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情感误区”面面观

2006-08-31 06:32蔡雄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挫折

蔡雄辉

广东省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在一次报告会上这样表示:“作文的关键是写出真情实感!现在中学生写作文,越来越有一个明显倾向,堆积华丽的辞藻,通篇使用精美的修辞,但文章中没有考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读起来缺乏真情实感,这些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空有一个花架子的作文当然很难得高分。”

柯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感情真挚动人是文章的根本。在写作中,作者只有坦露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才能赢得高分。那些只讲技巧不讲内容,只炼字句不炼感情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非但得不到高分,而且会适得其反。

作文感情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失真。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动。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有位学生写了《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一文,文中的“挫折”明显是虚假的。如“两岁时我掉进了水沟险些丧命;4岁时领教了马蜂的厉害;7岁那年被马车轧断了一条腿;10岁那年又尝到了触电的滋味”等等,这样的“挫折”足以让人“声泪俱下”,可是除了笑不出声,谁会为之动容呢?当然,我们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比如,为了情节的需要,我们把发生在甲同学身上的事移到乙同学身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有时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给读者留下虚假的印象。

二、情感欠美。真情有高尚与卑劣之分,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是高尚的、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如果情感来得消极,来得卑俗,即使再真实,也不能感人。所以,要想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有的考生写作能力很强,作文时感情也很充沛,但对事物的认知有偏差,个人的情感不够健康积极,打着社会印记的畸形价值观在文章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从而导致低分。如2005年河南一考生写有一篇《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作文,文中写一善良老实的工人踏踏实实地工作,结果下岗了,真是出人意料;再一细想,他这么老实,又无背景,不下他下谁呢?下他又在情理之中。虽然不可否认这种现象在社会中不是完全没有,但为数极少,更何况这个工人下岗也许还有其他原因,诸如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等。作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揪住一点,不及其余,稍显片面与偏激。

三、表达欠佳。作文要用语言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如果语言走样,表达欠佳,文章就会变味,情感自然失真,原本有着强烈感情的材料也变得寡淡了。如2004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家庭教育”,有位考生写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文中写母亲把自己喜欢看的《格言》杂志让我第一时间阅读,叙事后考生写了这样一段话:“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妈妈,我怎样才能报答你对我的一片恩情呢?我接过妈妈手中的杂志,泪如泉涌,滴到唇边,淌在心间……”这段话有明显的“矫揉造作”之嫌、“无病呻吟”之感,不但不令人动情,反倒令人生厌。

高考作文要做到感情真挚动人,一定要避免走入以上三个写作误区,力求选择蕴藏着真挚情感的事物作载体,并瞄准触发情感波澜的“点”,让情感发自内心,出乎真情,不表言不由衷的情,不说虚情假意的话。同时,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即使是揭丑显恶,也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以一颗诚挚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心去观照世界,关注生活,关心他人,这样的文章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挫折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Holism in Education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挫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终身不遇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