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发掘“革命书信”的意见

1961-08-16 03:35田海燕
中国青年 1961年19期
关键词:书信同志革命

田海燕

为严肃、认真而系统的作好搜集、整理、发表和保存“革命书信”的工作,我愿说说自己的意见。

首先,所谓书简、尺牍、函扎这类书信形式,是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人发抒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等方面意见和感情的一种工具。它可以是论文,是百科笔记;可以是随笔,是文学作品。既可以是政论、檄牒,也可以是友函、家书。真是上自天文,中括人事,下及地理的百科素材。作者纵笔自如,不受拘束。读者心领神会,感受自然。因此,产生了许多有理论,有考据,有调查,有研究,夹叙夹议,容诗容画等等丰富多彩的作品。就我国而言,这类作品是伟大祖国的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大的价值。史、子、集中的书简如此,笔记、小说、诗歌、辞赋中的函牍如此,各家家书亦复如此。这些作品中,常闪烁着正义、真理的光辉和学术的文艺的科学的奇珍异彩,灿烂缤纷,使人目不暇给。我们的革命者,不论是先烈、前辈或一般志士,他们在革命、治学、为人处世中,也常运用通信形式,引古论今,借书述怀,触景抒情。

其次,从远处说,不管那个朝代的农民革命运动;从近处说,不管那个国家的革命运动(包括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反殖民主义的民族革命,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其倡导者,失败者,成功者,也常运用通信形式,在发动革命之前,宣传革命理论,联络革命同志,组织革命斗争。在遭受挫折之时,总结经验,研究策略,激励人心,鼓舞斗志,起到对敌人是炸弹,对同志是战鼓的作用。马、思、列、斯,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杰作。不少牺牲了的革命家,在殉难时留下的家书和告同志书等,是永不磨灭的历史教材。我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留下了象“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的信及《致苏联遗书》。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在追求革命真理之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后,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之际,也常常把书信作为革命武器。对同志情真意切,对敌人义正辞严。鲁迅先生在对敌人进行揭露、射击;对党的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对学术进行研究、讨论;对自己人进行团结、批评;对烈士进行吊唁、誓愿;对妻子表示爱情、帮助等等方面,运用书信形式很多,成绩也很突出。现在,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高举三面红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党和政府对于工作的指示,理论的研究,思想的分析,也常运用通信形式。可见书信这种形式,对于为革命服务是很好的战斗武器。

第三,在每个革命者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书信自然更是他们和同志、朋友、爱人交换心得,互相帮助;交流经验,互相勉励;发展友谊,互相规劝;建立爱情,互相关怀的通常使用的工具,很自然地把革命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赤诚无隐地坦露出来,使后之来者在读的时候感到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艰苦奋斗、锻炼成长的心得、经验和内心感情,甚至呼吸相通,自然而然地收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之功。

第四,由于革命书信有着上述这些特点,所以,历史学家研究革命历史,教育学家编写革命教材,军事学家研究军事学说,政治经济学家研究建设理论,文学家研究革命文学,科学家研究科学技术等,往往可以从中找到第一手朴素、真实的材料。自然,有很多书信本身,便是优秀的科学著作或者艺术创作。

所以,它是革命宝库中的珍珠,往往是革命工作者用血、汗以及眼泪凝成的结晶,是革命传统中的一笔珍贵财产。它同党的和革命文化工作者的各种理论著作,文学著作,历史著作等等互相辉映而又显出别是百花园中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香花。这不但对青年思想品质的成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且对其他同志,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现在,我们着手来干发掘和发表“革命书信”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假如做好了,不但现在的人要感激,那些还未出世的接班人更要感激,因为再不系统地进行搜集,有些属于此类的革命财富,免不了总有散失,而一经散失,便不易或不能补救了。

我之所以主张发掘“革命书信”的主要理由在此。

但是,要做好这件工作,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可不简单。也说点浅薄的意见:

首先,我认为应该从思想上明确:这是一件对党史、对革命运动、对文化、对现代人和后代人严肃负责的大事,而不纯粹是编辑事务,更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按范围说,各地文教部门,历史文物机关、报纸、杂志、出版社,都应注意这项工作。其次,在组织稿源上,向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同志,亲属,朋友们征集;向各个战线上的有名和无名英雄的同志、亲属、朋友们征集,是有效的办法。只要持之以恒,行之以力,必能积腋成裘,共襄盛举。在材料整理上,初期不一定需要专职干部,但应有政治水

平高,思想意识好,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同志掌管其事。来件多了,那就需要专人负责。因为来件之中,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是拿来即可发表的长书短简;有的是现在还不能发表的珍贵史料;有的需要查对来源,注释内容;有的需要请教专家,配合文图;有的是地下环境中的隐语通信,须加说明。甚至于还有文化水平不高的同志写的书信,尽管有时辞不达意,而却涉及某些史实或者重大事件,在在都要求具体工作人员以高度责任心和严肃性来对待这些原始材料,不可只按编辑需要而加取舍,应该是可发表者发表之,待查访者查访之,该配合者配合之,该保存者登记之,该转送者转送之,该退还者挂号寄之,该复制者精心制之。总之,不能使好容易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遭到片纸只字的损失,因而不可滥用剪刀浆糊,不可扔诸字篓,尤其不可随便遗失,以致石沉大海。

相信经过大家努力搜集、整理的结果,我们的珍贵而丰富的革命书信,一定能够象革命回忆录、革命诗、文集那样,在广大人民的面前,大放永不息灭的光芒,为我们和后代的人,留下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革命财富。

猜你喜欢
书信同志革命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共 筑
严良堃同志逝世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