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走上祖国工业建设的岗位

1952-08-16 02:34
中国青年 1952年12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苏联工人

祖国工业的恢复调整任务已基本上完成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它遗留给我们的工业基础是贫弱而残缺不全的。几十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我们的工业得不到发展,已有的工业也基本上是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式的,那就是说:它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而不是独立的。这样的工业,在解放后当我们赶走了帝国主义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时候,便暴露出不平衡的状态。第一是生产量的不平衡。如在钢铁工业中,矿砂的生产量多于炼铁业的需要;生铁的生产量又多于炼钢的需要;钢锭的生产量又多于钢材。因为过去我们所出产的矿砂、生铁大量出口到日本、美国去,而我们所需要的钢锭、钢材,又是从外国帝国主义国家输入的。帝国主义国家收买我们廉价的工业原料或半成品,又把成品卖给我们,这样从中取利,从经济上剥削、统治旧中国。第二是生产性质上的不平衡。轻工业多,重工业少;修理业多,制造业少。帝国主义只希望我们有修理厂,而不希望我们有制造厂,这样他就可以在中国出卖它的货物。譬如汽车,在欧洲每年消耗一万辆汽车的国家,都有汽车制造厂,而我们据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调查,每年大约要消耗两万辆汽车,但却只有汽车修理厂,连一个汽车制造厂都没有。第三是供、产、销间的不平衡。例加纺织工业多,而棉花少,因为旧中国纺织工业所用的原料棉,很多是来自美国的“美棉”,生产出来的纱布等,很多运往南洋等地,国内广大人民却缺乏衣服穿。我们的工业设备的分布,多半集中在沿海一带,这样就便利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控制;但对于国内原料产地和国内市场却很不适应。第四是生产装备和生产技术的不平衡。过去高级技术全掌握在帝国主义分子手里,中国人则只能出卖劳力,做些粗活。帝国主义被赶走后,我们自己的生产技术就一时赶不上。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再加上长期战争破坏,更显得我们接收下来的旧中国的工业是支离破碎的。

我们要在这样一个残破的工业基础上建立我们独立自主的强大的工业,就决不能照原样去恢复,照帝国主义安排好的秩序去恢复,而必须在恢复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只有按照人民的需要,改组工厂,搬迁设备,补充不足或薄弱部分,自筹原料,改变生产对象,改进生产技术,改变生产管理方法,医治和矫正上述不平衡的“跛腿”状态,才能达到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的目的。三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没有这样大力的调控和改造,不可能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三年来工业的恢复改造工作究竟得到那些成绩呢?

首先是生产普遍高涨,加上部分特殊的提高。除小数产品外。都已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生产的高涨是全国普遍的现象,但因在恢复中加上了调整,故高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如玻璃河水泥厂一九五○年一年的生产量不但大大超过了敌伪时间的最高水平,而且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四年生产的总和。就重工业而论,若以一九四九年的生产总值为百分之一○○,则一九五○年为百分之三二五,一九五一年为百分之五二○,即在两年之间发展了五倍,而其中钢铁工业和机器工业则均在六倍以上。

其次是改进了质量,提高了技术水平,实行新操作法,不断地出现新产品。一九五○年全年,仅机器工业方面全国便出现了二百七十多种新产品;我们的许多机器产品,去年在印度的国际工业展览会上都得到一致的好评。又如我们用国民党时间发弃不用的轧钢机,加以修复,轧制了重型纲轨,保证了成渝铁路的修建。新操作法如大家所听说过的机器工业方面的高速切削法,多刀多刃切削法,炼钢工业方面的马丁炉热修法,煤矿方面的长壁式采煤法等都大大地使产量突飞猛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第三,是恢复了许多遭受敌伪严重破坏的工厂,并开始了部分的有重点的新建。旧厂的恢复也是按照改造的原则,按照人民的需要而加以恢复的。如全国著名的龙烟铁矿一九四九年底还是一片废墟,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现在它的生产已把超过了敌伪时间;大同煤矿是全国蕴藏最富的煤矿之一,解放后也是从一片废墟上重建起来的。

第四,在工业管理方面,实行了计划管理,推行经济核算制。我们的国营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计划管理是我们的行动纲领,经济核算制是我们的行动方法。这一科学的、最先进的管理企业的方法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底下所不

可能实行的。三年来,全国大多数厂矿进行了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建立独立的会计制度,实行八级工资制,标定生产定额,编制完整的计划。虽然这还仅仅是开始,但已经为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这三年的恢复和改造工作,通过上述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我们的事业的恢复和调整任务已基本上完成了。

