后吃惊地数落其严重错误的想法。家兄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公司组织旅游,他与一年轻同事同住一室。年轻同事告诉他,他对来北京旅游没任何兴趣,原因是他在北京某名牌大学读了四年本科。家兄听后大惊,在北京读四年本科,最后竟然混得还不如自己这个没上过大学的人?随后他开始在公司附近调查,更让他吃惊的是路边摆地摊卖小吃的相当一部分摊主都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随着一步步深入调查,让他更没想到

    曲艺 2015年11期2016-01-19

  • 在逆境中高歌奋进
    出实践,凭借河南坠子《岳母刺字》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 牡丹奖表演奖,并被聘为中国鼓曲、唱曲艺术委员会委员,一颗耀眼夺目的曲艺之星正在中国曲坛冉冉升起!因为热爱 所以追求王国军生于河南省郏县冢头镇王寨村的清贫农家。儿时,穷乡僻壤文化生活贫乏,偶尔能够听到一位民间盲艺人说书,那就是“高级文化娱乐享受”了。因此,在王国军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曲艺的种子,尽管那时他还不懂得什么是曲艺,可他十分喜欢民间盲艺人说唱的故事。那故事里的好人令他敬爱,坏人让他憎恨,而且那情节跌

    曲艺 2015年10期2016-01-12

  • 浅论河南坠子的艺术特色及衰退原因
    007)浅论河南坠子的艺术特色及衰退原因马龙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是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汉族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流行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传习一百多年的曲艺面临诸多困境,笔者通过对老艺人的深入调研,对河南坠子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探讨河南坠子的衰退原因。河南坠子;艺术特色;衰退原因河南坠子无论是在唱腔还是在板式、伴奏乐器、表演技法上都有很浓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河南坠子的传承发展思路浅议
    摘要: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是上述地区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但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这一曲艺艺术的生存已经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本文就河南坠子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河南坠子;发展思路针对河南坠子在发展的道路上已有的问题和现象,在非遗政策的实施下,作为肩担重任的传承人应该如何让河南坠子落实实施步骤,逐渐改变现状使其有好的转变和质的发展。这里可以总结为六个词,宣传、认识、培养、传授、

    大观 2015年6期2015-05-30

  • 兰考民间“坠子书”发展现状分析
    盛衰坠子书为河南坠子俗称,亦称坠子、玉琥坠或渔鼓坠。它是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结合而发展出来的。”[1]是一种流传于河南、皖北、山东等地的民间说唱艺术。河南坠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吟诵性平腔为基础,以鲜明的徵调式为特征,唱念均中州音韵,夹杂方言于其中,并吸收了普通话字音。其表演形式以个人唱为主,伴奏乐器为坠胡(弦子)、檀木简板,偶尔加入扬琴。其唱腔清新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贴近于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河南坠子由清道光年间三弦书艺人乔治山首创于开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年6期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