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改中真实的音乐课堂

2004-01-07 07:52姚江萍
中国音乐教育 2004年11期
关键词:课例音乐课鸭子

姚江萍

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听了无数次关于新课标解读的报告,也观摩了无数堂新理念下的音乐课,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一律可用“完满”两个字来概括。激动之余,再走进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想到一个问题:每位音乐教师每周有十二至二十节不等的音乐课,每堂课里都有不同的学生,还能做到堂堂课都这么“完满”吗?如果这“完满”仅仅体现在“公开课”、“展示课”、“亮相课”、“评优课”上,那课改的形势“一片大好”是否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课例一

一次在课上学生用二声部模唱“月亮下山了”这一发声练习时,由于声部均衡,力度表现较好,获得了极佳的和声效果。学生们意犹未尽,便提出要用和声来表现“太阳出来了”、“山岗静悄悄”等景象。于是,整整40分钟的时间全用于合唱教学。这样的课还能成为一堂“好”课吗?

———站在新课程的层面看,这未必不能成为一堂好课。

偶尔的不完整性也无妨

或许,我们的“评优课”、“公开课”参加得太多,以至于畸形地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我们脑图中的一堂“好课”应该像一首奏鸣曲那样有“引子”,有“呈示部”,有“展开部”,还应该有“再现部”;应该将“聆听、演唱、表演、编创等”有一个均衡的安排;应该将技能性与情感性有机地统一;应该……。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们孤立地分析上述课例,它无疑是失败的,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批判”它为“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堂课放在整个“新课程”背景中,放在一个连续的距离、跨度较长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让学生唱、听、演……不是很正常吗?当我们站在新课程的层面来看待我们平时的音乐课时,我们很多的不敢在“公开课”上尝试的教学行为也应该让它们理直气壮起来。例如:

■刚开始学竖笛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怎么也吹不好音阶时,立即暂停原定每堂课用5分钟时间的方案,延长时间来指导学生这一吹奏中呼吸和指法方面的难点。

■发现学生对《三只小猪》音乐十分感兴趣,而且很想把这段音乐编成音乐剧时,便可用余下的时间将这一段音乐排练成一个音乐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

类似的课例还有很多,可需要重申的是,虽然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完美性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不必过于追求一堂课传统意义上的完整性、完美性。一节课从设计到完成,始终处在动态过程中。它一直处于自我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设计和追求;更应该给各种没有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更应该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沉睡的潜能是否得到开发。

课例二

欣赏了《鸭子拌嘴》音乐后,学生们七嘴八舌,一学生说我们可以用学习“音的强弱”的方法,带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乐曲,大家一致同意下节课进行编、练、演。还有一学生问“可不可以回家后和同学先练练看?”,我说“当然可以”。在下一节课里,学生不但创编了《鸭子吵架》,还编创了《鸭子捕鱼》、《鸭子打水仗》、《鸭子游戏》、《鸭子回家》等很多小组合作的作品。

———站在新课程的层面看,这应当成为一堂好课。

间或延长课时也无可厚非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重复了千百次后就会变成习惯,一种习惯在同一的价值观的认同下则会形成一种规范。我们的音乐课有很多规范:学期一开学,我们就得制订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度;在备课时,我们会根据教参和自己的理解安排课时……这一切都按我们的意向进行着,于是上课也尽量紧扣目标,尽量在规定课时内完成。而对于这一切,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如在上述课例中,我们可以按教学设计的意图来完成教学计划,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是成功的?还会令他们难忘吗?答案肯定是“不”。

课堂知识,新课程中理解为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等。而由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比重已呈加大的趋势,这就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我们的新教材中,仅一册教材就提供了学唱歌曲21首,欣赏歌(乐)曲20首,编创与活动10个。这其中有大量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歌(乐)曲。有了兴趣,就有了编创的激情,这后续的发展得借助于延长课时来满足孩子们的创作、表演欲望。于是这样的课便具有了生长性,课堂里的音乐生活便丰厚了起来。

类似这样的课例在新教材的实践中还有很多,但需要重申的是,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来对待,延迟一个或几个课时,并不等于每堂课都可以不完成任务,每一项内容都可以拖延时间。我们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如何自信地学、快乐地学。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及其与教材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点,从而真正把教和学结合起来,使师生的互动和心灵的对话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产性。

课例三

一次在上《音的强弱》这一课时?熏

学生生很不配合(他是班里最淘气的学生,所有的课任教师都这么说),不是将手中的自制乐器敲得很响,引起大家注意,就是去欺侮左邻右舍的同学。于是,小报告此起彼伏。课堂中出现了这么“不和谐的音符”,应该想办法“解决”。于是停下课,花了几分钟时间进行“软硬兼施”的教育,尔后还请他担任了全班小朋友最羡慕的角色——用钹演奏闪电。结果一直到下课,他都认真而快乐地参与着教学活动,不再调皮捣蛋。

———站在新课程层面看,这也应该属于一堂好课。

追求音乐性与严格课堂常规是不矛盾的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极强的课,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常规。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课所追求的音乐性,也只有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教学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

例如,在上述课例中的学生,他长期处在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中,非常希望通过课堂里的淘气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善于捕捉类似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救其“失。只有经常这样有心地关注每一个孩于,欣赏每一个孩子,久而久之,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音乐课堂就会成为孩子们心灵向往的怀抱。在严而有序的音乐课堂常规下,课堂里的生活才会精彩而有价值,课堂教学的音乐性才会有它坚实的基石,一如飞得再高再远的风筝也不会迷失方向。

因此,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多花一些精力去研究学生,用我们的睿智走近学生,让他们知道音乐常规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害怕上音乐课。只有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我们才能在充满音乐性的课堂中发现更多的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才会有师生共同创设的音乐激情旅行。

课例例举到这,类似的非常规模式问题还有很多,观点也似乎有些偏激。但只是想辩证地表达一个观点:站在新课程层面,我们更应该重视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因为它们才最与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累积起每一堂课中的亮点,并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同时创设让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就一定能让他们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从而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例音乐课鸭子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课例
鸭子
一头鸭子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