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2007-12-08 10:08孙秋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关键词:中长跑耐力速度

孙秋红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浅析影响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孙秋红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化,对中长跑训练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训练方法中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多采;在寻求中长跑运动员达到世界水平的各种途径中,仅仅依靠某一种特别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理机能,以及合理的营养调配。能充分挖掘和动员运动员潜在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因素

1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化,中长跑训练的观念、训练结构、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但对中长跑训练的真正实质却缺乏应有的认识。中长跑训练实际就是如何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对训练负荷与强度的生理的适应,对体能、技能、智能、心能的适应,以及对运动员训练方法、手法、负荷、能量产生的科学调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影响我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它包括身体形态、心理素质、生理机能、营养的合理调配还有训练内容合理化等等都影响着女子中长跑的成绩。

2.1身体形态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中长跑运动员受身高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身体形态也是影响中长跑运动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身体形态比较“干瘦”形,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小,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的运动员。体重、身高、下肢三者之间的结合关系,是评定运动过程中能量节省化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较小者为好,即体重较轻,下肢较长的运动员耗能较少。我们可以参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这三者结合的比例。其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男子身高为170±4.5;女子为159±4.0,下肢长男子为87.5±2.7;女子为81.7±2.9(单位:cm)。此外,中长跑项目还要考虑优先选红肌纤维百分比比较高,疲劳恢复能力强的运动员,也就是说,身体形态虽然不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但是同样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国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2.2心理素质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心理训练已成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情绪控制是心理训练的一个主要方面。情绪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对现实事物态度的体验。情绪稳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比赛的目的、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以便在极度紧张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取得优异成绩。反之,则会因情绪波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致使动作忙乱,造成知觉和表象的不连贯,导致比赛的失败。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因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而产生的。

特别是在赛前,大多数的运动员都会有各个方面的压力,如果运动员不能很好克制自己的情绪,就会产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现象,这将会导致比赛过度紧张。在比赛中出现紧张、焦虑多是由于失败的预感或怕失败的一种表现,这种紧张、焦虑一般在临赛前程度加重,帮助运动员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和注意力转移法。

2.3生理机能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决定中长跑成绩的因素主要是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强调在有氧代谢训练后进行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最后进行ATP:CP和无氧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大强度高速度训练,以发展快速的能力和速度耐力能力。生物化学研究表明,在现代中长跑中ATP—CP糖酵解能量代谢占20—30%左右,这就足以说明速度在中长跑中的地位。在发展速度的同时,耍注意速度耐力的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发展一般耐力和速度的训练手段均可导致其对应素质生化因素的一定程度的改变。

2.4训练内容合理化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从中长跑供能系统的复杂性和两类肌肉纤维要求较高来看,可以认为在跑类训练中,中长跑训练对科学要求更高,内容方法安排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中长跑成绩的提高。

由于受训练时间因素所影响,部分教练员一开始只重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而忽视了动作结构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如果错误动作一旦定形,对运动员进入成年后发挥最大运动潜能,延长运动寿命,创造成绩非常不利。应密切注意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动作结构,当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及时给予提醒纠正,直至形成正确动作定形。但一些教练员为了应付比赛,仓促集训,没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一开始就加大运动量,进行强化训练,存在短期行为。在短时期内,虽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从长远角度看,这样做存在明显的弊端。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中长跑训练特征、训练本质认识的深化和训练观念的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了以速度训练为核心,以速度耐力训练为基础,以力量耐力作保证的“三氧”训练的模式组合训练,配以合理的营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技术,经济有效地利用人体内产生的能量,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处理好提高成绩与长远训练计划之间的矛盾。应顾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善机体的有氧能力,在提高最大吸氧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临界速度的能力。

3.2建议

要想接近或达到比赛时的强度,适应比赛的需要,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必须加强训练强度的监督;必须采用足够大负荷强度去刺激运动员的机体,加强运动员机体供能状态对超负荷强度的适应。

[1] 全国体育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李杰反.中长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许世岩.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历史贡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OntheFactorsofInfluencingtheAchievementWoman'sMiddle-distanceRacePlayers

Sun Qiuhong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full speed,people realize one's own structure,function more and more,the idea that middle-distance race train being in constant renewal,the means to train method being varied and colorful day by day even;People had been already aware of relying on one strong ability is not enough in seeking various routes,we must possess all-round developing body constitution and sturdy project body constitution only,also there should b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physiological function,and rational nutrition is allocated.Fully excavating and mobilizing athlete's potential ability and making make its energy get the most effective use,could remain a high speed in fury compitition.

woman's middle-distance race;sport achievement;factor

2006-10-07

孙秋红(1978-),女,吉林长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中长跑耐力速度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行驶速度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速度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高校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参与研究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图侃天下