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作

  • 马铃薯套种苦荞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但是对于马铃薯套作苦荞区,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营养指标和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套作苦荞可显著缓解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在2020年,与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作苦荞区在幼苗期的土壤全碳、速效磷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开花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苦荞成熟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全钾、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则无显著变化,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幼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土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10期2023-06-17

  •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
    条件下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产量和水分利用,对雨养地区发展小麦/玉米套作种植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气候变化和地下水过度消耗而面临着巨大的威胁[1-2],雨养农业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它以全世界80%左右的耕地总面积,生产了世界60%的粮食,对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为推进耕地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实行农田休耕来应对耕地质量退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3]和澳大利亚[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年4期2022-07-28

  •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采用了幼梨树间套作大豆的生态种植模式,总结出了该种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梨树栽培管理技术、大豆间作栽培技术和大豆秸秆还田土壤改良,以期为提高沙地区域梨农经济收入提供参考。关键词: 沙地;幼梨树;套作;大豆;土壤改良文章编号:2096-8108(2022)04-0030-03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Ecological Planting Model and Soil Improvement of Relay Intercropp

    山西果树 2022年4期2022-07-22

  • 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效果。应用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能够使光热资源的利用率与农作物的产量得以不断提升,由此形成了全新的高效集约化产出方式。本文将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展开阐述与分析,进而对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人员形成一定的借鉴与启迪。关键词:大豆;套作;种植技术引言:所谓间套作,针对的是依靠光温与相关土壤资源,达到使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得以提升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技术。而间作主要针对的是处于相同地块,亦或者处于相同的生育阶段当中进行间隔栽种2種、亦或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猕猴桃幼龄低产园套作百香果模式的SWOT分析
    桃幼龄园和低产园套作百香果种植模式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该套作模式下果园发展的策略。关键词 猕猴桃;百香果;SWOT分析;幼龄园;低产园;套作中图分类号:S663.4;S667.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2.014我国是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的原产地,随着近年来猕猴桃产业的迅速发展,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一[1]。中国猕猴桃商业化种植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8期2021-09-12

  •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分析
    2,表现出较强的套作优势,套作模式下的系统产量高于净作模式,可以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高产的田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相关性分析;套作中图分类号: S344.3;S51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9-0074-06套作是传统农业的精华,利用物种互补性,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作物产量来实现可持续的集约化[1]。近年来,杨文钰等针对南方旱田原有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出适合种植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9期2021-07-01

  • 甘薯与小麦套作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462000)间套作是指在一种或几种作物生长后期,于株或者行间播种其他作物,通过调整作物共生时间和方式,集约利用光、热、水、肥及土地等资源的一种高效种植方式[1],可达到延长作物生育期,增加主产作物产量和单位土地复种指数的效果[2]。套作模式中作物的搭配多种多样,套作模式不仅比单作模式下的产量更高[3],而且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作[4]。目前,关于甘薯与玉米、烟叶、向日葵等间套作模式研究较多,但甘薯与小麦套作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10 个甘薯品

    中国种业 2021年1期2021-02-27

  • 辽西地区四大树种果园间作套作药材的主要措施对策与值得注意的问题
    积极发展果园间作套作药材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为了更好实现果园间作套作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辽西地区果园间作套作药材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关键词:辽西地区;果园;间作;套作;药材;问题;措施对策中图分类号:S567退耕还林,发展林果经济是辽西地区退耕还林栽果工程的主要产业,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林果业发展存在着“周期长,见效慢”的实际问题。鉴于此,如何尽快提高退耕还林栽果工程项目参与者农民的工程发展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8期2021-01-10

  • 与“三剑客”的书信
    您好!我对宿构、套作文章一事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这里,我写出这种文章的坏处甚至不公平之处。第一,宿构、套作文章拿高分,本身就是违反规则的事情,老师,您忘了吗?您亲口说过,宿构、套作文章在0~26分之间打分。若此,是决不能登上范文学案的;第二,这是对能够写好文章和想写好文章的人及其作品本身的侮辱,这不但会使写不好文章的人对文章不予重视,能写好文章的人也会失去写作的动力,若宿构、套作反而能得高分,可能大家都会变成文章复抄机。最后连宿构、套作的原创好文章都没有了。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1期2020-12-28