我们能够在短短三年当中,基本上完成了工业的恢复调整任务,医治了旧中国所遗留给我们的经济上的“跛腿”状态,并使我们的工业生产达到了如上所说的水平,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是由于我们有着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正确的政策和领导。解放后,在接管的初期,我们执行了“不打乱原企业机构”、依靠工人阶级、团结教育技术人员等的政策,使生产很快地初步恢复起来了。之后,全国各工厂先后普遍地进行了民主改革运动,取消了各种不合理的旧制度,打垮了压迫剥削工人的封建把头和工厂恶霸。更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包括现在正在全国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这一系列的工作,启发了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解放后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生产,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工人们已经认识到他们在为自己生产,他们的劳动是光荣的,是为了创造自己未来更美满幸福的生活。这种情况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上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根据东北的统计,一九五一年东北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超过一九四三年伪满最高水平时百分之四十二,而其中又以煤矿工人为最高,超过了伪满时代百分之一百二十三。在各地的生产竞赛运动中,不断地涌现出大批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在生产中起了骨干、带头和桥梁的作用。如东北机器五厂的马恒昌,已成为生产竞赛中的旗帜;天津钢厂的潘长有,当苏联专家提出热修马丁炉的建议时,便是在他的带头执行下而获得成功的。此外,技术人民们也有不少的贡献,如球墨铸铁便是首先在科学院试制成功而获得推广的,又如华东虬江机器厂的工程师们领导制造平面磨床,上海工具厂的工程师领导制造大批新式工具等。许多创造发明也都是在工人与技术人员结合下而获得成功的,最近南京试制萤光灯成功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苏联专家的帮助。苏联代表着世界最高的科学技术的成就,在我们的国家获得解放后,我们就聘来若干苏联专家帮助解决困难。虽然时间很短,人数也不多,但他们给我们的帮助之大却是惊人的。我们的生产增长得这样快,成绩如此惊人,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或启发之下获得的。随便举几个例子便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我们的炼铁炉,有很多是敌伪所遗留下来的,陈旧破损得很厉害,所以常常出毛病。苏联专家就教我们如何缩短修炉的时间,如何使用得更耐久,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炼铁炉的效率。有一位苏联炼铁专家,可以说是炼铁炉最好的“医生”,他到那里,那里炼铁炉的毛病,如卦料、棚炉等便治好,那里的炼铁炉便出现新纪录。又如我们现有的炼焦炉都已老旧,但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启发下,增加了装煤量,缩短了炭化时间,这样,就使得我们现有的炼铁炉或炼焦炉差不多都可以顶过去一个半到两个来使用。又如我们刚得到苏联工作母机时,使用效率很低,损坏得很快,但经过苏联高速切削专家的指导,效率提高了三到二十二倍,还带动我们许多破旧的皮带车床也实行了高速切削。在生产管理上也是如此。过去我们长期处在农村里,对于管理工厂缺乏经验。国民党丢下来的是一堆烂摊子,没有成本计算,东西乱七八糟地堆在仓库里,要用也找不到。接管以后我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逐步地建立了新的管理制度,使我们能够从数字上控制生产,这对于我们今后进行大规模的计划生产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苏联专家严肃负责,不辞辛劳的工作精神也在我们全体职工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人民对我们有些什么要求

三年来,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工业生产恢复调整的任务,并有了若干新的发展。但是,这些成绩还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落后的农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工业,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毛主席说:“只有中国的工业发展了,中国在经济上不倚赖外国了,才有全部的真正的树立。”(“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不但要建设强大的工业,而且要使农业最后也工业化。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伟大的“三反”“五反”运动,再加上工业战线上所取得的恢复与改造的成绩,我们己具备了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在这一基础上,人民对我们有些什么要求呢?人民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重工业,就是说要有足够的钢铁和有色金属,以供国防、工业、交通等各方面的需要;要有强大的机器工业,生产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大至巨型的机器,小至精密的量具等,以装备各种工业,使生产操作逐渐走向机械化;要建立一系列的电站,供给工业动力及人民生活之需;要开采更多的煤、更多的石油,供应各种机器所需要的燃料等等。

广大的农民要求更多的农业机器、农具和化学肥料,以便进一步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和集体农庄的出现,他们便需要大批的抱拉机、选种机、播种机、收割到机以及更多的新式农具。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氮肥和磷肥。

