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审视

2006-08-31 08:51赵树利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5期
关键词:课外书学段名著

赵树利等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已深入人心,课外阅读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对于课外阅读,人们又是怎样给它定位的呢?一些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界相关人士,就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关系到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重大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皆因考试猛于虎

◆赵树利

本身亦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许先生有一子,现读初二,学习成绩颇佳。谈起儿子的课外阅读状况,许先生却蹙眉不乐,坦言自己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黑名单”。

原因非常简单,怕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他戏称此举动为“壮士断腕”,理由是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不能按事情的缓急来分配时间,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都如此巨大的今天,家长有责任监督,让他们在最重要的阶段里做最重要的事情。

对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陈伟新总编表示了忧虑。他认为我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的确不令人满意,“功利阅读”的现象仍占主导地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品种也不够丰富。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读《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就怕影响学业,其实他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使他们增强课外阅读能力。

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邓虹分析说,在一个理想状态中,阅读与应试不应该是矛盾的。中考、高考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其实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升学考试只是阶段性的人生检验,而阅读活动则要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能否处理好考试与阅读的关系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另外,她指出,值得忧虑的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娱乐化、消遣化倾向。她认为现在许多图书过于注重个人感受,虽然这在写作上可以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但势必会缺乏大气,忽略一些厚重、深刻的东西,有时还会流于孤芳自赏或无病呻吟。学生经常阅读这样的书籍或刊物,他们的情感是得不到丰富的。体现在作文写作中,则是“小资情调”的明显增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经典叫好不叫座

◆赵树利

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李明生认为,如今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被很好地重视起来,而学生中读畅销书的人不少,专心读名著的学生比重并不大。和相对厚重难读的名著相比,轻松、幽默的卡通书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但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为中小学生提供广阔的经典阅读平台,使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对经典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从中收益更多,是出版社与文化媒体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面对众多的图书,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穿行的中小学生又会做何选择呢?他们普遍反映阅读自由较少,特别是家长们对阅读的诸多干涉使得一些本应是光明正大的阅读转入了“地下”,“手电筒阅读者”不乏其人。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一致表示,漫画书、图文书以及那些解释宇宙与生物奥秘的解秘书都是他们的最爱,一些讲述电脑基本知识的书也占了一定的阅读比重。

3、让阅读成为学生自由的梦

◆郑秋花

在现代社会,阅读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及,但计算机并未能代替人的阅读,相反,它更依赖于阅读。而课外阅读不但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新课标对课外阅读作了数量上的规定,要求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如此大的阅读量,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难以完成的;即使完成了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劳而无获。那么,如何使学生真正喜爱阅读,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呢?我以为用萨特的一句话来回答是非常恰当的,萨特说:“阅读是自由的梦。”一旦阅读成为学生自由的梦,那还会有哪个学生不会爱上阅读,还有哪个学生会视书籍为仇敌?我们应该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使阅读成为学生自由的梦而努力。

猜你喜欢
课外书学段名著
课外书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