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好好听呀!”

1999-06-07 15:03丁宏
父母必读 1999年9期
关键词:干嘛白骨精胶水

丁宏

放假了,赞赞跟妈妈接触的时间相对比较多。妈妈在家里对小赞倾注了更多的关注。殊不料,妈妈一直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以家长的姿态居高临下,在不知不觉中,却暴露出许多“丑陋”的问题。

做手工

那一天,赞赞做手工,我指着材料上的字读给她听:适合3岁~4岁幼儿。问她:“小赞,你多大了?”

“3岁半。”

噢,明白就好。妈妈事先这样说一声的目的是想让赞赞知道,今天要做的手工是她目前这个年龄阶段所能够胜任的——首先树立信心嘛。

题目:比较多和少。剪下圈中的小花,给每只兔子戴一朵。比一比,兔子和小花,哪一个多?哪一个少?

赞赞开始干了。看她的样子,运用儿童剪刀已经很熟练了。瞧:横剪、竖剪。要拐弯了,“当心!圆圈不是这样容易剪的。幅度要小,另一只手还需不停地转动纸,这样才可能剪得滚圆滚圆的。看你,剪的有棱有角的。”

赞赞不语,冲着妈妈的示范和她自己的“作品”发了几秒钟呆,然后开始抹胶水。

“哎呀!”我又尖叫起来:“你干嘛倒这么多?够了,够了,小心衣服。你看,你看,已经弄上了……”

妈妈自顾自地絮絮叨叨,“烦”起来没完没了,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唱独角戏。因为赞赞一点声音也没有了,而且表情颓丧。她生气了?有什么气可生的?

“贴。”我满不在乎。

“妈妈,你贴。”

贴就贴,我伸手准备接过浆糊,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是干嘛呢?30岁的人还要“比较多和少”,谁是主角?妈妈吗?抢什么镜头呀?

赶快亲一下赞赞的小脸蛋:“女儿,这是3岁~4岁幼儿的手工,妈妈怎么忘了?你玩吧,我要去烧开水。我们赞赞的小手最能干,什么都会做。”

抚慰了她,我趁机赶快溜。留下女儿“阴转多云”地开始干。当然,胶水浪费不可避免,而且明天也不一定能再穿这件衣服了。可是,相比之下,收获却是那么大。没有妈妈的“指手画脚”和“虎视眈眈”,动动小手,对于赞赞来说,不再是一件心惊肉跳、战战兢兢的事情了。

从表面上看,小赞是浪费了纸张、糟踏了胶水,衣服刚换上又要洗。而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一次的“惹麻烦”,锻炼了女儿。多少天后,赞赞一脸明媚地送给妈妈一件礼物:她做的蜈蚣。

“啊,真好,长长的身子,上面贴满了一只只脚。”

画图

赞赞挺喜欢“涂鸦”的。3岁半的水平比3周岁时又强了许多。画动物有了明显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区分出来,哪一只是松鼠,哪一只是小老鼠。妈妈发现女儿的画里,感情色彩也日益浓重:愤怒的熊、笑咪咪的兔妹妹、傻呆呆的格子猪……

虽然我们不奢望女儿将来成名成家,以此为生,但小赞有这个爱好,家里还是热情鼓励的。所以,只要她一宣布:我要画画啦。妈妈就立刻拿来水彩笔,备好纸,搬来小板凳,甚至调整好室内的光线。

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小赞感觉这是一种应该。

大年三十,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呢,赞赞在屋里喊:我要画画啦,我要画画啦。喊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人要搭理她,又跑出来:“妈妈,我想画画。”

“你画呀,自己去画。”

“那笔和纸呢?”

“还要递到你手上?就在桌子旁边。”

岂有此理!触手可及啊,为什么就懒成这样?宁可站在那儿扯破嗓子乱喊乱叫,也不愿意挪步动手找一找。低头仔细一琢磨,这种局面是谁造成的?这正是我平日里伺候得太周到的“积极回报”。把赞赞宠成今天这副样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妈妈自己。

从这件事开始,我改了。我告诉女儿:“画图不是很单纯的画图,找笔、铺纸,包括画完后把东西放回原处,这些都是画图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不可能总陪在你身边。在幼儿园也要画画,一个老师不可能为这么多小朋友帮忙……”

吃零食

我要求赞赞每天晚上睡觉前说一句自己想说的话,什么都行。开始她总是“晚安,妈妈”或“妈妈好梦”。有一天女儿亲了我一下,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有了这个KISS(吻),你整个晚上都不会怕黑。”

这句话说得多好!我听了大加赞赏,马上表扬了她。遣词造句,思想性,都好。小赞自己怕黑,不敢进没开灯的房间,所以考虑到妈妈也会怕黑。是的,赞赞,只要想起这个吻,妈妈一辈子都会觉得踏实。

说真的,女儿语言表达比较好,讲故事是她的“强项”。那一天,她扬了扬书:“妈妈,我给你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好吗?”

“好。”这是小赞滚瓜烂熟的故事,我心不在焉,反正她会。

“唐僧师徒4人……”女儿打开第一页,开始进入角色了。我随手拈了一块糖糕塞进嘴里,这是江浙一带的特产,挺好吃。

“让我尝尝。”赞赞看见了,放下书,凑过来。她只碰了一点点,大概不对胃口,又返身继续讲:“山里的白骨精早就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嗯,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我又剥了一只香蕉,已经下午5点多了,肚子开始频繁“活动”,现在吃什么都香。

“妈,我也要吃香蕉。”小赞第二次奔过来。

我有点不愿意了,开始唠叨:“你干嘛呢?专心点。”

赞赞勉勉强强回到座位上,我一抬头,瞥见巧克力的保质期快到了。还有好几块呢,帮她吃掉点。女儿正要翻书,发现了:“妈妈,你又在吃什么?”

好一个“又”字,我“恼羞成怒”:“妈妈吃什么也要你管?你不是要给我讲故事吗?你好好讲呀。”

“那你好好听呀。”小赞故意学我的声音,拿腔拿调。

真是一个厉害的小家伙,一句“好好听”让妈妈翻然醒悟,立刻关上食品橱,正襟危坐。对啊,要求赞赞专心,自己怎么能如此散漫呢?

这个假期,让我又有了新的发现:“管”女儿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少埋怨孩子,多反思自己,因为妈妈也不是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
干嘛白骨精胶水
干嘛总是洗手呀?
Thanksgiving Day Card
干嘛总拉我的手
让我看哪儿
玩转吸管
干嘛追你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