  • 棚室“草莓+番茄”套作栽培技术分析
    的作用,可以实施套作模式,即利用有限的空间来栽植不同的作物,实现高产丰收。目前,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棚室‘草莓+番茄套作种植要点。关键词 棚室;套作;“草莓+番茄”中图分类号:S625;S34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07草莓是大棚生产的主要产品,和番茄可以同期上市。在温室内进行“草莓+番茄”套作,可以实现增产,促进温室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进而增加温室收益。1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9期2020-11-23

  • 幼年杏树间套作紫花苜蓿高效栽培技术
    年杏树田间合理间套作紫花苜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该文从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苜蓿刈割及贮藏、幼年杏树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套作栽培技术。关键词:杏树;套作;苜蓿;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086-02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晋、冀、蒙3省(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9°49'50"~40°31'10",东经113°28'36"~114°6'15",属黄土高原丘陵区,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2020-10-30

  • 智能化温室黄瓜套作苦瓜种植技术应用
    化温室应用于黄瓜套作苦瓜上可有效避免套作时前后茬出现的矛盾,更科学、更安全,可以实现精准、轻松化管理。该文运用智能温室技术对温室黄瓜套作苦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详解。关键词:智能化;黄瓜;苦瓜;温室;套作1   播种技术1.1   品种选择智能化温室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品种选择是实现智能黄瓜套作苦瓜种植栽培的前提。品种选择要接穗选用新泰密刺,砧木选用黑籽南瓜,而苦瓜的品种选择依据为耐热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7期2020-09-27

  • 棚室番茄套作栽培模式筛选
    棚室栽培;番茄;套作;品质;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间套作较单作增产幅度为30%~50%。据统计,世界间套作面积在1亿hm2以上,国内间套作种植面积约有0.2亿hm2,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间套作相对于单作具有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的特点。近年来,间套作养分资源利用及间套作优势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合理地间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这种优势生态基础主要包括地上、地下等2个部分,间套作在地上能充分利用光和热资源,在地下能合理利用水分、养分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6-21

  • 农作物间作套作技术要点
    介绍了间作种植与套作种植的基本概念,然后就农作物间作套种实施过程中的作物品种选配、田间套种配置、生长发育调控等技术要点以及各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以提高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关键词:农作物;间作;套作;种植技术要点于 洋. 农作物间作套作技术要点[J]. 農业工程技术,2019,40(08):30.一、农作物间作、套作概述1、间作种植间作就是在同一块土地、同一个生长季节内,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各行而种的一种农作物种植形式。虽然这些农作物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3期2020-06-08

  • 饲用型杂交构树套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饲用型杂交构树套作大豆模式是利用构树不同生長阶段行间距空隙种植大豆,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固氮作用,又能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使构树与大豆更好地生长和结果。从整地、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饲用性构树套作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关键词   饲用型构树;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344.3;S565.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3.009构树是一种优良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5期2020-06-05

  • 分析《罗曼蒂克消亡史》之逃离
    耳 非线性叙事 套作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用典雅精致的气质建构出一场又一场的逃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后文将对此展开论述,并希冀着能对未来的中国电影研究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且有所裨益。1.内容首先,《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条叙事线索都蕴含着渴望逃离,或正在逃离的内容。人物方面,小六在逃,她想与王先生离婚,逃离无爱的生活,期盼着“挣脱这种藩篱去追求追寻自己所谓的真爱”①,因而她会对陆先生轻声诉说道:“这样的日子究竟有什么意思?那么多人,到处都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4-17

  • 张家口宣化地区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效益
    西瓜;双膜覆盖;套作;经济效益;河北张家口;宣化地区中图分类号    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058-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ultivation  Mode  and  Benefits  of  Watermelon  with  Double  Film  Mulching  in  Xuanhua  Area  of  ZhangjiakouZH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03-30

  •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要是打击以抄袭或套作方式获取高分而实际水平并不高的学生,而非打击会写文章但不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学生。为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权威,近年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防止套作”成为高考作文评阅的关注点:一旦认定为套作,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精美,都在30分以下给分,甚至只能得几分。何谓套作?如何处理套作?笔者试以《坚持自己》一文为例,结合作文评分标准浅谈一二,以期对作文教学和备考略有帮助。