人民要求兴修水利,以减免水灾,扩大灌溉面积,改进江河运输。这就要修筑更多的水域、水闸和水面,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人民要求发掘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力资源,要求兴建水电站。如此不但供给城市以廉价的动力及照明,又可开渠灌溉,使千万亩沙漠变为良田,使农村富裕,整个国家向电气化前进。

人民还要求改善交通运输情况,以配合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需要。为此,除了兴建铁道、公路和改进航道之外,要求有足够的机车、汽车、轮船和飞机以满足这一需要。

人民还要求供给他们生活所需的更多的工业品,以便进一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工人们工资大大提高了,收入增多了,他们不再盘算吃粗粮或细粮了,他们琢磨的是买什么牌的钢笔、手表和自行车等。女工、农妇们除了蓝布、灰布以外,他们要求布疋具有更高的质量。更多的花色。盖了新工人宿舍,大批工人结婚,都要求更多的日用品。还有土地改革之后,农村千百万翻了身的农民,盖新房,添置新衣、新被,更进一步他们还要求购买自行车、暖水瓶等工业品了。城市公教人员及机关干部的工薪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也同样要求供给更多的工业品。

人民对我们有这样多的要求,我们如何去满足呢?很明显的,我们就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分出轻重缓急,一步紧一步去实现。同时,我们和全体工人阶级很愿意作最大的努力,使能办的就办起来。不过,要办这样多大事情,不是没有条件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工人和干部。我们在这方面有着五亿人民的优越条件。但要在几年之间,新增几百万工人,几十万知识分子,至少几万工程师和技术员,这确乎是不容易的。因此,希望今后能从各级学校中,从各方面源源不绝输送干部,特别是技术干部,到工业建设的大军中来。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满足人民的要求。

在祖国的工业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工科的同学,而且我们还大大地需要理科的同学,因为现代的工业技术,没有科学基础是不行的。没有他们,我们的很多试验、测定、测量、勘察工作都无法解决。我们还需要经济系的同学,因为我们的工业管理,正走向计划经济的管理。我们觉得还需要从事文学和艺术活动的同学,因为工人阶级整个的生活需要他们,同时他们也需要到生活中来,到工人阶级中来发掘新的写作资料。

对毕业同学的希望

前面我已将三年来我们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以及人民今后对我们的要求,简单地向大家作了个介绍。同学们很快地便要离开学校,走上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将增加一批新的生力军。我们除了表示热烈的欢迎外,再对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

首先我希望同学们走到工作岗位上以后,能够虚心地向工人阶级学习。“向工人阶级学习”这是大家听熟了的一句话,但在同学们行将踏上工业建设岗位之前提出来,更有特殊的意义。同学们虽然也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但因出身和过去所受到的教育的关系,还必须很好地向工人同志们学习。前面已经提到过,工人阶级的高度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三年来工业生产获得重大成绩的主要原因。今后我们仍然要依靠这一条。向工人阶级学习也就是使技术与劳动结合,技术也只有在与生产劳动实际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同学们到工厂后,应该多向工人同志学习实际经验,把自己所学过的理论与工人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那么理论反转过来便可以指导工人,使工人也提高一步,同时又更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这种技术与劳劲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政治上进步与提高的过程。几年来这样的范例已不少。我原意同学们从这里获得进步。

向工人阶级学习不是单纯的“只取不予”,相反的只有时刻注意爱护工人阶级,给工人以各种具体的帮助,才能学得好、学得快。解放后工人都迫切地要求学习,要求提高自己,特别是对于技术和文化学习的要求很迫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同学们应尽一切可能向工人阶级靠拢,亲切地帮助你见面的每一个工人同志。你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工人阶级化了;也就能达到向工人阶级学习的目的。

第二,向苏联学习。苏联是和平民主阵营的堡垒,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苏联在政治上是最进步的,同时在科学方面也是最进步的。向苏联学习,就是应该学习苏联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学习苏联生产和建设中的先进经验。

三年来,苏联各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技术的帮助,使我们获得了惊人的成绩。今后我们在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努力向苏联学习,提高一步,使我们自己也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不愧是他们的伟大盟邦。因此,希望同学们抓紧向苏联学习这一课题。

在学习苏联的问题上,我希望同学们学会俄文,因为掌握了俄文这一工具之后,同学们将发现“眼界”大为开展,对于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更为方便了。同时,要经常注意苏联在科学技术方向的新发展,选择与自己业务有关的,随时学习,随时吸收,不要将它轻轻放过。

最后,希望同学们勇敢地、愉快地、充满信心地走上祖国工业建设的岗位上来,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一位先进战士!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苏联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