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元”与“博大精深”

2007-06-30 03:04韩小蕙
做人与处世 2007年7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月薪消费主义

韩小蕙

近日接到两位年轻人的投稿:一位是安徽农民,寄来一首歌词,一共8句,声言“出卖作品及著作权。我要100万元,既(应为“即”——笔者注)购买者出100万元,其作品及著作权归购买者所有。”另一位是某大学的博士生,称自己撰写的这篇千字文是“气象博大精深”。

苦笑过后,引发了我几点联想:

其一,100万元相当于一位正教授333个月的工资总和(以月薪3000元计算),相当于一位技术工人500个月的工资总和(以月薪2000元计算);“博大精深”不好量化,以人以书作喻吧,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可称“博大精深”,那是大师一辈子的学识所在。这点常识,这两位年轻人应该多少知道一些吧?

其二,既然知道100万和“博大精深”的分量,他们还硬要这样做,说轻一点,是故意耸人听闻一家伙,装一次大个儿;说重一点,是投个小机,“有枣没枣三杆子”。但他们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做不好意思?

其三,或者他们真是利令智昏和名令智昏,连自己都骗过了,整日里梦想着天上会掉下金元宝。

但我不想单纯谴责这两位投稿者,也不把这件事看成是他俩的个体行为。让我感到痛心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尊崇“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的传统美德,这不但为国人薪火相传,现在连外国人也在揣摩和学习。正因为具有这种“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精神,我们民族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繁衍发展到今天而犹能老树繁花,青春常在。可是看一看今天的社会,有多少旁枝蘖杈生长出来了呢?

前一段时间,民间出现了不少奇谈怪论。比如某文学青年声言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草稿要卖90万人民币,北京某媒体还两度专访宣传他。又如某高校一位教师的抄袭行为被曝光,他和他周围的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而说现在大家都抄袭,他被抓住是有人整他。再比如某家长爆炒自己的孩子,老师规劝他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他竟对孩子说要战胜别人的嫉妒。至于鼓吹个人主义、金钱拜物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功=花园洋房+名车+美女、高档生活、吃喝玩乐,以及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投机取巧、装腔作势、自私自利、奢侈浪费、挥金如土等等,一时间竟甚嚣尘上,占据了我们的耳鼓和视野,也污染了我们的精神空间。

在这一浪又一浪消费主义大潮的冲击下,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人,包括未成年人,太容易丧失正确的人生目标了。不能怪他们不长进,是我们没为他们点亮精神的灯塔。

我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来。都来宣传崇高的“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宣传“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风尚,宣传好学、勤奋、善良、正直、诚实、守信、谦虚、自律、自尊、自强、克勤克俭、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中华美德,从而营造出一个引导人心思进、人心向上的和諧社会氛围。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插图:张弘)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月薪消费主义
博大精深的汉字
Film review:WALL·E
博大精深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