    作文新天地 2019年25期2019-11-27

  • 变“套作”为“真写作”的实践价值
    题组开展了“变‘套作为‘真写作作文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实验,试图解决长期困扰中学写作教学的老大难问题,破解“佳作成长密码”,构建“真写作路径”课程。该实验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能够聚焦“真写作”训练,实践性突出,能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验效果显著。【关键词】真写作;作文课程;写作教学【作者简介】顾之川,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2019-09-10

  • 变“套作”为“真写作”作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其团队开展了变“套作”为“真写作”作文课程的实践,构建了“展现个性”“写得深刻”“写出哲理”“呈现文采”“体现创意”五个维度作文教学的整体规划。该实践旨在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无序状态,既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路径,也为学生带来了优秀的行文示范;既让写作教学有章可循,又让学生有效规避“套作”。课题组成员经过六年的实践,并在多个学校实施,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作文教学参考,本专题特编发这一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發和借鉴。【摘 要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2019-09-10

  • 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键词:幼龄果园;套作;马铃薯;品种;产量;经济效益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06.002Abstract: The new young orchards have low economic benefit, and interplanting in orchards is one of the ways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ruit growers. Three potato var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6期2019-09-10

  • 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广西套作夏大豆适宜的烯效唑拌种浓度,为解决与春玉米后期套作夏大豆的倒伏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0(CK)、1.67、3.33、6.67、13.33、20.00、26.67和33.33 mg/kg 8个烯效唑拌种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烯效唑拌种浓度对春玉米套作的夏大豆出苗率、叶面积、真叶SPAD值、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烯效唑拌种浓度的增加,套作夏大豆的田間出苗率、真叶叶面积、地面到子叶节

    南方农业学报 2019年9期2019-09-10

  • 河南蒜区早熟蒜套作辣椒栽培技术
    推广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采用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蒜区光照、水肥、土地资源,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对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进行了介绍,为河南蒜区早熟蒜与辣椒轮作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 早熟蒜; 辣椒; 套作套作是指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1]。我国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人多地少,素有间作

    中国瓜菜 2019年4期2019-07-03

  • 高寒区春甘蓝套作籽粒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要:高寒区春甘蓝套作籽粒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将传统套作种植模式,结合现代农业机械,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的一套高效栽培技术。运用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肥料、水分利用率,充分利用高寒冷凉区有限的光热资源,比2种作物单作种植模式的毛收益分别增收44.4%、174.6%。关键词:高寒区;春甘蓝;籽粒玉米;套作;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9-0053-2Abstract:The high-yield c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9期2019-06-18

  •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
    区创建一种新型间套作种植模式?既能解决单作苜蓿田第3~4茬草雨季收获难、同时又能提高苜蓿第3~5茬草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关苜蓿间作技术的研究报道,多以苜蓿间作于玉米(Zeamays)、小麦(Triticumaestivum)等粮食作物的行间为主,刘忠宽等[6]在80 cm/50 cm、100 cm/40 cm、120 cm/35 cm、140 cm/24 cm玉米的大行距间作苜蓿处理,明确间作单位面积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通过苜蓿间

    草业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5

  • 洞庭湖流域棉花与榨菜套作轻简栽培技术
    究,探索出了棉花套作榨菜的种植模式。现介绍其轻简栽培技术,旨在提高棉农收益,减少棉田抛荒,守住棉花生产保护区红线。关键词:洞庭湖流域;棉花;榨菜;套作;轻简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2.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4-0050-03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4.0130 引言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洞庭湖西滨,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曾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

    棉花科学 2018年4期2018-11-22

  • 小学中年级作文训练例谈
    导方法。关键词:套作;素描;创新从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和这一阶段学生作文的实际看,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直观性。学生作文中所写的事物大都是他们眼前经常出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而且这些事物大多都可以随时再现。二是模仿性。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刚刚开始逐步认识段式结构和各种描写方法,所以教学中就出现了学习一种段式或表现方法,仿写一个片段的作文训练模式,仿写片段占了作文训练的大部分。三是先说后写。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每次习作前先引导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2018-11-14

  • 以有入无胸有成竹
    ,反对高考文章“套作”的声浪很高,尤其是反对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套作。不能套作,那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该怎样把议论文学到手?对此,总结了议论文的针对性教法,概括起来就是“以有入无,胸有成竹”。关键词:以有入无;套作;议论文;教法最近这几年,反对高考文章“套作”的声浪很高,尤其是反对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套作。何谓“套作”,有以下两种解释:一种是作文的模式与固定的范文模式相仿;一种是把好的作文背下来,然后稍作改动就成自己的文章。第二种“套作”,我认为

