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

2007-04-04 08:57
消费导刊 2007年1期
关键词:物质基础现代科技中国画

陈 军

[摘 要]艺术和科技各有目标,发展进程也不同,两者之间关系却很密切。现代科技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观念,拓宽了中国画探索新形式、新技法的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画在新时代的百花齐放。

[关键词]现代科技 中国画 创新 物质基础 观念

科技进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应用、普及都与之相关。艺术和科技各有目标,发展进程也不同,两者之间关系却很密切。时下中国画是否有出路尚在讨论,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给中国画创新带来诸多便利是显而易见的。现择要试述几点。

一、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画创新提供了更广泛、更清晰的图像和文字资料

高科技手段使图像的分辨率提高,甚至达到仿真效果,给学习中国画技法、研究美学思想提供了方便。过去只有在博物馆、美术馆开放的有限时段面对原作观赏默悟,现在可以通过高清晰度印刷品仔细揣摩,对画面用笔的提、按、顿、挫、中、侧、藏、露,用墨的干、湿、浓、淡,用色的微弱对比等呈现出的迹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求掌握画面精到之处。印刷品在画家手中,就能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印刷技术使书籍数量激增。目前,古今中外的图像和文字资料每年刊印发行量超过历史上其它时期,美术书籍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不断精品化。各大书店留出充足的空间展销美术图书,小型书铺也不乏精美画册,研究资料缺乏、搜寻资料费时的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图书资料使研究者可以间接地获取美术知识、审美经验和专业技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研究者对中国画进行大胆探索求异的能力。研究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中国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画创新提供世界性的交互平台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走向成熟,美术爱好者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传递图文资料,方便、快捷地获取世界艺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根据充足的图像资料,中国画研究者能够对绘画规律、法则进行验证和抽取,把握世界艺术发展脉络,洞察世界艺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改进技法。学习中国画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很难在后一阶段自我超越。研究者对中西、古今艺术充分研究解读,创新发展才有根据,选择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才更可能符合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抒发真情实感的需求。计算机技术传递丰富的图像资料,为中国画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向选择依据,拓宽了研究者的思维空间。以开放的视野看待艺术,有利于改变中国画陈陈相因的被动局面。

在中国画传播交流方面,教育是一个成规模、上水平的渠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中国画教育中,出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文字、数字、图形、影像和声音按照教学内容编排、组合,根据需要适时播放,形象、多维、动态地展示事物关系和变化过程,使信息传递更准确、全面、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等特点。它将帮助学生正确思考、主动探索,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即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三、新材料的研制,为中国画创新提供了多样的物质基础

艺术是观念的物化形式,材料的意义不容忽视。现代化工技术为中国画行业研制了一些新型材料。比如近年研制的高温结晶颜料,解决了传统中国画矿物质颜料价格昂贵、供不应求的难题。高温结晶颜料色泽鲜亮,品种多样,不易褪色,能够满足现代人视觉多元化需求,为拓展中国画表现力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再如中国画创作最常用的宣纸,现在生产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幅面增大,摆脱了传统材料的诸多局限。

四、科技进步带来的观念转变,对中国画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伴随科技进步,人们的观念迅速转变。传统中国画是农业社会的艺术,它的传承从临摹入手,通过漫长的封闭式继承,最终增添一点个人的创造。不仅把丰富的情感表达纳入特定的表现程式,而且笔墨情趣中充塞闲情雅趣、君子的自矜和出世的逍遥。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有知识体系被打破了,学科之间交叉发展,人类获得应用新知识、新经验的更大领域。日新月异的社会时时刻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经验,现代传媒中铺天盖地的影像资料也转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一系列观念转变,必然促使中国画研究者走出传统,探索适宜表现现代生活的新形式、新技法。观念进步是中国画创新的关键,目前中国画研究者主要从绘画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入手。

由于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各有特点和优势。中西绘画中西合璧一直是近现代中国画家的普遍追求,目前更进一步在画种、材料、工具等多方面融合交叉,交流中取长补短,以期推进本民族绘画的继续发展。中国画追求虚静、味象的审美表达,选择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黑白为主色;西方绘画追求秩序美和对基督的偶像崇拜,注重人体比例及光、色效果。西方传统绘画强调写实造型,重视形式及色彩的构成关系。传统中国画注重经营位置,开、合、伸、收、引、泻等章法不像西画的三角形、十字形等构成形式那么直接。中国画以意境表现为首要任务,“笔墨”为其服务,色彩在简单中见细腻,很少取西画强烈艳丽的色彩。经过西画的写实造型训练,不断对西画语言要素进行理性分解认识,掌握西画知识体系,研究者很容易对比理解中国画线条表现的依据,体会意象造型和内隐的形式法则。把西画形式法则结合于中国画创作实践,那么开合、用笔、用墨、用色的关系更能被明确领悟。

从以上粗略分析可见,虽然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依赖于科技进步,但是现代科技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观念,拓宽了中国画探索新形式、新技法的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画在新时代的百花齐放。

作者简介:陈军(1972-),女,云南红河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和书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物质基础现代科技中国画
给传统诗词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防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中国画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路伟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努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