    新课程·中学 2018年8期2018-11-14

  • 湖北省西南山区黄连与高山芸豆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黄连;高山芸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S64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131 高产栽培技术1.1 精细整地1.1.1 选地选择栽种地点要符合黄连和高山芸豆的习性,要选择背风、半阴、半阳,同时土地较为平坦、土壤肥沃、不渍水、富含有腐殖质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坡度需不大于30 °。铲除当地的杂草,清除附近的石块[1]。用杂草与土烧成火土灰,多烧几遍,将土壤中存在的杂根烧尽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5期2018-09-14

  • 套作与生物炭互作提高番茄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
    。番茄-分蘖洋葱套作和添加生物炭栽培能有效缓解番茄连作障碍,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并保持根际的土壤健康。本研究探索分蘖洋葱套作和添加生物炭对番茄生长情况、品质测定及根际土壤酶的影响。本试验于2017年3~8月在大庆市大同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航天育种基地3号棚室中进行,试验地是连作3年的连作番茄地。以番茄-分蘖洋葱套作和添加生物炭的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4个处理:番茄单作不添加生物碳、番茄单作添加生物炭、分蘖洋葱套作番茄不添加生物炭和分蘖洋葱套作番茄添加生

    新农业 2018年4期2018-05-15

  • 套作大蒜对温室茄子根系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大蒜定植时期进行套作试验,以茄子单作作为对照,研究套作大蒜对温室茄子根系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采样时期,各处理茄子根系土壤细菌数量、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表现为E1G1>E2G2>E3G3>CK,说明套作大蒜的茄子根系细菌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套作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则相反,表现为CK>E3G3>E2G2>E1G1;随着采样时间的推迟,套作处理和对照茄子根系细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于85 d时达到最高,真菌数量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2018-01-15

  • 鄱阳湖植棉区适宜棉花套作的大蒜品种比较试验
    鄱阳湖植棉区棉田套作的优良大蒜品种。结果表明:“四川彭州大蒜”和“软叶蒜”在本地不抽薹,“红蒜”蒜薹粗壮产量高; “四川彭州大蒜”和“软叶蒜”是作为鲜蒜用较好的品种;“红蒜”抽薹早、蒜薹产量高,是获取蒜薹较好的品种;“白蒜”蒜头产量较高,可作为薹蒜兼用型品种;“四川彭州大蒜”蒜头产量高,可作为蒜头用品种。关键词:鄱阳湖植棉区;套作;大蒜;品种比较中图分类号:S562.047 S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7)06-004

    棉花科学 2017年6期2018-01-03

  • 走出浮躁的考场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浮躁;套作;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0103一、我们的考场作文,为何失去了“生命”和“情感”(一)应试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功利教学”。高中教学承担高考升学压力,努力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期望,应该“点赞”。可是,单纯追求升学率,单纯追求功利的表面分数,教师和学生都走进题海,盲目刷题,天天考试,天天制造“高考体”作文,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6期2017-06-27

  • 不同烤烟套作模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探討云南不同烤烟套作模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当地烤烟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烤烟套种白菜(T1)、烤烟套种结球甘蓝(T2)和烤烟套种豌豆(T3)3个处理,以烤烟单作为对照(CK),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套作模式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同时进行土壤优势细菌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不同处理的烤烟产质量分析。【结果】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套作处理整体可提高烤烟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4期2017-05-30

  • 不同种植方式对作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词]间作;轮作;套作;土壤重金属污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食品安全,指出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近年来,随着多起食物毒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研究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对农作物的食品安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土壤中的重金属是指比重≥5.0g/cm3的金属如Fe、Mn、Zn、CA、Cu、Cr、Pb等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2017-05-18

  • 赤峰市半干旱区苗圃间作套作育苗模式
    地类型。通过间作套作育苗提高“苗间”空地利用率,有利于增加苗木品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该文从间作套作育苗的适用条件、树种选择原则、苗木培育目标、效益分析等4个方面确立间作套作育苗模式的技术经济基础;根据内蒙古赤峰市苗木市场需求,以培育园林绿化工程大苗为长期目标,提出适合赤峰市半干旱区气候特点的主栽树种苗木间作彩叶树种苗木、经济林苗木、黄杨(球),不同规格苗木间作,“苗间”空地间(套)作,“残次疏苗地”套作等6种育苗模式类型,供苗圃育苗参考。关键词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5期2017-05-12

  • 幼龄果树间套作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要:幼龄果树间套作西瓜高产高效栽培主要是针对果树早期生长量小,林间空间大的实际情况,利用果树结果前的这段时间,充分利用土壤和温光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模式。根据1-3年生幼龄果树前期生长缓慢,株型较小,林间空地较多,在果树行间适时种植一些农作物,增加经济效益。关键词:幼龄果树;套作;西瓜;栽培模式林间套作西瓜,经济效益高,又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能促进果树早结果,早收益。由于种植高杆作物对果树的成活和生长影响较大,所以在选择作物时应以杆、矮、经济效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2017-05-05

  • 云阳县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粮食作物复合经营套作模式,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 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重庆云阳中图分类号 S643.304+.7;S513.048;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33-01Abstract In order to rational use the land resources,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increase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2期2017-03-24

  • 玉米和大豆套作丰产技术
    通过对玉米和大豆套作模式进行分析,令玉米和大豆套作方式能够丰产。关键词:玉米;大豆;套作;丰产技术玉米和大豆套作指的是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乃至作物直播技术的环境中,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在宽行中进行大豆的套种,完成玉米大豆双丰收。为了加快玉米大豆套作技术的规范,加快套作的发展,应当依照气候特点与玉米、大豆的生产状态运用丰产技术。1 挑选配套高产良种玉米需挑选株型紧凑的早熟品种,比如川单418、成单30、登海605等。大豆应当挑选具有良好耐荫性、强抗倒力、品质优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3期2017-03-16

  •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对玉米生长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对玉米生长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陈远学*,王科,赵亚妮,王佳锐,徐开未(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为研究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进行了2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和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2013年3个施氮水平(0,180,360 kg/hm2)及2014年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以期揭示施氮及套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7年2期2017-02-28

  • 如何避免“生搬硬套”
    来,中考考场作文套作盛行,遭到专家学者、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以致许多作文试题特地提出了“不得套作”的要求。所谓作文套作,就是学生在没有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套用别人作文中现成的构思、立意,或者生搬硬套,变相抄袭别人文章、句子或段落。套作束缚了考生的思维,限制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难以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下面,我们就结合相应的失误文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套用主题,全无新意有些同学写相关主题的文章,总是拿老故事来应付新题目。比如表现老师,总是写老师在雨天把自己

    大作文 2016年4期2016-11-19

  • 四熟菜玉米与白术套作栽培技术
    四熟菜玉米与白术套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术栽)、整地、播种、栽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 四熟菜玉米;白术;套作;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3;S567.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086-01在四川省和重庆市东部海拔800~1 200 m一带,气候特点相近,土地广阔。由于海拔较高且交通不太便利,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在2年周期内种植4季商用价值较高的菜玉米和1季比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10-20

  • 套作在烤烟生产中的运用
    摘要 为充分发挥套作模式的优势,挖掘其在烟叶生产中的运用潜力,基于套作模式在烤烟及其他作物中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套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质量、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烤烟套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行烤烟套作的建议。关键词 烤烟;套作;茬口矛盾;产质量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64-03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advant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2016-10-20

  • 小麦施氮后效和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小麦-大豆)和套作大豆(小麦/玉米/大豆)两种种植模式,探究了前作小麦施氮后效及净作、套作两种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净作或套作,大豆均能利用前作小麦的施氮后效,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N120处理(纯氮1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套作大豆籽粒产量最高为4133 kg/hm2,达高产水平。2)分枝期时大豆地上部生物量为净作显著高于套作,平均高 62.3%,而收获期时为套作显著高

    草业学报 2016年7期2016-08-02

  •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产、高效、优化。套作生产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为我国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解决人地矛盾、季节矛盾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我国进行套作大豆生产的必要性和套作大豆的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探究这一生产方式的有效性。关键词:套作;大豆;农业;现代化;科学。套作(relay intercropping)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9期2016-07-09

  • 不同套蒜模式对大棚番茄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目的】 明确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对大棚番茄根系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的影响。【方法】 试验以‘迪芬尼’番茄和‘G064’大蒜为材料,共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在大棚番茄连续套蒜的第5年,分别于春茬番茄定植后的2012-03-20和秋茬番茄定植后的2012-08-26第1次采集土样,以后每20 d取样1次,春茬和秋茬各取样5次,测定番茄根系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单作番茄相比,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6-03

  • 韭菜和豇豆套作技术要点
    点,希望对于蔬菜套作提供参考。关键词:韭菜;豇豆;套作中图分类号: S60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52蔬菜套作模式有很多种,比如长套短、大套小、菜套苗、瓜套豆等等,在选择套作模式时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气候、品种特点等合理选择,韭菜地套作豇豆属于间作模式中的菜套豆模式,豇豆可给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9-20

  • 远离“套作”,让作文实现华丽转型
    明文规定:不准“套作”。“套作”是造假、欺骗的行为,它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更把年轻人引入歧途。它理应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怪物。然而,近些年来,“套作”之风不仅没有被刹住,反而有愈来愈烈之势,何故?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在作祟,催生了“套作”。所谓“套作”,顾名思义就是考生为了走捷径骗取高分,在考前用心揣摩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预先写出一篇自以为能“放之四海皆准”的文章,到考场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硬套上去应付交差,以期

    求学·素材版 2015年6期2015-06-23

  •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5 m时,玉米和套作大豆综合产值效益最高。关键词 玉米;株型;幅宽;大豆;套作;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S5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0-2大豆是集粮、经、饲和加工原料一身的重要农作物。当前,以大豆为原料的饮食业、养殖业、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造成全球大豆需求旺盛,供求矛盾日益明显[1]。我国是大豆原产国,曾是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北方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栽培面积逐年缩小,大豆供求矛盾在我国日显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2014-12-20

  • 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新技术研究
    13年进行了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该技术组合西瓜单产最高,成熟上市最早,单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继续推广应用;次优组合方案为:地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末苗床播种,4月下旬初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4期2014-07-18

  • 套作红苕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当地优质红苕不同套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红苕对烤烟上部叶的物理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影响;烤烟移栽后25天套红苕,比其它处理的单位面积产出率都高,纯收益为41 086.5元/hm2。实行烟苕套作,不仅增加复种指数,还能增加烟农收入。关键词:烤烟;红苕;套作中图分类号:S572.04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059-04近年来,云南省岑巩县等烤烟种植区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烤烟种植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2期2014-03-24

  • 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1)。间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率显著低于单作(Jamshidi et al.,2008;Al-Dalain,2009)。但间套作复合群体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仅与套作马铃薯的商品性状和产量密切相关,还取决于套作玉米的产量,而这受套作马铃薯品种特性、行比以及生态区域等多种因素影响,套作经济效益并不一定均高于单作(Ifenkwe & Odurukwe,1990;Farooq et al.,1995)。西南地区是中国第二大马铃薯产区(隋启君

    中国蔬菜 2013年4期2013-02-24

  • 宁夏旱作区域露地西瓜套作栽培适应性研究
    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特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以期选出适宜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的最佳方式。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时间为2011年4~10月;地点位于宁夏同心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内,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东经 105°59′,北纬 36°51′,海拔 1 363 m。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均气温7

    长江蔬菜 2012年20期2012-06-06

  • 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
    25014)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杨文钰*雍太文(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与土壤营养研究室/四川农业大学,雅安 625014)2009年12月26 ~27日,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办,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承办的首次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贵州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南方8省(市、区)主管大豆生产的领导及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8家科研单位

    大豆科技 2010年1期2010-08-15

  • 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比较
    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一套一效果最好,可进行推广种植。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效果中图分类号 S532;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082-01近年来,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攀升,2009年已达到11.11万公顷,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产业。为稳定主粮增强特作,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探索合适的高效种植模式,2008年麻乍乡农技站在麻乍乡箐岩村进行了该试验。1材料与方法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2009-11-11

  • 小麦套作菊苣试验研究
    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t/hm2的种植密度为(177 645~223 035株/hm2),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3 743.08元/hm2,产投比1.946。关键词小麦;菊苣;套作;密度;施氮量中图分类号S5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1期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